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探知慄腹已經到了鄗(hào)城,就把精兵隱藏在鐵山,用老弱士兵列營對陣。
慄腹派出的探馬回來報告:“趙軍已到,全是老弱殘兵列營。”
慄腹咧着嘴,得意洋洋地說:“我就知道趙軍已經沒有了戰鬥力!”
對廉頗毫不在意,命令燕軍進攻鄗城。
鄗城守將已經知道救兵已到,盡心堅守,燕軍攻打了十五天沒有進展。
廉頗看燕軍攻城不下,剛來的銳氣已經消失,便率領大軍來救,先用老弱士兵數千人挑戰。
慄腹留下樂乘攻城,親自出陣,只一陣,趙軍詐敗,大敗而走。
慄腹指揮將士,追逐趙軍,大約追出六七裡,前後左右伏兵四起,迎面一員大將,馳車而出,大叫:“廉頗在此!來將早早受縛!”
慄腹大怒,揮刀迎敵,廉頗手段高強,所領士兵全都是精挑細選的英勇戰士,一個可以當一百個,再加上四處都是趙國伏兵,燕軍心慌意亂,不知道趙軍到底埋伏了多少人馬,趙軍一個衝鋒上去,燕軍大敗,廉頗生擒慄腹。
個別燕軍逃回,樂乘得知主將被擒,召集燕軍解圍,準備撤走。
老將廉頗派人聯繫樂乘,樂乘考慮到燕王喜沒腦筋,自己的父親就逃奔了趙國,自己也去吧,便投奔了趙軍。
那邊李牧領兵救援代城也取得了勝利,斬了慶秦,派人向廉頗報捷。
樂閒帶領燕國敗軍退守清涼山,廉頗讓樂乘去勸弟弟樂閒,樂閒也投降了趙國。
燕王喜得知兩路兵全部失敗,害怕廉頗進兵討伐,連夜逃回中都。
廉頗探知燕軍不敢戰,率軍長驅直入,圍困中都。
燕王派出使者求和。
樂閒對廉頗說:“提出討伐趙國的是慄腹,大夫將渠有先見之明,苦諫燕王不聽,被羈押在牢獄之中,如果准許燕國求和,必須讓燕王任命將渠爲相國,並讓將渠代表燕國來請和,纔可同意,這樣的話,燕、趙兩國纔會太平無事。”
廉頗同意,向燕國使者提出條件。
使者回稟燕王,燕王當初的英雄氣概沒有了,像是泄了氣的皮球,無可奈何,從獄中請出老大夫將渠,授於相印。
將渠推辭說:“老臣不幸猜中了結果,我不能從國家的失敗中獲得個人利益?”堅決推辭不接受。
燕王喜說:“寡人沒有聽愛卿勸阻,自取失敗的羞辱,現在向趙軍請和,非愛卿不可。”將渠這才接受相印。
將渠對燕王喜說:“樂乘、樂閒雖然投靠趙國,但是他們父親對燕國有大功,大王應該送還他們的妻子家眷,讓他們不忘燕國的恩德,這樣,和議就可以順利達成。”
這時候燕王喜學乖了,將渠讓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
將渠來到趙國軍中請求和談,送還樂閒、樂乘家屬,替燕王謝罪。
樂乘、樂閒就連廉頗都很尊重老大人將渠.
廉頗報告趙惠文王,准許燕國求和,斬掉慄腹,將慄腹屍首,連同慶秦的屍首交還燕國,當天便班師回趙。
趙王封樂乘爲武襄君,樂閒爲昌國君如故。
任命李牧爲代城郡守。
李牧,趙國最後一位能打的將軍,可惜被奸臣陷害,趙國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
這時候,燕國大將劇辛鎮守薊(jì)州,燕王因爲劇辛與樂毅共同輔佐過燕昭王,就讓他寫信召回二樂。
樂乘、樂閒由於燕王不能聽信忠言,執意留在趙國。
將渠雖然被任命爲相國,說話辦事不和燕王的心意,提出很多治國方略得不到採納,心中煩悶,沒過半年,便藉口有病辭掉交還相印,燕王任命劇辛爲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