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龍山觀的玉環洞天外頭,楊璟坐在一塊炸塌的石頭上,已經將勾踐寶刀插回後腰,手裡把玩着那支重管左輪,槍管仍舊還帶着餘溫。

眼下的場面也確實讓他有些爲難,胡命橋雖然對他很是冷漠,但能夠將武當絕學大黃庭傳授給楊璟,在楊璟走火入魔之時,救了楊璟一命,可以說恩同再造,楊璟也確實沒有誇張,他確實算得上楊璟有實而無名的師父。

可胡命橋身爲官家趙昀身邊最親近的死衛,明知道羅道寧和甘露師太乃是紅旗墰的宗師級殺手,卻仍舊站在他們的戰線之上,這可就是勾連反賊的大罪了。

而楊妙真在血緣上乃是楊璟的姑奶奶,且不提他們之間這層沒有感情的血緣關係,單說楊妙真爲了替楊璟除掉紅旗墰這個隱患,不惜放鬆防備,引誘紅旗墰的人上山,甚至寧願將自己與紅旗墰的人封死在洞天裡,光是這一點,便是楊璟該償還的好大一筆恩情了。

至於羅道寧和甘露師太,兩人都是紅旗墰最頂尖的高手,是刺客之中的宗師,能夠爲了對楊友的那份忠誠,而俯首聽命,輔佐楊復血,這份忠義也是值得敬佩的。

也正是因此,楊璟才更加的爲難。

若說他們該死,也確實都該死,起碼沒有哪個雙手是絕對乾淨的,可若說情分,也都有情分。

如果是在後世,楊璟必定照章辦事,所謂法不容情,往日的事情也不消說,該是如何便如何,讓法律來進行公正公平的審判和制裁也就罷了。

可這個時代卻不一樣,這時代講究的不是法律,而是王法。

所謂王法,說白了就是王的法,或者王族的法,或者說王公貴族們的法,這種法律是有特權的,是爲了維護權貴和皇族的利益而設定的。

也就是說,古代法律其實是人治,而現代法律是法治。

古人在斷獄審查上,通常會考慮情、理和法三個方面,所謂嚴明者,謹持法理,深察人情也;想要公平地處理一樁案件或者事件,就必須參照法理的同時,還要察看人情,用人情來理解法理,用法理來說明人情。

起碼這是古代官吏們斷案的一個基本原則,說白了其實就是法律雖然是法律,但也要兼顧一下人情。

所謂情法並立,互爲輕重,既不以法傷情,又不以情淹法,並重情法,共同爲治是也。

這種律法理念,其實是與當時社會制度密不可分的。

比如尊長和後輩發生了打罵殺傷等衝突之時,卑幼的一方就需要承擔更多的刑事責任,因爲尊老是道德情理。

而夫妻之間,因爲男尊女卑,丈夫會享有更多的律法特權,而對於子女方面,父親的特權也要比母親更多。

比如子女明知道父母犯了罪,如果你不告發,就犯了罪,爲法所不容,可如果你告發了,又是不孝,爲理所不容,同樣是犯罪,唐律甚至規定,子孫告祖父、父母者,子孫處以絞刑!

但如果母親殺死父親,不論是嫡母亦或是繼母,子女就不再受到法理的約束,即便告發母親,也是理所當然,因爲父親要比母親更尊貴更具權威。

這就是古代法律的專制性和弊端所在。

楊璟身爲折獄郎,在官家欽命這一官職之後,對刑部和大理寺的案件都有權過問和監察。

但破案是楊璟的長處,而斷案卻是楊璟的短板,因爲他對宋朝的法律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般精通。

趙昀之所以用楊璟擔任折獄郎,其實監察的權柄大於審判,更加看重的其實是楊璟破案的能力,而非審判。

也正是因此,在遇到目今這種情況之時,楊璟乾脆當了甩手掌櫃,我可以治你們,但也可以放你們一馬,如何選擇,就看你們自己了。

楊璟走出去之後,羅道寧和甘露師太兩人便陷入了一片空白,他們二十幾年來,一直將楊復血當成楊友的血脈,忠心不二地輔佐着這個扶不起的阿斗。

楊復血沒有宅心仁厚的品格,反而在紅旗墰的溺愛之中放任自流,他隨心所欲,作惡多端,而羅道寧和甘露師太卻是武當的宗師,幾次三番耳提面命,想要他改邪歸正,可收效甚微,楊復血仍舊我行我素。

直到楊復血發動這次刺殺,二老仍舊還是持反對的意見,只是他們終究拗不過楊復血,這才參與了進來。

然而楊璟一槍便將楊復血的腦袋轟成了爛西瓜,就彷彿兩人二十幾年來的心血,全都付之東流,自己看着長大的孩子,一下子就成了無頭的屍體!

這種悲痛還未來得及接受和消化,楊璟卻又爆出更驚人的事實真相,殺死了楊復血的人,原來纔是楊友的親生兒子,所有的一切,都只不過是個騙局!

二十幾年,便是養一條狗,都會生出感情來,更何況是個人?

楊復血雖然走了歪路,但終究是他們養育成人,而他們養育和教導楊復血的初衷,完全是因爲他們對楊友的忠貞不二!

如果他們仍舊保留着這份忠貞,便該對楊璟效忠,因爲楊璟纔是楊友的血脈,他們養育長大的楊復血,不過是個冒牌貨,二十幾年的付出,竟然都是被人算計,都只是個陰謀!

對於羅道寧和甘露師太而言,這是一個堪稱致命的打擊,幾乎顛覆了他們對人生的態度。

他們是同門師兄妹,但同時也是一對道侶,他們相互扶持,相濡以沫,風風雨雨數十年,唯一的遺憾便是沒有子嗣,而楊復血卻正好填補了他們的遺憾。

這也正是他們之所以如此溺愛楊復血的原因之一。

可現在,他們才發現,這份溺愛,本該給予楊璟,卻因爲楊復血的親生父親設下了軌跡,欺騙了二老以及紅旗墰所有人,他們卻是將溺愛給予了楊復血,而導致楊璟流落民間,雖然歷經艱辛,卻也自學成才,可終究是虧欠了楊璟太多。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便是楊復血這樣的邪惡之子,羅道寧和甘露師太也會爲他默哀,在這樣的節骨眼上,明知道整個紅旗墰都愧對了楊璟,他們卻也沒能即刻跳出悲傷,轉而接納楊璟。

至於楊妙真,她確實是在保護楊璟,也正是因爲保護楊璟,才讓楊璟遠離這一切,自己默默地付出,甚至甘願與敵人同歸於盡。

當年的往事已經無法考究,即便楊妙真,她寧願爲楊璟付出生命,卻也不願再舊事重提。

但她對楊璟這份愛護,卻是毫無爭議的。

而胡命橋,因緣際會救下了楊璟,楊璟在修煉三種內功的奇葩道路上越走越遠,他也滿懷期待,雖然金關玉鎖和血脈論並不是他教的,但在胡命橋的心中,楊璟是他最滿意也是最期待的一個作品,他心裡始終期待着,不知楊璟能夠走得多高多遠。

加起來近乎二百多歲的四個宗師,或者四個老人,此時面面相覷,卻同樣感到非常的爲難。

胡命橋很清楚官家的性子,當他得知鬆晏真人張寶櫻便是紅襖軍首領楊妙真之後,他終於知道官家派楊璟來監控龍山觀的真實用意。

對於官家對他隱瞞了這個消息,胡命橋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芥蒂,因爲他始終只是個侍衛,他被明令禁止不得參政,雖然官家很多時候都會徵詢他的意見,但並不代表他就能夠主動插手政務與國事。

以他對官家的瞭解,無論是羅道寧甘露師太,還是楊妙真,只要事情泄露出去,他們的下場都不會太好。

楊璟說能夠殺死他們,倚仗的並非暗察子們手中的弓弩,更不是楊璟手裡頭那支火槍,而是大宋王朝的皇帝陛下!

他想要保護自己的師弟師妹,但胡命橋知道,如果沒有楊璟的幫助,這件事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楊妙真也同樣如此,如果她想要繼續隱瞞身份,想要繼續在龍山觀修道,也必須安然揭過此事。

楊復血已經死了,紅旗墰參與此次刺殺行動的人,也都死了,事情算是暫告一段落,如何收場,看的是這四個老人的態度,同時也要看楊璟的決定。

而楊璟的意思很明確,你們對我的態度,就是我對你們的決定!

四人還在洞天裡思量之時,楊璟已經走了進來,見得氣氛凝重,便朝暗察子們和陳錫賢道:“所有人都出去吧。”

“大人...這...”陸長安也是擔憂楊璟的安危,可見到楊璟眸光一掃,也就低下頭去,朝暗察子們使了個眼色,衆人便收了弓弩,默認有序地退了出去。

“可是師父她老人家...”差點闖下大禍的易姬還想強留下來,可看看地上腦袋都被轟爛的楊復血,又看了看楊璟那冷漠的神態,也只好閉上嘴巴,任由陳錫賢拉着走了出去。

劉漢超和風若塵對楊璟是有絕對信任和信心的,既然楊璟做出這樣的決定來,他們自然沒話說,乖乖帶着人手走出了洞天。

楊璟將重管左輪收回後腰的特製牛皮槍套裡,這才走到了四人的面前。

這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面對四名宗師,卻沒有半點的怯懦和懼怕。

“我給你們一個提議吧,接不接受也就一句話的事,接受了便皆大歡喜,不接受的話你們繼續死拼,完了本官再過來收拾殘局便是了。”

羅道寧和甘露師太終於擡起頭來,目不轉睛地看着楊璟,雖然仍舊陌生,卻又不得不讚賞楊璟的泰然和沉穩。

楊璟朝四人掃了一眼,而後條理分明地說道:“第一,關於你們的身份,暗察子和龍山觀其實都不甚清楚,我的身世雖然泄露了,但我自己會處理,這是大事化小的首要前提。”

“第二,蓮花真人想要保住你們,這一點我很清楚,想要做到也不是不行,往後你們就跟在我身邊,充當我的私人護衛,問題也就解決了。”

“第三,鬆晏真人想要繼續修道,就安心修你的道,龍山觀的事情就不要管了。”

楊璟的提議其實很簡單,想要大事化了,便將所有的事情都放下,誰也別再追究誰,剩下的由他扛着,這就是解決的辦法。

“讓我們跟着你?”羅道寧和甘露師太有些無法相信,畢竟他們適才還是楊璟的死敵,紅旗墰的刺殺目標,就包括楊璟在內,而楊璟卻選擇相信他們?

楊璟看着二老,朝他們說道:“你們可知這二十幾年,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楊璟如此一說,羅道寧和甘露師太相視一眼,終於默默低下了頭。

第九十八章 客棧第七百六十二章 迎來送往城門之爭第三百七十九章 仔細勘察確認死因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無派來拜訪第七百零零五章 維繫之道帝王之心第七百五十一章 魔女的耐性有多少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幸言中劫數來臨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父無犬子耶第五百九十一章 素月懇求本玄出手第四百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臨危救急第二百四十八章 羣英會望南風第二百二十章 靈種火堆把戲第五百九十二章 本玄師弟心生感悟第六百五十七章 丞相可敦脣槍舌戰第八百二十九章 君臣談崩再無瓜葛第五百六十三章 協同提刑檢查後窗第二百二十七章 脣槍舌戰往來第一百零七章 放人第四百零零六章 絕處逢生意外現身第五百六十二章 淮西提刑突如其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太歲頭上莫要動土第一百八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四十五章 萬壽太乙慶典開始第四百零零零章 踏上魚梁追殺王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可憐之人可恨之處第三百一十二章 黃泉紅蓮業火第六百八十一章 重甲鐵騎血肉之軀第五百二十四章 對峙鬆晏回想身世第三百七十二章 意外之喜天大情報第四百三十一章 黃雀在後錯傷女兒第五百零零六章 三人合作順利出宮第六百三十四章 勸說別吉外出尋寵第七百三十章 散播消息刑部提人第五百八十章 有驚無險大功告成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官被圍第七百六十二章 迎來送往城門之爭第七百五十九章 自古英雄不問出處第八百零零四章 殺招過後還有後手第四百一十三章 入宮解蠱郡主同行第四百一十六章 古怪老僧夜送國書第三百八十一章 郡守揪出罪魁禍首第五百零零一章 風波平息對話右相第七百七十一章 姒錦無恙道出始末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子反目第七百七十六章 逆賊四起南下平叛第四百七十二章 二八佳人別離情深第七百五十章 平定局面處置手尾第五百一十五章 山門受阻解劍卸甲第五百九十章 對峙仙姑神像露陷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理相國意外之舉第七十一章 出馬第一百三十八章 童兒鬼蠱第三百零零零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七百六十一章 蛟龍現世所向披靡第一百三十二章 繡衣指使第七百五十八章 蒙古大軍窘迫境地第九十九章 夜歌第二百零零七章 佈局反擊成功第三百四十一章 南宗五祖紫清真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內等虞侯出手警告第一百三十章 火槍震懾第二百五十章 三招半試牛刀第二百零零一章 乏味無聊宴會第五百五十七章 分析創口捉拿嫌犯第二百一十一章 閒時靜思前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長堤餞別第十八章 挨悶棍第二十二章 黑衣女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兩招一招半招第七百九十五章 颱風肆虐龍女新生第二十八章 背黑鍋第八百一十七章 進入鄂州面臨圍殺第二十四章 脫險與求助第四百八十一章 提前準備瓊林盛宴第六百二十三章 雪山聖湖神使居所第六百零零八章 宗雲出兵杜庶調查第五百零零零章 殿中御史圍攻相府第七百九十四章 休養生息風雲突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將養傷勢通判來訪第六百五十九章 雙方對質姒錦殺人第六百零零五章 臨死訣別反中靈惑第二百六十七章 憤怒的小啞巴第六百七十二章 孤膽英雄大發神威第一百五十一章 白魚說蠱第二百一十六章 辭行入住山寺第八十四章 援兵第六百九十八章 傳說之中的副宗主第七百三十六章 義子先行侯爺爲難第五百三十二章 五月初四燈火如晝第二百二十一章 放肆踐踏尊嚴第四百七十四章 御史走狗深夜搶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城樓之內西海侯爺第一百七十章 再來九式第二百二十五章 三碗倒的衝突第八百二十四章 百姓聲援禁衛退走第一百九十一章 童蠱告急第四百七十三章 風月臨安繁華奢靡第五百七十九章 手術途中遭遇突變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得清閒又來強敵第六百零零九章 偶然甦醒點出內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