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一動不如一靜

評二年正月裡,董俷在歷時近四個月的血戰之後,回

眼前的陽,讓董俷着實的吃了一驚。焦黑的城牆,殘垣斷壁的廢墟,令陽看上去是如此的破敗,那裡還有半點當初繁華東都的景象,就如同遭受了一場災難。

的確,仔細想想,陽還真是一個苦難的城市。

從中平年間開始,黃巾之亂第一次洗掠陽之後,這個古老的帝都,就沒有過安寧。

特別是在漢靈帝駕崩後,整個陽屢次遭受兵禍。

先是何進的奪宮之戰,而後是十常侍之亂。接下來,又有董卓和丁原的一場大戰。

數次動盪,讓陽人心不穩。

許多人看出世道不太平,紛紛的南遷,往荊襄、揚州等地遷移,使得陽人口大減。

但,這些災難都沒有讓陽元氣大傷。

真正的災難,就是不久前的那一夜突如其來的大火,且不說有多少人葬身於火海,但只是那些倖存下來的人們,一個個也是人心浮動,燥燥不安。更可怕的是,薰卓在暴怒之下,對陽大戶、世族的一番清洗,着實讓人們感受到了恐懼的氣息。

而那些豪門大戶,更因爲董卓的一句話,十亭損了八亭,剩下的,也是終日惶恐。

薰俷這次回陽,並沒有通知任何人。

一行人悄悄地自德陽門進入。但見街道上冷冷清清,滿目瘡痍,到處是被燒焦的廢墟。

怎麼會是這樣?

雖然董俷知道陽起了大火,可沒有想到這一場大火,居然會造成如此可怕的結果。這那裡還是記憶中的東都,分明就是……分明和剛經歷過大戰的陽沒有差別。

遠處。一羣童子無憂無慮跑了過去。

他們歡蹦亂跳,一邊唱着民謠,一邊拐入了小巷中。

薰俷本來也沒有注意這些童子,可是當他聽清楚了童子們的歌聲,不由得激靈靈打了一個寒蟬。

“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薰俷忍不住啊地一聲驚叫,身後的任紅昌和董綠被嚇了一跳。

“相公。你怎麼了?”

薰俷驚恐的指着那些孩子消失的方向,厲聲喊道:“成蠡,把那些孩子給我叫回來。”

誰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成蠡帶着人,催馬衝了過去。

片刻之後,他苦着臉回來,“主公,那些小孩兒不知道拐去何處了,看不見蹤影。”

“相公,你究竟是怎麼了?爲何臉色如此難看?”

薰俷二話不說,催馬往迎春門方向急馳而去。身後衆人莫名其妙。緊隨薰俷而行。

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

演義中,董卓兵敗虎牢關,退走長安,如果說是因爲這民謠所致,肯定有些誇張。但不可否認。這一首民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薰卓的判斷,導致最終撤離。

當年聽評書的時候,董俷並沒有覺察到這個決定有什麼不對,甚至覺得,這是上天的安排。

可是來到這個時代,學過兵書,讀過諸子典籍。董俷的認識,已經有了改變。

如果當年董卓不撤離陽,那麼三國格局是否會形成,還是另外一說。虎牢關之戰就算是失敗了。憑藉那雄關,絕對可以抵擋住諸侯地進攻。撤退,等同於向諸侯低頭認輸。即便如今諸侯已經慘敗,薰卓如果離開了陽,依舊會有嚴重影響。

薰俷血戰陽,爲的是什麼?

不就是爲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嗎?

也許在別人看來,長安是漢高祖的風水寶地,但對於董家而言,將會是一個墳地。

薰俷率衆來到了大宅門外。

“侯回來了,是侯回來了!”

薰俷跳下戰馬,二話不說就衝進了儀門之內。

門口的衛兵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麼回事,董俷已經衝進了大門。

李儒匆匆迎出來,抓住董俷的胳膊,興奮的說:“西平,你回來怎麼也不通知一聲?”

薰俷陰沉着臉,“姐夫,剛纔我在街上,聽到有童子歌唱民謠,是怎麼回事?”

“民謠,什麼民謠?”

李儒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疑惑的看着董俷問道。

“就是那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

李儒一把捂住了董俷的嘴巴,輕聲道:“西平,切莫說這個,岳父還不知道此事。”

“究竟是怎麼回事?”

李儒正要開口解釋,這時候董俷回來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大宅門。

薰卓在蔡

董俷,立刻流露欣喜之色。

“可是我兒回來了?”

薰俷只好放開了李儒,快步上前,推金山倒玉柱一般地向董卓行禮。

看見董俷,就好像看見了年輕時候的自己,董卓樂得合不攏嘴,連連說道:“我兒起身,我兒起身。”

說着,拉着董俷的量。

許久之後,從口中吐出一句:“西平,你可是瘦了!”

不管以前有什麼矛盾,有什麼情緒,這一句話,足以打動董俷心中的那一根弦。

眼睛有些溼潤,董俷看着身形臃腫,甚至略顯佝僂的董卓,輕聲道:“父親,您也瘦了!”

“進屋說話,我們進屋說話。”

薰卓一手拉着董俷,一邊由蔡府中設宴,爲我兒接風。”

“喏!”

薰西平回陽了!

消息一下子就傳開。陽人盡知。

說實話,對於董俷,陽人地心情是很複雜的。這董家人自從來到陽之後,就讓陽一刻也不得安寧。可仔細想想,似乎和董家又沒什麼關係。薰俷是薰家的代表人物,同時也在陽生活了足有六年的時間。在許多人看來,薰俷就是陽人。

虎狼之將回來了……

許多人的心,都安定下來。

當然,也有一些人,感受到了莫名的威脅。

可不管是什麼想法,沒有人在臉上表露出來。當晚,前來赴宴地人,看上去都很高興。

薰俷從濟慈口中瞭解了董卓的病情。故而不敢讓他過量地飲酒。

幾乎把所有的酒都擋下來,以董俷的酒量,以感到有一些薰薰然,醉意涌上。

送走了客人,董俷攙扶着董卓,來到了書房裡坐下。

薰卓、李儒、蔡、董旻、還有董俷,五個人算是董氏一族的核心成員。按道理說,蔡並不屬於薰卓一系。老先生如今逍遙自在,很少參與到朝堂裡面地糾紛。

可即便是這樣,他身上董氏的烙印。已經清晰可見。

而其名聲,更讓董卓對他非常尊敬,凡有事情,必然會請教一番。

薰俷是蔡地女婿,既然女婿開口了,蔡自然也不好駁了董俷的面子。列席會議。

此前,董俷不在,李儒還真的不太敢把如今陽的情況向董卓說明。

如今董俷回來了,李儒也好像找到主心骨似的,小心翼翼的說明了目前的局勢。

“情況就是這樣,那天晚上,大半個陽城被焚燒……我動用了各種手段,卻始終無法找到所謂的奸細蹤跡。岳父。這隻說明,奸細隱藏的很深,而且比袁隗等黨人更能隱忍。我覺得,這恐怕不單單是黨人的手段。而是整個士族地籌謀計劃。”

“居然有這樣的事情?”

薰卓也不禁大吃一驚,看着李儒,呆呆說不出話來。

蔡輕捻鬍鬚,“按照文正所說的情況,這件事的確是非同小可。這奸細的隱忍之道,比袁隗更得三昧。自古士與武人不兩立,只有武人依附於士……如果說袁隗和親家之間是權利之爭的話,那麼現在,只怕是士爲其尊嚴,與親家地爭鬥。”

“會是何人籌謀?”

蔡輕輕搖頭,“這個我還真說不好。也許是有人謀劃,也許是有人自發而行動。若是後者,就更加可怕。既然是自發,只怕他們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在時間不成熟的時候,定然不會露出破綻。而一旦他們出手,那必然是時機成熟,一擊必殺。”

薰俷不禁惶恐,“那怎麼辦?”

蔡道:“還能怎麼辦?現在,只能見招拆招。所謂一動不如一靜,我們就小心行事,暗中觀察。”

仔細想想,似乎確實是這樣的情況。

薰俷又想起了白天在街上聽到的民謠,忍不住說了出來。

薰卓一蹙眉,“西頭一個漢,應是高祖旺於西都長安;東頭一個漢,應該是說光武皇帝旺於東都陽。自高祖皇帝起,歷經十二帝,逢王莽而斷絕皇統。如今,自光武皇帝到現在,恰好又是十二帝。天運輪迴,難不成是說我們應該遷都長安?”

薰俷急道:“父親,萬萬不可。若是我們遷都,則早先血戰的成果,也就付之東流。”

薰卓撓着頭,苦笑道:“可問題是在於,陽破敗,實不宜再爲帝都啊。”

“可是……”

“西平,你不當家不知道這當家的苦楚。一把大火,讓陽城防盡毀不說,只怕這龍氣也……修繕,需要錢糧;百姓安置,亦需要錢糧,僅這兩項,國庫就入不敷出。”

嘆了口氣,“現在真的是焦頭爛額,眼見着許多事情去做。”

“竟然如此困難嗎?”

“何止於此啊。你那部將班咫,地確是有勇有謀,可手段也極其狠辣。一把大火雖然少死了南路軍,但大谷的存糧,也幾乎被他燒掉了大半。如今。兩大糧倉,只剩下了一個。春耕已經開始,我們要面臨地窘境,只怕會更多,又如何是好呢?”

李儒可算是找到了一個機會,把這些日子來的苦水傾吐。

他掰着手指頭說:“伊闕關被燒。需要重建。大谷倉被毀,也需要重建……還有,孟津此次也暴露出來了很大地破綻,需要加強防禦。涼州方面,因張邈、馬騰的叛亂,暫時無法給予我們支持……還有,各軍損失頗大,也需要重新補充和調整。如果再擔負上陽這麼一個爛攤子。只怕不足三個月,我就要被逼得上吊了。”

看着李儒愁眉苦臉的模樣,董俷忍不住笑了起來。

“姐夫,至於這麼嚴重嗎?”

一直沒有開口的董旻則苦笑道:“何止這些……幷州如今無主,鮮卑屢屢進犯。他進犯幷州我倒不擔心,可是已經數次自幷州突入梁山,和南匈奴聯手窺視關中。”

薰俷不禁收起了笑容。

“父親,我正要說這件事。我擬成立一軍,將此次聯軍俘虜集中起來,屯軍於安定、石城和北地三郡。一俟整備妥當。兵發朔方,即可平定胡亂,又能練成一軍。”

李儒立刻道:“岳父,你看看,你看看,我這邊剛說了沒錢。西平就湊過來要錢。”

那模樣,着實讓人發笑。

氣氛隨着也一下子緩和了不少,董卓緊繃着地臉,露出了一抹笑意。

“西平這個建議,不錯……不過自成一軍倒是不必。如今華雄重傷,漢安大都護一職空缺。這樣吧,明日我上表朝廷,封西平爲車騎將軍。吳忠侯,領漢安大都護,鎮西將軍……總督雍涼二州,坐鎮長安……恩。麾下可設漢安軍一部,如何?”

薰俷差點沒噎死!

這麼一大串的封賞,可他只有二十歲啊。

車騎將軍,那是僅次於大將軍和驃騎將軍的職務,也是大漢第一等的軍事長官。

鎮西將軍,表明了他的所轄範圍,在雍涼二州。也就是說,兩州軍事,歸於董俷。

吳忠侯,是一個縣侯,說起來和早先的侯差別不大。

但吳忠縣位於北地郡,等同於是說,你董俷就是北地、安定一地的地頭蛇。

但這些都不算什麼,最厲害的就是那個漢安軍。也就是說,董俷可以自行組軍了。

早先董卓也同意董俷自行組軍。

可那時地組軍和現在的組軍,完全是兩個概念。當時董卓爲河東太守,所謂的組軍,不過是私軍而已。可現在,董卓爲太師,等於是說,從此大漢將多出一支正規軍。

班固當年的定遠軍,在往前,有霍去病的驃騎軍,衛青的鎮北軍性質相同。

這可是許多所謂的諸侯,都無法享受到的待遇。

李儒等人目瞪口呆,蔡也不禁張口結舌。

二十歲,剛弱冠,竟然得此成就嗎?就算一家人,也不能關照到如此地步吧。

薰卓笑道:“我兒驍勇善戰,十四歲就有伯先生賜名虎狼之將,可稱所向無敵。如今,我兒弱冠,卻因陽大戰而未能行弱冠禮,就以此作爲我這個當爹的補償。此事就這麼決定,遷都的事情,我們再考慮一下。另外,我兒明日最好去見一見陳留王。他可是問過你許多次了……你不在,他總有些疑神疑鬼……恩,倒是個問題。”

“孩兒知道了!”

“還有,你上次和我說,要納妾?”

一句話,把董俷說地滿臉通紅,蔡當然知道這個妾,所指的對象,不由得冷哼一聲。

薰卓遇刺的時候,董俷曾說過,要娶任紅昌爲妾。

只是後來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以至於遲遲未能得以解決。

薰卓這一提起來,倒是讓董俷有些不好意思,當下道:“聽憑父親的安排。”

“好了,大家都散了吧……西平,你留下來,我有話要和你單獨的說。”

而董俷,也正好有事情要和董卓相談,當下點頭,送蔡等人出去之後,又回到了房間。

卻看到董卓從書架後地暗格裡,取出了一個錦盒。

第478章 四猛八大錘(完)第286章 一念惡漢第268章 朔方大捷第157章 建春門血案(二)第355章 孫劉聯盟第61章 惺惺相惜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427章 長阪坡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134章 俸祿三百石(一)第367章 雙虎鬥第83章 一進雒陽第206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三)第52章 再戰黃巾第444章 二子分家第8章 大姐(1)第97章 桃園三英第46章 武夫無名第70章 諸葛一家第439章 封國第451章 陽謀(二)第159章 韓與馬(一)第385章 建安二年的雪(一)第74章 飛燕南行第7章 金城破羌(1)第69章 轉戰青徐第342章 名士之殤(一)第297章 涼州亂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47章 鄙夫之怒第325章 遼西起風雲第65章 巨魔襲來(一)第485章 長安(四)第302章 隴西大會師(二)第149章 憐香惜玉否第476章 四猛八大錘(四)第438章 另有蹊蹺第386章 建安二年的雪(二)第459章 亂局(三)第108章 羣英會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160章 韓與馬(二)第375章 長安之亂(七)第208章 大宅門之匪從何來第374章 長安之亂(六)第88章 以漢之名(二)第339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七)第209章 大宅門之四小虎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175章 驚州來人第477章 四猛八大錘(五)第147章 董俷掌兵第128章 涼州之亂第62章 圉城論太平第334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二)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453章 張任露崢嶸(二)第9章 擂鼓翁金錘(1)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286章 一念惡漢第72章 火燒盤龍谷(一)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387章 建安二年的雪(三)第209章 大宅門之四小虎第370章 長安之亂(二)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55章 行路難第2章 董卓幼子第334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二)第395章 十年(五)第26章 宴無好宴(1)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335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三)第262章 雞鹿塞(二)第226章 三公矯詔第50章 荒野偶遇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378章 請君移駕長門宮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27章 走馬震金城(一)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492章 無題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78章 少年行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30章 身處險境(2)第328章 西域二三事(二)第268章 朔方大捷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190章 奉旨募兵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92章 絞肉機(四)第26章 宴無好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