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南山桃花源(一)

董西平去了漢中“

曹操坐在濮陽縣衙的大廳中,詫異的張着嘴巴,看着細作問道:“薰西平去漢中做什麼?”

是啊,董俷從子午道入了漢中,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曹操雖然沒有去愚蠢的認爲董俷現在能奪回涼州,不過在他看來,漢中人生地不熟,董俷如今已經是衆矢之的,似乎沒有必要再去招惹並沒有對他產生威脅的益州吧。

可仔細想想,董俷似乎真的沒什麼地方可去。

河西四郡爲羌人反賊所佔據,以馬騰和張邈二人聯手十萬兵馬,卻奈何不得武威。

而司隸無法立足,到朔方的話,又是艱險重重,要突破李傕十幾萬兵馬,並不容易。

唯一的選擇,只有漢中。

漢中勾連涼州和益州,以此爲根本,在攻佔武都,就可以佔據西南河湟地區,休養生息。

而且,漢中如今很亂。

劉焉和蘇固反目成仇,同時爲太守趙謙與益州從事賈龍聯手,反對劉焉的統治,看上去連益州都難以保證安全。

薰俷是要渾水摸魚嗎?

打發了細作離去,曹操把目光投注在了郭嘉等人的身上。

“諸君以爲如何?”

郭嘉並沒有急於開口,而是謙讓的把目光投注於坐在程伊籍等幾人的身上。

作爲後進與曹氏陣營的人,郭嘉很會做人。

他深得曹操的信任,可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狂妄清高的姿態,大部分時間裡,總是顯得非常低調。也正是因爲這樣。程伊籍等人對他的印象很好,沒有任何排斥。

程一笑:“我不甚瞭解董俷,還是奉孝說吧。”

“是啊!”

曹操笑道:“奉孝不必謙讓,這裡衆人中,除我之外,唯有你最瞭解那位武功侯。”

郭嘉沉吟了片刻,摺扇怕地合上,敲擊手心。

“漢中益州看似混亂,不過咱們這位驃騎大將軍若是想要在漢中立足,恐怕不容易。他先是在商縣大開殺戒。表面上看似乎是瘋狂之舉,可在我看來。只怕是爲了吸引郭汜吧……平衡三輔之地的局面,使其混戰不止。才應該是薰俷的目的。”

曹操點頭,“西平非暴虐之人,雖殺人如麻,不過在大多數時候,都是被動應戰……恩,商縣之舉表面上看是他報復李郭的行爲,奉孝說的不錯。不會那麼簡單。”

“趙謙新至爲。根基未穩。雖有賈龍等當地豪族相助,但恐怕不是劉焉的對手。劉焉自入益州後。一直保持着低調行事,在許多人看來,似乎有些軟弱。但對於當時而言,無疑是最後的選擇。現在天下將亂,劉焉正可皆爲大族的血立威。”

程心裡一咯噔,“奉孝是說,爲之亂,是劉焉挑起。”

在郭嘉身旁,坐着兩人。一個是荀彧,另一個年約四旬,胖胖的,笑起來總是看不見眼睛。

一系黑色長衫,倒是令他那臃腫地身態看上去瘦了不少。

聽程開口,此人輕聲道:“劉焉當年在幽州也不是沒有殺過人,早年曾和鮮卑人交鋒,後來又平定了幽州太平道之亂,依我看,他殺的人,未必就比董西平少。”

“元常地意思是……”

“年輕時劉焉何等強硬鐵血的人物,豈能被人威脅?可是到了益州之後,卻大行無爲而治地手段……如今,益州大族大都接受了劉焉,正是扯掉外衣,亮出屠刀的時候。”

這中年文士,名叫鍾。

潁川人,有八廚之名,曾求學於潁川張儉門下,極富賢名。

曹操攻佔了陽翟,打開了潁川的門戶。鍾立刻舉家投奔,在曹操帳下擔任師友從事一職。表面上看,這師友從事並沒有什麼實權,但卻足以表明了曹操的看重。

鍾這麼一說,令曹操對劉焉頓時生了濃厚的興趣。

沒錯,這麼一個年輕時鐵血強硬的人物,到了益州之後卻變得默默無聞,的確奇怪。

郭嘉說:“再者漢中,鬼道橫行。張魯之祖創五斗米道,在巴蜀之地,極有名望。中平年間,馬相造反,聲勢何等之大?可惜被張魯一語說散了巴郡亂軍,使其被賈龍擊敗……張魯至漢中,蘇固難以抵抗。武功侯進漢中,也難以站穩腳跟。”

“那你地意思是……”

“令蘇固與郭汜聯手,保持漢中之混亂!”

郭嘉說完,便不在開口。

他偷偷看了一眼曹操,心道:當初我曾對西平說過自立門戶之事,莫非那張掖賊人,是他地部曲?若是如此的話,那董俷可真地是能忍,居然沒有走漏出風聲。

如果他不去漢中,那麼唯有一個可能,就是穿過南山,過武都,經河湟,抵達張掖。

我是否應該絕了他的後路呢?

在郭嘉的心裡,董俷不足以成明主,因爲他得罪士族太狠,難以成大事。

沒有士族地幫助,就算打下了江山,恐怕也難以長久。但如果說郭嘉對薰俷很討厭?那也不至於。相反,如果薰俷投靠了曹操,郭嘉倒是很樂意出面爲他求情。

放過董俷,若任由他在張掖緩過勁兒來,只怕將來曹操統一涼州時,將會面臨巨大的困難……拿人錢財,與人消災。

郭嘉沉吟了很久,突然起身道:“主公,嘉有一個想法,說不定能將薰西平置於死地。”

按照郭嘉和曹操的打算,將董俷在渭南涼州一地,雖是大敵,自有他人來對付。

只需要提醒一聲,就可以給董俷增添許多麻煩。

不過在內心中,董俷是小師弟也好,是至交好友也罷。

既然如今處於敵對的位置。那麼曹操和郭嘉,就絕不會心慈手軟。

在這一點上,董俷也是這麼做的。否則當初在陽時,也不會那麼狠,逼得曹操躍馬水逃命。

已經進入了八月,曹操已經屯兵於魯國。

青州方面,已經亂成了一團麻,曹操已經上疏長安,說龔景求助,準備出兵平亂。

誰都知道。長安的朝廷已經不是當初陽地朝廷。

漢帝劉協雖然還是皇帝,卻已經是威嚴掃地。在長安過的非常艱難。

李傕纔不會像薰卓對他那麼客氣。

雖然不讓劉協參與朝政,但董卓至少保留住了漢室的尊嚴。可李傕倒好。每日夜宿龍牀,肆意姦淫宮女妃子。上朝不拜,退朝不跪,儼然把劉協視作如無物一般。

自封爲大將軍,李傕對劉協的防備,可說是更加嚴密。

也難怪,當初董卓對劉協那麼寬鬆。這小東西天天卻想着如何算計薰卓……哈。越是客氣,這小東西越是不知死活。索性讓你知道。這長安的主人,是我李傕。

曹操的上疏,又一次搶佔了先手。

李傕大喜。立刻下令封曹操爲徵東將軍,朱虛侯,兗州牧。畢竟,曹操是第一個作爲諸侯向他表示臣服的人。不管他之前如何作戰,對於李傕而言,曹操的上疏,代表着諸侯承認了長安朝廷的地位。而曹操,也藉此機會,得到了名正言順的身份。

徵東將軍,鎮青州、兗州、徐州三地兵馬。

曹操得了身份之後,立刻調集兵馬,準備攻打青州。其實也算不得是攻打,青州地黃巾首領管亥滿寵,早已經通過伊籍表示了臣服,這說穿了,不過是一場戲而已。

可就在這時候,一封求援信,卻打亂了曹操的計劃。

徐州牧陶謙攻打揚州!

與此同時,已經平定了交州之亂,佔據了南海郡地揚州左司馬孫策,起兵攻擊會稽郡,打出旗號是:劉繇爲國賊所封,詔書之上無玉璽大印,實爲矯詔,不予承認。

“孫家獅兒,果然厲害!”

曹操忍不住,想起了當初在陽時,送別孫策時的情形,忍不住讚歎起來。

這一讚嘆,卻惱了大將太史慈。

“主公,區區孫郎,何需在意?劉繇無能,居然被一個黃口小兒打得抱頭鼠竄,實在丟人。”

鍾卻搖頭笑道:“子義此言差矣。孫家在江東素有名望,不可小覷……不過,孫策再厲害,終究是一介莽夫,不足爲慮。反倒是他身邊出謀劃策地人,不簡單。”

“元常,此話怎講?”

“李郭二賊雖掌握了聖上,卻苦於沒有玉璽證明其皇統。玉璽一日不現,漢室皇統一日不得認可,所傳旨意,皆爲矯詔。孫策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起兵攻打會稽。非但不會引起諸侯的惡感,相反還會得到江東許多大族的認可,正是好時機。”

“孫郎如今有誰襄助?”

“前陽令周異之子周瑜,生而壯美,卓爾不羣,素有雄烈之名,性度廓宏。雖年幼,卻見識非凡。光和年間,他隨父在陽時,曾私下言袁紹多謀無斷,雖有四世三公之家世,卻徒有虛名,難成大事……氣得當時袁紹差一點要找周異算賬。”

曹操一鼓掌,“元常這麼一說,我倒是有點印象了。後來是那周異求到大將軍出面,纔算是了卻事情。不過也因此,袁隗對周異一家頗不看重,後來被貶官離京。”

“正是此子!”

曹操一蹙眉,不禁躊躇起來。

鍾說:“此次交州之亂,孫策累積戰功,而至左司馬。佔領了南海之後,結交當地名士虞翻,又由虞翻出面,平撫了士家之亂。主公,斷不可小覷這孫策,小小年紀能有此手段,士家在交州百年,頗有名望。得士…家襄助,孫策已可立足交州。”

聞聽這話,曹操倒吸了一口涼氣。

孫策佔據了交州,倒不足爲慮。交州地處偏遠,人口稀少,又有山越番苗之亂,難成大事。怕的是這孫策以此爲根基,若是佔據了會稽,則揚州恐怕

險了。

劉繇現在兩面受敵。不足以抵擋孫策。

可如果應他要求出兵徐州的話,平白得罪了陶謙,未免有些不美。

畢竟,那揚州和兗州青州相隔甚遠,又有江水阻隔,曹操還真的是不好顧及該處。

程起身說:“主公,當小心纔是。孫策本是揚州子,其舅父吳景,又是吳郡太守。若被他攻佔了會稽郡,則吳郡也就等同於落入了孫郎之手。到時候。沸騰網貢獻劉繇只怕是難以抵抗了……會稽吳郡連接一體,只需在攻佔豫章。揚州也就隨之危矣。”

“仲德之意……”

“助劉繇!”

程說地斬釘截鐵,“不論是孫郎還是陶謙。得了揚州,都將成爲主公之大地。特別是陶謙,他久居徐州,錢糧廣盛。若再得了九江丹陽,其羽翼豐滿,當爲大敵。”

曹操這時候也下定了決心。

沒錯,如果讓陶謙再得了揚州。恐怕到時候第一個要對付地。就是州和豫州了。

自己根基不穩,不足以威脅到陶謙。

可這並不代表自己不能拖一下陶謙地後腿。至少可以令其無法全力攻打劉繇不是?

曹操說:“就依元常仲德之意。太史慈……”

“喏!”

“我與你精兵一萬,于禁爲副將,仲德爲軍師。你三人自沛縣出兵。攻入彭城國……不過,佔領彭城之後,不可貪攻冒進。只需要時時威脅下,令陶謙收尾難顧即可。記住,我們現在還不適合與陶謙正面交鋒,一旦情況不妙,就退入沛縣。”

太史慈插手行禮,恭聲應諾。

和程離開之後,曹操又佈置鍾和郭嘉加緊接受青州事宜,而後一個人獨坐書房中。

翻開了一副地圖,曹操細目微閉。

沉吟半晌之後,突然間嘿嘿的笑了起來。

“西平,但不知你能否平安到達張掖呢?狡兔三窟,你雖有三窟,可惜未曾相連,若非奉孝提醒,我險些被你騙過去……嘿嘿,何止是我被你騙了,這天下人,怕都是被矇騙過去了。不過,你若是真地能平安抵達張掖,我定會派人前去慶賀。”

自言自語,曹操的臉上流露出淡定笑容。

可就在此時,門扉突然被人篤篤敲響,緊跟着就聽到門外有人輕聲道:“主公,幽州急報。”

聽聲音,曹操就知道了來人的身份。

“子和,進來!”

隨着曹操聲音落下,門推開了。

曹純輕手輕腳地走進來,恭敬的行了一禮,而後說:“正如奉孝先生所猜測,袁紹對幽州動手了!”

曹純是曹仁的兄弟,自幼和曹仁就分居兩處。

他繼承了父親留下來地財富,喜歡讀書,心思極爲細膩,更精通於練兵。

曹操對曹純非常信任,委任其爲司空軍事,一邊負責練兵,同時還主掌情報事宜。

“袁紹,也忒心急了!”

曹操聽了曹純的話,不由得一蹙眉。

但旋即笑道:“他剛得了幷州河東,還沒來得及消化,只怕爲難不得那幽州劉虞。”

曹純表情平靜,待曹操說完,他開口道:“袁紹以高覽爲大將,自廣昌攻打五阮關;以劉備爲主帥,自定襄出兵,攻擊北平邑。不過高覽在五阮關被鮮于輔所阻擋……劉備攻破班氏,但在北平邑被擊敗,只好退回了班氏,目前兩方已經停戰。”

“劉備?”

曹操一怔,疑惑地看着曹純,輕聲問道:“可是那個富陽劫馬賊?”

對於劉備這個人,曹操此時還不是很瞭解。

只知道當初董俷入京時,劉備曾企圖劫走董俷的戰馬,以至於被董俷擊潰,成了反賊。

後來關東結盟地時候,又聽說劉備投靠了袁紹,攻打孟津失敗。

曹操沒有見過劉備,但作爲袁紹手下的大將,曹操多多少少,對劉備還是有了解。

“劉備的本事不弱,劉虞手下,居然會有如此衆多的能人嗎?”

曹純猶豫了一下,“在北平邑擊潰劉備的,是衛將軍,溫侯呂布!”

“哦!”

曹操聽罷,點點頭。突然間,他反應了過來,細目圓睜,驚訝的擡頭看着曹純。

“你是說,那個弒父投靠董卓的呂布呂奉先?”

“正是!”

曹操面頰抽搐,突然放聲大笑起來,“袁紹壞了呂布,今日呂布又壞了他地好事,只怕他想要奪取幽州地意圖,難以實現。有呂布在,劉虞可就是如虎添翼啊!”

笑完之後,曹操又嘆了一口氣。

“沒想到,董卓麾下兩頭惡虎,一頭敗走南山,一頭改頭換面。如此猛將,爲何我不能得之?”

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第144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二)第158章 天人感應第93章 絞肉機(五)第9章 擂鼓翁金錘(2)第45章 巨魔士(二)第182章 雍丘之戰(一)第90章 絞肉機(二)第451章 陽謀(二)第130章 美女野獸第300章 鏖戰(三)第209章 大宅門之四小虎第318章 大決戰(一)第454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25章 黃河九曲第192章 名匠與發明家第264章 雞鹿塞(四)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30章 身處險境(1)第153章 老實人發怒(一)第352章 大麻煩第375章 長安之亂(七)第88章 以漢之名(二)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480章 家與國第451章 陽謀(二)第28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1章 義真之死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405章 水淹七軍(二)第155章 建春門血案(一)第259章 紛亂開局第114章 明主條件第146章 月旦評第120章 河東一霸第247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2)第338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六)第144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二)第321章 大決戰(四)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387章 建安二年的雪(三)第182章 雍丘之戰(一)第494章 決戰之前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兒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85章 南宮鉅變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123章 白衣麗人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69章 轉戰青徐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295章 並非那麼簡單(二)第323章 大決戰(六)第301章 隴西大會師(一)第11章 馬奴小鐵(2)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312章 戰徐州第350章 三學紀要第356章 諸侯亂,何去何從第379章 顏面存幾何第257章 董俷離京第486章 長安(五)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兒第386章 建安二年的雪(二)第18章 放長線第458章 亂局(二)第289章 南山桃花源(一)第268章 朔方大捷第146章 月旦評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358章 小溫侯(一)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271章 董卓籌謀未來(二)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42章 少年工匠(1)第297章 涼州亂第9章 擂鼓翁金錘(2)第425章 當陽(一)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437章 僧與帝(三)第7章 金城破羌(2)第162章 韓與馬(四)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444章 二子分家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第339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七)第3章 天生力王(1)第405章 水淹七軍(二)第157章 建春門血案(二)第433章 活字第415章 偃師第262章 雞鹿塞(二)第420章 煮酒(二)第80章 龐德公第9章 擂鼓翁金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