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頃公因兵敗,感到恥辱,勤於國政,愛民修政,賙濟窮人,頗得民心,得到國內人民的讚賞和認可。
齊傾公在位十七年,去世後,他的兒子齊靈公繼位。
齊靈公在位期間,相繼任用晏弱、晏嬰父子爲宰相,齊國實力逐漸恢復。
齊靈公即位之初,尊重晉國爲霸主,聽從晉侯號令,多次跟隨晉國討伐不聽話的國家。
後來,隨着自己國力的逐漸強大,想要脫離晉國擺佈,開始與晉國爭霸中原。
齊靈公期初娶了魯襄公的女兒爲夫人,生子起名叫光,立爲太子。
後來他寵幸的一位妃子叫戎子,生子起名叫牙,另有一位妃子生子起名叫杵臼。
戎子憑藉齊靈公的寵愛,要求立牙爲世子,死纏硬磨,枕頭風呼呼地吹,齊靈公招架不住,答應了。
大臣仲子得知要更換世子以後,進諫說:“光立爲世子子時間很長了,並多次以世子身份會見諸侯,現在無故廢掉,恐怕國人不服,主公日後定會後悔!”無故換世子就會出亂子,你要小心。
齊靈公已經拿定主意了,說:“廢立我說了算,誰敢不服!”派世子光率兵駐守即墨。
世子光走後,傳旨廢掉光的世子位,立牙爲太子,讓大臣高厚爲太傅,輔佐太子,太監夙沙衛有智謀,爲少傅,也輔佐世子牙。
魯襄公聽說齊國廢掉太子光,怎麼說是自己的外孫啊,派使者來詢問,齊靈公找不到合適理由,答不上來,反兒考慮到魯國將來會幫助光爭奪國君,所以與魯國反目爲仇,出兵征伐,威脅魯國,然後再準備殺掉光。
一個人被矇蔽以後,淨幹糊塗事兒。
魯國派叔孫豹向晉國告急,此時晉悼公抱病不起,不能救魯。
當年冬天,晉悼公去世,羣臣奉世子彪即位,史稱晉平公。
齊國初次伐魯是個試探,晉國沒有派出救兵,齊靈公以爲晉國拿自己沒辦法,再次興兵討伐魯國,圍住防城,守將臧堅誓死不降,堅守城池,城被攻破,臧堅被殺。
叔孫豹再次來到晉國求救,晉平公命令荀偃大合諸侯,共同討伐齊國。
晉平公親自率領晉國軍隊出征,與宋、魯、衛、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匯合後共十二路車馬,一同往齊國進發。
齊靈公安排上卿高厚輔佐太子牙守國,自己帶着崔杼、慶封、析歸父、殖綽、郭最、寺人夙沙衛等,統領大軍迎戰,到了平陰城,在平陰城南挖了一道壕溝,深有兩三丈,寬度約有一里多地,圍着平陰城一圈,派析歸父駐紮在南門外,選精兵把守,用來阻擋敵人,其他人入城守候。
服侍靈公的夙沙衛說:“十二國人馬看似兵多將廣,但人心不一,乘其初到,咱們可以出奇致勝,挫敗他們一路軍馬,其餘的就會喪氣。如果不戰堅守,應選擇險要之地防守,區區壕溝,阻擋敵人作用不大。”
齊靈公沉着臉,用蔑視的眼神看看夙沙衛,說:“如此深溝,敵人能飛過來嗎?”
衆將無語。
再說荀偃聽說齊軍挖大溝拒敵,笑着說:“齊國害怕我了,一定不會迎戰,應該用計策進攻。”
傳令司馬張君臣,在山野密林處,虛張旗幟,佈滿山谷樹林,務必讓平陰城內的人遠遠望見,再多做草人,蒙上鎧甲,立在空戰車上,將樹枝綁在車後拖着地,戰車行動起來,揚起塵土,戰車上多插旗幟,在山谷之間來往奔跑,作爲疑兵。
荀偃、士匄率領中軍居中,趙武、韓起率上軍在右,魏絳,欒盈率下軍在左,分派各國軍隊跟隨,分作三路大軍,命令戰車中多載木石,步兵每人攜一袋土。
分派完畢,三路軍炮聲相應,一同向平陰城進發,到了大溝邊上,各自把車中的木石,拋入溝中,再加上士兵們的好幾萬個土袋,壕溝頃刻填平,大刀闊斧,殺將進去,城外駐紮的齊兵又少,根本抵擋不了,被殺傷大半。
析歸父差點被晉兵擒獲,慌慌張張逃入平陰城中。稟報齊靈公:“晉國三路大軍,把壕溝填平,難以抵擋,已攻到城下。”
齊靈公這時候才知道害怕,到城樓向城外觀望,看到晉國已經在南城下列隊,再往遠處看,山丘邊,樹林旁,旌旗招展,號帶飄揚,車馬馳騁,蕩起塵土遮天,大驚道:“諸侯的軍隊,怎麼這麼多啊!暫且避其鋒芒。”這就要往臨淄撤退。
問諸將:“誰敢斷後?”
夙沙衛接話道:“小臣願領一軍斷後,力保主公無虞。”靈公大喜。
這時候,有兩員大將站出來一齊稟奏道:“堂堂齊國,豈能讓一後宮待臣斷後?讓諸侯恥笑。臣二人情願讓夙沙衛先行。”大家轉頭一看,原來是殖綽、郭最。這二位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晉靈公很滿意,說:“有二位將軍斷後,寡人後顧無憂了!”夙沙衛見齊侯不用,滿面羞慚,跟隨齊靈公先走。
大約走了二十多裡,路過石門山,進山以後道路越來越窄,兩邊都是大石,中間一條小路,夙沙衛懷恨殖綽、郭最二人,等齊國軍隊都過去以後,將隨行的三十多匹馬,殺死扔在最窄的那段路上,又將數十輛大車,橫七豎八的摞疊在一起當中路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