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

隨着除夕一天天逐漸接近,武昌城內也開始張燈結綵,準備歡度這一年到頭來難得的喜慶日子,相比起過去兩年,今年的武昌城終於能夠安安心心過一次大年了。

在除夕之前的前三天,寧忠源表示爲了酬謝大夥辛苦了一年,特意召開了一次特大的宴會,這一次宴會當中,將會請到目前復漢軍各個體系當中的中高層,像政事堂、樞密院還有監察院各部都有安排,還有軍內團級以上的軍官也都會參與這一次宴會,由於宴會被安排在東湖岸邊羅家山下,因此又被稱爲東湖之會。

說起來,這次的東湖之會自然不是一場單純的宴會,而是寧忠源已經籌謀已久的一次聚會,目的是爲了在這一次會上,徹底奠定來年復漢軍立國的一些事情,當然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確定寧渝登基一事,要在人心上把這件事給落實下來。

宴會所在地位於東湖岸邊的一處空地之上,此處已經建立了一座高臺,雖然並不奢華,可是卻相當闊大,上面已經擺放了許多桌椅,可以同時容納上千人酒宴,看上去倒也顯得十分威武,臺上還寫了兩個大字——珞珈。

儘管還沒有到規定的時候,但是已經有許多人前前後後抵達了高臺,他們或許三五成羣,或許獨自一人,人人眉眼帶笑,盡情享受着勝利的味道。

是啊,仗打到了這個地步,一個國都打出來了,也該享受享受了。

在他們的心裡,或許是將自己當成了什麼名將名臣之類的,滿心以爲這鐵打的江山,是他們一點點啃下來的——但是在寧渝看來,在座絕大多數人的價值並沒有達到不可取代的地步,畢竟大多數仗都是寧渝帶人打下來的,再加上覆漢軍本身的裝備和戰術,對清軍也是屬於碾壓狀態,因此並不需要將領多麼強大。

“珞珈?此爲何意?”

前來與會的衆人當中,大多也都是讀過詩書的,可是看到了臺上大大的‘珞珈’二字,便紛紛引經據典,可是過往的典故當中,確確實實沒有關於‘珞珈’的典故,便有些令人不解。

當然,這賣弄文采之事,也會有專門的人出馬,狀元彭啓豐作爲楚王府侍從室行走,如今即將結束觀政生涯,因此也是有資格來參與此宴,也受到了許多人的重視,他們不由得紛紛看向了彭啓豐。

彭啓豐這一次前來,身邊也聚集了幾名好友,見衆人要他來解惑,當下也不甘示弱,便仔仔細細看了幾眼,細細沉思了下來,不過想了許久,終於搖搖頭嘆息了一聲。

“珞者,石頭也;珈者,頭飾也。此珞珈確實未曾出現在典故當中,不過我知道咱們這裡便是羅家山下,莫非是將‘羅家’改成了‘珞珈’?

“翰文兄果然大才,小弟實在是佩服不已。”

一聲清朗的聲音傳來,卻引起了衆人的好奇之心,便紛紛望向了來處,卻見到一名年輕人正快步走了過來,正是跟彭啓豐同列三甲的吳敬梓。

彭啓豐望了一眼意氣風發的吳敬梓,心裡不由得多了幾分豔羨,他雖然是狀元之才,如今也位列要職,可是跟吳敬梓比起來,反而沒那麼重要,因爲朝中衆人都知道,吳敬梓是被寧渝給親自要過去的,這其中代表的意思,自然令彭啓豐都有些羨慕了。

誰不知道等到復漢軍立下一國之後,寧渝就是妥妥的太子?等到將來,那就是妥妥的皇帝,到時候在寧渝身邊的人,自然都能雞犬升天。

當然這個時候的彭啓豐還不知道寧渝馬上要登基的事情,他熱情地拉過了吳敬梓的手,向着周圍的士子們介紹道:“諸位,這位便是吳敏軒,來頭大的嚇死人,當然其一身的文采也是讓我頗爲欽佩呢。”

吳敬梓微微一笑,跟周邊的士子們互爲一禮後,才瞧了瞧臺上的‘珞珈’二字,笑道:“翰文兄所言非虛,此‘珞珈’者並非出自典故,實則是將‘羅家’改成了‘珞珈’,這其中的手臂,便是出自於大都督。”

聽到吳敬梓提到了寧渝,當下所有人都齊聲讚歎,有人誇這一改動幾乎有點石成玉之妙,將俗氣的‘羅家’變成了非凡的‘珞珈’,還有人以爲,這珞珈山聽起來就高雅脫俗了許多,於此地舉行盛會正是理所應當之舉。

衆人一番交談之下倒是頗爲熱鬧,不過也不止是這些文人雅士在這裡賣弄風騷,復漢軍的武將們也是雄赳赳氣昂昂的神態,像董策、許成樑、李石虎等人幾乎引領了所有的風頭,在人羣當中也是極爲扎眼。

在李石虎身旁,還站着一名右眼蒙着黑布的年輕漢子,正是一戰攻上江寧城頭的郝昭,不過由於戰事的緣故,他的右眼也爲此徹底失明,還曾受到過寧渝的親自嘉獎和寧忠源的借鑑,也算是給自己掙下了不小的功勞。

爲此,郝昭也受到了禁衛師的師長寧祖毅的認可,將其直接提拔到了新組建的禁衛師裡面,在羣狼環伺的禁衛軍裡,一舉坐上了禁衛師一團團長的寶座,成爲了武昌赫赫有名的青年才俊。

在這一次的大會當中,禁衛師負責全方面的安保事物,不過由於郝昭現在的身份,倒也不必親自去盯着,因此也就陪同着剛剛到武昌的幾名老上司,一同談天說地。

許成樑微眯着眼睛瞧了郝昭一眼,哼哼道:“第二師怎麼就沒有你這樣的人才?要不是老寧下手快,老子估計也得跟大都督要你!”

董策嘿嘿一笑,高聲道:“許成樑,你的二師現在可是擔負着西北的重任,郝昭過去怕是浪費了人才......”說完後,一衆**子便笑個不停。

許成樑當然知道自己這個老對手不會放過奚落他的機會,只好無奈道:“你以爲老子願意......那年羹堯是個什麼東西你們不明白,當初還在打的時候,他就一直堅守不出,咱們當時的任務是固守,不允許隨意擴大戰線,也就放過了那老小子......”

“可是沒想到啊,後來這老小子竟然直接去了青藏,這一下子可好,咱想找他打都沒機會了......只能等時機合適以後,大都督一聲令下,老子就砍了年羹堯的狗頭!”

說起來也巧,當初的第二師除了在長沙打了一場大戰以外,其他時候並沒有多少參戰的機會,作爲主力師一直在鄖陽府跟清軍反覆糾纏,只是看到了其他主力兩個師在江南打過來打過去的,心裡不免也有幾分羨慕。

當初的第二師師長寧忠義在整軍過後,也就不再擔任了第二師師長一職,由副師長許成樑接任,他跟董策二人也算是都上升到了師長位置上,不過董策後來到了大都督府擔任參謀處處長,相對來說要比許成樑要領先一步。

衆人一片吵吵鬧鬧的時候,一隊隊王府侍衛走進了會場,接下來便是寧忠源、寧渝、程遠芝、鄭先還有崔萬採等人,一同走了過來。

等到寧忠源坐了臺上的主位之後,寧渝等人分成兩派坐了下來,而其他的人也都紛紛坐在了自己的位子上,這上千人便成爲了目前復漢軍的最核心力量了。

“起!”

隨着一聲令下,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紅色的官衣瞬間變成了一片海浪,他們手中舉杯望着寧忠源,眼神裡帶着幾分狂熱。

“爲楚王賀!楚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陣陣呼喊聲如同浪潮一般席捲而來,在所有人的心裡,復漢軍是一個自己親身參與進來的傳奇,一個席捲了南方諸省的傳奇,一個掀翻了鼎盛大清的傳奇。

在這個傳奇當中,固然有戰無不勝的寧渝寧大都督,可是更關鍵的還是寧忠源,沒有他率先帶着衆人走上了這條路,許多人也不會變成今天這個模樣,因此這一聲楚王萬歲確確實實喊得真心實意。

特別是對於從雛鷹營出身的孤兒而言,他們對於寧家和復漢軍所賜予的一切,都難以忘懷,特別是董策和許成樑二人,他們幾乎是同時想起了當年在寺廟裡的那段日子,若是沒有寧渝伸手,恐怕他們當中有許多人會活生生餓死。

正因爲如此,他們對寧渝和寧家的忠誠,幾乎都是最高的一批,用董策的話來說,無論衆人是師長還是團長,可首先都是寧家的家奴,也是寧渝的家奴,他們不會因爲這個身份而感到恥辱,只會覺得無盡的榮耀。

寧忠源望着臺下衆人,心裡亦是無比激動,儘管沒有喝多少酒,可是他依然感覺到一股眩暈,那是一種令人沉醉的味道,或許這就是當皇上的感覺,一聲令下,整個天下便爲之顫慄。

“這個天下,是孤的,可也是你們的!”

寧忠源環視了衆人一眼,一口將碗中酒飲盡,衆人被寧忠源的一番豪情給打動,紛紛飲盡碗中酒,高呼萬歲,聲震數裡。

一連串細密的鼓聲響起,數十名身着重甲的復漢軍士兵手中執劍而出,他們在高臺上伴隨着鼓聲舞劍,寒光冷冽,卻又透着無限豪情,看得衆人齊聲叫好。

寧渝一臉微笑望着臺下的舞劍武士,心裡卻是也來了興致,便齊聲高聲道:“啓稟父王,孩兒願爲父王獻上劍舞。”

衆人聽說大都督要親自作劍舞之樂,當下一個個也是興奮莫名,寧忠源也是哈哈大笑,“吾兒劍舞,當爲今日此會之盛典!”

寧渝起身拔劍,走到武士中間,一板一眼舞動了起來,他畢竟是從小得名家傳授,只見一柄長劍在他的手上上下翻飛,動作並無太多的美感,可是勝在氣勢非凡,倒也讓衆人看得目不轉睛。

衆君臣當臺大舞盡顯豪情,可是在一旁坐着的鄭先,卻感覺有些心慌意亂,他望了一眼寧忠源,可是對方卻沒有看他一眼,接着又瞧了一眼一旁坐着的程遠芝,後者卻是對着他微微一笑,神情裡頗具幾分深意。

“致齋,當日在武昌城倡義之時,你也曾像今日這般心緒不寧了.....”

過了好半晌,程遠芝才悠悠吐出一句話來,他實在是不願意看到鄭家在這個關鍵時候徹底倒下,這對於寧家和程家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鄭先聽到了這句話時,卻是心神一震,他當然不會認爲這句話是程遠芝隨口道來,當初在寧忠源起兵反清時,鄭先亦曾動搖過,可是畢竟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實在是改變不了這個關係,也只好硬着頭皮跟着寧家走了,而當時的程遠芝可就曾提醒過他。

因此,如今聽到了程遠芝說這句話,鄭先心裡卻是明白了過來,眼下的局面跟當日亦有幾分相同,若是願意跟着寧家走,那自然是平安無事,若是心裡存了幾分別的心思,到時候程家可是不會幫他的。

“程老太公,我鄭家走到這步也是咎由自取,只是還請程老太公將來多鐸照拂一二......”

鄭先神情裡頭透着幾分苦澀,他自然明白眼下的大勢是什麼,可是正因爲明白這個大勢,才讓他感覺到抗拒。

程遠芝瞧了一眼正在舞着劍的寧渝,笑道:“我這好外孫千好萬好,可唯獨有一點不好,那就是對人太過於仁慈了些。致齋,若非有他,你鄭家如今可不是眼下這模樣.....”

鄭先心裡一凜,長長嘆了口氣,也就不再多言了。

在衆人歡慶之時,武昌城內卻迎來了再一次的戒嚴,一直未曾出現的樞密副使寧忠義和禁衛師師長寧祖毅身穿鐵甲,出現在了城東門處,許多復漢軍士兵從城外依次進入城內,他們手裡端着長長的火槍,腰間的刺刀發着寒光。

“這馬上都要除夕了,這武昌城也該清理一下了,要不然拖到過年去,怕是面子上就不好看了。除舊迎新,舊的要是不除,這新的怎麼會來?”

寧忠義臉上帶着幾分冷意,他望着寧祖毅低聲道:“今天這一戰雖然不能用火炮,可光靠兩個團想來也夠了。”

寧祖毅臉上微微一笑,“哼哼,對付那幫子狗東西,何須火炮?一個時辰,我給大人一座乾乾淨淨的武昌城!”

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三百五十六章 慘烈與悲壯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問世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六十章 父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五十四章 拒絕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準格爾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