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朝堂衆生相】

文武諸臣在宮門前兩位小黃門監督下,解劍脫履,魚貫而入,步入足有足球場大小的宮殿。但見平滑如鏡的廣殿,左右兩邊整整齊齊鋪着一方方硃色軟席,共有六排,官員們依次入座,基本上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不會有多餘的。

張放雖是第一次上朝,但之前做足功課,他知道,自己的位置不在這裡,而在丹墀之下。

丹墀是皇位前的紅色臺階及臺階周邊的空地,能立於這個“貴賓席”範圍內的,只有內侍與內朝官,他們就如同衆星拱月一般,拱衛天子。

侍中,就是內朝官之一,所以張放的位置,應在此處。

張放在一名儀官的帶領下,來到丹墀右側外緣最下一階立定,看來這就是他的位置了。偏頭看去,正見到右側最上階,史丹正朝自己頷首而笑,張放也報以微笑。

張放在看到史丹的同時,也注意到了他的左側上首有兩個空位,那是距離皇帝最近之處。不用說,定是那位權頃當朝的中書謁者令石顯及其門下第一走狗、中書僕射牢樑的位置了。

按制,這兩人會伴駕齊至,所以現在二人沒現身很正常。

張放左顧右盼,沒發現甘延壽與陳湯的身影,看來這二位還是********了。也是,得罪了石顯與匡衡,還能坐穩位置已很了不起了,想不********何其難也。

趁着皇帝沒到的空檔,張放目光掃視,抓緊時間熟悉一下衆朝臣。張放手裡雖然有這些大臣的資料,甚至畫像,但很多都沒見過活人,現在得一一對號入座。

最顯眼的,莫過於左列第一排首位的丞相匡衡了。

匡衡的大名,張放是知道的,不是來到這時代才知道,而是在前世小學時就如雷貫耳——他就是“鑿壁借光”這個典故的主人公,模範好學生匡衡。

應當說,匡衡確實是一個發奮苦讀、草根逆襲的勵志人物。不過,或許是他窮怕了、苦怕了,進入仕途之後,匡衡漸漸變得圓滑。與他的老師,大儒蕭望之不一樣,蕭望之與石顯死磕,結果被磕死了。而匡衡選擇有條件合作,在不涉及根本利益時,與石顯合流,這才得以登上丞相寶座,位極人臣。

眼下的匡衡,正處在人生與仕途最巔峰,氣勢最盛,在朝臣中最耀眼的一個就是他。

在匡衡正對面,便是武臣之首,大司馬車騎將軍、平恩侯許嘉。

許嘉的父親許延壽,是宣帝朝的大司馬,而許嘉的堂姐,是漢宣帝貧賤時所娶之妻,後來的恭哀皇后許平君,也就是當今天子漢元帝劉奭的生母。這麼一算,許嘉是元帝的親舅舅。

有如此淵源背景,加上這樣一層親厚關係,也就不難理解許嘉能坐上這個位置了。

許嘉雖然是大司馬車騎將軍,但從沒帶過兵打過仗,甚至沒有住過一天兵營。從外表看,斯文儒雅,不在劉向之下,半點不像個將軍。

緊傍着許嘉的,是右將軍、光祿大夫、樂昌侯王商。這位也是外戚,他的姑姑是宣帝的生母。他當初也曾任太子中庶子,爲元帝登基保駕護航。今日之地位,實非僥倖。

張放見這王商體形胖大,環目長髯,滿面威嚴,比起許嘉更像將軍。再往下,便是御史中丞繁延壽、司隸校尉諸葛豐、自己的頂頭上司少府令五鹿充宗……

以上這些人,構成了元帝朝重臣的第一梯隊。而若干年後在朝堂呼鳳喚雨的王氏諸侯,現在連第三梯隊都算不上。

張放正一一對號入座,耳邊一陣金鐘玉罄之聲,殿中謁者高呼:“吉時到,陛下臨朝。”

此時兩位身穿青色官服,腰間分別佩掛赤黃色、青色綬帶的內朝官,正小心攙扶皇帝,來到坐席之上。這年頭皇帝也跟大臣們一樣,老老實實跪坐,沒有半點優待。至於龍椅什麼的,得過幾百年以後才能享受,眼下劉奭是沒這個福份了。

殿上羣臣正襟危坐——皇帝,上朝了。

隨着謁者一聲高呼:“皇帝升座。”

殿下羣臣齊頌:“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隨即兩邊耳室前臺有樂師奏樂,兩名謁者上前捲起珠簾。

玄色通天冠,頜下繫結,兩端垂掛充耳(珠玉),冠前後端共十二旒,遮住了那張未老先衰的龍顏。那一襲黃色上衣、硃色下裳,章紋流彩,環佩薰香的華麗冕服,卻掩蓋不住那微微佝僂的瘦弱身軀。

樂聲停下,整個大殿悄然無聲,氣氛威嚴肅穆,一眼望去,盡是黑壓壓的蟬冠,兩排十二根大立柱後是二十四個盔明甲亮的持戟甲士,丹墀兩側侍立十餘內侍……

這時才見那兩個攙扶皇帝的人分別于丹墀上首立定,當兩人擡起頭時,張放飛快朝後面那佩青綬的人掃了一眼,迅速移開目光。只一眼,他就將此人形象深深印在腦海。

年約五旬,白面無鬚,眉目陰柔,臉上永遠掛着謙卑神情,嘴角總是上揚,泛着淡淡笑意,整個人看起來很有親和力。不知道的人,會把他當做一個性情溫和的私塾先生。

中書謁者令,石顯。

這是張放第一次見到石顯,怎都想不到,居然是這般模樣。不過,換個角度想也不奇怪,畢竟是皇帝看得最順眼的人,怎麼可能長得一副奸佞樣?現在這副模樣,纔是最合乎常理的吧。

這是一個笑裡藏刀的傢伙,張放暗暗在心裡下了定義,同時也更加警惕。

而立在最近皇帝位置的人,並不是張放想像中的石顯,而是一個年紀跟自己差不多的華服少年。張放雖是頭一回見這人,但從他所坐的位置,以及赤黃綬帶判斷,只有一個人符合條件——濟陽王,劉康。

劉康雖然有封國,但因其尚未成年,加上元帝寵愛,一直未出朝就國。元帝甚至還將他帶在身邊,讓他參與朝議,這其中的微妙信息,耐人尋味。

劉康看到張放,微微頷首,帶着笑意。

張放也欠了欠身。

驀聞宮外傳來一聲宣召:“太子覲見!”

太子?劉驁!他回來了?

~~~~~~~~~~~~~~~~~~~~~~~~~~~~~~~~~~~~~~~~~

(感謝鳳萌、菜豬,新晉長老淪落少年終成王*、綠蘿語,兩位太給力了!謝謝大家投票訂閱支持,拜謝!)

第四十二章 【絕不饒恕】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無所得】第七十章 【一壺熱酒】第二百五十八章 【摘星城入手】第二百三十四章 【身陷囹圇】第一百零一章 【套 裝】第二十二章 【奇兵破賊】第六十八章 【風暴將起】第七十二章 【鎩 羽】第七十章 【一壺熱酒】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個蘿莉引發的血案】(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夠義氣的公主】第二百一十一章 【驚 豔】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子壽儀】第二十八章 【再 遇】第三十八章 【佳人有邀】第十五章 【屬國三水】第八十九章 【來者不善】第一百二十一章 【碰 撞】第四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六十章 【目標河東】第九十七章 【磨 戈】第三百三十八章 【我是富平侯家人】第九十五章 【陳湯的決斷(上)】第四十四章 【殺 手 鐗】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取其辱】第一百零六章 【出 擊】第四百二十九章 【長安合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狙擊昭君(終)】第二百三十八章 【險 勝】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婆又發飆】(第一更)第二百四十六章 【盲眼杜子夏】第八十一章 【霹 靂】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漢子發飆】第一百二十八章 【射你一臉】第二十六章 【山村鬼泣】第一百五十一章 【登 場】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獵三千里(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八十八章 【帝王家事】第五十二章 【走人?留屍!】第二百九十八章 【追獵三千里(終)】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獵三千里(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暗 算】第二百五十五章 【交 易】第八十七章 【再 驚】第一百二十章 【文 鬥】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弩破龜陣】第二百零一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六十八章 【震 懾】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個蘿莉引發的血案】(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加 冠】第一百六十九章 【賠罪還是問罪(下)】(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更)第三百零八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六十五章 【抉 擇】第二十七章 【活 人 祭】第七十九章 【拒 援】第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太后也要懟(上)】(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故人相見】第六十六章 【突圍求援(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求 打 臉】第二百九十六章 【追獵三千里(七)】第三百三十四章 【將 歸】第二百六十六章 【暗 算】第一百二十章 【文 鬥】第五十二章 【走人?留屍!】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漢子發飆】第四百二十九章 【長安合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告 密】第五十章 【他們要幹什麼?】第七十一章 【一隻羊腿】第一百九十五章 【令人無語的制勝之器】第六十六章 【突圍求援(上)】第九十九章 【匯 合】第三十五章 【甘 露】第一百九十一章 【瓷之曙光】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 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曲斷魂】第五十八章 【同舟共濟】第三百八十章 【遁 地】第十三章 【盲女阿離】第十八章 【解 圍】第一百八十九章 【阿離不離】第二百九十章 【追獵三千里(一)】第九十二章 【重 聚 首】第一百五十九章 【功罪之爭】第三百一十三章 【又見婭莎】第二百六十九章 【復 仇】第三十一章 【勇闖黑霧嶺】第一百零三章 【遭 遇】第四百二十五章 【斗轉星移】第二百九十七章 【追獵三千里(八)】第二百五十八章 【摘星城入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服 軟】第七十八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棄還是守?】第一百三十四章 【明犯強漢,雖遠必誅!】第五十七章 【山不轉水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