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淵 源(下)】

(感謝大盟、小胖、破滄桑、反對團體。因全城停電,更新晚了,抱歉,晚上還有一更。)

~~~~~~~~~~~~~~~~~~~~~~~~~~~~~~~~~~~~~~~~~~~~~~~~~~~~~~~~

那麼,陳湯後來又是怎樣脫離牢獄之災,並且出任西域都護府副校尉這樣的要職的呢?

張放剛要動問,陳湯卻話鋒一轉,回到那枚玉玦上來:“公子既得君侯傳此寶玉,想必對此玉之淵源早已明瞭。”

我哪知道,就等你說呢……張放含笑點頭,一臉明瞭的表情。

陳湯已陷入追憶,只是隨口問一句而已,打死他都想不到,張放這個寶玉傳承者,對此玉的來歷,還不如他這個外人瞭解。

“當年湯與興定公初會,見堂堂富平侯竟將一塊普通玉玦珍而重之隨身佩帶,大爲詫異。興定公因笑稱,此玉爲高祖所遺。當年張氏高祖故去,身後只遺五百金,玉器只得一件,便是此物。後子孺公雖身居三公高位,美玉無數,卻只佩此玉,意緬懷先人,並引以自省。自此張氏歷代家主,皆佩此玉,並以玉上之紋飾做爲家徽。”

原來這塊玉玦居然是張氏先祖,曾任武帝朝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張湯遺物。張湯被誣自殺後,全部家產不過五百金,最值錢的就是這塊玉。張湯之子、張氏中興的奠基人、第一代富平侯張安世,爲緬懷先人,並時刻警醒,便將此玉定爲傳家之寶,唯家主方能佩帶。或許是張放太受寵愛的緣故,當代富平侯張臨還沒死,寶玉就傳給了其子張放。

張放這下總算明白,爲何一塊談不上珍品的玉玦,竟會出現在一位未來的侯爵身上,並且還能做爲自證身份的信物,原來真是家傳的“寶物”——對富平張氏而言,這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張放感概不已,張氏因陳湯之故,蒙受恥辱,更坐削爵祿,多半恨死陳湯,斷絕來往。但沒想到也正因有此恩怨,才令陳湯有緣識得寶玉,並在十年之後,反過來救了張氏後人。當真是一飲一啄,果報不爽啊。

“湯之出身,猶不及張氏高祖。少時家貧,以借貸度日,學成之後,入京遊宦,謀得一斗食小吏。後蒙興定公高看,舉薦茂才,又迭逢鉅變,身陷囹圄。幸得大赦,又有摯友提攜,方能至此。”

陳湯並不是個輕易向初識者傾倒過往經歷的人,或許是見過故人之後,心情激盪;或許是因爲張放的精神感染力強大,不自覺受到影響。不過,有些心底的秘密,卻是絕不會向他人傾訴。比如說,他爲何不奔父喪,以至引起軒然大波,既令自己身陷囹圄,又連累了恩主。

不過,陳湯不說,張放從方纔他的自述中,也能猜到幾分。貧寒的出身,拮据的生活,總不免引起家庭各種矛盾,如果再攤上一個剛硬的父親,扛上一個不服軟的兒子,矛盾就會激化,並越來越深,或許半生都難以化解……

這種情況,在張放前世的職業生涯中碰到着實太多了,多到可以見微知著,聽了個開頭,就能猜得八、九不離十。

陳湯感概一番,目光停留在張放手裡的玉玦上,悠悠一嘆:“湯,亦想在西域得到這樣一塊玉,留傳後人。”

這是話裡有話啊,張放的眼睛慢慢亮起來,果然不愧是陳湯。人首先得有志,才能做事;有多大的志向,才能做多大的事。陳湯這句話,是在含蓄表達要以張湯爲榜樣,立志做出一番事業,博取封侯,擁有專屬家徽,流傳於後世。

“陳公有此志,必可心想事成。”張放含蓄一笑。

不知怎地,看着張放的笑容,陳湯竟覺有幾分神秘。

奇怪,自己怎會生出這樣的感覺?告辭出門之後,陳湯想了一會,不得要領,不由自失一笑,搖搖頭,徑直去了。

……

張放身體剛恢復,不顧衆人勸阻,決意主持東庚烽燧之役戰歿者祭奠禮。

這一役,戰前共有十八人,戰後只剩十二人:張放、李忍、林天賜、初六、青琰、鹿奴、渠良、韓駿、韓重、宗巴、阿里穆,再加上一個幸運的府衛。不過,活下來的人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除了兩個女孩,無一不帶傷,象張放一樣重傷不省人事的,就有好幾個,其中好些人還落下了傷殘。

張放的情況算是特殊,他只是精神消耗過巨,身體受的不過輕傷。同樣昏迷了好幾天的李忍,據主治醫工言道,內腑受到重創,就算能活下來,也無法恢復到從前,而且壽元折減,怕難終老。

其餘如宗巴瞎了一隻眼、林天賜斷了兩根手指、韓重傷了內腑、唯一倖存的府衛被砍了一條手臂……幾乎每一個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戰死的六個府衛的屍體都找了回來,火化之後,裝在六個檀木盒裡,準備將來送回富平侯府。

祭拜之日,晴朗了很長時間的交河竟下起小雨,彷彿老天都感染了那股情緒。

除了傷重難起的李忍,其餘倖存者俱到場,爲並肩而戰的戰友送行。

陳湯原本也要出席,但臨時有緊要軍務,只能派隨行的都護府丞代替出席。

張放對此倒是能理解,陳湯出席,無非也只是因與他有故舊之誼,有事不克前來,也在情理之中。

林天賜的消息似乎更靈通:“陳君未至,多半是迎接郭校尉凱旋大軍去了。”

張放劍眉一揚,眼睛眯起:“郭習回來了?不知有沒有抓住莫頓。”

“我勸你別抱太大希望。”林天賜搖搖頭,“漢軍出擊倉促,未及召諸國城邦相助,人馬並不佔優勢,能驅逐匈奴人就不錯了,其它的最好別多想。”

望着祭臺上的六塊靈牌,張放不似笑地一笑:“沒事,郭習若是辦不到,我們接着幹。”

林天賜深深望一眼這個迷一樣的少年,由衷道:“我相信,當日公子曾有言‘激怒的敵人不會放過任何人,而害怕的敵人,必將跪求我們放過’——你做到了。”

第二十三章 【團 滅】第一百二十八章 【射你一臉】第二百七十章 【嚐嚐這個】第二百五十一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移民新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又見婭莎】第三百四十五章 【此子夏非彼子夏(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登 場】第四百一十九章 【要人頭?給!】第三十七章 【畫 中 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下地獄吧!】(第二更)第九十八章 【調 研】第二百四十章 【陰 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二百四十章 【陰 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請 纓】第五十三章 【金箭使者(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精靈公主】第二百二十四章 【狙擊昭君(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狗要咬人】第四百三十章 【槍炮天下】第一百零六章 【出 擊】第十七章 【圍 捕】第六十一章 【落 水 狗】第三百一十章 【摘星變摘桃】第三百七十三章 【耳 括 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蹈火激鬥】第一百五十六章 【服 喪】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太后也要懟(上)】(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霹 靂】第三百一十章 【摘星變摘桃】第二百零三章 【壽 禮】第三百三十三章 【聚 首】第五十三章 【金箭使者(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抉 擇】第三百零三章 【事了拂衣去】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帝照樣懟】第二百六十章 【目標河東】第三百六十章 【行藏泄露】第五十章 【他們要幹什麼?】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取其辱】第三百零二章 【神級人物】第三百九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追獵三千里(七)】第三十章 【都是“天癸”惹的禍】第四百一十九章 【要人頭?給!】第三十八章 【佳人有邀】第三百零三章 【事了拂衣去】第九十七章 【磨 戈】第一百五十五章 【狼 與 狽】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去我去】第二百八十六章 【劫 難】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后也要懟(下)】(第三更)第二百六十六章 【暗 算】第一百九十八章 【少女殺手】第二百六十八章 【震 懾】第二百八十一章 【西出陽光有故人】第四百零九章 【虎圈陰謀(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章 【古代車禍】第一百零一章 【套 裝】第二百七十七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三百三十五章 【望 長 安】第二百一十章 【壽 誕】第二百七十五章 【斷 腕】(第四更)第三百一十六章 【雪止風起】第三十四章 【斬 蛇(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悲 憤】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手段】第四百一十七章 【面 懟 面】第二百二十七章 【狙擊昭君(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賠罪還是問罪(上)】(每二更)第二百六十一章 【來自背後的冷箭】第六十七章 【突圍求援(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二十六章 【山村鬼泣】第二百零四章 【賊心不死】第二十三章 【團 滅】第二百九十六章 【追獵三千里(七)】第四十九章 【誰該見禮】第三百六十二章 【風雨如晦】第一百五十九章 【功罪之爭】第二百零九章 【王家有狠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麒麟閣上話征程(上)】(第三更)第四百零四章 【誰也不是吃素的】第四十九章 【誰該見禮】第一百九十七章 【碰撞·落湯】第二百六十四章 【宴會傲影】第三百六十三章 【囚禁玉女】第三百九十章 【整黑材料】第七十章 【一壺熱酒】第三百七十五章 【蹈火激鬥】第三十一章 【勇闖黑霧嶺】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曲斷魂】第二百五十八章 【摘星城入手】第一百一十六章 【利 益】第二百四十七章 【危機公關】第三百四十三章 【漢末之蟒】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六身襲富平侯】第二百一十一章 【驚 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