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各國反應

第10章 各國反應

隨着戰爭的進行,戰場開始變得血腥起來,在普魯士開始第一次表演後,奧地利帝國也開始展現一個列強應有的實力。

僅在第二天,奧地利軍隊就發動了較大規模的國王山戰役,靠着軍隊的猛烈進攻,成功把戰線拉進到丹麥防禦工事的近端。

丹麥人的防線立刻顯得岌岌可危起來,如果其他德意志邦國也加入進來,丹麥的防禦很可能面臨更大的困難。

硝煙瀰漫的戰場,德意志諸國的重型武器還在持續增加,火炮數量不斷上漲。

百十門火炮同時開火,加劇了丹麥防線的壓力,火光照亮了黑夜,天氣也開始變的惡劣。

可是丹麥人的陣地明顯不能完全應對如此強勢的火炮進攻,士氣在火炮的洗禮中,明顯下降。

眼見防線的危險,很有可能面臨被包抄的風險,丹麥總指揮梅薩將軍已經開始考慮放棄此處陣地。

第四天,梅薩召開緊急會議,會議上在座的丹麥將領面色凝重。

各部隊長官都在抱怨戰爭的艱難,對面擁有壓倒性的火力和數不清的軍隊,士兵們還沒出手呢!就被飛來的炮彈炸傷。

同時埋怨國內政府的無能,不僅英國人按兵不動,預想中的北歐聯軍也沒組建起來。

現在丹麥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若是將部隊葬送在這裡,後面直接投降算了。

“好了,叫你們過來不是聽抱怨來的,我也知道我們所面臨的困境,但是我們沒有退路了!”梅薩將軍呵斥到,接着說:“現在有兩條路擺在我們眼前,第一條,死守陣地和敵人血拼到底。”

話音剛落,就有人開始反對:“血拼!怎麼拼?這個地方明顯守不住,就算我們人數翻一倍也做不到。”

其他人立刻附和,想要靠這條防線完成堅守,實在是希望渺茫。

梅薩看着手底下吵吵嚷嚷的將士,面無表情的訓斥:“夠了,叫你們過來不是吵架,還有沒有軍人的樣子,如果吵架可以解決問題,去找敵人吵啊!”

會場立刻安靜了下來,梅薩接着說:“現在,說第二條,就是從當前工事撤退,拖延敵人進攻,以便後續尋找敵人破綻。現在到了選擇的時候了,開始發言。”

立刻,有軍官說到“司令,我看撤退還能保住一線生機,如果後續國內可以說服各國政府幹涉出兵,我們還有勝算,盲目死守此地,必然死路一條。”

大部分軍官都認可的點了點頭,但是梅薩將軍不敢輕易下決定。

“你說的很好,可是撤退也是有風險的,單從天氣方面如今正是冬季,如何保證部隊有序撤離就是個大問題,不過我們確實沒有其他選擇,但是慎重考慮,還是投票決定吧!”

隨後,梅薩將軍讓手下將軍投票,採取匿名方式,主要是梅薩不看好戰爭走勢,此刻絕不能讓人抓住把柄。

採用最民主的方式,即使出現問題,到時也可以拿集體決定說事。

採用匿名投票,更是斷絕後面調查人員說自己操縱會議,橫斷專行。

隨着投票結果公佈,撤退保護有生力量全票通過,沒有反對票。

於是,當天夜裡丹麥人開始撤退,但是天氣狀況的惡劣還是出乎了預料,撤退的丹麥軍隊遇上了暴風雪。

突如其來的暴風雪,打亂了丹麥人的計劃,冬日夜晚,本來就寒風刺骨,天空突然飄起了雪花,接着冷風夾雜着鵝毛般的白雪很快將大地染上一片白色。

連成一線的行進隊伍,踩在皚皚白雪中,拉成一道黑色長龍,但是今晚的月亮躲在黑雲之後。

本就沒有打開照明的部隊,眼前黑濛濛的一片。軍靴踩在雪地裡,漸漸腳下的白雪變成烏黑泥濘的雪水。

沒有鐵路輔助,丹麥軍隊只能在暴風雪中長途跋涉,低落的士氣給行軍加大了難度,隊伍從最初的整齊有序,慢慢開始脫離指揮官的控制。

混亂加劇了人心的動盪,謾罵聲漸起,人馬的嘶鳴聲混雜在一起,騾馬也在雪地中怠工,鞭打聲,怒罵聲交織在夜空裡,同風雪的咆哮聲中顯得凝重慘淡。

坐鎮後方,尚未撤離的梅薩將軍看着工事外不見減小的暴風雪,不安的情緒在心中越發加劇,心裡的烏雲密佈。

但是,已經不能收回成命,大部隊已經出發多時,自然難以半路叫停。

梅薩將軍只能寄希望於命運之神保佑丹麥,但是從梅薩陰沉到擠不出一滴水的面色可以看出,他的內心不是那樣平靜。

次日清晨,接着晨曦的光明,丹麥軍隊開始檢查損失,受到天氣影響,大量輜重武器遺落在風雪中,倉促的撤退也加大了人員的非戰鬥性減員。

還有倒黴蛋在夜裡和大部隊走散了,恐怕也很難再聚集起來。

這是一場不太理想的撤退,甚至趕上一場小型戰役的損失。

但是丹麥軍隊還是在第六日的凌晨完成了撤退,保全了大部分有生力量,延續了戰爭的繼續。

可憐的梅薩將軍還是沒有逃過罪責,當撤退失利的消息傳回國內,憤怒的民衆紛紛上街遊行,梅薩因爲指揮撤退不利被撤職。

丹麥政府依舊沒有投降議和的打算,雖然前線暫時失利,但是主力尚存,還可以搏一搏。

剩餘的丹麥軍隊撤往弗倫斯堡繼續抵抗聯軍的進攻,戰爭依然繼續。

雖然政府不打算投降,但是內心還是一片冰涼,預想中的各國干涉沒有到來,最可惡的是英國人和瑞典。

丹麥是英國控制波羅的海的支點,瑞典和丹麥更是脣亡齒寒,雖然歷史上和這兩個國家,都有些陳年舊事。

但丹麥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可以一手攪亂歐洲局勢的小強,各國放任丹麥失敗,丹麥的衰落將更進一步。

丹麥政府已經急得火燒眉毛,英國遲遲不給答覆,其他各國更是見死不救。

外交部幾乎“入住”大英使館,英國駐丹麥公使詳細的把消息傳回國內。

但是英國內部尚未達成統一共識,王室,政府,軍隊相互角力,就是沒有詳細出兵計劃。

英國只能給駐丹麥大使發去消息,一個字“託”。外交部倒是積極奔走北歐各國,以及俄羅斯帝國,但是沒有重大進展。

(本章完)

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388章 換師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203章 車展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293章 入關!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261章 威脅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04章 飲食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336章 東非菜?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840章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830章 蓄水池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203章 車展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238章 三把“刀”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293章 肢解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498章 和談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239章 兵變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章 穿越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1238章 教唆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475章 出手第183章 到達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165章 抵押物第833章 拖拉機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598章 新年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938章 換血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797章第290章 長絨棉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483章 新民族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305章 封賞第484章 訓練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782章 近衛師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801章 恭賀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349章 犧牲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24章 水井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