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

圈定了內廷與外廷的規矩後,大臣們都有些偃旗息鼓,他們悻悻地發現了一點,那就是當下這個皇帝還真是不一般,關鍵是手裡的牌也是一大把,打來打去到最後居然是大臣們吃虧了。

崔萬採臉上露出幾分苦笑,這該爭的東西還是得爭,既然這方面吃虧了,那就在其他方面找補回來,當下便低聲道:“皇上若是打算將內廷與外廷隔絕開來,那這內庫財權與國庫之間,該如何平衡?”

聽完崔萬採的話後,李紱臉上一愣,當下便反應過來了,這也是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然你皇帝想要談這個生意,那可以啊,內庫和國庫的錢怎麼算呢?如果用了國庫的錢,那麼大臣們問問內廷的事情也不過分吧。

寧渝對崔萬才這個問題只是嘿嘿一笑,他這一次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自然不會擔心:“內廷與外廷徹底隔絕,這財權上自然會取一個約定的分配比值,內庫除了這個分配比值以外,分文不取,但是外廷也不得干預內庫用度。”

大臣們聽到寧渝這番話,卻感覺到幾分詫異,這歷朝歷代的皇帝,哪個不是將整個天下都視爲自家的財產,想拿就拿,想取就取,所謂約定比值不過是一句玩笑話罷了,皇帝伸手要了,大臣難不成還真敢不給?

“不知皇上以爲,這約定比例多少比較好?”

崔萬採還是頗爲了解寧渝的,當下也不顧其他大臣的反應,開始認認真真跟寧渝談起了比例問題,看得其他大臣目瞪口呆,這要是皇帝開口就來個五五分成呢?到時候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當然了寧渝自然不會幹這種流氓事,倒不是他不能,而是他不願意帶頭去做這樣的事情,而且這個比例其實他已經想好了。

“朕以爲,國庫收入皆來自於百姓,都是民脂民膏,朕絕不可以百姓之骨髓來奢靡無度,後廷原本人就不多,朕也不欲取太多,只要百分之一就好了。”

“百分之一?皇上,這是不是太少了?”

現在反過來輪到崔萬採擔心了,他不光是羣臣領袖,那也是皇帝的老丈人,聽到寧渝報出這麼個數字,幾乎有些不敢置信,真要這樣他女兒崔姒吃啥?

寧渝嘿嘿一笑,他當然心裡會有很多大的把握,要知道眼下歲入雖說沒多少,可是等到他統一了全國之後,將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制度全面鋪開,每年的歲入在現如今的基礎上翻一番也並不算難,而清廷在之前的時候,全年歲入是三千萬兩左右,也就意味着寧渝的歲入至少能到六千萬兩。

如果再加上新改革後的商稅,寧渝有信心實現全年歲入過億兩,到那時候哪怕只要百分之一,也是足足一百萬兩白銀,再加上寧渝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商會,每年幾百萬兩白銀的收益是完全沒問題的,只要不過於奢靡,根本不會影響到生活。

當然了,如果像清廷這幾個皇帝一樣,動輒給自己修園子,那肯定是不夠用的,只是對於寧渝而言,修園子並沒有多大意思,只有開拓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愛卿心裡擔憂,朕也知道,可是朕以爲我大楚篳路藍縷,如今方有這番局面,只要百姓的日子能過的好一些,前線的將士能吃飽穿暖,朕和後廷苦一苦,也不是什麼大事。”

寧渝臉上帶着幾分笑意,隨後輕聲道:“只是朕以爲,內廷也不能空守着國庫的銀子,這一百萬兩也不能坐吃山空,相關的營生也得做起來,外廷可不許干涉,當然他們也不會有什麼皇商的名頭,想賺錢就得一個銅板一個銅板的好好賺。”

聽到寧渝的這一番保證後,崔萬採確實想了起來,年前的時候女兒確實從崔家調派了一批精幹子弟,想必就是去做這營生去了,當下不由得一嘆,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眼見得衆人對此都沒有意見了,寧渝順着這個思路,開始繼續溝通宗室的問題,很明顯,寧家是一個還算比較大的家族,如今除了寧忠源這個太上皇以外,像其他寧忠景、寧忠義、寧忠信、寧忠海等人,也少不了一個王爵,如何針對這批王進行管理是一件比較大的事情。

原因也很簡單,這幾個王的年紀都不大,像最小的寧忠權才二十歲出頭的年紀,而且現在也在地方上當知府,先不說他幹得怎麼樣,如果按照明制,這位立馬就得退休了.....在寧渝看來,這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和不智。

在寧渝看來,大明雖然出了靖難之變這樣的事情,但是後面未免有些過於防範了,實際上像朱棣這種造反模式,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其他人想要模仿簡直就是在找死,也根本談不上成功,後期將宗室當豬養更是奠定了朱氏的失敗——自我弱化絕不可取。

可是在這個問題上,大臣們又一次跟寧渝鬧擰了,李紱這個時候站出來了,他低聲道:“皇上,前明宗室之舉雖有不妥,可是嚴控宗室也是必要之舉,若是過於放縱,恐怕隱患藏在將來。”

說起來,對於文官而言,第一敵人是參政的宦官集團,因爲他們是天子的意志體現,消滅宦官集團是堅決有必要的,而第二敵人就是宗室力量了,因爲他們是皇權的後備力量,也是能夠對文官集團產生威脅的存在,因此自然下意識裡會希望限制住宗室。

可是對於這一點,寧渝自然不會再選擇妥協,他放棄了宦官制度,自然需要給文官集團再找個制衡的籌碼,宗室便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不過針對這一塊,寧渝也沒有徹底放縱宗室的打算,心裡已經有了盤算。

“宗室之禍,有七王之亂,有八王之亂,也有玄武之變和靖難之戰,嚴格來說,其宗室制度都是自取其禍,不可爲表率。由此說來,歷朝歷代之宗室制度,唯有宋制尚有一二可取之處。”

寧渝的這番話自然是有來頭的,至少大部分的大臣在聽到宋制時,眼神卻是一亮,他們當然知道宋代的宗室是有多讓人省心,甚至可以說比起漢唐明各代而言,都要強出許多,這也跟宋代時的政治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嚴格來說,宋制是繼承於唐制,但是它吸取了唐代時門閥勢力過大的教訓,因此對於家族勢力是大爲打擊的,並且通過科舉制度扶持了大量的寒門子弟進入官場,從而弱化了門閥。另一方面,處於對武將的削弱,也使得文臣的實力進一步膨脹,變成了真正士大夫共天下的怪胎。

因此在這個時候,宋代皇室在對待宗室上,並沒有採取過度的放縱和過度的壓制,而是一種比較平衡的狀態,它一方面擴大了宗室的範圍,將諸王、公、侯、伯、子、男,皆由子孫承嫡者傳襲。若無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孫;無嫡孫,以次立嫡子同母弟;無母弟,立庶子;無庶子,立嫡孫同母弟;無同母弟,立庶孫。曾孫以下准此。合依禮令,傳嫡承襲。

相反的是,周、漢、唐諸朝其實很注重控制宗室的規模,像出五服之外就不被列爲宗室,也就是不再皇家的家譜上了,可是宋朝,即使出五服也仍然得到皇室的承認,這樣一來其實是強化了宗室的根基和人脈。

但是另一方面,這樣經過擴充後的宋代宗室,勢必會給朝廷帶來巨大的負擔,因此宋制在這一點上,做出了硬性的要求,那就是宗室被統一安排,不得離開集中居住區,離開開封等居住城市更是犯罪,實際上成了變相監禁。此外,宋朝宗室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授予一定的官職,但都是虛銜,不能領兵打仗,也不能成爲宰相。

寧渝的想法便是在宋時的宗室上進行改變,首先第一點就是擴大宗室的範圍,以鞏固宗室的根基,但是另一方面,對於宗室的待遇則是大大降低,所有的宗室爵位相對於功爵而言,都減一等待遇,以此降低宗室福利壓力。

說白了,宗室王爵僅僅享受功臣爵中的公爵待遇,而公則享受侯,以此類推。此外寧渝也針對爵位體系進行了調整,相對於清代所謂的入八分不入八分等繁雜體系而言,這次的爵位制度要簡化了不少,更加類似於明制中的爵位。

實際上明制中爵位也是分成宗室爵位與功勳外戚爵位兩種,其中宗室爵位都是定製襲封的,分爲親王、郡王和一大串的將軍和中尉。而功勳外戚爵則分爲世襲與不世,其中大部分都是不世的,且僅僅分爲公、侯、伯三等,罷子、男不置,十分簡潔。

寧渝自然明白,控制爵位的數量還是非常重要的,若是大肆氾濫,豈不是顯得朝廷的爵位不值錢?

“我大楚的宗室不必以顯爵授之,亦不必以世襲而論,其宗室身份依舊記錄即可,朝廷可供其成年前的基礎生活開銷和學習上的花費,成年後宗室身份收入一律斷絕,唯有重新得爵者,方可享受爵位待遇。”

寧渝臉上平平無奇,可是說出來的這番話卻是讓所有人吸了一口冷氣,這傢伙實在是有些狠了.....宗室不給顯爵,不給世襲也就罷了,連養一輩子都不行了?

“當然,朝廷亦應該網開一面,准許宗室可自謀生業,可從軍立功,可進入仕途科舉,不得已任何理由阻止,亦不能暗中阻撓。”

衆人這才恍然大悟,說起來寧渝的想法很殘酷,很不講人倫道理,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裡面藏着的巨大前景。

說白了,相對於被人養豬一樣的宋明宗室,表面上看上去一輩子衣食無憂,其實終身都被困於樊籠,既無利於宗室力量,也無益於天下。而寧渝在取消了大量的宗室待遇之後,也給了宗室們一個放開束縛的機會,他們完全可以成爲自己想要成爲的人,甚至朝廷也會在暗中扶持,這一點跟過去是完全不同的。

羣臣默認,他們發現自己的思維一直被寧渝給帶着走,而且相對於準備齊全的皇帝,他們這些大臣的戰鬥力簡直是弱雞,根本無法起到半分的阻撓,在這個宗室制度上,也沒有任何人起來說個不字。

終究是李紱站了出來,他嘆口氣苦笑道:“如此是否對宗室過於狠辣?若是天下人知道,恐怕會覺得皇上不夠仁厚。”

寧渝嘿嘿一笑,“狠辣?仁厚?若是把他們當成豬養,纔是最大的狠辣!宗室想要發展,想要前進,很簡單,那就是跟其他人一樣,成爲人才,成爲將來大楚的棟樑!”

殿上一片沉寂,衆臣終於發現,自己面前的這個少年,絕不是什麼好忽悠的主!

什麼年輕氣盛?什麼年少輕狂?在寧渝面前,一切套路似乎都失去了作用,反倒是被寧渝給帶進了坑裡,簽下了一個又一個足以讓前輩們恥辱的條約....

文臣們表面上地位上升了,連下跪都不用了,可是他們再也不能干預皇帝的後宮生活,也不能干預皇帝怎麼花錢,現在連宗室和勳貴都被皇帝用另一個法子給放出來了.......就連實質上一直被文臣們牢牢抓在手裡的立嗣權力,都變得搖搖欲墜起來。

崔萬採臉上浮起了一絲苦笑,他絕不會認爲現如今的寧渝是自己一手教出來的,至少這些東西可不是他能教的......說是天縱奇才也就罷了,可是這有些可怕得讓人摸不着頭腦了。

皇權與相權的拉扯,就像兩個大漢在拔河,這個人拉過來多少,另一個人就得讓出去多少,而現在的情況變成了寧渝一隻手就把繩子給拽得到處跑,逼得他們這些大臣,也不得不緊跟着寧渝的節奏,因爲一旦跟不上,連這個遊戲的參與資格都沒了.......

下朝之後,寧渝如同打了一場打勝仗一般,得意洋洋得去了坤寧宮,現如今崔姒便住在那裡,而陳采薇居住得也不遠,就在一旁的春和殿當中,當然由於寧渝的女人本來就這倆,因此其他的宮殿都是處於封閉狀態。

只是當寧渝剛剛走進坤寧宮之後,便聽見裡面傳來一陣笑聲,彷彿還有太后爽朗的聲音,卻是讓寧渝感覺有些莫名奇妙。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一百章 年關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師的末日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