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

惠州府,清軍大營。

滿保捏着手中的素黃色的信箋,臉色沉重如水,他已經得到了復漢軍行軍的消息,超過萬人正朝着惠州的方向前進,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噩耗。

上一次在廣東將軍衙門商議時,滿保並沒有得到什麼真正有用的東西,以孔毓珣爲首的大員們,對於滿保的態度並不歡迎,甚至將逃來的閩浙殘軍稱爲殘兵敗將,讓他們就這麼駐防惠州,變成了抵擋復漢軍的第一道擋箭牌。

而滿保滿腹委屈地駐防惠州之後,也沒有得到兵力和物力上的補充,這讓他氣炸了肺,可是最終也無可奈何,因爲就算是管源忠本人,也有幾分將他滿保給寄出去的想法,這些舉動無疑讓滿保徹底寒了心。

“啓稟督憲大人,福建巡撫黃國材求見。”

一名侍衛急匆匆走進來稟告,他帶來的這個消息,讓滿保有些不耐,都到了這個關鍵節骨眼了,一個失了地的所謂巡撫,能有什麼用?

那侍衛見滿保滿臉不愉,又想了想適才黃國材給他的一百兩銀票,當下便硬着頭皮,“黃大人囑託小的啓稟大人,他能夠解大人如今的困窘之境。”

“哦?那就讓他進來吧。”

滿保沉吟了一會,心裡想着死馬當成活馬醫,雖然這黃國材過去也不怎麼顯眼,可是到了眼下這個關鍵時候,說不定還真有什麼妙計,聽聽倒也無妨。

黃國材穿着官府在侍衛的帶領下走進了大帳,他先是跪下給滿保行了禮,可是接下來也不說話,就這麼站着不發一言。

滿保不由得沉下臉,他冷笑道:“黃大人既然要見本督,如何見了又不發一言?莫非是消遣本督不成?”

黃國材長長嘆了一口氣,卻是硬生生擠下幾顆淚來,望着滿保泣聲道:“.......下官之所以不發一言......實在是見到大人如今的處境,內心之痛實在難以言表,大人爲國爲民,如今卻不爲人所理解,下官實在是千萬肺腑之言,難以言說。”

“黃大人好意,本督心領了,只是如今家國危難之際,誰也不好過,你黃大人還不是一樣跟着本官拋家舍業,來到了這荒蕪之地。”

滿保一邊面無表情說着話,一邊卻下意識將內心的不滿表達了出來,在他看來兩廣貧瘠不堪,跟富庶的江浙比起來確實差之遠已,如今又駐紮在這惠州之地,心裡越發地多了幾分委屈。

黃國材見滿保說起往事,不由得苦笑了一番,他原先是剛來福建擔任的福建巡撫,可是沒成想這福建這麼快就守不住了,不得不跟着滿保一路逃到了廣東,只是可惜他那剛剛納下的小妾,卻是在亂軍中離失,想來應該也是死去了。

亂世人命如草芥,這一路的奔波使得黃國材在路上大病了一場,原先身子骨就不太好,再加上這一場大病,差點讓他跟小妾在地府團聚了,只是多虧了滿保派來了名醫延治,這才讓黃國材僥倖活了過來。

“督憲大人,如今這局勢越發惡劣,不知大人有何打算?”

滿保滿臉正氣凜然,站起了身子走了兩步,“本督是皇上親命所賜,自當是爲皇上全力盡忠,只要能夠平滅楚逆,本督亦萬死不辭。”

官面上的人,說些大話算不得什麼,可是這不是黃國材想聽的,他連忙上前走了兩步,低聲道:“如今外面的人都在傳言,說管源忠想讓大人頂在惠州,想必存着幾分消耗楚逆和大人的心思,若真是楚逆攻來,怕也不會引兵來救。”

滿保眼裡閃過一絲陰霾,冷哼了一聲,“本督已經給皇上呈遞了奏摺,若是他管源忠這般作態,將來有的他好果子吃。”

“可是,這遠水畢竟救不了近火,等到皇上的諭旨下來,怕是楚逆都已經打到了廣州了......到時候就算把管源忠給殺了又如何?如何能夠彌補督臺大人的損失?再說了,若真的大人以性命爲代價,削弱了楚逆的攻勢,豈不是在給他管源忠創造良機?”

黃國材皺着眉頭,不停地嘆着氣,彷彿是發自內心地在爲滿保考慮。

滿保心裡自然明白這一點,可是他過往一直都是從大局的角度出發罷了,如今聽到黃國材將這番話給點明,心裡便也有些不爽快,只是他也不好公然開口,當下便陷入了沉默之中。

黃國材見此狀況,心裡大概也有了幾分底,這個時候他也不再着急了,反而慢條斯理地品着茶,不發一言。

“既然黃大人至此,想必心裡是有了主意?”滿保見黃國材不開口,當下也有些無奈,只得低聲討教。

“哎,若非督臺大人開口,下官是怎麼也不敢獻上此策,若是將來一旦出事,下官怕是要成了天下罪人罷。”黃國材苦笑着,彷彿真是什麼難以啓齒之事。

“還請黃大人賜教。”滿保也不再多說,起身抱拳行禮,眼睛死死盯着黃國材。

黃國材見狀只好將腦袋湊過去,附在滿保耳邊,“大人若是想要保全自身,絕不可成爲第一線,當避開楚逆之鋒芒,移兵羅浮山,待到楚逆進攻廣州之時,屆時大人可伺機引軍切斷楚逆後路,若是事有不諧,也可引軍至清遠一線,逃脫性命。”

這一番話卻是讓滿保頻頻點頭,卻是正和他的想法,既然管源忠能夠以他滿保爲擋箭牌,他滿保何不以廣州城爲誘餌?若是能夠將楚逆的兵力都集中在廣州城上,他滿保的壓力可就小多了,到時候無論是出兵切斷楚逆後路,還是引軍東進,主動權也都掌握在他滿保的手裡。

到時候誰來求着誰,還說不定呢!

黃國材見滿保已經完全採納了自己的建議,當下臉上堆起了笑,可是心裡如何想法,卻是隻有天知道了。

八月底的京城,迎來了一場暴雨,似乎要洗刷天地間一切的污垢一般,將這天空變得湛藍如洗,卻是教人感受好一派清新的日子。

只是正坐在養心殿裡的雍正皇帝,瞧着各路的告急摺子,卻是急的心火直冒,連那即濟丹都吃下了好些也都不管用了,便急忙讓道士們繼續煉製一些丹藥,以供其服用。

“關中告急!兩廣告急!現在連四川都在告急了!”

雍正望着軍機處的一衆大員們,卻是感覺到了深深的失望,若是放在之前還有個怡親王能夠商量一番,可是如今允祥被逆匪砍了腦袋,也砍掉了雍正的一根支撐的柱子。

“皇上,當務之急應該立刻讓年羹堯和嶽鍾琪的西北大軍救援關中,一旦關中穩定下來,四川自然也就穩定了。”兵部尚書托賴跪下建言。

這一番言辭並沒有得到雍正的認可,實際上這些已經在做了,可是這種被動挨打、疲於奔命的局面,讓雍正早早就十分不滿,像這種法子下來,西北大軍怕是要先給拖垮了。

徐元夢不通兵事,在這等軍國大議上自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因此雍正皇帝也沒有指望他,而新近增補上來的禮部尚書蔣廷錫,沒有什麼資格開口,當下便只剩下一個張廷玉了。

張廷玉感受着雍正皇帝的目光,不由得嘆口氣道:“皇上,當今兩廣已經不可守,不如遣旨下去,讓管源忠且戰且退,拖住楚逆大軍爲要,至於關中的白蓮教,以奴才看來,不過是一股邪教罷了,縱使打下了西安,也不足爲慮。”

“何以不足爲慮?”雍正皇帝的眼睛眯了起來,他可不會就這麼輕易被打發。

“啓稟皇上,白蓮教雖然名義上歸屬楚逆,可是其主早已有了自立之意,如今他拿下關中,爲的便是能夠在我大清和楚逆之間,尋得一條苟活的生路,以坐觀虎鬥,因此縱使關中即失,於大清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張廷玉的意思很明白,用白蓮教跟寧楚構成一條緩衝帶,這樣白蓮教也不會玩命的去打清廷,說不定將來還能在白蓮教和寧楚之間埋下一些刺,也算是一條可行之路。

雍正冷笑了一聲,“若是白蓮教再進四川或者山西又該如何?”

張廷玉沉默不語,他當然能明白如果出現這一幕會是什麼後果,可是眼下能怎麼辦呢?西北大軍一時半會根本調不回來,而且剛剛打完一場打仗後,還有多少精力去跟白蓮教在關中搏殺?

對於西北大軍來說,他們還有退路可言,可是對於白蓮教來說,他們除了關中已經沒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去了,只要還想着活下去,那就得跟清廷玩命,這就是寧渝讓白蓮教入關中的用意,要麼前進,要麼死。

雍正的手指摩划着輿圖上的標誌,在看到山西的時候,終究是嘆口氣,“大清江南已經丟了,山西必須要確保無恙,行文年羹堯急派大軍回援關中,讓嶽鍾琪去四川組織團練抵抗楚逆,至於山西.......”

說起山西,對於如今的清廷來說意義可謂非常重大,首先山西地處京師附近,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再加上滿清起家的時候,山西的晉商可是出了好大的力氣,因此自滿清建立之後,八大晉商更是成爲了皇商,爲天下商貿重鎮。

正因爲如此,所以山西巡撫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山西巡撫卻與陝甘總督一樣,是滿人優先出任的官職,屬於滿缺制,因此極少有漢人出人山西巡撫,如今的山西巡撫乃正藍旗的德音,其資歷相當深厚。

如今江南已失,山西便成爲雍正手裡的最後一個錢袋子,其重要性更上一層樓,因此事涉山西,也讓雍正多了幾分謹慎。

“現任山西巡撫德音才能品性如何?可堪大用?”

“啓稟皇上,德音此人忠勉勤力,爲國爲民皆可一用。”徐元夢硬着頭皮說着,他不出來說也不成,畢竟德音是他親自舉薦上去的,若是現在不出頭,豈不是在戲言?

雍正的臉色有些陰沉,“三月時候,朕聽說山西大災,還準備提前賑恤,可是山西巡撫德音卻奏稱本省並無災荒,收成很好,無須賑濟。如果到此也就罷了,可是河南總督田文鏡告訴朕,如今山西已經處於災荒之中,百姓饑饉流亡,其狀甚慘,逃難的災民甚至都到了河南!”

“奴才死罪,奴才死罪,此事奴才實在不知曉啊!”

徐元夢心裡慌了,實際上德音是他遠方的一位親戚,後來在康熙五十九年的時候過來走他徐元夢的路子,然後就被舉薦上去了,這件事情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事。因爲在康熙年間,這種情況實在是太多了。可問題是現在新皇登基,也就看不慣官場裡的這些門道,這又能如何解釋?

“哼,此事尚未查明,令德音回京待查,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要給朕查個清清楚楚,至於徐元夢官降三級,留職軍機處待用。”

這一下子倒好,雍正的一番處置卻是讓徐元夢這個老好人都有些心塞不已,只是好在雍正多少也顧忌了些影響,因此倒也沒有太過於嚴厲苛責。

雍正嘆口氣,“山西乃京師屏障,不可任用無德之人,令內閣學士諾岷調任山西巡撫,撫民心理政務,不得有誤。”

衆臣聽了以後,心裡大概都有了數,說起來這位諾岷也不是沒有來頭的,他的祖父國泰是當時八旗少有的能通漢文的人才,在天聰八年的時候還中過巨人,而他的父親那敏也曾官至鑲黃旗滿洲都統,因此家底背景也十分深厚。

可是雍正看重諾岷的絕非是家世,而是這個人確確實實很清廉,這一點是傳遍了京師的,而且爲官也頗爲盡心盡責,他本人的才能人品,恐怕纔是雍正最看重的地方。

一番調理過後,雍正卻又想起了一樁事情來,望着諸位大臣,“如今國事艱危,朕不得不多思慮一番,若是將來事有不濟者,我大清可有退路?開發滿洲如何?”

開發滿洲,又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實際上在之前的時候,雍正就提過這樁子事情,只是當時主要遷了一部分八旗子弟回去,如今這般大張旗鼓,卻是讓羣臣心裡打鼓,難不成真要打算跑路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鑑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四十五章 湖廣商會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四章 失親孩童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