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海戰從11月12日夜裡開始一直持續到15日早晨結束,是瓜島爭奪戰的一個決定性轉折。因爲山本司令長官至此認識到,聯合艦隊再也承受不住如此沉重的代價去支援陸軍的作戰行動了。這場海戰後,“東京快車”雖然仍在堅持運行,但每次只運進了很少的增援力量和物資,而這些少得可憐的東西顯然已難以維持32萬人的日軍部隊。1943年1月4日,日軍大本營不得不下達了從瓜島撤退的“K號作戰”命令。直到2月1日,日軍20艘驅逐艦經過3個夜晚的快速撤運將日軍1.2萬名餓得半死的倖存者撤出了瓜島。等到瓜島上的美軍增加到5萬人,並於2月初完成對日軍陣地的鉗形攻勢時,美國人才發現他們的獵物已從手縫中溜掉了。就這樣歷時半年的瓜島爭奪戰就此結束。
在這次作戰中,美軍共陣亡約5000人,傷6700人,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3艘,飛機約250架。日軍共有約5萬人喪生,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16艘,飛機892架。這一戰役證明,在作戰力量大體上勢均力敵的情況下,雙方國力、人力、物力、運輸力以及戰略戰術思想上的較量,對於戰爭勝負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經過瓜島戰役,盟軍徹底粉碎了日軍整個第二階段的戰略進攻計劃,穩定了整個太平洋戰場的形勢,結束了太平洋戰場美日雙方戰略相持的階段,標誌着太平洋戰場戰略轉折的完成。隨着日軍的慘敗,日軍還退出了新幾內亞東北海岸的布納和戈納,並放棄了佔領莫爾茲比港的企圖。從此,在太平洋戰場,盟軍由戰略防禦轉爲戰略反攻和進攻,日軍則由戰略進攻轉爲戰略防禦,戰略主動權已完全轉入盟軍手中。
戰爭的轉折點來到了!
——美國總統羅斯福
日本帝國在瓜島的戰爭中遇到巨大困難。在那裡,日本和美國正在進行一場決定性的戰爭。
——日本天皇裕仁
自從中途島和瓜達卡納爾島兩次海戰失利以後,總的戰局對帝國不利。
——日本首相東條英機
馬里亞納羣島戰役,美日太平洋
海上大決戰
作戰時間:1944年6月
作戰地點:馬里亞納羣島
作戰國家:美國日本
作戰將領:
尼米茲:美國海軍五星上將,生於1885年2月24日,卒於1966年2月20日。1905年畢業於安納波利斯海軍軍官學校。曾任潛艇艇長、大隊長。1922~1923年在新港海軍軍事學院學習後,歷任主力艦隊和“合衆國艦隊”助理參謀長、海軍後備役軍官訓練團團長、潛艇部隊長、後備役驅逐艦隊司令、航海局局長。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後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翌年4月任太平洋戰區司令。在長期的軍事生涯中,他以洞察力強、頭腦冷靜、處事果斷而著稱。
豐田副武:豐田副武生於1885年,死於1957年,日本海軍大將。畢業於海軍兵學校和海軍大學。1937年起,先後指揮第四、第二艦隊參加侵華戰爭。1941年晉升大將。後歷任吳鎮府司令長官和橫須賀鎮守府司令長官。1945年任海軍軍令部長,力主頑抗到底。日本投降後,以戰犯嫌疑被捕,1949年被無罪釋放。著有《最後的帝國海軍》。
作戰兵力:
美軍:4個航母大隊,共轄有“大黃蜂”號、“約克城”號、“貝勞·伍德”號、“邦克山”號、“黃蜂”號、“蒙特裡”號、“卡伯特”號、“企業”號、“列剋星敦”號、“聖賈辛託”號、“普林斯頓”號、“埃塞克斯”號、“蘭利”號和“考佩斯”號14艘航母。
日軍:爲“瑞鳳”號、“千代田”號、“千歲”號、“大鳳”號、“瑞鶴”號、“翔鶴”號、“飛鷹”號、“隼鷹”號和“龍鳳”號9艘航母。
■海戰計劃
馬里亞納羣島,是個南北走向,綿延長達425海里的火山羣島,由大小近百個島嶼組成,較大的火山島有16個,自北向南主要有第二大島塞班島、第三大島提尼安島、羅塔島和最大島嶼關島。1565年起成爲西班牙的屬地,爲紀念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的馬里亞納王后,才稱爲馬里亞納羣島。1898年美西戰爭中,美國佔領了關島,此時的西班牙國力已經衰弱,便決定以4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馬里亞納羣島的其餘島嶼、加羅林羣島和馬紹爾羣島,美國認爲這些島嶼值不了400萬美元,沒有買,結果被德國買去。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以“委任統治地”的名義將這些島嶼盡數據爲己有。並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第三天,即1941年12月10日佔領關島。
馬里亞納羣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位於琉球、中國臺灣和菲律賓以東,硫磺列島以南,加羅林羣島以北,正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亞洲與美洲的海上交通要衝,是美軍進攻日本本土和遠東的必經之路。一旦被美軍佔領,日本本土與東南亞的海上生命線就將被切斷,中國臺灣和菲律賓也將處在美軍直接打擊範圍下,更嚴重的是從馬里亞納起飛的美軍B—29轟炸機可以將日本本土納入其轟炸半徑。
1942年下半年到1943年上半年,盟軍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勝利,奪得太平洋戰場主動權,終於扭轉了戰爭初期的被動不利局面,從戰略防禦轉入了戰略進攻。對日本的進攻路線主要有三條,一是北太平洋,二是中太平洋,三是西南太平洋,哪裡作爲主攻方向是美軍發動戰略進攻最重要的問題,北太平洋風大浪急,氣象條件不利於實施大部隊作戰,而且對日本維持其戰爭的生命線——與東南亞的海上交通,起不了多大作用,無法迅速解決戰爭。因此美軍自1943年5月收復阿留申羣島後,就未在這個方向採取進一步攻勢。
那麼到底是把中太平洋作爲主攻方向還是西南太平洋呢?這在美軍上層產生了分歧。以麥克阿瑟陸軍上將爲代表的一方,主張在佔領或封鎖拉包爾之後沿新幾內亞——菲律賓軸線的西南太平洋發動進攻。而以尼米茲海軍上將爲代表的一方,則主張從中太平洋發動攻勢,可將日軍在太平洋上的部署攔腰截斷,切斷日本本土與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這對於日本而言是致命的,而且中太平洋上所要奪取的,大多是相距遙遠的一些面積較小的珊瑚礁和島嶼,即便日軍在這些島嶼上的防禦比較堅固,也會由於面積小而力量單薄,彼此距離遠而難以得到增援與補充,容易爲美軍各個擊破,加之這條路線與美軍後方基地路程較近,能節省部隊與運輸船隻,從而迅速結束戰爭。
從表面上看是進攻路線之爭,實際上卻反映出美國陸海軍之間的深刻矛盾,因爲如果從西南太平洋發起攻擊,主要依靠陸軍實施地面進攻,海軍只不過擔任保護海上運輸、以海空火力支援地面作戰,並掩護陸軍近海側翼的次要任務。如果從中太平洋展開進攻,關鍵是掌握制空權與制海權,海軍的航母編隊將是絕對的主力,由於所需佔領的島嶼面積較小,地面戰鬥只需要小規模陸軍部隊,海軍纔是主角。因此這場爭論,雙方都分別得到了陸海軍頭面人物——陸軍參謀總長馬歇爾上將和海軍作戰部長金上將的鼎力支持。這個問題事關重大,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進行了極其慎重和細緻的研究,最後決定採取以中太平洋爲主,西南太平洋爲輔的雙管齊下戰略,這樣既可避免單線進攻易遭日軍集中全力的抗擊和暴露側後的危險,又能迷惑日軍,使其難以判斷美軍的主攻方向,分散日軍兵力和注意力,爲戰略進攻的順利實施創造有利條件。
之所以選擇中太平洋爲主攻方向,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爲隨着美國軍事工業全面轉入戰時生產,其造艦能力3倍於日本,飛機制造能力10倍於日本。1943年春天以後,9艘新型快速航空母艦加入中太平洋部隊的主力第5艦隊,其中4艘是載機100多架的27000噸“埃塞克斯”級大型航空母艦,即“埃塞克斯”號、“列剋星敦”號(2世)、“邦克山”號和“約克城(2世)”號,這些航速可達32節的海上堡壘,不僅航速快,而且裝備好,相當於日本“瑞鶴”級。美國海軍佔據了太平洋上航空母艦力量對比的優勢。最後,根據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決定,美軍先後組織了新喬治亞島戰役、吉爾伯特羣島戰役、馬紹爾羣島戰役,隨後的進攻矛頭直指馬里亞納羣島,叩響日本本土的大門。
■“徵糧者”計劃
早在1943年11月,英美參謀長聯合委員會就向美軍太平洋艦隊和中太平洋戰區下達進攻馬里亞納的指令,爲B—29轟炸機取得出發基地,併爲進攻日本本土掃清障礙。
根據這一指令,中太平洋戰區司令尼米茲於1944年1月13日製定出最初的進攻方案:先攻佔塞班和提尼安,再奪取關島,最後肅清其餘島嶼上的日軍。
3月12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下達馬里亞納作戰命令。
3月21日,尼米茲將參戰的將領召到珍珠港,討論有關作戰方案。
3月28日,尼米茲下達兵力編成和任務區分的命令,登陸部隊及其護航輸送船隊稱爲聯合遠征軍,由雷蒙德·特納海軍中將任司令,下轄三部分:第52特混編隊,也稱爲北部登陸編隊,由特納兼任司令,運送由霍蘭·史密斯中將任軍長的海軍陸戰隊第5軍,以海軍陸戰隊第2師和第4師爲基本登陸兵力,從夏威夷和美國西海岸出發,負責奪取塞班和提尼安。
第53特混編隊,也稱爲南部登陸編隊,裡查德·康諾利海軍少將爲司令,運送羅伊·蓋格少將任軍長的海軍陸戰隊第3軍,以海軍陸戰隊第3師和陸戰暫編第1旅爲基本登陸兵力,從瓜達爾卡納爾島出發,負責攻佔關島。
第51特混編隊第一大隊,也稱留船預備隊,布蘭迪海軍少將爲司令,運送R·史密斯陸軍少將爲師長的陸軍第27加強師,在登陸場附近海域待命,隨時準備加入戰鬥。
上述地面部隊共計12.7萬人,擔負運送和護航任務的艦船535艘。此外,陸軍第77師爲戰役總預備隊,在夏威夷待命,準備於7月投入戰鬥。
爲這支登陸編隊提供海空掩護的有兩支部隊,一支是米切爾中將指揮的第58特混編隊,下轄4個特混大隊,共有航母15艘、戰列艦7艘、重巡洋艦8艘、輕巡洋艦13艘、驅逐艦67艘、艦載機約900架。另一支是胡佛海軍中將指揮的岸基航空兵620架各型飛機。
第5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擔任海上總指揮,尼米茲則坐鎮珍珠港實施全局指揮,並組織潛艇和後勤部隊協同行動。
此役美軍共投入包括航母15艘、護航航母14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25艘、驅逐艦180艘、潛艇35艘在內的600餘艦艇,飛機2000架,地面部隊四個師又一個旅,15萬人。戰役密語代號“徵糧者”,登陸日定於6月15日。
美軍從制定作戰計劃到完成戰役準備僅僅用了短短三個月,不能不說是戰爭史上的奇蹟。爲了這次戰役,攻擊機羣中美軍特意派出了數架裝備最先進照相偵察器材的飛機,對馬里亞納羣島進行了系統的照相偵察,這才掌握了日軍在這些島嶼的防禦部署和機場情況,還將適合登陸的海灘完整地拍攝下來,爲登陸作戰提供了翔實而可靠的依據。
美軍在制定作戰計劃的同時,各參戰部隊抓緊時間進行鍼對性的戰術訓練和備戰備航,岸基航空兵則不斷襲擊馬里亞納羣島和加羅林羣島。
3月底,美軍航母編隊從馬朱羅環礁出發,攻擊了從特魯克後撤至帛琉羣島的日軍聯合艦隊,迫使聯合艦隊再次後撤到新加坡的林加錨地。同時,美軍潛艇部隊積極出擊,嚴重破壞了日軍的海上運輸線,使得日軍在馬里亞納的守備部隊逐漸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爲即將發起的登陸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阿號”計劃
馬里亞納羣島的重要性對於日軍是極其重要的,爲此,在馬紹爾羣島失守以後,日軍決定沿千島羣島、小笠原羣島、馬里亞納羣島、加羅林羣島和新幾內亞羣島西部建立必須絕對予以確保的防線——“絕對國防圈”,馬里亞納則是該防線的核心。爲此,日軍大本營於2月10日將入侵中國東北的關東軍第29師團調到馬里亞納,陸軍部還將新組建的8個支隊也調到該地區。2月25日,日軍大本營將中太平洋地區所有陸軍部隊整編爲第31軍,由小畑英良中將任軍長,規定該軍服從於聯合艦隊司令的調遣。從3月起,日軍進一步動員大批船隻向該地區調集部隊,至5月下旬,31軍已擁有5個師團又8個旅團,分別防守馬里亞納、特魯克、小笠原和帛琉等島嶼。其中部署在馬里亞納羣島的是兩個師團又兩個旅團,約6萬餘人。防禦工事計劃要到11月方能完成,此時才完成工程量的一半,火炮掩體幾乎沒有,地雷和鐵絲網也沒鋪設。
日本海軍則於3月4日將原在馬里亞納羣島的第四艦隊和新組建的第14航空艦隊合併爲中太平洋艦隊,由中途島海戰的敗將南雲忠一海軍中將任司令,第4艦隊主要是由魚雷艇、獵潛艇、掃雷艇和巡邏艇等輕型艦艇組成,第14航空艦隊編制上雖有8個岸基航空隊,478架飛機,但陸續被調往其他地區,實際上剩下的飛機已經沒有幾架了。因此這支艦隊只能充當牽制美軍登陸部隊的偏師,爲主力艦隊集結贏得時間。而主力艦隊是1944年2月由第二、第三艦隊合併組成的第一機動艦隊,由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任司令。其兵力狀況如下:
第一機動部隊(司令長官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
第三艦隊:(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直接指揮);
第一航空戰隊:航空母艦“大風號”、“瑞鶴”號、“翔鶴”號、第601航空戰隊(225架飛機);
第二航空戰隊:航空母艦“隼鷹”號、“飛鷹”號、“龍鳳”號、第652航空戰隊(135架飛機);
第三航空戰隊:輕型航空母艦“千歲”號、“千代田”號、“瑞鳳”號、第653航空隊(90架飛機);
第十水雷戰隊:“阿賀野”號、“矢矧”號、第四、十、十六、十七、六十一驅逐艦隊共15艘;
第二航隊:(司令長官慄田健男海軍中將);
第一戰隊:“大和”號、“武藏”號、“長門”號;
第三戰隊:“金剛”號、“榛名”號;
第四戰隊:“愛宕”號、“高雄”號、“摩耶”號、“鳥海”號;
第五戰隊:“妙高”號、“羽黑”號;
第七戰隊:“熊野”號、“鈴谷”號、“利根”號、“築摩”號;
第二水雷戰隊:“能代”號、第二十四、第二十七、第三十一、第二十二驅逐艦隊共14艘。
需要解釋的是這支第一航空艦隊是1943年7月剛剛成立的岸基航空兵部隊,由角田覺治海軍中將指揮,成立伊始就受到日軍大本營的特別重視,從其他部隊抽調一些有戰鬥經驗的老飛行員作爲骨幹,並儘可能爲其配備最新式的裝備,一直作爲大本營的直屬部隊在國內訓練,原計劃訓練一年,1944年2月馬紹爾羣島失守後,不得不調到中太平洋地區,其中技術熟練的調到馬里亞納,技術尚不熟練的則調到菲律賓一邊訓練一邊備戰,原第五岸基航空隊共有飛機1092架,後又將其他一些具有戰鬥經驗的航空兵部隊調入,使其飛機增至1600架。千萬不要以爲是當初偷襲珍珠港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