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
一五計劃的重點是西部開發,從1900年開始,東非對西部城鎮和礦山,農業的投資顯著增長,尤其是卡賓達,羅安達,本格拉,金沙薩,班吉等城市獲得的實際政策遠高於雷聲大,雨點小達累斯薩拉姆市城市圈,或者東方省自籌的大蒙巴薩計劃。
“在一五計劃期間,在西部將新設城鎮二百多座,尤其是沿海到中部之間的真空區域,也就是開塞省,隆達省,奧卡萬戈省等地區,計劃引入大量人口到當地定居和工作。”
“同時對卡賓達,羅安達等重要城市的人口規模進行補充,在一五計劃期間,至少在西部建成兩座人口破五十萬的新興城市,用以平衡東部的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
不用說也知道,這兩座城市肯定是羅安達和卡賓達,卡賓達對應蒙巴薩市,而羅安達對應達累斯薩拉姆市。
可以將東非新西部開發類比爲美國對西海岸的開發,或者俄國對遠東地區的開發,當然,東非西部在自然條件上優於美國西部,而俄國對遠東帝國的開發建設投資很大,實際上很難起到成效。
“在過去十年間,我們在原安哥拉殖民地基礎上,對安哥拉地區的產業和原本基礎設施進行了重新修整和建設,在數百萬黑人勞工和四百多萬東非民衆的努力下,如今安哥拉整體交通,水利等已經全面完善,與之相對的則是當地人口的不均勻分佈,尤其是相對中,東部而言人口過於稀少,地廣人稀的狀況十分嚴重。”
四百萬人口(不計算黑人),這個水平甚至不如俄國的西伯利亞,在上一次1897年,俄國人口普查中,俄國西伯利亞總人口都有五百多萬,接近六百萬。
所以恩斯特說道:“在一五計劃期間,安哥拉地區總人口至少破千萬,這樣才能擔起全國經濟建設新支柱的重任。”
“合理利用西部地區的海陸優勢,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業和電力產業等工業,尤其是推動城市化建設,將東非東部的農業人口,在此地轉化爲城鎮人口,推動東非城市化進度。”
毫無疑問,目前東非政府的重心已經徹底轉入工業化建設階段,所以東非對提升西部農業不太重視。
因爲這個時間段,就算東非較發達的中部和東部地區,也在積極開展去農業人口化的工作。
所以在安哥拉的建設,迥然不同於過去東非移民和開發流程,過去東非都是先農業再工業,但是如今東非農業生產活動已經接近峰值。
當然,去農業人口化,並非不發展農業,而是不再發展勞動密集型農業,而是推動機械化農業,從而減少農業人口需求。
雖然農業建設對東非人口增長具有正面意義,但持續高增速人口增長的趨勢,東非也吃不消,如今東非人口已經突破八千萬(不包括黑人),在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並且依舊處在高增長階段。
如果不適時對東非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大力發展工業,那東非很有可能陷入經濟增速被人口增速拖後腿的惡性循環。
實際上東非政府已經感覺到壓力,在醫療,教育等社會性支出大幅度增加,而農業生產活動是無法支撐這些開支的,因爲農業利潤遠不及工業,就算東非農業銷路暢通無阻,可收益也只會持續走低。
一方面,世界各國對本國或者其殖民地的開發,使得糧食,乳畜產品,經濟作物產量和品類持續增長,進一步加劇了在世界農業的競爭。
典型的就是阿根廷的乳畜產品大幅度上漲,勢必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乳畜市場造成衝擊,阿根廷地廣人稀,氣候條件優渥,海運成本也不高,其出口乳畜產品質優價廉,至少東非的畜牧業是難以同阿根廷在海外競爭的。
東非農業的優勢在於熱帶經濟作物,這個領域,東非毫無疑問綜合實力世界第一,但是巴西,印度,南洋,加勒比海地區同樣也在發展,技術門檻又不高,所以也面臨着較大的競爭壓力。
如果東非人口只有兩三千萬,或者四五千萬,並且穩定在這個數值,那農業利潤還是很有前途的,但是東非人口即便在世界上也僅次於歐美和亞洲國家,在人口高速增長,且農業利潤持續走低的情況下,發展工業是目前東非目前唯一的出路。
這很好理解,在類似面積和人口大國中,東非可以參照的對象只有美國和沙俄,英,法,德等國家雖然人口數據不差,但是面積太小,不具備參考意義。
而沙俄毫無疑問是農業大於工業的國家,而美國已經是工業比較發達國家,前世兩國的未來處境也很清晰,那就是沙俄國內危機日益嚴重,最終政權更迭,而美國則接手世界霸權。
雖然,後來蘇聯橫空出世,帶領原俄國地區成爲了世界霸權中的一級,但是彼時蘇聯和美國差距已經拉的很大,兩國之間差距至少是四五十年時間,即便蘇聯模式下蘇聯經濟增長迅速,但也很難抹平差距。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數據就是兩國城市化率水平,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蘇聯城市化水平也才勉強達到百分之六十,而其他發達國家普遍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所以把握好20世紀初的經濟發展窗口,對於東非而言十分重要,包括利用經濟危機和戰爭等機遇。
在前世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各國原本的生產活動完全轉向軍事工業,爲投入到戰爭的無底洞之中,要知道在戰爭之前,歐洲是世界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而歐洲民用工業生產活動因爲戰爭原因停滯,讓出的世界市場份額也是最大的。
而前世這些因爲戰爭原因讓出的世界第一大市場,幾乎被美國一個國家吃掉,對於美國工業和社會的提升無法估計。
而世界大戰對於東非而言,毫無疑問同樣是巨大的機遇,但是想要把握好這個機遇,那東非必須先打造好本國的工業基礎,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大發戰爭財。
所以在20世紀的頭十年裡,恩斯特對於東非工業建設是全力以赴,只有工業發達,且處在歐洲區域之外的國家,才能更加舒適的享受到戰爭經濟的紅利。
這就要提到遠東帝國,前世遠東帝國經濟其實也享受到了一戰的紅利,在這一時期,民族資本主義得到跨越式增長,或者說喘息的機會,但是因爲本國工業基礎薄弱,吃到的戰爭紅利甚至比不上日本。
畢竟歐洲因爲戰爭原因對各類物資的需求幾乎是無限的,而歐洲外的工業國,才能吃到戰爭紅利的大頭。
而前世世界歐洲之外的發達工業國只有美國和日本兩個國家,而這一時空,因爲東非異軍突起的原因,應該是三個,東非工業水平和歐美國家或許有差距,但實力遠在日本之上,並且因爲地理位置的原因,東非比美國更容易兩頭通吃,美國和歐洲的貿易完全依賴大西洋,勢必會受到英國的限制,而東非能通過大西洋和印度洋向兩大陣營輸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