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陳熙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辦公室的門外,琳熙的臉龐上演了一場瞬息萬變的戲劇,情緒在幾秒之間輪番登場,先是怒意涌動,緊接着是不甘心的扭曲,轉瞬間又綻放出莫名的喜悅。
哼,想嚇唬我,小伎倆。
以後把銀行轉賬給取銷掉,只用現金和海龜幣,就沒有證據了……
想明白的琳熙又美滋滋的點上了一根菸。
“副會長,你現在也畢業了,以後是不是要常駐華京主持協會大局呀。”剛下樓,陳熙就見到一個熟悉的女孩湊了過來。
錢佳佳,這個女孩他還是記得的,算是自己的忠實粉絲。
“嗯,以後準備在華京開公司,協會這邊也會經常來。”
“太好了,副會長,我到時候可不可以去你公司幫忙呀,我不要工資。”錢佳佳臉上掛着渴望的表情。
“到時候再說,不要工資那可不行,我可不是黑心老闆。”陳熙開了個玩笑,他看了看四周低聲問道:“這協會裡大家每天都這麼忙,工資大概多少呀,協會的整體收入大概多少?”
“協會收入我不清楚,我們每個人都只負責自己的區域,我個人大概是八千塊錢的工資吧。不過這和普通人上班是不一樣的,就例如我的工作其實是由好幾個人來完成的,不用像別人那樣每天都來協會,但是每個月有固定的最少工作日,你如果沒來,就會由其他人替你完成。有的時候還能用電腦遠程辦公,但是某些工作會長卻只需我們使用協會裡的電腦來處理……”
“呦,這比其他公司上班不是要舒服不少嘛,那爲什麼還有人去別的公司應聘?”
“因爲協會工資的上限就放在那,想要更高的薪水或者做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就只能去外面了。再說了,這是協會,並不是什麼大企業,保障還是有限的……”錢佳佳小聲的說道。
“聽說協會現在收入不錯,那總有個管賬的吧。”陳熙記得當初去開會的時候,上面提出協會的資金會由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來監管。
“這個我搞不清楚,資金上碰到的一些事,我們都是去找秘書長解決的。”錢佳佳搖了搖頭。
陳熙算是搞明白了,琳熙和徐芸是都不想讓他看賬本呢。
“協會現在越做越大,別有用心的人也會越來越多,違法犯罪的事情必須堅決杜絕。我有的時候不在協會裡,你要是發現什麼,可以跟我私下彙報。”
“遵命。”錢佳佳聞言,調皮的給他敬了個禮。嬰兒肥的臉蛋,配上這搞怪的動作,倒是顯得有些可愛。
晚上,陳熙把蔣雲和刑天叫來一起吃飯。
“目前天呀論壇算是活過來了,我和蔣雲推出了各種新奇的廣告,以不經意的形式穿插在各種圖片、小說、視頻裡,而且廣告做的生動有趣,完全融入到了那些故事裡,讓用戶不會產生厭煩感,且覺得有意思……”刑天心情不錯,他原本是抱着試一試的態度,結果收穫卻是大到出奇。
“現在與我們合作的企業有很多,各大傳媒公司、微博之類的,也已經有某些資本盯上我們了……”蔣雲也開口道。
“先拖住他們,不要一口回絕,等到拖不住了,就說背後是華凱資本。”陳熙思考了幾秒說道。
“爲什麼,有人投資不是好事嗎?”兩人聞言都是不解。
“拉投資也是有技巧的,這先來的出錢少,分肉多。後來的出錢多,分肉少。我們目前的運營完全沒有問題,根本就不需要投資。至於不一口回絕別人,也是不想這麼快得罪人。某些人講究的是吃不到就毀掉,我們可要小心一點……”陳熙夾了塊肉放入口中。
“哎,想當初有多少家公司出巨資想收購天呀,我當初意氣風發全部給拒絕掉了,我覺得還是見好就收比較好。”刑天嘆了口氣,曾經的種種慘痛經歷擺在眼前,讓他有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感覺。
“你別老是抱着趕快賣,再不賣就賣不掉的心態,我們又不是即將退市的夕陽股票。”陳熙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我就是說說嘛,差點把自己搞的快掛了,我現在講究的是不貪心,能賺多少賺多少。”刑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天呀的教育板塊搞的怎麼樣了?”
“已經發布了不少課件,不過都是生活方面的,而且還附上了未來教育和留學通的連接,我們還準備把天呀的賬號和兩家公司關聯,這樣用戶可以直接點進去付費學習。”
“嗯。”
“自從小說板塊變成付費後,天呀的收入倒是增加了不少,有人已經來購買版權準備改編電視劇了,平臺也能從中抽成一些。”
聽到這,陳熙就想到了季晴川,他畢業後就定居到了華京,先是跟着老師學習,後面自己開了國內首屈一指的配音公司,與企鵝、盛小都有合作。
一個學心理學的,跑去搞影視導演,這跨度真的是有點大。
晚上,陽朝區,某酒店。
“熙哥,我們幹嘛跑來這住,而且還把這裡給包下來了?你如果想長呆,直接買套房不是更划算麼,現在房價正在上漲,不想住了就轉手還能賺一筆。”殷岸偉有些不解。
“在華京這個地方,很多老闆都是住酒店的,這樣方便談事情。住在家裡,有些人是不方便登門的。再說了,我也懶得打掃衛生,酒店都有人做清潔,多方便啊。”陳熙隨口解釋着。
其實他把酒店房間包下來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前世的時候他也住在這。
在華京他有兩個公司,一個在陽朝區,另外一個在四環,不過那邊的寫字樓明年才蓋好。
“熙哥,現在能講講你準備幹什麼了吧,這段時間東跑西跑,跑的我都看不懂。”殷岸偉實在是憋不住了。
“我要做的那就是……”
陳熙開始說起自己即將做的項目。
這個項目在前世分好幾個板塊。
農業板塊、新能源汽車、電商平臺、物流、金融等等。
先從農業板塊來說,爲什麼要搞農業呢?
那是因爲上面當初提出的政策,也就是三農政策。
何爲三農政策?
三農政策指的是針對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是在快速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中,爲了保障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維護農民利益而制定的。其目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繁榮和農民富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這裡麪包含了糧食生產與安全、農民增收與扶貧、農村改革與發展、鄉村建設與治理、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等等。
接下來就是電商板塊,這可不是某寶、某東那樣的多樣化產品的網購平臺,而是主做農產品,幫助農民打通銷售渠道的專有平臺。
前世,有一個很出名的買菜平臺,就是和這個項目有關聯。
那麼,這種關於民生的項目,官方爲什麼不自己去做,反而是拋給外面的企業去做呢?
這就要說說另外一個組織了,也就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角色-供銷社。
不少人對這個組織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很久以前,一些早期電視劇裡經常會出現供銷社的身影。
供銷社是農村地區重要的商品供應和農產品收購點,屬於早期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後期經過多次改革和調整,現已發展成爲具有現代經營方式和綜合服務能力的合作經濟組織。
它的職能和任務因所處位置不同而有所差異。基層供銷社主要負責收購農副產品、銷售農業生產和生活資料,併爲農民社員提供加工、儲藏、運輸、包裝、信息、技術諮詢等綜合服務。縣級以上各級聯合社則在對社有企業行使出資人職能外,重點履行對各級成員社的指導、協調、服務和監督職能。
等級分爲區縣級、市級、省級,最高的則爲全國供銷總社,地點嘛,自然是在華京。
供銷社的特點差不多和櫻花國的農協差不多,唯一的大區別就是一個是由官方直接管理,一個是由官方支持所運營。
不要小看供銷社這個組織,它下面的企業超過數萬個,這裡面有不少還是大型集團。
就單單一個省級供銷社的收入就有數千億元。
現在已經是互聯網時代了,供銷社就像是一臺老爺車,經營方式慢慢的已經被淘汰了,他們想要改革就需要找人合作。因爲他們自己曾經也嘗試過做電商平臺,然而卻失敗了。
說到這,可能有人就在想,這尼瑪和新能源、物流、金融又有個毛關係。
再來聊一聊新能源汽車,陳熙是國內最早一批接觸新能源汽車的人,也是在北方地區第一個大面積鋪設充電樁的。
什麼叫大面積,那自然是以華京爲中心向外的整個北部(不包括三省)。
這就有人會想了,新能源汽車這東西在早期的時候,尤其是北方並不怎麼好使,低溫天氣連汽車門都可能打不開,還大面積鋪設幹什麼?
先不管幹什麼,反正就是鋪設了,後期也證明了,全國各地也都陸續鋪開了充電樁。
這裡面的原因之一自然是有補貼,還有的則是佈局問題,再者就是其他原因。
說到新能源汽車,早期的普通人都覺得造車能賺錢,並且有不少投資人花大把錢往裡砸。
到了後期,網上的新聞不停的在說造車不賺錢,造車虧本,唯一靠造車盈利的車企幾乎沒有。
但是,爲什麼還是有大批的老闆跑去造車呢?
這個原因嘛,在早期的時候,造車是有很大的補貼的,消費者買車也是有補貼的。這也是官方爲了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所發放的新政策,所以很多企業爲了補貼而造車,順便還可以從投資人那裡撈錢。
這麼做的話,車企暴雷是遲早的。
等到後期,雖然新能源汽車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早期的不少造車企業扛不住紛紛倒閉了,接着又陸續出現了一大堆新車企。
這時候補貼已經很少了,不少老闆還是往圈子裡擠,其實並不是爲了造車賺錢,而是和陳熙打的一個主意,就是靠着新能源汽車的生態圈來賺錢。
再換個說法,其實造車有可能是虧本的,之所以造車,是因爲車只是一個道具而已,車企老闆和資本要拿道具去別的地方賺錢。
能源汽車行業裡的水是很深的,普通人是無法理解的。
就例如,早期的時候新能源汽車剛剛問世,當時出現的最大的問題是公里數,也就是電池問題。
一輛新車,出廠的時候續航里程大概是140到160公里左右,這也是對外宣傳,其實也只能跑個120左右。
從早期的鉛酸電池、鎳鎘電池和鎳氫電池到後面的三元鋰電池、鋰離子電池,電池技術的確有所發展,但是不多。
爲什麼這麼說呢,其實不少‘新’電池早就出來了。也就是說,早期的新能源汽車其實並不是只能跑100多公里。
之所以像是擠牙膏一樣,每年說電池怎麼怎麼突破了新的技術,里程數增加了,那都是一種運營手段。
就像是英偉大的顯卡一樣,其實已經研究好幾代的新產品,我就一點一點拿出來賣。如果直接給你上高質量的產品,那就會跟手機似的,你買了一個性能爆表的,在不考慮電池壽命的情況下,下次就不會再購買新的了。在陳熙眼中,所謂的新能源汽車,說是汽車,倒不如說是一個電子產品要更貼切一些。
不過這裡面還有幾個原因,其一就是成本,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更高效的電池在新能源汽車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那要說在國內,做新能源汽車電池的比較出名的,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想到某某時代。
其實他的出現的確把那些五花八門的車企電池都統一規範了一些,但要說哪家電池廠商的產品在初期算是頂尖的話,那陳熙還真知道一個,是一家不知名的電池廠商,早期很少有人知曉。
新能源汽車有新的技術卻不用,且汽車價格不降反升,就連外國的新能源汽車想要降價最後卻莫名其妙的放棄了。
這是因爲,這些新能源車企老闆後面都學精了,在不斷的出現新能源汽車企業倒閉後,他們覺得,與其鬥來鬥去,一個個最終都要滅亡,不如團結起來,制定一個統一且差不多的價格、差不多的技術,只要不超越同行太離譜,那大家都有機會得到生存的空間。
反正大家的目的不是爲了賣車賺錢,而是靠着別的東西盈利,只要車企不倒,他們就有機會翻身。
其實這種現象在每個行業裡都會出現,如果有一個行業攪屎棍出現想破壞規矩,只要實力不是太過強大,就會被他們聯合起來給抵制。
陳熙本身是不造車的,他只投資或採購,利用新能源車企的產品安裝到自己的項目裡去賺錢。爲此,也與不少車企建立了關係,例如江汽。
他記得還有一個江淮省的老鄉,曾經來他公司拉資金,但是陳熙卻沒有投資。
那人的點子很新奇,在那個時候算是腦洞大開。
別人的車子都是靠充電的,而他的車子卻是像手機一樣可以直接更換電池的。
當時不少人都不太看好這種方法,就連陳熙也一樣。況且陳熙本來就要鋪設充電樁,你還給我來個換電池,怎麼看都有些衝突,於是這個項目就這樣擦邊而過了。
不過陳熙卻不後悔,如果再來一次,他還是不會投資的。因爲那個項目,雖然後期有不少人投了,但是前期投資的人似乎並沒有賺到錢。
再說說新能源汽車與物流的關係,這個前面已經出現過了。
陳熙的一個項目與周勝的差不多,那就是依靠平臺來搭建物流網,也就是他土澳搞的Hungry Dragon和Hail Hop模式。
公司從車企那便宜採購汽車,然後分期來提供給司機,自己有車的那就登記直接派活。
但Hungry Dragon是一個外賣平臺,這就有所不同了。
在國內,陳熙是直接將農產品跟外賣給替換了,並且還搞了互聯網購藥,當然網上購藥需要有文件纔可以的,這個自然是也弄了。
與周勝業務還有一個不同的是,拉拉貨做的基本都是城市業務,而陳熙還涉及到農村物流,這可就完全不同了。
農村農村,道路肯定是沒有城市那麼好的,什麼鋪設電動樁,什麼新能源汽車那都是不適合的。
尤其是北方的農村,完全就不像南方的地區那麼富裕,什麼家家有小別墅,水泥路,這些統統看不到。
但是農村人也需要網購呀,物流是必不可少的。
於是陳熙就弄了不同類型的車子來適應農村地區,有的是電三輪,就是前世後期大部分城市裡出現的那種快遞員開的車子,還有就是類似皮卡的貨車,接着就是麪包車等等。
不同的區域,使用不同的車型。
再來就是金融方面了,一個項目不能只投錢不盈利,金融產品的增加在國內的各種項目裡是很常見的。
說到金融產品,這其中有一些陳熙並不是很贊同。
但公司並不是他一個人說的算的,項目這麼大,股東自然也不少,某些東西的點頭同意也是一種妥協。
就這樣,與其他平臺一樣,放貸業務自然而然也被加了進去。
這個項目無論拿出哪一個,其投資資金都是非常大的,更別說加在一起了。
第一期的投資資金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數字-三千八百多億。
這錢估計不少人沒什麼概念,就拿某峽大壩來說,加上通貨膨脹來算,此項目的一期投入差不多能造一個大壩了。
當然,這是預算,實際上並不需要這麼多。畢竟,農業發展問題是一個長期的事情,完全可以慢慢投入。
如此龐大的資金如何才能湊到呢,這就跟華京電子建廠差不多,需要各方的努力協作才能完成。
不過有一個前提,這些資金裡不能有外資,也不能有外國人持股的公司參與,畢竟是民生項目,這也就是馮運前世不能接手這個項目的原因之一。
好在這屬於官方項目,不少東西還算辦的比較順利。
其實這投資的資金上一世倒也是解決了,問題就在於利益分配上,也就是內鬥出現。
大家都覺得自己的貢獻最大想要多分一些,有的覺得自己出的錢多,有的覺得自己出力多,還有人覺得自己的人脈多,等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