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爲一,劍爲二。”
“莫要本末倒置。”
“那麼問題又來了,何爲劍?”
張浩目光掃過。
被系統加持蘊含天道之光的雙眼,讓人陷入自我沉思。
“在我看來,你們的劍道太過平平無奇,無任何亮眼之處,均以劍爲上,忽略了人的精氣神。”
“缺乏真正的中心思想!”
衆人不解。
何爲劍道的精氣神和中心思想?
張浩突然露出懷念的表情。
“劍道的精氣神、人與劍的中心思想。”
“吾有華夏先輩,雖爲凡人,但精神永傳。”
“我說,你們悟。”
“只此一遍。”
張浩仰頭四十五度角,他在醞釀感情。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轟!
衆人耳邊轟鳴,如雷貫耳。
天道之音綿綿不絕。
張浩語速越來越快。
一首又一首蘊含精氣神的詩句從他的口中蹦出。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劉若雨失神。
“好詩!”
“這等詩句,天下無雙。”
眼前的少年,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了她的認知。
堪稱文武雙全。
這詩中蘊含着無上劍道。
每一個字她都能聽懂,但是組合在一起之後高深莫測的中心思想,讓她似懂非懂。
有人滿臉淚水,喃喃自語。
“我感受到詩中所表達的豪情、淒涼、瀟灑。”
“這就是人的精氣神麼?”
“竟是如此的雄偉。”
有人聽後恍然大悟。
“人爲一,劍爲二,我好像明白了!”
“我以前太過重視手中的劍,做了劍的奴隸,忽略人自身的精氣神。”
“我走入了岔道!”
高臺上四位劍仙細細品味着。
四人相互看了一眼。
“你們悟到了什麼?”
葉天藍沉思。
“我總感覺他說的很有道理,乃天道之言。”
“但是……又有點說不上來怪怪的感覺。”
他想了想繼續說道,“也許是這天道之言太過深奧,需要回去慢慢參悟。”
何清秋也點頭說道。
“我也有種我聽懂了,但是又什麼都沒悟到的感覺。”
“這就是天道麼,果然讓人難以捉摸。”
“即便你我劍仙之境,也無法知解一二。”
張浩不在言語。
“這幾首詩詞裡蘊含的精氣神夠這些人領悟很長時間了。”
少年身上天人合一之境褪去。
天已微暗,星空暫未出現。
但此時天空西北方,突然出現一顆星星。
閃爍着耀眼的光芒,越來越亮。
“那顆星星是……”
昊天大陸,某處。
林秀儒學院。
一老者坐於竹林,捧書品茶。
猛然間他擡起頭觀望西北天空,那顆不停閃爍的明星。
“文曲星現世!”
“難道有鎮州詩詞出世!”
老者激動的將手中的書放在石臺上。
щщщ•тт kΛn•¢ O
“是誰家學院的大儒,寫出鎮州詩詞,實乃大才!”
天空中的文曲星,一閃一閃,明亮無比。
與此同時。
昊天大陸各大書院的孔聖人雕像,皆文氣四溢,院內神鍾長鳴不止。
“不對!”
“這異象不是鎮州誕生!”
“這是……有人寫出傳世詩詞!”
“是誰家學子,竟有如此大才!”
老者驚的差點跳了起來。
那股激動的心情已經無法言喻。
“儒道不孤啊!”
當今世道,仙道獨大。
儒家自千年以前一直被仙道壓制。
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學習讀書寫文章。
儒家之道,近千年以來,別說傳世,就是鎮州詩詞也無人能寫出。
就在今天!
有人默默的寫出傳世詩詞。
他看到了一絲曙光,劃破黑暗,給所有儒家學子帶來光明。
各大學院的學子不明所以,紛紛聚集在一起。
“發生了什麼?”
“孔聖人雕像爲何會出現如此異象?”
這時。
各大神鍾,鐘聲停止,一道充滿威嚴充滿磁性的聲音響起。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這聲音響徹所有學院。
每一位儒家弟子無論身在何處何方,耳邊皆傳來此音。
他們震驚無比。
“是傳世詩詞!”
“有人寫出了傳世詩詞!”
“是誰?”
“難道是林聖人?”
“一劍霜寒十四州!好詩!好詩!”
威嚴的聲音並未停止。
一首傳世詩詞剛剛結束,第二首緊隨其後。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
儒家所有學子腦袋嗡嗡作響。
又……一首傳世詩詞?
今天是怎麼了!
往日千年,連鎮州詩詞都未曾出現過,今天卻連續有人寫出兩首。
“這又是誰?”
“儒家大興啊!”
“吾輩讀書人,終有出頭之日。”
“奇怪,爲什麼不見署名!”
“寫出傳世詩詞,我們應該能看得到署名纔對!”
“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看看是哪兩位大儒有如此之才!”
當所有儒家學子還沉寂在之前兩首傳世詩詞中時。
第三首詩詞傳出。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此時。
無論是讚美還是感嘆學院中已經沒有了聲音。
連續三首傳世詩詞,讓他們恍如隔世。
竹林老者,已經癱坐在座椅之上,他雙眼失神。
“不……”
“不可能。”
“我難道在做夢?”
“即使是學術百家爭鳴,最輝煌的時候,也不可能這麼短時間時間內,連續出現三首傳世詩詞。”
天上文曲星光芒依舊明亮。
第四首詩詞悄然而至。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今晚似乎註定屬於儒道。
四首傳世詩詞讓所有儒道學子流淚。
老者艱難的站了起來,他渾身顫抖。
“儒道大興!儒道至聖!”
“聖人佑我讀書人!”
四首傳世詩在同一天,同一時刻誕生。
這是奇蹟,是聖蹟。
終於,神聖的聲音停止。
一個少年身影的畫面,浮現在所有儒家學子面前。
那少年顏值無雙。
那少年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