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官家差遣結束休沐

老和尚終究沒有與楊璟拼命,也佔不到楊璟甚麼便宜,楊璟安全回到了府邸,但心裡卻堵得發慌。

他早知道段初荷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道路,卻沒想到自己會成爲她的敵人。

不過與老僧的交手,也讓楊璟對自己目前的功力,進行了檢驗,心裡也有了底,楊璟的信心也更足,爲了保護自己和守護身邊的人,楊璟也收拾了心情,打算利用剩餘的假期,專心練功。

然而他到底還是失算了,這纔剛過了午後,宮裡便再度宣召,楊璟不得不趕到宮裡去。

趙昀的身體已經無礙,有齊懸濟在調理,又有楊璟的菸斗給了他心裡暗示和安慰,趙昀也漸漸擺脫了丹癮。

“楊璟,你可是好福氣啊!”趙昀一見面便突然開口說道,笑容意味深長,楊璟不由心頭咯噔,難道段初荷的事情敗露了麼!

見得楊璟有些驚慌,趙昀也搖頭道:“連朕都沒享受過這麼長的休沐,可不是好福氣麼?”

楊璟一聽,原來是說休沐之時,不由鬆了一口氣,朝趙昀行禮道:“那也是聖恩眷顧,楊璟是受寵若驚了...”

古時休沐便是休假的意思,歷朝歷代的官員都有這樣的法定假日,顧名思義就是讓你休息,好讓你洗個澡。

在漢朝的時候,一般上班四五天,就休息一天,而到了隋唐,則變成了十天一休,當然了,一些重大節日也可以休息,而且還能與家人團聚。

宋朝對官員是最爲寬容與優待的,雖然是旬休制度,但春節、寒食、冬至都放假七天,又有上元節、天聖節(也就是皇帝父母的生日)、夏至立春之類七七八八加起來,宋朝官員一年的假期能夠達到一百多天!

到了明清時代可就不同了,休沐被取消,明太祖朱元璋把廢除了宰相制度,政務親力親爲,連皇帝本人都沒假期,官員也就不用墊高枕頭想休息了,而且明朝是對官員最爲苛刻的一個朝代,貪污一些銀子就要被剝皮做成稻草人,放在衙門口展覽。

閒話也休提了,趙昀與楊璟寒暄一番之後,便讓楊璟幫他檢查了身體,確認身體恢復不錯之後,也就進入了正題。

“楊璟,你可知丁大全一直給朕進獻金丹?”

楊璟聽得如此敏感的話題,心裡也有些緊張,不知該如何應答,過得許久,才朝趙昀諫言道。

“陛下,恕臣直言,丹鼎一道確實有其奧妙,但此物乃道家門人修真所用,需要配合道家內功,才能化去藥力,尋常人長久服丹,沒有內功散去殘餘的丹毒,對身體實是有害無益...”

這些天朝廷對丁大全的抄家行動已經結束,楊璟還以爲趙昀一如抄家閻立春一般,找不到丁大全暗藏的丹藥,纔想讓楊璟去調查。

楊璟已經三番四次向趙昀解釋過丹藥的毒害作用,見得楊璟舊事重提,趙昀也是哭笑不得,朝楊璟道。

“難爲楊卿家如此關切朕的身子,你放心,朕不是讓你去尋丁大全的金丹...”

楊璟不由鬆了一口氣,又聽得趙昀繼續道:“眼下徐佛和董槐正在清查丁大全的黨羽,一時間抽不開身,所以朕想讓你這個閒人出去辦這樁事情。”

“朕要你去把丁大全的丹方給我找回來!”

“找丹方?”

“是極。”

見得楊璟一臉不解,似乎在懷疑自己還要重蹈覆轍,趙昀便朝齊懸濟使了個眼色,後者朝楊璟道。

“楊爵爺,官家體內的丹毒靠着調理雖然也能夠漸漸清除,但畢竟緩慢,這些丹毒留在體內,對身體傷害很大,如果大人能夠尋得丹方,老朽便能夠照着那丹方,給官家配製解藥,如此一來,丹毒也就能很快散去了。”

齊懸濟這麼一解釋,楊璟頓時明白了過來。

經過了這些天的休息,楊璟也恢復了精力,正想找些事情做,便朝趙昀道:“臣定不辱命!”

見得楊璟如此欣快便答應了,趙昀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朝楊璟道。

“楊璟,莫以爲朕故意那些小差事故意打發你,你剛上任不久,對政務還不甚熟悉,總歸需要個過程,朝堂上的事情,大小都關乎千萬百姓,兒戲不得,眼下有董槐這個老傢伙管着,朕也放心,你便先上下看一看,往後才能給朕賣命。”

楊璟其實對朝堂政治並不感興趣,勾心鬥角的事情也厭煩,更沒有太大的野心,還是查查案子來得暢快,趙昀這麼一解釋,楊璟也看得出他的誠意,便朝趙昀道。

“臣知道自己的斤兩,尋找丹方事關陛下龍體安恙,又豈是小差事...”

趙昀聽得楊璟如此回答,也滿意地點了點頭道:“你能作如此想法,自然是最好的了。”

“那丁大全本是龍山觀的提點,相信煉丹之人應該就在龍山觀裡頭,朕早先擢你爲洞宵宮提舉其實也想讓你管一管這些方外之人,如今便由你往龍山觀走一遭吧。”

楊璟當即領命,趙昀又說道:“那龍山觀裡頭有幾個老人與太后有些關係,是楊家的宗族,早年間與...總之遇到麻煩的話,找董宋臣去太后那裡說項說項便罷了。”

楊璟一聽,頓時覺得有些不妙,本以爲尋找丹方能夠避免政治,沒想到裡頭竟然還有這麼一層。

難怪趙昀會讓楊璟出馬,感情這龍山觀背後是楊太后在撐腰,其他人利益牽扯太大,反倒不好出面,沒有任何根基的楊璟,倒是最適合不過。

只是楊璟想了想,又不是將整個道觀給鏟了,不過是進去找找丁大全的老相好,把丹方問出來,應該不會有甚麼麻煩。

不過趙昀特意提起董宋臣,似乎也已經知道,董宋臣和丁大全應該是一條船上的,至於趙昀有些什麼用意,楊璟還需要深思熟慮才能做出判斷來。

莫看這些個宮觀閒職沒什麼實權,這實權也僅僅是相對於朝政而言的。

這些個提點提舉宮觀官,其實就是管理天下道士的官職,因爲道士和僧人都實行免除徭役和賦稅,還有天下信衆養着,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得到道士的身份證明。

約莫在唐代前後,道士的管理制度開始漸漸成形,唐代是比較開明的朝代,佛教和道教相互更替,成爲百姓的精神信仰,所以僧人和道士通常由宗正寺之類的機構負責管理。

往後的各朝各代,也都有類似於道錄司之流的管理機構,到了宋朝,便是這些宮觀官了。

道教在宋朝之所以興盛,除了丘處機被成吉思汗冊封之外,還有着另一個原因,那便是佛教纔剛剛經歷過一場浩劫。

五代十國信佛的不少,因爲常年戰亂,許多人都躲入寺廟之中,尋求庇護,如此一來,寺廟遍地,從事勞作和生產的人也就少了,經濟也就受到了影響,甚至於連鑄造錢幣的銅都很緊缺。

到了後周世宗柴榮的時代,這位雄主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滅佛運動,取締寺廟,將佛像上的金和銅全都融了,用來鑄幣,使得國家的經濟得到了發展。

而後周世宗的時代並沒能持續太久,因爲太祖趙匡胤就從柴榮那年幼的兒子手裡,把江山給奪了過來。

可以說,周世宗柴榮滅佛所取得的成果,直接奠定了宋朝的興盛開局,再加上全真道的興起,道教也就開始蓬勃發展起來了。

別的不說,便只是在臨安城內,便有洞宵宮、景靈宮等十三大宮觀,這景靈宮本是太祖出身之地,又來南遷臨安,便將中興四將之一的劉光世的府邸,改建成了景靈宮,以奉祀大宋的歷代帝后。

除此之外,還有萬壽觀、太一宮、延祥觀、顯應觀、佑聖觀和寧壽觀等等。

這些皇家道觀香火鼎盛,人流往來如織,周邊形成了大規模的商業區,熱鬧非凡,裡頭其實有很多油水可撈。

再者,道觀周邊的田產和林地也是相當的大,這些土地能夠爲道觀帶來極其可觀的收入。

比如楊璟所提舉的洞宵宮,本來名喚宗陽宮,後來才改名洞宵宮,其周邊便有十八里的林地,裡頭有溪流有山洞有山崖和水池等等,幾乎就是個皇家園林的規格了!

這些個大宋官員們,連秦樓楚館勾欄瓦子都各自霸佔,這些宮觀自然是不會放過。

除了景靈宮和洞宵宮等太過重要,有着皇家奉祀作用的宮觀之外,其他的宮觀,其實都已經被利益所浸染,滿滿都是銅臭味了。

不過宋朝皇帝對道教素來是大力提倡的,真宗時便開始封禪活動,大臣們對天降祥瑞之類的把戲樂此不彼,而宋徽宗甚至自稱教主道君皇帝。

所以即便北方佛宗和道教正在爭得死去活來,南邊宋朝卻沒半點動靜,道教仍舊穩坐釣魚臺。

這也正是趙昀想讓楊璟統領道教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些道教中人,其實還是有着不少可堪大用的人才的,如果北面的辯論不利,道教必定會遭到取締和驅逐,南宋便成爲了接納這些逃難道士們的最佳選擇。

如果楊璟能夠趁機將這些人蒐羅篩選,何嘗不是爲朝廷選拔人才?

今番讓楊璟去龍山觀,除了尋找丹方之外,趙昀其實也想先試試水,看看楊璟到底有沒有這個能耐,能夠將臨安的這些個道觀全都給收服了。

如果連這些道觀都搞不定,楊璟又拿什麼來接納北面逃過來的道士?

楊璟對此也有着自己的考量,也正是因此,他才利索地將這樁差事答應了下來。

從福寧殿出來之後,楊璟便返回府邸,將刀槍都帶上,高採芝還在宮裡頭陪着瑞國公主,楊璟便帶着風若塵以及陳密等幾個人,往龍山觀去了。

龍山觀位於臨安城的北面,已經遠離城市的喧囂,同樣坐落在鳳凰山南麓的龍尾上,需要繞過皇城,才能夠到達。

楊璟與風若塵等人,坐了小半個時辰的馬車,才抵達了龍山觀,只是沒想到,這纔剛來,楊璟便吃了個下馬威!

第三百一十三章 皆大歡喜療傷第三百一十八章 僞造現場的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生死相搏生死相依第一百八十六章 趨於平靜第三百四十二章 參詳密信破譯苗文第六百三十八章 從容應對閒逛和林第二十八章 背黑鍋第四百三十三章 諸多大師鍛造巔峰第八十一章 閹人第九十八章 客棧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土司來尋女第六百三十一章 跟隨前往哈爾和林第三百一十三章 皆大歡喜療傷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殿秋風橫掃落葉第二百七十一章 懸棺絕壁洞口第二百三十七章 刺史文忠父子第九十五章 鉚釘第七百四十四章 爭奪軍權調查縱火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殿之中震懾官員第五百二十章 天生神力重磅對決第七百六十七章 昭聖公主特殊癔症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起練功第二百九十一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六百五十三章 夫妻對打模擬重現第四百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臨危救急第七百六十五章 侯爺國舅私下商議第十四章 真正的病因第七百一十一章 探望皇子準備出征第二百九十七章 無計可施的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爭奪軍權調查縱火第十章 後衙的騷亂第九十四章 臥室第一百零七章 放人第七百五十九章 自古英雄不問出處第五百六十六章 逢場作戲埋伏刺客第九十四章 臥室第一百八十五章 激烈纏鬥第五百七十二章 同意協議詢問狀況第四百八十一章 提前準備瓊林盛宴第三百二十三章 桂花樹下的酒第二百五十二章 無情還是有情第五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深入巢穴尋找蛟龍第三百五十二章 逃亡途中養精蓄銳第二百七十章 兵分兩路行進第六十四章 欺騙第四百二十九章 局勢多變再度反轉第三百零零三章 一個洛枝小孩第四百七十五章 舉子求援樞密承旨第三百二十四章 危機四起之時第七十四章 救治第五百四十二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兩碗烈酒勸降漢奸第二百九十章 大宗師的隕落第二章 巴陵又夜雨,何處是我家第五百五十三章 拋卻心事水路北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二八佳人別離情深第二百一十五章 檢閱暗察密探第三百一十八章 僞造現場的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無情還是有情第四百六十三章 聖母設計楊璟反殺第四百四十九章 禁軍援兵及時趕到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老一少降服蛟龍第二百九十二章 宗雲獨當山巔第六百九十五章 金虎的最後一口氣第十二章 套話第六百四十七章 約見故人瞭解局勢第一百二十章 功虧一簣第六百四十章 展露真容再度殺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巧言令色火上澆油第二十三章 墜崖第一百五十九章 逆勢突圍第二百二十八章 兩招一招半招第五百八十七章 巡檢鋪裡瞭解案情第一百一十四章 牢中解毒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殿秋風橫掃落葉第四百七十二章 二八佳人別離情深第二百二十七章 脣槍舌戰往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官被圍第五百九十六章 聖人之道始於初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人辦差第六百二十二章 故人現身遠離喧囂第七百三十一章 談妥條件國舅又來第八百零零九章 暫且歇息接手命案第六百七十四章 黑鬍子利維坦鬼帆第五百一十六章 闖關考驗比拼數術第九章 風雅的淵源第三百二十三章 桂花樹下的酒第六百五十一章 又是舊人半夜衝撞第八百一十六章 皇城司故人的勸降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狼的爪與牙第一百九十九章 紙團勘破玄機第四百四十三章 太歲頭上莫要動土第七十章 丹藥第一百五十九章 逆勢突圍第一百一十四章 牢中解毒第六百三十二章 守關把門震懾國師第一百零三章 暴亂第二百二十一章 放肆踐踏尊嚴第三百九十五章 龍首險關蒼山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