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苦勸

bookmark

楊彪笑道:“那萬一他學富五車,學識淵博,你當如何?”

蔡邕傲然笑道:“西涼人尚武彪悍,豈會通曉詩文?以前有個涼州刺史,還曾嫌棄西涼人目不識丁,想要給西涼每家每戶下發《孝經》抄寫背誦呢!”

楊彪道:“可我大漢本就尚武!衛、霍、竇武,掃平大幕,封狼居胥,燕然勒石!那是何等的氣魄!錦馬超雖無文采,武人氣魄卻是充足。伯喈何必如此狹隘?”

蔡邕看了看楊彪,懷疑地說:“文先,你是收了錦馬超的好處,爲錦馬超前來說媒嗎?”

楊彪連忙擺擺手,說:“老夫與你乃是故交,豈會如此?”

蔡邕這才放心,說:“那就好。”

楊彪道:“老夫是真覺得這錦馬超與令愛十分般配,所以才勸伯喈你啊。”

蔡邕又擡起手中的耳杯,飲了口茶,說:“好了,文先!你我相識如此之久,你那點心思老夫豈會不知?”

楊彪有些心虛,說:“老夫不過是看這對英雄美人,覺得般配而已。還能有什麼心思?”

蔡邕冷哼一聲,說:“還裝?你楊文先之所以力勸老夫將小女蔡琰嫁給這錦馬超,不過是認爲錦馬超身居九卿之一,其父掌握一州,他又頗受陛下重用。而老夫呢,只不過是被赦免而已,並未官復原職,乃一介白身。若是小女蔡昭姬嫁給錦馬超,以錦馬超在陛下面前的地位,必定會幫助老夫官復原職,回到朝堂。所以,撮合小女蔡昭姬與錦馬超是假,幫助老夫官復原職、重登朝堂,纔是真吧?”

楊彪見被蔡邕一語道破,也不再堅持撮合說媒了,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蔡伯喈啊蔡伯喈,你不僅飛白體寫得好,這心思也真是夠縝密的。”

蔡邕道:“老夫與你乃世交,你那點心思很容易猜出。不過,蔡邕身爲士人,自當有士人之風骨。豈會爲了官爵而出賣自己的女兒?此事不須再說了。”

楊彪搖搖頭,說:“儘管如此,你也不得不承認,令愛心在錦馬超身上。”

蔡邕道:“那又如何?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女一向孝順,絕不會逆了老夫之意。”

楊彪一臉遺憾,說:“蔡伯喈啊蔡伯喈,你這所爲,豈不是與那焦仲卿之母,一般無二嗎?非要看孔雀東南飛,你才死心?”

蔡邕笑着又擡起耳杯,笑道:“放心,老夫絕不會讓這兩隻孔雀,有任何東南飛的可能。”

見勸不動蔡邕,蔡邕心如磐石,楊彪更是倍感遺憾。

……………………………………………………

第二天的再收拾好乾糧、戰馬、兵器之後,馬超便率領三萬步騎出了臨汾城,南下向着關中行進,準備從關中走,通過函谷關,達到洛陽城。

與此同時,馬超的表文已經送達了北宮,在劉宏手中。

看到表文,劉宏喜不自勝。

萬年公主看了後,也驚喜地說:“父親,這錦馬超可真有他的,不光僅僅在十日之間就平定了白波軍與匈奴騎兵,而且還沒有折損主力軍,甚至還囊括了一萬步騎,兵力反而更加強大了!”

劉宏點點頭,說:“是啊!朕本來以爲,能有兩萬西涼鐵騎運於掌中就很不錯了,沒想到錦馬超居然又給朕變出足足一萬步騎來!足足三萬勁旅,朕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萬年公主嬌笑道:“這次看那毒婦還有那屠戶,該怎麼辦?他們再也沒有阻止錦馬超率兵進京的藉口了。”

劉宏點點頭,心想自己錯誤任命何進爲大將軍,讓他坐大,最終威脅皇權。時隔三年,他終於有機會能糾正這一錯誤了!

蹇碩笑道:“陛下,那這錦馬超提出的要求,陛下看要不要同意呢?”

wωw• T Tκan• c○

劉宏高興之餘,大手一揮:“同意!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錦馬超是乃朕的忠臣、朕的股肱,他盡心盡力地爲朕辦事,朕若不同意,這如何說得過去?況且,他這也是爲了國家着想。

因羌氐常年作亂,關中人口一直空虛,不復爲大漢腹心之地。白波軍數萬人,正好充實關中三輔。至於匈奴須卜骨都侯,既然他已經殺掉羌渠,一定渴望朕冊封他爲匈奴的新單于。正好利用加封單于爲條件,要求須卜骨都侯交出那七千匈奴騎兵的家眷,遷往涼州居住,有朕的涼州刺史替朕看着他們,朕這心裡也放心。至於蔡邕,陽球與胡郃已經不在,明年又有大赦,乾脆赦免了吧。”

蹇碩心裡喜悅不已,說:“陛下英明!”

…………………………………………………………

在北宮裡的劉宏高興得合不攏嘴時,在南宮長秋宮這裡,氣氛卻異常的凝重。

何進高大的身軀,正恭恭敬敬地趴在地上低垂着頭,對着上面那個鳳座。鳳座之上,正坐着一個美婦人,她雖是二十多歲的年紀,但從容貌上看僅僅只是一個二八佳人。尊貴華美的衣裙包裹着,鳳座在後,給她平添了不怒自威的氣質。一張精美絕倫的臉上,濃眉緊蹙,紅脣緊抿,一雙燦若星辰的大眼,正緊緊地瞪着跪在她面前的大將軍何進。她氣得呼吸急促,抱着懷裡孩童的手,不禁多了幾分力氣。懷裡的孩童,只有十歲左右,生得是粉雕玉琢。

這美婦人,正是當朝皇后何皇后;孩童,則是她所生大皇子劉辯。

劉辯一臉擔憂地看着地上的何進,又擡起頭對何皇后說:“母親,你就別怪舅舅了!”

何皇后一聽更爲來氣,大怒道:“我能不來氣嗎!看看你這好舅舅做的好事!大將軍都督天下軍事,凡是武將,無不受大將軍管制。可你這好舅舅連一個小小西涼武將都擺不平,還有什麼臉當這個大將軍!”

何進跪在地上,雙手撐着地,低垂着頭。一聽何皇后這一番痛罵,頭更低了。

何皇后怒道:“兩萬西涼鐵騎尤不滿足,又非要節外生枝,調動這錦馬超去征討那勞什子白波軍!這下好了,兩萬變三萬,差點就要趕上整個雒陽城中所有駐軍的數量了!一想到將有足足三萬不懷好意的西涼兵圍着本宮的宮牆,本宮就心驚膽戰!”

第二百八十八章 皇甫定策第一百七十章 演武第五十七章 探查情報的方法第三十一章 戰後回顧第七十二章 歸心第二百三十章 西域奇謀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附第二百三十一章 奪成公英第二百九十一章 降卒和降將第二百零三章 攻城受阻第四十七章 寨門之失第三百七十二章 威懾第三百六十三章 愁思第七十九章 土丘第一百零三章 推想第二百三十九章 拖延第一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出營第二百六十六章 陣前約談 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沐浴(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園中奇景第八十六章 噩耗第一百零六章 先登初生第三百二十七章 兩軍潰敗第二百零四章 圍而不攻第二百二十七章 駱駝長城第一百零七章 施威第二百七十三章 亡羊補牢第十五章 獻降第八十六章 噩耗第七十六章 劫得信使第二百六十三章 出營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向散關第三百四十四章 蔡邕第五十九章 開口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雪夜混戰第一百六十章 楊彪(上)第一百二十章 陳倉城的來客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心不安第四百一十一章 又是湯餅第三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第七十四章 父子相見第三百三十八章 局勢突變第三百六十章 勸降兩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三個要求第四百章 歃血爲盟第一百五十三章 用人與改革(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官軍議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又是湯餅第二十一章 計中計第十六章 連克八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五十六章 楊阜(下)第三十八章 騷擾第三百七十八章 同住第十章 街亭南山第二百六十七章 甲騎具裝出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楊彪(下)第五十二章 秘計反攻第二百七十七章 追擊董卓第八十三章 來信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謀驚四座(下)第八十四章 質疑第一百零二章 三軍統帥的一天第二百零二章 營中混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蔡邕第二百一十七章 惡戰取勝第二百五十一章 女婿第四章 爭雄之念第三百六十六章 賞琴第三百四十五章 蔡昭姬第一百二十七章 諫言第一百九十四章 樂涫之戰(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謀驚四座(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追擊董卓第三百六十九章 袁隗的打算第六十八章 羣毆的要訣第五十七章 探查情報的方法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惑第三百七十四章 阻攔第一百三十一章 賈詡的建議第三十九章 危機和破局第二百八十五章 劫掠三輔第二百一十四章 離間匈奴二別部第二百九十六章 垂釣昆明池第二百二十三章 具裝騎兵第三百五十章 勸阻第三百二十三章 結盟第四十一章 火馬計第四十八章 門下血戰第十二章 段煨第三百六十四章 三個要求第四百零三章 機鋒交談第三百五十二章 襲擾第一百六十二章 六曹理政第十一章 斷水之謀第十四章 下山廝殺第二百三十一章 奪成公英第十二章 段煨第二百六十七章 甲騎具裝出擊第三百一十九章 白波郭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