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

南昌,歷來有襟三江而帶五湖之美稱,地理形勢險要,也是控制長江以南的關鍵所在,因此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查弼納便駐在此地,麾下的十萬清軍分別駐紮在南昌府一帶,若是根據原先的計劃,只要大軍做好準備,便會水陸並進一路攻下九江,隨後直逼武昌。

然而這個計劃在寧渝進軍江西之後,基本上就宣告失敗,以復漢軍在長沙城下以二萬人打崩四萬綠營的戰績來看,在南昌至少需要四萬的清軍才能保證無虞,否則若是查弼納帶着人不管不顧去打九江,寧渝來上一招黑虎掏心打下南昌,那麼查弼納的十萬清軍在斷絕後援的情況下,幾乎是不戰自潰。

自古以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像康熙親率的京營也不過五萬,加上年羹堯的三萬陝兵也才八萬人,就這八萬人,至少需要二十萬的民夫轉運才能供應過來。也只有這富庶的江南,才能實打實拉出十萬大軍來,還能保證其後勤準備。

查弼納雖然能拉出十萬清軍,可是沒有了南昌,也沒辦法保證這十萬人的吃喝拉撒,因此對於他而言,南昌是萬萬不能丟的,若是攻不下武昌也就罷了,可要是丟了南昌,到時候他就得跟楊琳作伴了。

從目前的形式來看,若是沒了南昌轉運,下面就該輪到安慶、杭州以及徽州等地轉運,可那樣的話,距離何止增加一倍,中間糧草靡費又何止一倍,根本無法滿足這十萬大軍的需求。

正所謂攻敵必救,清廷想着攻復漢軍的武昌,可是也不得不防着復漢軍打他的南昌主意。因此當寧渝的第一師出現在了袁州府時,查弼納的頭髮幾乎都白了好幾根,他並非出身行伍,此時也感覺頭疼不已。

無奈之下,查弼納召集衆將商議如何應對,不過調遣的都是綠營將佐,在這件事上,查弼納內心還是不願將八旗攪在了這件事裡,他這麼多年的爲官,對於康熙的心思可是把握的透透的,因此行事極爲謹慎。

數十名綠營將佐齊聚一堂,幾位提督位居左右一字排開,其餘的像副將參將這種官只能站在一旁,人人頂盔帶甲,看上去倒是頗爲威武。

一名頭髮花白的老將端坐在在右手第一位,此人雖然年歲頗大,可看着臉色紅潤,氣度儼然,其餘的軍將看着老者都是滿臉的畏懼之色,倒似比對查弼納還要恭敬三分。

老將也不含糊,拱手道:“制臺大人,如今楚逆猖獗於斯,視我綠營軍中無人,竟然在我十萬大軍的眼皮子底下攻佔袁州府,制臺大人可有良策?”

老將言語中似乎隱隱帶着幾分怨氣,聽得查弼納苦笑連連,也不敢隨意擺總督的架子,回禮道:“宜之兄,這番楚逆進逼江西,我正要聽一聽宜之兄的看法!”

“老夫年邁,着實不敢多言誤國。”老將話裡客氣,卻是不給面子了。

此話一出,其餘的綠營兵將卻沒有流露出絲毫的不滿之色,不是因爲他們多麼溫良恭儉讓,實在是這個老頭子的資格和功績太大了。

這名老將喚作高其位,出身可不簡單,世代包衣奴才出身,其祖高尚義早年在鐵嶺就從龍入關,還得了二等阿達哈哈番的爵位,而後其父高天爵也十分爭氣,隸屬於鑲白旗,後來一路做官做到了江西建昌府知府,後來歷任兩淮鹽運使、文淵閣大學士,因此官場資歷相當深厚。

在這樣的家世傳承下,高其位從一開始的起點就很高,初期被授筆帖式,先後從徵三藩之亂,以署參領從軍駐襄陽,當時的叛將楊來嘉、王會率領兩萬人攻打南漳,高其位直接率領了二十騎入南漳,與南漳守軍一直堅守城池,結果叛軍圍攻數日不能下。

再後來叛將譚弘率領三萬人進攻勳陽,高其位僅僅只帶了百人駐守楊溪鋪,堅守了七十餘日,當時糧草已盡便煮馬韉來吃,一直堅守到副都統李麟隆支援,隨後裡應外合之下,大敗譚弘,可謂是戰功赫赫。

後來高其位也因此被火器營操練校尉,還襲了其祖高尚義二等阿達哈哈番的爵,再之後便徹底一飛沖天,跟隨當時的大將軍裕親王福全討噶爾丹,戰於烏蘭布通,大破噶爾丹的駱駝營,因此又被擢爲參領,經過數十年的征戰,歷任襄陽總兵及提督,在前些日子裡終於被康熙皇帝提拔成江南提督。

若只是如此也就罷了,可問題是有人傳出了消息,聲稱在前任兩江總督常鼐有疾去職時,打算讓高其位來署理兩江總督,總之這個消息傳得有模有樣,落在了高其位耳裡,心裡便有些不是滋味。

直到查弼納來到兩江以後,綠營系統當中就是這位老將在做主,雖然也沒有給查弼納增添什麼難處,可是也沒有好好去配合,以致於四省綠營集結不利,逼的查弼納出手罷免了兩位高其位手下的得力參將。

可這麼一來,查弼納跟高其位之間難免出現了些縫隙,如今查弼納要用綠營之勇,卻是難以避開這位江南提督,不得已只好親自派人將書信送上門去,這纔將江南的綠營將佐召集了過來。

查弼納心裡懷恨,可是面上卻隱而不發,他臉上帶着笑,“宜之兄,我久居京城,于軍伍之事多有不通,而宜之兄家世淵源,打祖龍入關時便是行伍人,後來三藩時兄長也入了行伍,堪稱天下名將,此番正是需要請教宜之兄,還望宜之兄不要吝於指教啊!”

這話客氣裡也帶着幾分威脅,什麼“三藩時便已入了行伍”,什麼“不要吝於指教”,說白了,都是在點高其位的出身,你一個鑲白旗的包衣奴才出身,能得此高位已經是不錯了,不要不知好歹。

高其位也只是藉着查弼納的話頭撒了幾句怨氣,如今聽到查弼納這一番言辭,心裡略有幾分悲涼,也不敢過於放肆,當下微微嘆息,澀聲道:“總督大人實在客氣,只是老夫雖未與楚逆交鋒於陣前,可光看那些摺子,就覺得觸目驚心啊!”

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五百三十章 東北開發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五百七十七章 進軍星星峽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抉擇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三百三十六章 創建報紙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六章 雛鷹營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三百七十一章 鳳翔之變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