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周安王十五年(公元前 401 年),魏文侯病重,從中山召回太子擊。
趙國得知魏太子離開中山,起兵攻取了中山,佔爲己有,從此,魏國與趙國結仇。
太子擊回來不久,魏文侯去世,太子擊主喪嗣位,稱爲魏武侯,拜田文爲相國。
吳起特意從西河回朝,面見新國君彙報工作,自以爲功勞大,滿以爲自己能夠被任命爲相國,當聽到宣佈田文做相國時,心裡十分不滿意,退朝後,遇到田文,吳起迎上去說:“你知道我吳起的功勞嗎?今天我與你比較一下,你與我誰的功勞大?”
田文拱拱手說:“願聽指教。”
吳起說:“作爲三軍統帥,能夠使士卒聞鼓忘死,爲國建功,你能比得上我嗎?”
田文說:“比不上。”
吳起說:“管理百官,安撫萬民,使國庫充實富足,你比得上我嗎?”
田文說:“比不上。”
吳起又說:“鎮守西河,使秦兵不敢侵犯,韓、趙順服,你比得上我嗎?”
田文又說:“比不上。”
吳起越說越起勁:“這三方面,你都比不上我,爲什麼你的職位比我高呢?”
田文說:“我身居相位,着實感覺慚愧,可是現在新君剛剛繼位,國君年少,大臣們都還不適應,目前還不是與您討論誰功勞大的時候。”
吳起低下頭想了想,說:“你說得也對,但是,相國的位置終究應該是我的。”說完離去。
吳起與田文論功的話,很快傳到魏武侯的耳朵裡了,武侯懷疑吳起心懷怨恨,就把吳起留了下來,派別人做了西河太守。
吳起沒有了實權,感覺到了自己將要被整治的氣氛越來越緊張,越想越怕,說不定啥時候武侯就有可能殺掉自己,跑吧!逃到楚國去了。
楚悼王熊疑早就知道吳起的才能,一見面就把相印給了吳起。
吳起激動萬分,對楚悼王感恩戴德,自己逃命而來,沒想到被如此重用,今生足矣。
在楚國,吳起以富國強兵爲己任,夜以繼日,竭盡所能,全力以赴,一心撲在楚國強盛的事業上。
他對楚悼王說:“楚國沃野千里,人口百萬,應當雄壓諸侯,世世代代做天下霸主纔對。現在之所以平庸,沒有在諸侯中顯露出來,是因爲備戰養兵的辦法不對。養兵之道,首先要有充足的軍費糧草等物質,次者獎賞激勵軍士忘我拼殺。如今,朝中沒有用的官員,遍佈朝野;王室的遠族遠親,無事可做,領取國家俸祿,耗費國家財力。而三軍將士的薪俸很少,豈肯爲國捐軀,怎能拼死報效國家?臣懇求大王改革,免去沒有用的官員,斷絕王室遠族遠親的俸祿,提高三軍將士的薪俸,如果楚國不能楊威天下,臣甘當欺君死罪。”
楚悼王也是有抱負的君主,對楚國的時政早想改革,只是繼位以後沒有得力人才,這才見到吳起投奔,迫不及待地把相位給了他。
吳起的建議,觸動的多數人的利益,這些利益集團強烈反對,可是楚悼王堅決按吳起的建議做,把生殺大權交給吳起,全力支持吳起去做。
於是,吳起重新制定官制,削減長期沒事幹的官員數百位,大臣的子弟沒有能力不能竊取俸祿。對王室公族進行了梳理,與現任國君五代以上的親族,自食其力;五代以內的,根據親疏遠近,撥發國家俸養。
這樣一來,國家省下來數萬財物,在軍事方面,吳起更是得心應手,從全國挑選精銳之士,朝夕訓練,打造軍用器材,將士們的薪俸比以前提高了數倍,士卒無不感激,紛紛表示要以身許國,捐軀沙場。
楚國的軍事實力迅速增強,傲視羣雄,三晉魏、趙、韓、齊、秦紛紛派來使者示好,一直到楚悼王去世,沒有任何國家主動對楚國發起戰爭。
等到楚悼王去世,還沒有來得及裝殮,楚國貴族,以及大臣子弟失去俸祿的人,乘喪作亂,想要殺死吳起泄恨。
吳起新到楚國,沒有根基,逃入宮寢避難,尾隨衆人手持弓箭追殺過來,吳起知道自己力不能敵,伏下身抱住楚悼王屍體,後面的人眼見仇人無處可逃,舉弓便射,連王楚悼王屍體也中了不少箭,吳起臨死前大叫:“我死不足惜,你們爲何懷恨大王,侮辱大王屍首,大逆不道,豈能逃脫國法懲治!”
衆人聽了吳起的話,急忙逃出宮去。
可惜一位軍事奇才,沒有能做到善始善終。
太子熊臧繼位,稱爲肅王。
一個月後,追查箭射楚悼王屍體的事,派弟弟熊良夫率兵,被滅族的七十多家。同時,也爲自己的執政掃清了障礙。
有人評論吳起聰明,死後也能借刀殺掉仇人。
亂世之中做到既能揚名,又能保身,實在太難了。
吳起,除了母親去世不歸、殺妻求將等違背道德倫理的行爲以外,他的確是戰國初期優秀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是兵家代表人物,著作有《吳子兵法》,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與戰國時期的白起、廉頗、李牧等將領相比,吳起所到一個國家,以一人之力即可讓這個國家的軍事力量迅速強盛,而其他人是在秦國商鞅變法,趙國胡服騎射以後,原本軍事能力很強的基礎上取得的戰績,所以只有吳起可以與孫子並稱。
又是因爲他殺妻求將的品行嚴重壓抑了他的卓越軍事風采,所以吳起的名氣不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