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

說起來,在如今的大清官場上,田文鏡可算是已經出名。在雍正繼位之處,田文鏡就被雍正派到河南清查積欠虧空,而田文鏡一到任之後,便實行審追之法,即把已經查出虧欠錢糧的各官員彙集到開封,然後逐一審查,並且封存其財產,用來變賣賠補。

這一番手段卻是幾乎將河南官員給整治得生不如死,到了今年就完全補足了布政司庫的虧空,而且田文鏡在在徵收錢糧過程中,將收糧銀櫃加固封條,並下令“公同面拆,立刻發匠傾熔,正、耗兩項分數解司,不得存留絲毫。”

雍正對於田文鏡這樣的能吏,自然是大爲讚賞,可是讚賞之餘,心裡也明白像他這般的性子,若是放到雲貴大局上,反而會出亂子。

“單就雲貴大局而言,更需要連通上下,積攢力量,團結人心,這方面田文鏡尚不如李衛,而李衛更不如鄂爾泰。”

“皇上果然明鑑,奴才欽佩之至。”

雍正輕輕點頭,隨後便讓張廷玉擬定了聖旨,讓山東巡撫鄂爾泰接替雲貴總督一職,言辭中自然也是好生一番誇獎,隨後便命其好生經營雲貴云云。

張廷玉很快就寫就了升職,蓋了大印,只是他心裡清楚,這聖旨只是明面上的東西,真正要命的東西,還是背後給的密旨。

等到這件事處理過後,雍正才裝作不經意地問道:“衡臣,最近在京城裡可曾聽到什麼謠言了嗎?”

聽到雍正問這話,張廷玉臉色微微一變,只是被他低着頭,倒也沒有被雍正發現,只得老老實實回答道:“這京城裡整日裡都有些無聊的人,天天喜歡嚼牙花子,奴才也不知道皇上說的是什麼謠言。”

不得不說,張廷玉已經深諳當官之三味,回答的卻是極爲巧妙,若是說有,那他就會很被動,風聞奏對是大臣的職責,爲什麼不稟報?是不是對皇帝有異心?

若是說沒有,那這就是在侮辱雍正的智商了,好歹也是朝廷大員了,難道從來不關注京城裡裡有什麼消息?這話說出來只會徒增笑耳。

因此,眼下張廷玉卻說得極爲巧妙,只說有,卻不說具體是哪一個,原因就是謠言太多,也聽得太多。

雍正臉上浮現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的笑容,“衡臣,景山那邊最近有些動靜,你替朕去瞧瞧吧。”

“嗻。”

儘管雙方都沒有將話挑明,可是張廷玉卻已經完全聽明白這話裡的意思,景山是什麼地方?那是康熙景陵的所在地,而眼下在景山真正需要他這個軍機大臣去看的,只有一直被軟禁的老十四允禵。

又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張廷玉不由得嘆了口氣,這幾兄弟怕是還沒有鬥完,只能繼續往後看了。

.......

在清廷陷入明爭暗鬥的迷局中時,寧楚卻是再一次開始折騰起‘錢’的事情了,在制定好新的貨幣政策之後,相當於寧渝造出來了一隻會下金蛋的雞,可是雞畢竟不是直接能換成錢的金蛋,因此後續的孵化纔是關鍵。

因此,在四月份下旬,寧渝在奉天殿召開了一次大楚金融內閣會議,目的就是爲了將這隻金蛋給孵出來。

在金碧輝煌的大殿當中,僅僅只有十餘人站在了臺陛之下,他們當中有內閣諸位大臣,也有幾名大型財團商會的代表,以及新上任的大楚銀監會主席施南王寧忠信,以及大楚中央銀行行長鄧伯然。

實際上現如今的大楚中央銀行,其實就是由原先的匯通錢莊改組而成,而作爲原來的錢莊主事人寧忠信,如今也順利成章地成爲了寧楚的錢袋子。

作爲銀監會主席的寧忠信,自然也不好繼續掌管中央銀行,否則這個權力就着實太大了一些,就連寧忠信自己心裡也覺得有些不妥,因此即便是在明面上,他也得卸去中央銀行的職責,轉手交給了當年跟隨他許久的親信鄧伯然。

鄧伯然此人作爲當年的從龍老臣,一直以來都是作爲寧忠信的左膀右臂,也出了很大的力氣,因此這一次改組,他也就理所當然成爲了大楚第一任中央銀行的行長。

此時衆人站在臺階之下,聽着大學士恩斯特在殿上侃侃而談,從新發行的貨幣制度一直到金融方面的問題,卻是聽得有些頭暈目眩。

“尊敬的陛下,還有諸位先生們,如今我大楚的潛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其關鍵就在於金融上的巨大潛力沒有被挖掘開,因此我們如今所謂的缺錢,本質上是站在金山上哭窮,你們不知道,這是多麼大的一個浪費!”

“過去的我們,沒有標準的貨幣,沒有統一的匯率,甚至都沒有常規的國債發行機制!這意味着我們的生產力沒有被打開,作爲流通的貨幣,陷入了空前的通縮當中,很多地方甚至只能以物換物,這對於我們,更是一個可悲的遺憾。”

.......

恩斯特說的一切,並不成條理,語言混亂不說,更是夾雜了許多個人的情緒在裡面,因此別說那些大臣們,就連寧渝本人更是聽得有些頭疼。

不過有些基礎的東西,他是聽明白了的,那就是這個年代的中國,即便有大量的白銀流入,可是依然陷入了可怕通縮當中。

所謂的通縮,即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量,少於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從而引起的貨幣升值、物價普遍持續下跌的狀況。

根據寧渝的瞭解,明朝的滅亡跟通貨緊縮本身就有很大的關係,在一條鞭法之前,各朝賦稅皆以實物(布帛,糧食)爲正賦,貨幣收入只佔國家財政收入的很小部分,本質上就是因爲缺乏足夠的貨幣。

等西方的白銀大量進入中國後,白銀成爲正賦,百姓上繳國稅須事先統一兌換成白銀,財政制度才發生了根本轉變,也就是從實質上確定了明朝金融的“銀本位”制。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白銀作爲貨幣,本身是用於繳賦、大宗買賣以及對外貿易,而百姓的貨幣流通,依然是以銅錢爲主。可問題是,作爲貨幣而言,銅錢的幣值不夠穩定,常常會因爲兌銀的比值而上下波動。

因此白銀本質上不會成爲日常主要流通的貨幣,不會導致通貨緊縮。可是白銀作爲本位貨幣,中國本身又不產銀的情況下,其供應量主要就是來自於對外貿易,一旦對外貿易停下,就會使得白銀收緊,而相應需要更多的銅錢,來對位白銀。

可問題是,中國並非產銅大國,再加上消耗量巨大,因此歷朝歷代都有“錢荒”一說,“比年以來,公私上下並苦乏錢,百貨不通,萬商束手,人情窘迫,謂之錢荒。”

可以說,交子、鐵錢以及大明寶鈔的出現,本質上都是爲了應對大明朝缺銅的問題。

“銅場,明初,惟江西德興、鉛山。其後四川梁山,山西五臺山,陝西寧羌、略陽及雲南皆採……成化十七年封閉雲南路南州銅坑……嘉靖、隆、萬間因鼓鑄,屢開雲南諸處銅場,久之所獲漸少。崇禎時,遂括古錢以供爐冶焉。”

在這種情況下,百姓手裡的銅錢越發稀少,一旦遇到天災人禍以及戰亂時,銅錢的幣值更是忽高忽低,像崇禎五年的米價是白米每鬥一百二十文,合白銀一錢,也就是一石米一千兩百文,合白銀一兩,跟眼下的糧價差不多。

可是到了崇禎十五年時,由於戰亂的緣故,白米每石漲到了紋銀五兩,計錢一十二千有奇,這是一個並不複雜的數學題——首先米價如果用白銀算,漲了五倍,可是用銅錢算漲了足足十倍,明末銀價與銅價的比值變化,正是白銀進口驟減的結果。

因此,在未來金銀本位與貨幣脫鉤,本身就是一件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只是這個時間會延後許久,在後世一直到20世紀下,也就是佈雷頓森林體系徹底解體之後,社會才擺脫了金銀本位的限制,到了那個時候,人類使用的貨幣其實就是政府發行的信用貨幣。

當然,在這個時代,這些東西還不可能一步發展到位,但是這不代表寧渝不能採用一些手段,來放大整個大楚的資本魔力。

其中紙幣原本是很好的手段,可是因爲歷史上交子和大明寶鈔都由於種種原因,徹底淪爲廢紙,以致於紙幣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逐步下滑,幾乎淪爲了跟騙子同性質的東西。因此在眼下寧楚還沒有徹底穩固根基之前,還不能直接發行紙幣。

不過,不能發行紙幣,不代表沒有其他的路子可以走。

“陛下,如今我大楚想要實現金融制度改革,首先需要明白一點,銀子埋在地下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只有將它流轉起來,才能實現價值,因此這個流傳的過程,就需要我們的銀行來完成。”恩斯特揮舞着雙手,神情激昂。

中央銀行行長鄧伯然輕輕點了點頭,“恩斯特大學士所說的銀行,是指我們中央銀行嗎?”

“不,將來的中央銀行,將不會以民間借貸爲主業,而是以發行貨幣爲主。其餘的業務,將會分散到其他的一些國資銀行和皇室銀行,另外也會開放一小部分的私人銀行。”

寧渝插了一句話進來,他得先給大家定一個調子,這蛋糕無論怎麼樣都是朝廷和皇室先咬一口,剩下的纔是你們這些大族的。

只是這話一出,寧忠景與崔萬採首先臉上一喜,而作爲皇室財團代表的崔玉,也是一副心滿意足的模樣,反倒是程家代表程默然,以及其他的一些大族代表,臉上就帶着幾分緊張之色了。

他們可不敢跟朝廷和皇室搶吃的,但是如果能有些湯水,回去也能交差。

恩斯特此時輕聲笑道:“諸位,資本本身充滿了無限的想象,想要做大更是需要無數人的幫助,你們不用擔心自己沒有充足的利益,只會在利益到來前,恨自己的手裡沒有足夠的本錢。”

“想要明白這件事情的運作原理,我們需要了解到歐洲的一個效果,那就是荷蘭。”

當恩斯特講述的時候,寧渝並沒有像其他人那般一臉茫然,反而臉上帶着一份瞭然之色,說起操弄資本這件事,荷蘭比其他的國家走得早很多。

“荷蘭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的國家,它有多小呢........大概只有半個江蘇那麼大,人口更是少得可憐,只有一百五十萬人,遠遠不如偉大的中國,可是它創造了一種非常先進的制度,那就是股份制公司。”

“在一百多年前,荷蘭比現在還要弱小許多,可以說很窮困,後來他們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股份制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這個公司成立之初的所有錢,都是向全社會融資融來的,他們向所有人發行股票,一張價值一百五十荷蘭盾的紙,大概是四十兩銀子。”

“什麼?就那麼一張紙就值四十兩銀子?”

儘管在場的所有人都是聰明人,可是依然有人翻騰起疑問,這可比當年的大明寶鈔還要黑!

“沒錯,四十兩銀子,只有一張股票,他們承諾,每一個荷蘭人,只要購買的股票,都可以自願成爲聯合公司的投資人或者股東,將來也會共同分享聯合公司經營遠洋貿易獲得的利潤。”恩斯特微笑着說道。

崔萬採臉上帶着幾分不解,輕聲道:“可是誰能保證賺到錢以後,會把錢分給這些股東呢?如果賠了又該怎麼辦?股東的錢還能要回嗎?”

寧渝聽到自家老丈人的問話,心裡卻是暗暗點頭,這問題確實問的比較直接,也比較到位了。

“次輔大人,您的問題很棒,我會一條條給您解答。”

恩斯特點了點頭,隨後道:“先跟大家說明的是,當時的荷蘭聯合公司跟所有的股東發佈了一個通知,也就是在當時的十年時間裡,公司將不會對股東進行分紅,其利潤將用於繼續造船、僱人,開拓遠洋貿易市場,然後實現擴張。這聽上去實在是太瘋狂了,簡直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爲瘋狂的騙子,不是嗎?”

大傢伙不由得點了點頭,這誰還會去買所謂的股票,誰買誰就是傻子!

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五百章 陛下要賴賬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始收網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二章 奴才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十八章 收徒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