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僅給曾良君聯繫了地皮,就連建築公司都給找好了,並且吩咐下去,要求以最快的工期蓋出最結實漂亮的房子……
曾良君的研究所裡面,新一輪對石墨烯的研究項目又開始啓動了。
實驗室門口,一條墨綠色的緞帶從一個金屬盒子中牽扯出來,周敏抓着這條扁扁的緞帶一頭纏繞在旁邊的吊車的吊鉤上面。緞帶的另外一頭則扯住一個大鐵塊,這個大鐵塊經過測量,標準重量是一噸重。
周敏在兩頭都打了一個死結之後,就跑到另外一旁,一揮手,示意起重機的駕駛員臺上,很快起重機上面的就開動了長長的吊臂,這個墨綠色的緞帶看起來就跟一條絲巾差不多,現在卻將一噸重的大鐵塊給掉了起來。
旁邊的一羣人看到這一幕紛紛鼓掌,這是曾良君的研究所舉辦的一次科普活動,來參觀的人大多數都是一些中學生和他們的家長。
現在太空電梯這個概念異常火爆,不管是華夏還是米國,都以前所未有的熱情關注這個項目,曾良君是收到市教育局的請求,才舉行這次科普活動的。
實際上想要掩飾這種石墨烯複合材料完全沒有必要使用大鐵塊和起重機,這樣子的試驗並不標準,例如那個緞帶纏繞吊鉤的地方受力就不均勻。其實只要在實驗室裡面進行幾個拉伸試驗,通過計算就可以得出結果,但是沒有辦法,現在有人來參觀,他們必須做一些有震撼力的試驗。
等到他們鼓掌結束,周敏就介紹道:“剛纔吊起一噸重鐵塊的石墨烯複合材料寬度爲五釐米,厚度爲一根頭髮絲的直徑,本來以石墨烯的韌性,就足以勝任太空電梯的纜繩強度標準,不過爲了保險起見,我們在石墨烯中添加了納米碳管,強度進一步得到了提升。”
周敏說完,又是一陣掌聲,曾良君走上前面對他們也說道:“根據現在的設想,纜繩最佳的形狀並不是圓柱形,而是一種扁長型,具體的形狀大家可以參考以前的磁帶。”
太空電梯的關鍵材料就是這根長達三萬多公里的磁帶。
現在整體工程設計並沒有出來,天梯公司將這個項目分拆成四個大項目,首先最容易解決的就是基座問題,這個只需要大規模的投入就可以了。其次就是解決太空電梯的纜繩問題,這根纜繩不僅要求強度,還需要考慮重量,畢竟再輕的東西,延生出三萬多公里,重量都是不可小瞧的。
“哥哥,我想太空電梯是依靠什麼樣的力量,才能夠將整個太空電梯拉上去呢?”一個大膽一聲的孩子忽然問道。
曾良君笑了笑說道:“這個電梯不是普通的電梯,需要電梯自己爬上去的!”
“可是那根繩子不會掉下來嗎?”男孩又問道。
男孩的思維很正確,雖說石墨烯複合材料很輕,但是三十多萬公里疊加起來重量依舊嚇死人,只是這個問題顯然難不倒曾良君,曾良君左右看了看,找到角落裡面的一根繩子,他在繩子的一段繫上一塊石頭後說道:“你看,我們的生活到處都有地球引力,對吧?”
男孩點頭說道:“就像我們跳起來,還是會落在地上。”
“很對,但是實際上還有一種力量你是感覺不到的,那就是離心力。”曾良君耐心的解釋道,其實離心力是一種假象力,其中還涉及到參照系等複雜的內容,曾良君就不跟男孩做過多的解釋了,等到男孩讀初中後自然就會明白,於是曾良君將手中的繩索甩動起來說道:“將設我是地球,那麼我施加在這根繩子上面的力量就有兩種,一種是我們都能感覺到的地球引力,另外一種就是地球因爲自轉而產生的離心力,當我們的纜繩受到兩種力量拉扯的時候,它就會自然而然的繃直,就像兩個拔河的人一樣,將繩索拉昇的直直的。”
在太空電梯的末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那就是平衡錘了。
一般來說,人們都以爲太空電梯的高度大概就是三十六萬公里左右,但是如果將平衡錘算進去,高度遠遠不止這些,實際高度應該要在九十多萬公里才能夠達到平衡的作用。
這個平衡錘就類似於曾良君轉動那根繩索末端的那塊石頭,如果只給曾良君一根細繩,離心力不夠那麼繩索無法繃直,也無法承受足夠大的力量,只有在繩索的末端增加一個重物,曾良君才能夠依靠離心力將繩索甩的筆直。地球就像是曾良君,扯着繫上大石頭的纜繩飛快旋轉着,太空電梯便是繩索上面的一隻昆蟲,依靠自身的動力慢慢的向外太空爬行。
這個科普節目旁邊有全程錄像,完全現場直播,定格在電視機前千千萬萬個孩子眼中,在這一代孩子們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影響,可以說曾良君靠着自己的努力,完全影響了一代人。
對於華夏來說,平衡錘是一個大難題,因爲平衡錘需要相當的質量,才能夠穩穩當當的擺動起來,如果一個人的繩子末端繫上的是一片輕飄飄的樹葉,那麼這這根繩子註定無法掄起來。
米國現在正在打空間站的注意。
現在的國際空間站是五個國家和歐空局(歐盟是一個國家)共同完成,設想是由1983年米國總統里根首先提出,最終到1993年纔開始實施。
國際空間站的設計壽命是10到15年,總質量約423噸、長108米、寬88米。國際空間站原本計劃在2020年完成使命,之後將被沉入大海中。可是現在米國改變了最初的想法,他們認爲國際空間站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可以用作太空電梯的平衡錘。
無論是重量上,還是可載人的特點,國際空間站當做平衡錘都是非常適合的,但是這樣一來,就牽扯出許多問題來了。
因爲國際空間站並不是米國獨有的,雖說在建設國際空間站中米國出力是最大的,但是E國同樣出力不小,在米國的航天飛機連續失事永久性的禁用後,國際空間站的運輸,裝配問題,都是靠着E國的太空飛船進行補給。
米國現在想將國際空間站獨佔,肯定需要得到E國和歐盟的同意,現在NASA正在通過國際空間站的對話渠道,和E國還有歐盟商議這個事情。
平衡錘的問題,華夏也將要直接面對。
華夏這些年在太空技術上面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將人類送上太空,在太空中漫遊,以
及完成太空對接,全球也只有那麼幾個國家能夠實現。
但是相比國外的火箭技術,華夏還是處於一個比較落後的階段。
火箭的性能比拼之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運載能力,歐洲航天局最先研製的火箭運載能力能夠達到21噸,而而米國更實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已經研發出29噸的運載能力。
相比之下,華夏的火箭有效載重只有9噸。
天梯公司內部,太空電梯項目已經開始進行任務細分。
“今天要討論的是平衡錘的問題。”高波將演示畫面打開,首先畫面現實的是從外太空拍攝的地球鳥瞰圖,從圖片上能夠看到蔚藍色的星球以及朵朵白雲,地球使用三維模型搭建的,畫面上面地球還在緩緩的轉動着。
“平衡錘必須送到九十六萬公里的外太空。”高波指了指畫面,隨後一個大型的物體從太空中出現,那個物體就是平衡錘的想象圖。
“平衡錘的形狀有要求嗎?”有人問到。
高波指了指坐在旁邊的劉暢說道:“這個請劉教授來回答。”
劉暢沒有站起來,而是盯着屏幕上面的畫面說道:“平衡錘沒有形狀要求,米國打算用空間站做平衡錘,而空間站本身的結構就很奇怪,這裡只要求平衡錘的重量。”
“重量是四百噸。”高波在後面補充道:“但是接下來,我們的難題就來了,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華夏去年是發射衛星最多的一年,總計發射了二十次,華夏現在火箭最大的有效載荷是九噸,問題是一般情況下是不會使用最大載荷的,所以我們現階段只能夠用八噸來計算,如果按照現在的發射次數,需要發射五十次才能夠將整個平衡錘的組建發射上去。”
“但是衛星發射基地每年都有許多發射任務,包括承接其他國家的發射任務,還有其他任務,就算國家的兩大衛星發射基地跟我們通力合作,每年能夠爲我們發射的次數也限定在十次,這樣算下來將整個平衡錘組建發射上天,估計需要五年的時間。”高波說道。
“太慢了。”曾良君說了三個字。
高波點頭說道:“我也是這麼認爲的。”
“這是現有的組件設計方案,這個方案要感謝劉暢帶隊的研究小組,在組建構思上面花費了不少心血,劉暢,你來說說這個平衡錘組件的基本方案。”
所謂平衡錘組件,就是將一個四百噸的平衡錘切割成五十份,每份組建重量都是標準的八噸,組建攜帶者標準對接接口並且還有一定的燃燒用來在太空中定位對接。
每發射一個組建,就進行一次太空對接,最終組合成四百噸重量的平衡錘。
接下來問題就來了,這些組建在太空中需要消耗能量,尤其是華夏設定的太空電梯基座不在同步軌道上面,發射之後必須消耗少量的能量才能修正自己的方位。
在太空之中本身就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例如燃料的保存問題等等,如果將時間控制在一年之內,問題並不是很大,但是花費五年的週期組建平衡錘,各種不確定因素呈幾何倍數放大,失敗的概率就會大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