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道:“你說的不錯,昭陽這些年雖一直恪守本分,可你們任然不信她,既然如此,就立孟良爲後吧,此事交由禮部操辦,不能出現任何紕漏。
“陛下聖明!”
賈恢微笑道。
..。。
第二天,賈宇再次來到皇宮,請求覲見王旭,可是王旭也是涼了他半天,假裝軍務繁忙,直到正午時分.
金殿外,賈宇望眼欲穿,死死的盯着大殿之內,這時,賈恢從裡面出來。
“使臣大人,吾皇並不在這裡,現在這個時辰,應該在北校場,我帶你去吧。”
賈宇拱了拱手:“那就有勞賈大人了。”
兩人一前一後,連步而行,不多時,走出皇宮,來到北校場外。
這北校場無比巨大,校場的大門也是堅固高大無比,有上百個精銳士兵看守站崗,見到賈恢等人到來,一個士兵當即站了出來:“站住,裡面在進行軍事演習,你們不能進去。”
“你看清楚了,我是軍機大臣賈恢。”
士兵鐵面無私,挺着長槍道:“那你可有聖上、或者是兵部的手令?”
“都沒有。”
“那對不起了賈大人,我們不能放行。”
“你.。”
賈恢看向賈宇:“使臣大人,讓你見笑了。”
“沒事。”
賈宇就像是沒看到,微笑道。
“那你現在就進去通報,說軍機大臣賈恢,領明國使臣前來覲見。”
賈恢看向那士兵。
士兵點點頭,轉身朝校場而去。
“賈大人,你們聖朝軍紀很嚴明啊。”
恍然間,賈宇在一旁道。
賈恢笑了笑:“那是自然,就連我這軍機大臣也進不去,就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兩人在門外等了盞茶功夫,緊接着,士兵跑了回來:“賈大人。陛下召見,青進吧。”
“使臣大人請。”
“賈大人請。”
兩人一走進校場,便是有一股肅殺之氣撲面而來,只見校場正中you無數的士兵正在操練。射箭的、騎馬的、佈陣的,要有皆有,所有士兵都是年輕青壯,威武不凡,更讓人眼光發亮的是。那有些靠邊上的福徐所部一萬火炮兵。
隨着福徐一聲令下,將近有三個炮兵團同時發力,千米之外響起震天的咆哮聲,地面被轟炸出大洞,觸目驚心。
“使臣大人,這邊請。”
賈恢微笑着在前領路,然而此刻那賈宇已經看呆了,一萬火炮兵最是讓他心顫,三個炮團的力量無極強大,火炮一開出。氣貫長虹,勢如奔騰。
“請請請,賈大人先請。”
跟在賈恢身後,賈宇來到一處巨大的營帳前,營帳外有數十御林軍站崗,一看便知這是王旭的中軍帳。
“傳,明國使臣賈宇覲見!”
忽然,張榮走出大帳,在石梯外喊道。
..。
大帳中,王旭坐在座位上看着卷宗。感覺有人進來,卻是沒有擡頭,任然專注手上的事。
“明國使臣賈宇,參見聖朝天子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旭擡眼看了看眼前的胖子:“賈宇,你既身爲使臣,何以不知禮節呢?”
什麼?我不知禮節?
賈宇被王旭這話差點逗笑:“陛下,在下從北都而來,並且在會館足足等了三天。敢問陛下.。”
“大膽,你是想說朕不知禮節?”
“不敢。”
賈宇微微拱手。
王旭放下手中卷宗:“賈宇,你在北都可見過如此雄壯的兵馬?”
賈宇笑道:“我北都明王,向來以仁義治邦,不曾見此兵戈。”
王旭神色一愣,眼前的胖子雖然相貌不出衆,但是說話卻是不含糊:“此話何意?你是在說我不仁義麼?”
王旭目光一凝。
賈宇從容以對:“陛下龍威在上,賈宇豈敢。”
王旭站起身來:“直說吧,你來此,所謂何事?”
終於說到正事了,賈宇施禮道:“我主想和聖朝結盟,共同抵禦強敵,不知陛下是何意?”
王旭還未說話,賈恢便是在一旁說了起來:“你主屢次撕毀盟約,上一次就背信棄義,與胡國一起攻打我帝都,此次還敢說這話?”
王旭面帶微笑,看向賈宇道:“聽見了嗎,朕憑什麼信你們?”
“陛下可以不信我明國,可我明國此次是真心實意的,我們願意出二十萬草原大象送與帝都,以似修好之誠意。”
賈宇道。
賈恢神色大喜,但瞬間又緩和了下來。
王旭毅是一樣,由此也可以看出,寶安郡那一戰,將蔡文卓嚇得不輕,竟然主動派使者來此結盟,在這種情況下,王旭自當狠狠地敲一筆,這也是賈恢此刻心中的想法。
不過,王旭的用意並非在此,他可不是想着這一點點的蠅頭小利。
二十萬大象,是很厲害,可王旭不稀罕!
“賈宇,你覺得,若是朕即可發兵北都,你們能堅持多少時日?”
王旭突然笑着問道。
聞言,賈宇大驚:“陛下.你.。”
“先生不必驚慌,朕只是隨意說說,本來是有這打算的,可是看你們也是很有誠意,所以,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賈宇長鬆了一口氣,他知道,這是王旭故意說的,其目的就是要震懾明國!
賈宇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朕的意思.。”王旭緩緩坐下:“你們只有投降這一條路,否則我大軍一到,你們依然是死路一條。”
賈宇眉頭緊皺:“難道陛下是想不費一兵一卒勸降我明國?”
“你們自己考慮。”王旭道。
說完這句話,王旭自顧自的端起茶杯:“你可以走了,先到會館歇下吧,什麼時候想清楚了,再來見朕!”
賈宇一時間陷入兩難,賈恢擺了擺手:“使臣大人請。”
隨即,賈宇無奈退下,和賈恢兩人離開大帳,走出軍營。
禮部的辦事效率很快,在接下來的第二天,便是做好了所有準備,之後,溫孟良在雀臺正式被封爲皇后!
孟良皇后即位,母儀天下,其生子王佑身份立即倍增,很多大臣都建議,立王佑爲太子,早立儲君,以安天下,然而,此事被王旭壓了下來,因爲他心中所想是立王禎,一則王禎是長子,二則是張雪所生,張雪被奸人害死,至今不能昭雪,既然溫孟良已經得了皇后之位,那這太子,自然是要落在王禎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