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1)

1953年7月14日晴

昨天早晨,在發過成績報告之後,張老師把我留下了。

她笑着問我:“陶奇,你對於你自己的學習成績滿意不?”

我本來自己覺得還滿意。我的算術、歷史、地理、美術、體育,都是五分,語文、自然和音樂,都是四分;就沒有三分的。但是我一想,我還有三種科目是四分的,到底還不算頂好,就說:“我不滿意,我下學期還要努力,決心消滅‘四分’。”

張老師問說:“你知道我對你的學習成績滿意不?”

我擡頭看看她的臉,說:“我不知道……”

張老師說:“我不大滿意!特別是你的作文,你沒有盡到最大的努力。”她說話的時候,一直是笑着,可是我的臉“轟”的一下就紅了,頭也擡不起來。

張老師把我拉到她的身邊,看着我,很嚴肅又很溫和地說:“陶奇,你是能寫的,但是你不好好地寫。你的條件比誰都好,你家裡有那麼多的書。我知道你看的書很多,你姐姐說你把《呂梁英雄傳》和《卓婭和舒拉的故事》都看完了。”

我低着頭說:“我看書盡是瞎看。我就是看故事,快快地看完就完了。許多字我都不認得,有的時候連人名和故事都記不清。”

張老師笑了起來,說:“你這個形容詞倒是用得恰當,‘瞎看’,看完了和不看一樣!看書一定要細細地、慢慢地看。你這種‘瞎看’的習慣,一定要改。不過你有一件長處,你很會說故事,同學們不是都愛聽你說故事嗎?”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說和寫就不一樣,說就容易,寫就寫不出來。”

張老師說:“那怎麼會呢?話怎麼說,就怎麼寫。”

我說:“我有許多字不會寫。還有,我的形容詞太少了!有的時候,我的話很多,就是形容不出來,我就索性不寫。”

張老師笑了說:“所以我說你看書要慢慢地看,看每一個字是怎麼寫的;要細細地看,看人家形容一件東西的時候,是怎麼形容的。你說你不會形容,可是我知道你很會學人,我看見過你學鄭校長。”

我的臉又紅起來了。那是在一次課間休息的時候,我偷偷學給大家看的,張老師怎麼會看見了呢?!

我笑着沒有話說。

張老師追問我說:“你學得像極了,你是怎麼形容她的呢?”

我沒有法子,就說:“鄭校長不是長得很矮嗎,所以她說話的時候,總是踮起腳尖,端起肩膀,用左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扶一扶眼鏡,然後就咳嗽一聲,擡高嗓子,說:‘孩—子—們!’”說到這裡,我看見張老師不笑了,就趕緊停住,說:“我知道我不應該……”

張老師笑了一笑,說:“我還看見你學過李春生。”

我也笑了,說:“李春生剛來的時候,總是不擤鼻涕,因爲鼻子不通,說話總是嗚囔嗚囊地……”

張老師說:“你是班裡的‘衛生幹事’,你應該好好地勸他,不應該學他,嘲笑他。你還喜歡給同學起外號,比方說你管範祖謀叫‘四眼狗’,因爲他戴眼鏡……”

我心裡難過極了!張老師對於我淘氣的事情,知道得真多真清楚呀!我趕緊說:“就爲這一件事,範祖謀和我大吵了一頓,從那時候起,我就沒有再給同學起過外號了。本來我說‘四眼狗’也沒有什麼壞意思,我爺爺給我講過太平天國的故事,說太平天國有一位勇敢的將軍,名叫陳玉成,他的外號就叫‘四眼狗’……”我說不下去,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張老師又笑了,說:“我們都知道你淘氣,可是我們中國古語說,‘淘氣的小子是好的,淘氣的姑娘是巧的。’從前所謂淘氣的孩子,都是心思很活潑的。比方說你會學人,會給人起外號,都是你眼睛尖銳的地方。你會看出每一個人形象的特點,把他突出的地方誇大了。不過我願意你把你的尖銳的觀察力,放在幫助你描寫的一方面,不用它作尋找人家身體上,或是別方面的缺點的工具。”

我用手背擦了擦眼睛,點了點頭。

張老師又笑說:“你還會編歌,聽說你們跳猴皮筋時候唱的歌,差不多都是你編的。”

我搖了搖頭,說:“那是我們大夥編的——編歌很容易,說順了口就行。從小我爺爺就教給我背古詩,都是很順口的,像‘牀前明月光’……”

張老師就笑問:“這首詩是誰作的?”

我說:“是唐朝的李白。”

張老師笑說:“對!好!你爺爺舊文學的根底很深,所以我說你的條件好得很,你爸爸不也是一個作家?你看你姐姐,她就會寫文章,她不是一向都是班裡的黑板報編輯嗎?”

我說:“我爸爸前幾天又到鞍山體驗生活去了。”

張老師說:“話說回來吧,拿你這麼多的有利條件,你對你作文方面,想怎樣來‘消滅四分’?”

我想了一想,說:“我從下學期起,一定好好地做作文……不,我趁着暑假裡沒有什麼事,就開始練習做幾篇。”

張老師說:“你在暑假裡好好地寫日記好不好?每天寫它一千字左右,就是很好的練習。”

我吐了一下舌頭,笑說:“一千字左右!那太多了,我哪有那麼多話說!”

張老師笑說:“你忘了你寫過一千多字的文章!像《西郊公園的一天》、《我的母親》和《我們的隊日》這幾篇作文,你都寫了一千二三百字。”

我說:“西郊公園太好玩了,動物又多,猴子啦,大象啦,寫起來就沒個完!還有我的母親,我對她熟極了,我就有許多話說。我們過隊日的時候,節目也多,也有意思。別的題目,我就寫不出來,每次我只能寫二三百字!”

張老師笑了起來說:“寫日記就不同了,都是你身邊熟悉的事情,也好玩得很。”

我說:“暑期生活,只不過是做暑期作業,找同學玩,吃飯,睡覺……多麼單調!”

張老師說:“你試試看。你不要盡寫每天什麼時候起牀,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吃飯、睡覺,像排課程表似的,就沒有意思了。你要寫每天突出的一件事:你看見了什麼人,玩了什麼地方,看了什麼書,做了什麼事,聽了什麼故事,詳細地,生動地,把它敘述描寫了下來。就是這一天什麼可記的事都沒有,你還可以抄下你所看過的書裡面的,你最喜歡的一段,或是什麼人說的一段話,什麼人來信裡寫的一段話……反正一天都不讓它空着,長短倒無所謂。我相信你一定會寫長的……”她一面說着,就打開抽屜,拿出一個厚厚的本子來遞給我。我接過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個牛皮紙面,紅格稿紙訂成的本子。張老師說:“這稿紙每頁是五百字,這裡有一百頁光景。這是我從前自己訂的日記本,現在送給你吧。你看,這麼厚厚的一本!等你暑假過完了,這本子也寫滿了,那時候你該多麼高興!”

我雙手把這厚厚的本子抱在胸前,連心帶臉都熱起來了!我說:“張老師,謝謝您!我一定堅決完成任務!”

張老師笑了,拍着我的肩膀說:“這不過是我對你的建議,你不要把它當做一個負擔!你只好好地注意每天在你身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只要把它寫得自然、生動就行。不會寫的字問姐姐,不會用的形容詞請教你爺爺——先試幾天看看,覺得有意思呢,就接着寫下去。我們就這樣定規好不好?”

我又謝了張老師,緊緊地抱着那本子,飛快地跑了回來。爺爺、奶奶和姐姐都在家。我氣喘吁吁地把成績報告和本子都給爺爺他們看了,又把張老師對我說的話,大概說了一遍。爺爺很高興,說:“張老師一定覺得你還能寫,你要好好地寫下去。”奶奶就忙着替我擦汗,又遞給我一杯涼開水,一面說:“你看你熱得這樣!還不好好地走路,總是跑!”姐姐一面細細地看我的成績報告,一面笑對爺爺說:“小奇也許會寫得好,就是她有一個毛病,‘虎頭蛇尾’。”

我看了她一眼——姐姐總是挑人的短處!不過她對我的批評常常是對的,這句形容詞也值得記下來,“虎頭蛇尾”!那麼大的一個腦袋,那麼細小的一條尾巴,多難看,多可笑!

以上是昨天的事。今天我沒做什麼,就是在家休息。

我真高興,我已經寫了六頁半,三千多字了。照這樣寫下去,這個本子就不夠用了!這是個很好的開端,我一定不要“虎頭蛇尾”,我要多多地寫,不間斷,堅——持——下——去!

胳臂都酸了,明天再寫。

7月15日晴

今天一早我爬起來,就往上屋跑,再晚一會兒媽媽就上班去了!

堂屋飯桌上擺着媽媽用過的碗筷。我一面叫媽媽,一面跑進裡屋去。媽媽低聲搖手說:“你別嚷,對面屋裡你爺爺和奶奶還沒醒呢。”我看見媽媽穿一條淺灰色的褲子,上面是一件淺黃底印小綠花的短袖襯衫,腳下是一雙擦得雪白的帆布涼鞋,顯得又好看又涼快。我說:“媽媽,你從前總是穿灰布制服,現在也打扮起來了。”媽媽一邊梳着頭髮,一邊說:“病人喜歡明朗的顏色,總穿灰色制服,會給病人一種陰鬱的感覺。現在我要去了,上班以前,我們還要學習外文。你在家好好休息,好好溫習功課,今晚若沒有別的事,我七點鐘就回來的。”媽媽說着拿起公事包就向外走,我趕緊跟上拉着媽媽的手,送她到門口。

早飯後我訂了生活計劃:早起,做廣播體操,幫姐姐收拾屋子,幫爺爺澆花、潑街。早飯後幫奶奶洗碗,以後做“暑假作業”。午飯後睡午覺。下午是自由活動。晚上記日記。此外每星期二上午八點到十點,幫曾雪姣補習語文。這工作是我自動要做的,我一定要有恆心,堅持下去!

八點半了,媽媽還不回來,我要洗澡睡覺了。

7月16日晴

今天王瑞芬來了,叫我找王瑞萱玩去,我真是不想去!

王瑞芬和姐姐同班,她們是最好的朋友,她家去年才從天津搬來,就住在我們衚衕西頭的一個紅漆大門裡。她的妹妹王瑞萱和我同班。王瑞萱剛來的時候,天天坐着三輪車上學,李春生最愛逗她,天天帶着幾個淘氣的男同學,遠遠地看見她來了,就排隊站在門邊,把手一伸,把腰一躬,齊聲說:“小姐!請您下車。”放學的時候,也是大夥搶先走出門外,站在車邊,鞠躬說:“小姐,請您上車。”把王瑞萱氣哭了好幾次。林宜就勸告了李春生,說幫助同學應該說服,不應該譏笑,又把這情況反映給張老師。

有一次張老師在我們家裡和王瑞芬談起,王瑞芬很難過地說:“就是我母親的主意嘛!她對於我們從前那種腐化的生活習慣,總是捨不得放棄!我對我母親說別讓我妹妹坐車上學,我母親還生氣呢,她說:‘你妹妹的事,你就不用管了,你小的時候,還是坐汽車上學呢!’就是我自己騎車上學,我母親也不願意,說是怕我撞着碰着。架不住我一定要騎,她也沒有法子。其實我妹妹也不願意坐車,也不要人送,怕同學們笑話。就是我母親不放心她一個人走路……”我在旁邊聽着,就說:“我每天上學就從你們門口經過,以後由我來帶她好不好?”王瑞芬高興得拉住我的手說:“那太好了!瑞萱在各方面都需要向你學習,你多帶帶她吧。”張老師也說很好,姐姐提醒我要堅持到她習慣了走路爲止,我也答應了。

從那時起,我天天和她一塊上學,一塊回家。下雨下雪的日子,我們都穿膠鞋打傘,也不坐車。起先她母親很不放心,後來也高興了。有一天她對我說:“瑞萱走路上學倒走胖了,現在飯量也大多了。”

瑞萱也有她可愛的地方。她很有禮貌,同學們借給她東西,她總說“謝謝”;若是踩了人腳一下,她也總說“對不起”。學習也很努力,衣服穿得也整齊清潔。張老師若是誇她一句,她就興奮得紅着臉笑。她的缺點就是不愛勞動。她最怕“掃除”,人家在課室掃地,她拿着掃帚站在門口,用手絹捂着鼻子。同學都不贊成她這種不愛勞動的態度;尤其是李春生,每次看見她這樣子,他就向她鞠躬,說:“小姐,您上一邊歇着去吧,小心塵土迷了您的眼睛。”

她在學校裡不大說話,也不和人打架;可是在家裡脾氣就大啦。衣服沒有熨平不穿,鞋沒有擦亮不穿,每天都得保姆給她把手絹掖在袋裡,把書包給她背上,拉着她的手送到門口。那保姆還囑咐我說:“陶小姐,你好好地照應妹妹呀!”

我真不喜歡人家叫我“陶小姐”!!!而且王瑞萱也不是我“妹妹”,她比我還大十個月!

但是慢慢地她就好了,晚上放學回來,常到我們家裡來做功課——她本來有一位家庭教師,後來這位教師到一個機關就業去了——在我們家裡的時候,我做什麼勞動,她都參加,還覺得很有趣。有一天我們家裡包餃子,她問奶奶要了一張餃子皮,也學着包。她越包越高興,那天她吃餃子吃得比誰都多!

第72章 斯人獨憔悴 (1)第39章 我的秘密第79章 別後 (1)第19章 哀詞第24章 中秋前三日第24章 中秋前三日第52章 骰子第40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1)第23章 歧路第40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1)第48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9)第60章 去國 (1)第52章 骰子第45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6)第22章 紀事——贈小弟冰季第63章 離家的一年 (2)第41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2)第47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8)第47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8)第77章 還鄉第40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1)第18章 不忍第14章 “將來”的女神第6章 送神曲第16章 晚禱(一)第79章 別後 (1)第12章 病的詩人(三)第43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4)第29章 致詞第17章 晚禱(二)第80章 別後 (2)第66章 在火車上第60章 去國 (1)第78章 國旗第27章 安慰(二)第10章 病的詩人(二)第11章 詩的女神第21章 使命第36章 別踩了這朵花第6章 送神曲第18章 不忍第23章 歧路第76章 冬兒姑娘第63章 離家的一年 (2)第38章 雨後第7章 一朵白薔薇第58章 寂寞 (1)第24章 中秋前三日第78章 國旗第71章 秋雨秋風愁煞人 (2)第51章 姑姑第59章 寂寞 (2)第24章 中秋前三日第13章 假如我是個作家第62章 離家的一年 (1)第66章 在火車上第23章 歧路第74章 兩個家庭 (1)第6章 送神曲第67章 是誰斷送了你第22章 紀事——贈小弟冰季第29章 致詞第37章 獻給我們摯愛的宋奶奶——記一個小學生的話第39章 我的秘密第29章 致詞第31章 紙船——寄母親第72章 斯人獨憔悴 (1)第16章 晚禱(一)第52章 骰子第4章 春水 (2)第54章 六一姊第16章 晚禱(一)第50章 好媽媽第20章 十年第45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6)第24章 中秋前三日第73章 斯人獨憔悴 (2)第36章 別踩了這朵花第50章 好媽媽第68章 最後的安息 (1)第47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8)第1章 上篇:詩歌——自序第21章 使命第67章 是誰斷送了你第14章 “將來”的女神第26章 安慰(一)第47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8)第45章 下篇:小說——陶奇的暑期日記 (6)第73章 斯人獨憔悴 (2)第50章 好媽媽第16章 晚禱(一)第68章 最後的安息 (1)第18章 不忍第74章 兩個家庭 (1)第70章 秋雨秋風愁煞人 (1)第4章 春水 (2)第62章 離家的一年 (1)第57章 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 (2)第23章 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