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修建碼頭
“楊先生,你覺得這條河咱們修還是不修了?”看着工部送回來的朱棣關於修運河的批覆,朱瞻埈向楊溥詢問着他的意見。
其實這條河修不修對於朱瞻埈來說是沒什麼所謂的,有水力加持固然能夠提高工坊的工作效率,但沒有也不影響什麼,無非是效率低一點,花費的人工多一點而已。
至於說沒有水力機械,就造個蒸汽機出來什麼的,卻也大可不必。
倒不是說朱瞻埈不知道工業化的好處,亦或者修仙的覺得做什麼都要用修仙的手段,只是真的覺得沒有必要。
蒸汽機確實可以極大的提高生產效率,快速且大量的生產各種產品,但問題是生產出來了這些產品要怎麼處理?
賣?明朝初年整個國家都還是穩定的小農經濟模式,家庭式的手工作坊已經能夠滿足明朝人的絕大部分生活需求,要到明朝中後期纔有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更大的市場需求。
所以工業化的大生產對於現如今的大明來說是沒有太大必要的,因爲市場沒有這麼大的需求。
英國能夠在十七、十八世紀發明蒸汽機,開啓工業工業革命,是因爲當時的英國社會已經發展到了這個階段,產生了足夠的市場需求,迫切的渴求生產力的提升。
但如今的大明社會,還沒有這樣的市場需求。
當然,把蒸汽機做出來,作爲一種技術儲備可不可以?這當然是可以的,用新技術的應用去倒逼市場擴大,人爲去用大量工業化產品去催生市場需求,並不是不可以。
只是這對於朱瞻埈來說,沒有太大的必要,至少在眼下是沒有必要的。
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提升科技水平?他是修仙的,大可把修行的根基打好了之後,再來搞科研。
賺錢?這確實算是一個理由,可問題是接下來他爹要乾的活叫開銀行,還是負責貨幣發行的中央銀行,有比這更賺錢的買賣嗎?
要是搞實業能比開銀行賺錢,金融巨頭也就不會成爲後世的萬惡之源了。
所以對於朱瞻埈來說,眼下的這個工坊就跟大明的生產力一樣,有條件的話就提升一下,沒有條件的話也無所謂,現有的生產力夠用就好。
不過朱瞻埈的態度雖然是無所謂,但楊溥卻並沒有這麼想。
他在認真考慮了一番之後對朱瞻埈說道:“殿下,可否沿長江開鑿一條水渠,引長江水入渠,將工坊搬到江邊,以此來滿足工坊的需求?這樣既可以節省成本,也可以滿足工坊的使用需要。”
軍營本就靠着江邊,如果將工坊也靠在江邊,楊溥提出來的這個想法也確實可行。
朱瞻埈想了一下之後,便點頭同意了楊溥的建議:“楊先生可以和工部的人覈算一下,若是能夠滿足工坊的需要,就這麼做吧。”
“殿下放心,我會和工部的人處理好這件事的。”楊溥應下了差事,卻又對朱瞻埈問起了另一個問題:“只是工部這邊都還是小事,這修水渠的錢從哪裡出纔是問題。
朝廷撥下來的錢款雖然夠用,運河改成水渠也花不了多少,可到底還是一筆開銷,殿下您看是先用其他的錢款支應着,以後再補上,還是另想其他辦法?”
要做事就逃不開一個錢字,無論是修運河還是修水渠,只要開工就得花錢,不過是花的多少的問題。 朱瞻埈手上當然有錢,只是這些錢是用來練兵的糧餉錢款,並沒有這筆預算。
不過有錢就好說。
按照楊溥的計算,如果朱瞻埈鐵了心要修運河,那這筆錢肯定是不夠用的,畢竟修一條運河的開銷實在是太大。
這也是他之所以要建議朱瞻埈把運河改成水渠的原因,最起碼水渠的開支要小很多,若是朱瞻埈願意去找皇帝求求情,也未必不是不能從皇帝那裡把這筆預算要來。
實在不行,也可以先從賬面上把這筆錢借出來,等水渠修好了之後再想辦法補上。
至於說補上缺口的方法那可就太多了,不管是在招募勳貴子弟的時候收點孝敬,還是將來工坊蓋好了乾點私活掙錢,亦或是在給朝廷的報賬方面做一些花賬,楊溥都有辦法解決這筆錢的問題。
畢竟修一條水渠的開銷只有那麼多,想一些辦法補上確實不難。
至不濟,還可以用勳貴將門撈錢的祖傳法子,吃點空餉也能把賬面抹平,只看朱瞻埈想不想罷了。
這要是放在洪武朝肯定是不行的,明初四大案裡的空印案不過是官員們想給自己行個方便,都被老朱掀起了滔天大案,楊溥的這種做法肯定是要掉腦袋的。
但如今的永樂朝雖然也管得很嚴,官員們大多還有點節操,可有些事情卻也有了可操作的餘地。
只是對於朱瞻埈來說,這些方法卻是他所不喜歡的。
他在想了一下之後,對楊溥問道:“楊先生,咱們建軍營,這各種材料的運送是從水路運過來,還是從陸路運過來?”
“水路?陸路?軍營建造所需的材料物資,都是從南京城裡戶部的倉庫撥給,是從陸上用車馬運過來的。”楊溥有些奇怪朱瞻埈爲什麼要這麼問,但也還是認真回答了這個問題,並且補充道:“如果殿下覺得用車馬不好的話,也可以在城裡找個碼頭,用船沿着秦淮河運過來,只是這樣的話就需要修個碼頭了。”
聽到楊溥這麼說,朱瞻埈滿意的點了點頭,笑着說道:“沒錯,確實要修個碼頭。”
楊溥腦子一下子有些沒有轉過彎來,不明白朱瞻埈爲什麼要這麼作,但作爲謀臣他還是皺着眉頭思索了一下之後說道:“殿下若是隻爲了運輸建造軍營的材料,大可不必如此大費周章。
從南京城裡到這也沒有多少路,用車馬運輸比建一個碼頭的開支要小得多……殿下您是另有安排嗎?”
“不錯,楊先生你是懂實務的,你說如果我在這定淮門外修一個碼頭,允許商船靠岸裝卸貨物,那些商人願不願意出錢幫我修這個碼頭,甚至是修一條運河呢?”朱瞻埈看着楊溥,衝他笑着問道。
看明代南京地圖的時候看錯了一個地方,我把定淮門北面的護城河看成了秦淮河,才說要修個運河,但實際上秦淮河在那裡並沒有往北而是直接進入長江了,不用修運河,鬧烏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