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摘星城入手】

張放一開口,確實嚇壞了不少人,包括劉驁這位天子在內。

這是公然求封啊!大漢開國百餘年,功高者不知凡幾,但任是功勞大過天,也沒見誰敢這麼幹過。

張放說完這句話後,殿上一片安靜,這是集體蒙圈了,而張放就抓住這寶貴的幾秒安靜時間,在狂風暴雨即將到來之前,進一步解釋:“昔年甘、陳西征,破匈奴,滅郅支,毀胡城。然郅支城所處之地,控扼東西,乃兵事、商旅之要地。東有烏孫、東南有大宛、北有康居,南有大月氏,俱爲西域大國。以此城爲支點,結好四國,則西域可定。”

張放可不是幹說,而是手腳並用,從發呆的五府諸曹手裡取來笏板,在地上擺出各個要點方位:“方今大漢有西域都護府、交河壁,居西域之中,控扼四方,威服異邦,然距烏孫、康居、大宛、大月氏諸國,仍有萬里之遙。此四國有事,都護府亦望而興嘆,鞭長莫及,更遑論長安。然四國不穩,則西域必亂,西域不寧,則河西危矣,河西不存,則大漢不昌。故,此殘城看似無奇,卻足以影響西域格局……”

張放一口氣說下來,中間居然無人打斷,衆人眼睛都盯在他用笏板擺出的代表長安、都護府、西域四大國的位置。

“臣之所求,便是這殘破的郅支城。臣希望能利用商道之便,重建此城,使之成爲一個楔子,牢牢楔在四國之間。只要牢牢維繫四國與漢之誼,四國心向漢,則西疆再無胡虜之患。”

漢朝的君臣,思想從沒越過都護府以西,在某個時期,會想到有個烏孫、有個大宛……更遠的,就沒有了。

張放這個提議一出,直接把在場君臣震住了。剛纔還在討論河東呢,這會怎麼一下飛到西極去了?無論如何也沒法想像,那是怎樣一番景象。

過了好半晌,大殿響起劉驁的聲音:“少……張卿,你怎會了解得如此清楚?”

張放神色平靜,語出驚人:“因爲我參加了當年的西征之役,並與杜勳一起,斬下郅支的首級。”

當年張放隱瞞此事,是爲了不連累富平侯府。後來回到長安,仍然選擇隱瞞,那是因爲當時局勢複雜,許多雙眼睛都在盯着他,等着他犯錯,尋找他的破綻。披露此事,是禍非福。

而今時移勢易,他張放在新朝也算是一號人物了。所有明裡暗裡的對手,要麼被打壓下去了,要麼還沒工夫把矛頭對準他,現在公佈,正其時也。而且也只有公佈了,他下一步計劃才能實行。

劉驁重重吐出口氣,道:“看來得宣甘、陳二侯入見,詳細說說當年之事了。”

要宣這二人入見不是一時半會的事,張放的演說……確切的說是答辯在繼續。

“敢問富平侯當年如何到了萬里之外的郅支城?”這是丞相匡衡的問題。

“富平侯若曾參與西征,這是好事啊,爲何隱瞞至今?”這是右將軍王商的疑問。

“張侯……”

“敢問富平侯,當日令尊扶病,爲何不盡快趕回,榻前奉湯藥,以盡孝道?”這是張譚犀利的質問。

張放一一回復,比較難回答的是張譚的質問,一個弄不好又會被他抓把柄。因此張放想了一想,才道:“有個事我一直沒對任何人說起,那會有匈奴人襲擊我所在的邑聚,他們搶走了一些很重要的東西,比如世子印信,還有祖傳玉玦……這些東西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有多重要,不奪回來,我無顏回長安,更無顏見父母。再之後,則是因受了傷,臥病都護府,冰雪阻道等等因素……”

張放並不完全說謊,他的世子印信的確丟失了,而那玉玦的重要性,在座的都是與富平侯世代交往,對此非常清楚。張放丟失這兩樣東西,千里追討,亦在情理之中。

張放最後戚然道:“放幼承家訓,以衛、霍之事爲銘,心切功業,隨甘、陳遠征,心繫國事而忘家,確確愧對考妣,恨不能結廬守制三載,以全忠孝……”

張譚說不出話了,沒錯,張放似乎孝道有虧,但他不是在外面玩來着,他是爲國征戰去了——自古忠孝難兩全,你怎麼指責?

現在只要證實張放曾參與西征,他就是無可質疑的了,而就目前情況來看,這事多半是真的,沒有誰敢扯這樣的彌天大謊。接下來就回到事件的原點——那所謂的殘破郅支城,能不能封?

如果此城是在漢朝境內,都不用多說半句廢話,百分百不會封。但在萬里之外的西級絕域,情況就不一樣了。那原本就不是漢朝的地盤,漢家天子的命令,輻射不到那個地方。如果封給富平侯,他會以一己之力,努力經營。做成了,漢朝得益;弄砸了,只是個人損失。可以說不管好壞,都不會影響到朝廷。那麼,有壞處麼?

五府諸公商討了半天,沒想出對朝廷有什麼壞處——那麼,答案顯而易見。

劉驁拿到五府統一意見後,滿意開腔:“張卿。”

“在。”

“諸卿公議,那個郅支城,就封給你了。金冊印信,擇日頒發。”

“謝陛下。”

“你要記住,你的這個封國,與衆不同,我朝不會承認這是漢境領土。無論得與失,榮與辱,與我朝無關,明白麼?”

儘管張放以郅支城控扼四國,影響西域的戰略很有吸引力,但那地方實在太遙遠,遠到漢朝君臣們毫無信心。他們更擔心這麼個四戰之地,未來所帶來的麻煩恐怕比所得的利益更多。所以想出個折中法子,讓富平侯以個人名義接管此城,不納入漢朝領土,這樣可以通過富平侯來掌控此要地。一旦情況不妙,可以壁虎斷尾,反正國家沒損失。

“明白!”張放表面失望,心底偷着樂,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

郅支城終於名正言順搞到手,張放心懷大暢。儘管郅支城並不象他所說的“殘破”,甚至可能已重新煥發了生機,但一日朝廷不承認,他一日無法正式經營。經營郅支城,建立以漢人爲主體的城邦,他需要人口、物資、糧食、開放的通道,西域都護府的支持等等,而這一切,都要建立在朝廷的認可之上。想完全瞞過朝廷,既不可能,也不現實,更無必要。

折騰半天,討論“無關”問題,丞相匡衡有些不耐煩了:“好了,富平侯,郅支城已封給你了。現在你且說說,這與河東災情善後有何關聯?”

張放燦然一笑:“諸君不是犯愁災民太多,難以安置麼?我的摘星城可以接收。”

第四十四章 【殺 手 鐗】第一百五十七章 【期待的訪客】第二百一十六章 【狙擊班婕妤】第五十二章 【走人?留屍!】第二百七十七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帝照樣懟】第二百六十一章 【來自背後的冷箭】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更)第三十四章 【斬 蛇(下)】第七十七章 【磨刀霍霍】第二百六十六章 【暗 算】第二百六十六章 【暗 算】第一百一十六章 【利 益】第一百三十八章 【故人相見】第二百三十章 【蛇 信】第六十二章 【意外的援手】第二百七十章 【嚐嚐這個】第四百零五章 【真正的暗匕】第三百零五章 【踏 膝】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去我去】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下誰屬】第二百一十一章 【驚 豔】第一百一十三章 【會 盟(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史丹的急智】第一百五十章 【侯府危機】(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六章 【雪止風起】第三十八章 【佳人有邀】第二百四十八章 【儲位危機】第八十六章 【拜 會】第二百四十七章 【危機公關】第三百八十三章 【毀滅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狼 與 狽】第二百九十七章 【追獵三千里(八)】第二百四十七章 【危機公關】第三百四十五章 【此子夏非彼子夏(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會 盟(下)】第四十六章 【天黑請閉眼】第三百二十五章 【飛鷹傳書】第二十四章 【五步絕殺】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的刀不答應】第三百一十一章 【看 破】第三十五章 【甘 露】第一百三十八章 【故人相見】第一百二十六章 【風雲變幻】第一百七十四章 【驛站巧逢】第一百一十二章 【消 息】第三百一十三章 【又見婭莎】第二百五十八章 【摘星城入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設 局】第十四章 【重見光明的希望】第二百五十一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二百三十章 【蛇 信】第五十六章 【鋒芒在背】第二百四十五章 【突發事件】第三百八十七章 【夜郎傳說】第一百二十二章 【交 鋒】第一百九十二章 【將軍白髮】第三百二十四章 【牛人就是牛】第九十四章 【風雪夜話】第七十六章 【選 擇】終 章 【故國重遊】第二百七十五章 【斷 腕】(第四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嫌 隙】第一百六十五章 【面 對 面】(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三章 【我會回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匈奴人來幹什麼?】第六十八章 【風暴將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子大婚】第二百零三章 【壽 禮】第二百五十七章 【公然求封】第三百六十三章 【囚禁玉女】第二十九章 【羣體催眠】第一百七十九章 【都護換人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寧爲君侯妾,不欲爲帝姬】第三百一十章 【摘星變摘桃】第一百零九章 【擒 酋】第一百七十四章 【驛站巧逢】第六十六章 【突圍求援(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宜主出逃記】第二百五十四章 【真容唯君可睹】第一百九十四章 【求 打 臉】第三百零七章 【睡 美 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要開始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蹈火激鬥】第八十六章 【拜 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端 陽 會】第二百四十七章 【危機公關】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 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服 喪】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要讓你們活】第五十一章 【萬馬奔騰】第二百二十九章 【狙擊昭君(終)】第一百九十二章 【將軍白髮】第九十一章 【西域都護】第三百六十章 【行藏泄露】第二百八十二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二百零九章 【王家有狠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怒 襲】第六章 【叢林生死鬥】第三百二十四章 【牛人就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