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則林冷眼看着這一幕幕發生,卻是一聲不吭。他不是沒有同情心,而是對此刻發生的一切都沒有真實感。這就好像在電影院裡看電影,就算劇情再怎麼讓人憤慨,也不會衝上去毆打劇中的人物。
“我不管我不要奶奶被活埋你們是壞蛋壞蛋”小男孩甩開媽坐到地上嚎啕大哭。作爲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子,他沒有能力反抗父母的任何決定,唯一能想到的抗爭方式就是大哭大鬧。
可惜啊,孩子終究是孩子,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在家中自然也就沒有發言的權利。因此,即便孩子堅持的確實是真理,只要他的父母不認同,這種堅持就必然會被強制性的扼殺。
“啪”一個響亮的耳光扇在了小男孩的臉上。
男孩捂着紅腫的臉頰,先是愣了幾秒鐘,然後便瘋狂的放聲大哭。
哭,鬧,踢,咬,就地打滾……他用他所掌握的一切手段在抗爭,爲了保護自己的奶奶而抗爭。
“啪”又是一個響亮的耳光,力道甚至比剛剛還大了幾分。
那個中年女人一邊噼裡啪啦的落淚,一邊狠狠的對他喝到:“那是你奶奶的命不許哭再哭,明天就把你送進山裡去”
男孩驚愕的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看着自己的母親,甚至還驚恐的往後退縮了幾步。大概因爲剛剛哭鬧的太狠,他還在斷斷續續的抽噎着,一時半會兒似乎停不下來。
看到小男孩被嚇的瑟瑟發抖,徐則林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不就是送進山裡麼,難道山中還有吃人的老虎不成?這個時代的孩子,怎麼會這麼好嚇?
他並不知道,所謂的“送進山裡去”,是一種比活埋還要殘忍的恐怖習俗。
蒙古人曾一度要殺絕漢人,想要將所有的良田盡數變爲牧場。若非耶律楚材勸說,使他們意識到漢人還有“種地納稅”這一功能,當今天下早就沒有了漢人的痕跡。
在這個時空,漢人就是蒙古人用來種地的牲畜,甚至地位還不如畜生。對於沒有利用價值的牲畜,人們必然會將其宰殺。因此對於還不如牲畜的三等公民,蒙古人規定――六十歲不死者活埋
做爲三等公民的漢人,在經歷了戰爭和屠殺之後,又度過了這麼長時間的壓迫,早就變的麻木不仁、苟且自私。
孝順一點的,還會把家中六十歲的老人封進砌好的墳墓中,每日去送點吃食,讓其苟延殘喘。不孝順的,乾脆直接將老人扔到山裡自生自滅,不消半日老人就成了猛獸的果腹之食。
“送進山裡去”,其實就是把人送進山裡給野獸做食物。因爲確實見過這種事情發生,所以那個小男孩纔會那麼害怕。這種恐嚇方式,對於小孩子來說已經是相當血腥的了。
被自己的親生母親這麼恐嚇了一番之後,小男孩變得小心翼翼的。他好像被嚇傻了一樣,毫不掙扎的任由那個中年女人給拖了下去。
徐則林從頭到尾都沒有理會他們,像個雕塑一般的盤坐在牀上,腦子裡不斷的回憶着自己所知道的那些爲數不多的歷史。
漢族應該沒有這樣滅絕人性的傳統,父慈子孝纔是漢人尊崇的道德準則。再說了,儒家思想向來推崇尊老愛幼,長者在家族中一般都有着超然的地位。
“賤老弱,貴青壯”的這種變態思想,似乎是遊牧或漁獵民族纔有的。
史記匈奴列傳中有“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餘。貴壯健,賤老弱。”女真人是“其性奸詐,貪婪殘忍,貴壯賤老,精射獵。”而烏桓則是“貴少賤老,其性悍驁。怒則殺父兄。”
結合着遊牧民族的變態習俗,再加上那個中年女人提起過的“蒙古大人”和“三等公民”,徐則林大致判斷出了自己此刻的處境。作爲一個連牲畜都不如的三等公民,他的處境怎麼看都非常不妙啊
一夜輾轉無眠,卻沒有理出任何的頭緒,他甚至連靈力也沒有吸收到半分。對於這個扭曲的世界,他一直有種強烈的排斥感,幾度懷疑自己是中了幻境的迷惑,卻又想不出辦法來驗證或者破除。
第二天一大早,那個中年的女人便過來喊他起牀。前一天他只不過被自己的“父親”推了一把,頭撞到了牆上,順便流了點血。雖然昏倒的時候看上去挺嚇人,現在卻已經沒有任何不適了。
穿衣,擦臉,喝稀粥,然後全家一起上山砌墳。
沒錯,就是上山去砌墳~而且是全家一起去砌墳叔叔伯伯,嬸嬸阿姨,一起去給即將被活埋的老人砌墳
這見鬼的變態規矩
話說砌墳也有講究,活死人的墳墓和普通的墳墓不同。爲了便於區分,活死人的墳墓一般都會砌成花瓶狀,上下直徑小,中部直徑大,俯視呈圓形。砌的時候留有墓門,待砌好之後,便將老人放進裡面。
整個過程,徐則林只是在一邊冷眼旁觀。那個小男孩在他的旁邊偷偷的哭泣,任憑粗壯的“爹爹”叫了很多遍,也不肯動手幫忙。至於那位即將被活埋的“奶奶”,也在平靜的等待着自己的結局。
也許是準備工作早就做好了,在“叔叔伯伯們”的齊心合力之下,墳墓很快就被砌好了,只留下一道供人進出的小墓門。
“娘,您就在裡面安享晚年吧兒子們會每天過來給您送飯的。”那個壯碩的漢子迫不及待的將白髮老婦送進了墳墓之中。大概怕老人不願意,他甚至是用力推搡着將老人塞進去的。
老人被推了一個趔趄,一屁股坐到了窄小的墳墓裡,半天爬不起來。
“媽你沒事吧?”徐則林的那個“孃親”面露不忍。
“我其實早該死了。與其這麼活着,還不如早些死了省心。你放心,我不會怪你們的。”白髮老婦的聲音在黑暗的墓穴中迴盪,沒有任何起落調兒,平靜的彷彿心思已經徹底麻木。
剛剛推搡老婦人的壯漢,手突然一抖,對着墳墓艱難的張了張嘴,最終還是冷漠的背過身去。
徐則林眼尖,在他的眼眶中看到了一些本不該出現的晶瑩。如此看來,這個男人其實也不是他表現出來的那麼無情。
因爲規矩便是如此,所以結局無論如何都無法改變。幾個男人依舊認真的將墓門砌好,只留下一個可以送進食物的小窗口,讓老人家孤單的在墳墓裡等待死亡的到來。
“你們都走吧我熟悉一下以後的新家,看上去也挺好的。”老婦又一次開口,卻平靜的讓人心悸。
幾個男人對着墳墓用力的磕了三個頭,起身再度看了那個窗口一眼,然後便狠心的牽着各自的孩子下山。這一段崎嶇的路程,每走一步,他們的心裡都在滴血,恨不得將自己碎屍萬段。
沒用的牲畜就要宰殺,六十歲的賤民就要活埋這是蒙古族的統治者定下的規矩。若不執行者,處死全家
他們不是真的不孝順,也不願意變的如此殘忍。可是,爲了自己的生命,爲了孩子的生存,他們不得不拋棄自己的道德,將自己的親生母親親手送進墳墓。
他們也曾經想過要反抗,可是十戶人家纔有一把菜刀,這菜刀還保管在蒙古保長的手中。沒有武器,沒有領袖,各地的小規模反抗最後都以肆意的大屠殺而告終。
崎嶇的山路還沒有走到一半,徐則林的腦子裡突然響起了一段清晰的聲音:“神之試煉任務一:斬殺河西村駐守的十個蒙古保長,解救被活埋的孤苦老人。限時三天完成。”
聽到提示音的瞬間,徐則林腳下一滑,直直的往路邊的深溝滾去。
這古怪的地方,竟然他孃的是神之試煉他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參加這狗屁倒竈的神之試煉,也沒有想過要接替那倒黴的無聊的傻叉神
“我要退出我不想參加神之試煉誰想玩你就找誰玩去”徐則林在自己的心中吶喊。他記得他家老爹當時說過,神之試煉中沒有任何生命危險,而且可以隨時退出。
“警告:被選定之人,無權選擇退出,強行退出將被抹殺。”腦海中的聲音再次響起,可內容卻讓徐則林恨不得跳起來殺人。
“神人”徐則林在心中豎起了中指。
……
在徐則林接到試煉任務的同時,夏飄飄也接到了傳說中的神之試煉任務。與徐則林不同的是,小夏接到的竟然是傳說中的生存任務,內容是想辦法安全度過三天之後的婚禮。
是的,夏飄飄現在的身體即將在三天之後成婚。結婚,在現代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然而,對於這個時期的漢人女子來說,成婚不亞於下了一趟地獄因爲,蒙古保長們,竟然擁有漢人女子的第一夜權
第一夜權多麼堂而皇之的權利
在這一特定的歷史時期,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新婦的頭三天是一定要在蒙古保長家中度過。只因,漢人、南人是賤民,財產便可以任意奪取,妻女可以任意糟蹋,生命也可以任意殺戮。
以下字數免費
感謝死蕭蕭的打賞
關於六十歲不死活埋的說法,有野史記載大約是元朝的事情。注意,是野史和大約,請不要和某妖較真歷史真相。真相某妖並不瞭解,這只是
據元朝統治時期,蒙古人把全中國人分爲四等(其實是三等,蒙古人當時並沒有把自己當成中國人),我們所處的北方是三等公民――就是歷史書上說的那個“漢人”。
蒙古人如何統治漢人呢,除了建立必要的軍事力量和鎮壓工具外,還規定十戶爲一保,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擔任保長。這十戶的財產和女人,蒙古人可以隨意取用。
漢族人姑娘要結婚,必須先和蒙古保長睡覺,用文縐縐的語言說,就是這位姑娘的第一夜權是屬於蒙古人的;
漢族老人到了六十歲,必須送到野地裡的一個墓穴裡等死,這個墓穴也就是老人們說的“磚打墓”。
爲了防止漢族人造反,每十家漢族人才能有一把菜刀,而且這把菜刀是放在蒙古人家裡的,只有蒙古人同意,漢族人才能生火開竈。所以漢族人習慣的把這家蒙古人男人叫“老竈爺”,女的叫“老竈奶”。
每到新年,蒙古人要到縣城彙報整個村子的情況,爲了讓“老竈爺”“上天言好事”,到臘月二十三,每家每戶都會把好吃的送到蒙古人家裡,謂之“祭竈”。
因此,“老竈爺”和“老竈奶”的圖畫,人物穿着打扮都是蒙古裝。
這個試煉任務,就選擇了這樣的背景,至於真實性,這個有待歷史學家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