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耀月一點也不在乎來自太史熾芒的憤怒,他站起身,自顧自的說道:“族兄,好好考慮一下我剛纔說的話,危機已然來臨,勢必是需要有人做出犧牲的!何況你已經是個半廢之人了,活着也無大用,不如就廢物利用。”
“有聖山在上,這片天翻不過來,誰都也想興風作浪。”太史熾芒怒聲道:“想讓我成爲你的墊腳石犧牲品,你別做夢了!我可以爲了太史家去死,但我不會成爲你太史耀月的祭品。”
“是嗎?你不想想你那一脈直系的一百三十七口人了嗎?你希望他們都死在你的前面?”
太史耀月臉上掛着淡淡的笑容,如一個惡魔一樣:“用你一條命,換一百三十七口人的性命,這筆買賣是值得的!況且,你死了之後,能載入太史家史冊,你的無私與英勇會成爲美譽,流傳一代又一代。”
“太史耀月,你這種人必遭天譴,不得好死。”太史熾芒氣得胸口起伏。
“你好好考慮一下吧,這幾天,我都會在族內,我隨時等你的決定。”太史耀月轉身朝着門外走去。
“渾賬東西,你在族內作甚?你現在最該做的事情,是親自出手,斬殺陳家孽畜!”太史熾芒吼道。
太史耀月頓足回頭,笑着:“族兄啊族兄,你的腦子爲什麼就這麼不靈光呢?”
“這場博弈,不單單是我們跟陳家血脈的博弈,也是我們跟瑞木家和聞人家之間的相互探底。”
太史耀月說道:“現在,我們太史家的牌,都已經亮出來了,難道不應該輪到他們兩家亮牌了嗎?”
“殺陳六合,不是我們太史家一族的事情,而是整個太上聯盟的事情!”
“所以說,在這個階段,不需要我們去操心太多了,瑞木家和聞人家會做出反應的,若再藏拙,說不過去了,更何況,此時此刻,他們的心中,也已經開始多了幾分慌亂,絕不想留陳家那孽畜了。”
太史耀月丟下這句話,便消失在了太史熾芒的視線當中,留下了萬念俱灰無比頹然的太史熾芒獨自一人。
離開了太史熾芒這裡後,太史耀月臉上掛着淡淡的微笑,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是一種胸有成竹。
他相信,太史熾芒一定能夠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
因爲太史熾芒沒有多餘的選擇了。
無非就是兩種結果。
要麼,自己一個人死!
要麼,帶着他那一脈的直系成員一百三十七口人一併去死!
如此簡單的選擇題,相信就算是三歲孩童也會做對答案!
至於親情?在足夠的利益面前,脆弱不堪不值一提。
只要能讓他成功晉升到大乘期,別說是犧牲區區一個太史熾芒了,就算是再大的代價,在狠辣的事情,他都能夠做得出來!
不久後,太史耀月來到了一座單獨的院子,院子很大,看上起很是氣派。
這是雨仙兒,不對,應該稱呼爲太史仙兒。
這是太史仙兒的居住地。
太史耀月走進的時候,太史仙兒正在打坐冥想。
發覺太史耀月來了,太史仙兒趕忙起身,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恭敬行禮。
“呵呵,都是自家人,不必那麼多禮數。”太史耀月慈眉善目的說道。
“仙兒,最近修煉的怎麼樣?境界可有精進?”太史耀月關心的問道。
太史仙兒有些沮喪的搖搖頭:“仙兒愚鈍,目前還沒有什麼顯著的進展,這境界,越往後,越是難。”
“呵呵,不用這麼沮喪,武道一途,本就是這樣,需要無數的時間去沉澱與積累,以你的天賦,太叔祖相信,有朝一日,你一定能夠成爲太史家的最強者。”太史耀月和善的笑着,一副慈祥模樣。
太史仙兒重重的點了點頭。
“太叔祖,您這次來,是專程來看仙兒的,還是有什麼事情要跟仙兒說?”太史仙兒忽閃着如明月般動人的大眼睛說道。
不得不承認,太史仙兒簡直太美了,傾國傾城的容顏足以令萬物失色。
饒是太史耀月如此堅如磐石的本心,都出現了漣漪般的蕩動。
“太叔祖這次是專程來看你的,當然,也有點事情想跟你說說。”
這句話剛剛落下,太史耀月臉上閃過了一抹悲痛,直接擺了擺手,道:“唉,還是算了吧,不說了不說了......”
他模樣傷感,又帶着幾分神秘,這更讓太史仙兒好奇了。
“太叔祖,有什麼話您就直說吧,沒關係,仙兒能做的一定會做,謹遵太叔祖吩咐。”太史仙兒說道。
太史耀月欲言又止,一臉爲難,看着太史仙兒臉上的認真神情,最終,他又長長嘆了口氣。
“哎,真是造孽啊,我們太史家到底是做了什麼錯事,爲什麼要承受這樣的悲痛。”太史耀月道。
太史仙兒有些着急了,趕忙說道:“太叔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遲疑了良久,臉上的表情掙扎了良久,太史耀月才勉爲其難的開口:“這一次,你太爺爺受了重傷的事情你知道吧?”
“知道。”太史仙兒沉沉點了點頭,美麗的眼眸中登時迸發出了凜凜殺意:“都是那個陳家孽畜,我太史仙兒對天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把他斬於劍下,把他挫骨揚灰!!!”
“你太爺爺這次傷的很重,傷勢怕再難痊癒了,並且,他的獨臂也被斬斷,徹底淪爲了一個廢人。”
太史耀月傷感道:“這樣的傷情,對你太爺爺那等心高氣傲了一輩子的至強者來說,是根本無法接受的。”
“他......他......”太史耀月再次欲言又止,半響後才道:“罷了,太叔祖就跟你明說了吧。”
“你太爺爺知道自身情況,或許命不久矣,所以他做出決定,想用最後的生命力,來幫助你提升實力,爲太史家造就一位強者!”太史耀月滿臉悲痛。
聞言,太史仙兒大驚失色:“這怎麼可以?仙兒不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