第1008章 分析

bookmark

第1008章 分析

想要插手日俄戰爭,那就必須提前做準備,之前每一次大型戰爭,恩斯特能從獲利都是早就進行了相關佈局,而現在恩斯特面對着三種可能性,一是日俄戰爭延期,二是日俄戰爭不發生,三是和前世走向一致。

提前爆發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因爲恩斯特的原因,日本總體水平沒有前世強,而沙俄和前世一樣沒有太大作爲,同時俄土戰爭,西域戰爭都沒有前世順利,所以就算兩國爆發戰爭也不太可能提前。

日俄戰爭中,日本的主動性是比俄國高的,所以前世日本積極備戰的時候,俄國內部都沒有統一意見,而應對日本的全力一擊,倉促準備的俄軍最終大敗,所以戰爭時間的判定國應該以日本爲標準。

所以東非想要預測日俄戰爭爆發時間,只要盯緊日本政府和軍隊的動向即可,一但日本擴軍完畢,那財政壓力之下,日本勢必不可能不打仗,而目前在遠東諸國裡,英國,法國和東非的勢力範圍,日本是必不可能妄動的。

英,法,美三國在遠東的利益範圍是有一定重合的,以上海爲例,這裡有英,法兩國租借,美國雖然沒有租借,但經濟實力強大。

而東非的勢力範圍看起來是個不錯目標,且東非和日本關係一般,但也不可能成爲日本的目標,除非日本能同時頂住德,奧,東非三國的壓力,所以德意志國家的招牌十分好用,在遠東三國商業羣體實際上完全可以看做一個整體。

而俄國的勢力範圍在東北部,並且俄國雖然和遠東帝國接壤,還有西伯利亞鐵路存在,但是西伯利亞鐵路的運力是一個巨大問題,就比如前世日俄戰爭爆發時,俄國西伯利亞鐵路的貝加爾湖等地段都沒有完工。

而且沙俄勢力範圍的地理位置,正好卡在日本侵略國策的第一站,日本侵略國策的順序是以半島爲跳板,接下來就是目前俄國人非法侵佔的區域。

而英國爲什麼要插手其中,也和目前沙俄目前勢力範圍有關,作爲在遠東帝國利益最大的英國,其勢力範圍以淮河爲界,被東非淮海經濟區分割爲兩個部分。

這一點從通商口岸分佈上就可以看出來,東非最重視的濱海通商口岸是膠州,而南方的上海和北部的營口都在英國人控制一下,所以俄國勢力繼續南下,首先威脅的就是英國等國家的利益。

這些年淮海經濟區雖然發展不錯,但不可能短時間內彌補其在遠東帝國東部沿海區域經濟比較薄弱的事實,畢竟黃河決口,各種自然災害,頻繁戰爭,還有東非移民政策,註定當地人口難以恢復全盛時狀態。

經濟恢復的根本原因在於淮海經濟區內的城市快速發展,反觀現在淮海經濟區內的農業都沒有完全恢復。

而且推動區域內經濟發展的主要經濟力量已經從原來的東非,德,奧變成了德,東非,奧,隨着東非大力發展本土經濟,移民政策調整,國有企業改革等原因,東非在遠東帝國帝國的活躍度已經比不上德國資本。

好在東非在當地根基比較穩固,所以依舊是區域內僅次於遠東帝國當局的第二主導力量。

總而言之,現在就算其他國家打淮海經濟區的主意,最着急的國家應該包括德國,而不僅僅是東非。

所以,在區域內,英,日兩國現在最忌憚和最容易攻略的就是俄國勢力輻射區域。

至於第二種情況,也就是日俄不會爆發戰爭也有很大可能性,這主要看日本政府的態度,不過隨着這次英國和日本政府的秘密會晤,恩斯特已經有很大把握,日本政府的野心正在膨脹,至於第三種情況,基本和前世一樣,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恩斯特:“假設兩國發生戰爭,我們想要從中謀取利益,主要攻略的對象就是俄國,俄國在戰略上處於不利地位,加上英國人的搗亂,到時候俄國必然只能求助於我們東非。”

前世俄國就被英國擺了一道,其歐洲部分海軍主力,因爲英國人的阻撓,無法全力支援戰爭。

俄國黑海艦隊因爲條約原因,連達達尼爾海峽都無法通過,所以最後只能從實力最強大的波羅的海艦隊抽調力量,繞道非洲大陸,最終抵達亞洲,因爲直布羅陀和蘇伊士運河也在英國人掌控之中。

而船隻繞道好望角不僅加大了航行時間和難度,同時因爲英國人干預,前世非洲的中立國勢力都不敢爲沙俄提供助力,進行休整。

這使得沙俄士兵睡覺的地方都佈滿了煤灰,不攜帶大量煤炭和物資,且得不到有效休整的情況下,沙俄海軍能抵達遠東海域,這個表現就十分合格了。

而本時空就不一樣,東非在非洲佔據了小半個面積,在南洋地區也有穩固的殖民地,完全有能力爲俄國艦隊提供相關服務。

當然,東非是否配合俄國,這就需要看英國和沙俄能給出什麼讓東非心動的籌碼了。

利益範圍,就是給俄國提供服務也無所謂,在恩斯特看來,如果戰爭爆發,那俄國必輸無疑,即便東非爲其海軍提供服務也不會改變這個結果。

“其次是沙俄的資金問題,這方面我們倒是可以給俄國一些幫助,但是必須有抵押物或者短期貸款,尤其是石油等礦產資源。”

日俄戰爭時期,俄國資金缺口非常大,雖然俄國是大國,但是日俄戰爭的開支十分巨大,而且現在俄國政府就欠着一屁股債,要是再打一場大型戰爭,那俄國國庫都能跑老鼠了。

而且借錢給俄國,雖然也能從中獲利,但是風險很大,前世俄國最大的債主就是法國,從普法戰爭之後法國這個高利貸國家就一直借錢給俄國,法國給俄國提供了大量的貸款,但是法國人也想不到,自己對沙俄的海量投資,最終會因爲俄國政權更迭,從而被新政府賴掉了。

所以長期生意,東非肯定不能做,就算俄國政權不垮臺,東非收債工作也不好開展,因爲俄國的債主太多,法國,英國,德國,奧匈帝國,這麼多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追債工作不好開展,所以東非只能從俄國資源中想想辦法。

在俄國各種資源中,石油是東非比較需要的東西,而前世俄國政權垮臺是1917年,這中間還有十幾年時間,完全足夠東非從巴庫油田,獲得大量石油資源。

而無力還債的俄國政府肯定也樂意接受東非的提議,至少在俄國政府倒閉前,東非能狠狠撈上一筆。

恩斯特接着說道:“現在就看英,日,俄三個國家的博弈了,我們提前下好網,才能取得豐富的收穫,尤其是要注意日本和俄國兩國政府的動向,我們最好能在關鍵時刻下注。”

下注肯定不能只下俄國一家,東非想兩家通吃,日俄戰爭,兩家打的越慘烈越好。

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1224章 收網第207章 換牌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882章 出口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431章 居所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426章 回歐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381章 國禮第898章 太特市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228章 留學生第1254章 錫礦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840章第168章 餐具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89章 佔領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833章 拖拉機第862章 後續第924章 海洋第357章 索加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926章 機耕路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49章 疾病防控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878章 無線電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30章 蓄水池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37章 戰爭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240章 大借款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484章 訓練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243章 70式第802章 爭論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850章 移民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726章 深入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404章 暴富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616章 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