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沒多大差距的戰爭,決定勝敗的關鍵因素,就是適時而準確的應對,有了楊猛的提點,虎門炮臺的威力,在王奉友的手裡被充分的發揮了出來。
雖說損失了五十多座炮位,但相對於虎門炮臺的五百餘岸防炮位,這樣的損失,並不是致命的,先是全炮集羣射擊,之後是三組一百五十門火炮的不間斷轟擊,開花彈集中爆炸後在江面掀起的氣浪,衝散了凝而不散的戰爭迷霧,英軍戰艦的模樣,也能看出個大概了。
集中的炮火,不簡單的射擊,讓整個英軍的艦隊,短時間之內陷入了危險的境地,多艘戰艦已經開始冒着火光脫離艦隊了,雖說依舊有淡淡的煙霧,但冒着火光的戰船,已經可以算是清晰可辨了。
“白銅巨炮,集中瞄準一艘戰艦,一艘艘的打掉他們!”
江面的煙霧被吹散,這是一個戰機,對於英吉利的戰艦,楊猛遇上了就不想放過,接過這三門巨炮的指揮權,對王奉友來說,也不算是越俎代庖,畢竟他的能力有限,指揮虎門的其他火炮,已經夠他忙活的了。
巨炮的轟鳴響起,但結果卻不盡人意,受傷的戰艦,在移動之中,打固定靶,炮兵有相當的準確率,但打移動靶,即使是久經磨練,許多時候還是要靠運氣的,畢竟這火炮的準確率,還沒有高到指哪打哪的程度。
雖說白銅巨炮沒有集中目標,但也是在目標的附近爆炸的,虎門炮臺所用的炮彈,就成都是開花彈,江面上巨大的水浪。已經足以威脅英軍的戰艦了,在楊猛看來,試探到這種程度,額爾金的艦隊,已經可以退兵了。
但是。這戰局的發展往往是出人意料的,楊猛這邊做出了應對,英吉利那邊也是一樣,相對於虎門炮臺在楊猛到來之後,才做出的應對,英軍的應對速度無疑是及時而準確的。
這樣的應對。可不是書本上能學到的,這是需要實戰的千錘萬擊才能磨練出來的,虎門正面的炮火稀疏了一些,但死角地帶的炮火,卻呈現出了相當的密度。
虎門炮臺可不是全方位、無死角的炮臺,基於原本的炮臺只擴充了火炮數量與質量的虎門炮臺。死角依舊,這個死角是英軍準確掌握的東西,死角的炮火,雖說對虎門大部的威脅不大,但在炮火覆蓋範圍之內的那一批炮位,就只能被動挨打了。
“三爺,王奉友請命撤下那批炮位上的人手。白銅巨炮射擊虎門炮臺的死角!”
王奉友的這次應對還算得體,事情就該這麼做,被死角區域炮火覆蓋的炮位,雖說對江面上的英軍戰艦,多少有些威脅,但隨着炮火的深入與密集,這些炮位的作用就有限的很了。
“照着他說的來吧!”
三門白銅巨炮,幾乎是沒有死角區域的,但三門火炮,對死角區域的威脅還是太小了。死角攻擊,對虎門來說,雖不致命,但很麻煩。
每一處炮位的損失,都會擴大英軍戰艦的活動區域。王奉友放棄了一部分炮位,英軍的戰艦,就能多攻擊一片區域,優勢再次被英軍扳了回去,而留給虎門炮臺的只有被動挨打和散亂的炮擊了。
“部堂,依着江面上煙霧的走向,英軍的戰艦,已經散開了,正在江面上遊走着攻擊,咱們要如何應對呢?”
吳元猷作爲綠營的老油子,經驗還是很豐富的,陸軍可以依照行軍帶起的塵土辨別軍隊的數量與精銳程度,水師同樣可以依據煙霧的走向,確定英軍戰艦的陣勢。
“應對?這是王奉友的事情,讓王奉友來說一下吧!”
靈活運用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看過英軍的應對之後,新軍與英軍的強弱已經可以區分了,新軍雖說是以實戰來訓練的,但訓練終歸是訓練,遠不及生死一線的沙場給軍人的磨礪,在經驗與應對上,新軍無疑是弱勢的一方。
“王奉友,如此局面你要怎麼應對?”
楊猛心裡大致也有了應對之法,但指揮作戰的終是王奉友,想要新軍之中出人才,楊猛這個時候,就不能攬權。
而且英軍現在的戰法,對虎門的威脅並不大,現在就是耐力戰,英軍應該是想利用虎門長時間不間斷的炮擊,廢掉虎門的大部分火炮。
雖說用了三組火炮輪流射擊,但火炮的射擊時間終究是短促的,持續一段時間之後,火炮必須停火降溫,不然,炸膛的風險就會高上無數倍。
“鑑於英軍的戰法,應該讓虎門大半火炮停火,其餘火炮保持零散的射擊就好!三爺以爲如何?”
英軍的目的,王奉友算是摸清了,這就叫做戰場上的頓悟吧?王奉友這段時間的應對,勉強算是一個合格的將領了。
“你是虎門守將,該怎麼應對是你王奉友的事情,老子只是來觀戰的,你看着辦!”
給予王奉友更大的權力,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壓力,讓他進一步將所學的東西容易貫通,是楊猛要做的事情,也是他要驗證的事情。
現在看來,只有戰爭,纔是練就強軍的唯一法門,沒有一定量的死傷,不走上一段彎路,即使是久經磨礪的新軍,也只是基礎好一些的新兵而已。
“吳軍門,接下來奉友也需要您的襄助,如今英吉利的戰艦,猛擊炮臺的位置,虎門前方的灘塗,卻被他們放棄了。
想要給予英軍戰艦以打擊,炮營需要頂上去了。
英軍戰艦想要炮擊虎門,不管是擺陣還是散亂的炮擊,都要面對虎門這片灘塗的,只要將炮營十二磅以上的火炮,加上虎門軍械庫中,存放的火炮,在虎門灘塗一字排開。對英軍戰艦的殺傷,也是極爲有效的。
屆時,炮臺與灘塗的炮位兩廂結合,足夠讓英軍好好喝上一壺了,一旦英軍炮擊灘塗。吳軍門的人手撤下來就好,炮臺與灘塗的炮陣結合,也能使英軍首尾難顧。”
王奉友的應對之法,讓楊猛有種驚豔的感覺,看來自己的路子還是對的,沒有深厚而紮實的基礎知識。王奉友想要在短時間內,想出這樣驚豔的法子也是不可能的,初期的愚鈍,中期的靈活,後期的驚豔,王奉友的路子。就該是新軍將官們的路子,在實戰之中不斷將肚子裡的東西,用到戰爭之上,就是雲南新軍,真正成爲一支強軍的關鍵。
“不錯!王奉友,再接再厲,將來新軍必有你的一席之地!
等這次炮戰之後。依着你的法子,在虎門和大灣的灘塗,建直線封鎖江面的炮陣,多看看英軍炮火的角度,這修造設計工事的擔子就交給你了。”
虎門出了疏漏,當然也有楊猛的責任,之前他過於相信集羣火炮的威力了,但相對於寬闊的珠江口,虎門炮臺的火炮數量還是遠遠不夠的,若是虎門有五千門火炮。幾個齊射怕是英軍的艦隊就不存在了。
但五千門火炮,造價之上上千萬,即使是財大氣粗的楊猛,也沒有這個能力吶!五百門火炮,對虎門炮臺來說。已經算是不少了,防禦體系太過單一,纔是虎門真正的弱點。
海陸空的立體防禦體系,楊猛現在建不起來,但海陸結合的防禦體系,還是沒多大難度的,水雷、炮艦或是其他水上的攻擊手段,對於拱衛炮臺來說,還是很有效的,而且還是很省錢的。
依靠水雷,木排水城,擊沉了英軍的三艘戰艦,若是水雷再多一些,若是有魚雷之類的玩意兒,英軍還能這麼肆無忌憚的炮擊虎門嗎?
自打楊猛來了,虎門傾瀉出去的炮彈,怕是英軍艦隊的數倍之多,一發普通的二十四磅開花彈怎麼也要十兩銀子左右的價格,成千上萬的傾瀉出去,這樣的消耗,比鑄造火炮的消耗大多了。
戰爭,裝備的花銷是固定的,而這些裝備的消耗纔是真正花錢的大項,一發鉛彈,幾克十幾克或是幾十克洋藥,價格寥寥,但是幾十萬人、上百萬人,不間斷的射擊呢?這樣的消耗纔是真正的燒錢。
廉價而有效的殺傷敵人才是軍隊的目的,這也是楊猛秘密製造白.磷.彈的原因,一顆白.磷.彈,或許價值幾十上百兩銀子,但他造成的殺傷,卻是極端恐怖的。
陣地戰、攻城戰,一百發白.磷.彈的威力,恐怕要強過成千上萬發開花彈、幾十萬發甚至上百萬發子彈所造成的殺傷,而隨着化學和工業的發展,白.磷.彈的造價也會急速的下降,再有一段時間,白.磷.彈的造價不一定會高過開花彈的,這就是廉價而有效殺傷敵人的利器,至於殘忍與否,那不是軍隊的事情,而是政客們需要解釋的事兒,建立軍隊的目的只是爲了殺戮而已!
相對於炮彈,水雷對戰艦的威脅無疑更大,而製造的成本,這水雷怕是幾個普通人受過一定量的訓練,手工就能製造出來,而一顆威力正常的開花彈,至少需要十幾個人,幾臺或者十幾臺機器的協作才能完成。
戰爭,表面上打的是雙方軍隊的戰力,實際上打的卻是彼此的國力與工業水平,維持國家正常運轉之下,一國能拿出多少糧食、多少軍費,這決定着軍隊的數量;而一國的工業水平,則決定着軍隊的戰力,槍械射程的遠近、威力的大小,由工業水平決定,而火力的密度,也與工業水平息息相關。
論工業基礎,即使經過了數年的發展,楊猛治下的省份依舊不如英吉利,雖說楊猛這些年建造的軍工業規模很大很大,但持續的生產能力,卻受到了國力的制約,畸形的工業很難維持長久的戰爭,若是虎門這樣的消耗戰,打上三五年,即使楊猛建造的軍工業再龐大也會被英吉利拖垮的。
這原因也簡單,只有兩個字:糧食!一旦戰爭開始,外部進口的糧食就要大打折扣,很有可能外部的糧源會因此而斷絕。
江南之地的四大湖區,至今沒有到手,楊家所轄的田莊,產量面前能夠自給,可楊家所轄的人口又有多少呢?
雲南、藏邊的人口基本上屬於楊家,貴州、廣西能夠達到七八成,四川四五成,兩湖廣東兩三成,皖贛一兩成,兩江蘇浙楊家大規模的田莊寥寥無幾,直隸、山東、河南以及西北之地,就更少了,整個大清四萬萬人,楊猛治下的百姓也就一萬萬多點,將江南的四大湖區攏到自己手裡,楊家的人口可以衣食富足了,剩餘的人怎麼辦?
三萬萬的人口,一場大的饑荒,就能奪去成百上千萬人的生命,軍事實力,楊猛可以在短時間之內拉近與列強的差距,可國力呢?若是全國有四分之三的百姓食不果腹,戰爭即使是在本土打響,楊猛的勝算又有幾何呢?
人口多意味着潛在的兵員多,但也意味着龐大的負擔吶!不能遏制國內的戰亂,不能讓大清的農業步入正軌,就意味着楊猛不能發起長時間、大規模的戰爭。
軍力的強弱不是關鍵,工業水平的高低也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國力的強弱,只要國家能維持,勝算就有八九成,國家難以爲繼,就只能打打示威性的戰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