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魏家都同意了割讓土地以後,智伯又派他的哥哥智宵,向趙家索要土地,趙襄子無恤本來對智伯懷恨在心,把臉一沉,怒道:“土地乃是先輩流傳給我的,豈能隨意給人。韓、魏有地割讓那是他們的事,我不能用祖先的土地獻媚他人。”
智宵碰了一鼻子灰,回來給智伯說了,智伯大怒,把智家的兵將全部集合起來,並且派人邀韓、魏二家,一同攻擊趙家,約定,滅掉趙家以後,三分趙家地盤。
韓虎、魏駒一來害怕智伯的強大,二來貪圖趙家的土地,各自帶領自己的軍兵,跟隨智伯攻打趙襄子。
智伯坐鎮中軍,韓軍在右,魏軍在左,殺奔趙府,擒拿趙無恤。
趙家謀臣張孟談得知智伯起兵,連忙報告主公說:“寡不敵衆,請主公速速逃難。”
無恤也知道自己難敵三家,問:“逃向什麼地方好呢?”
張孟談說:“晉陽,當年董安於在晉陽城中修築宮殿,又經過尹鐸[duó]經營打理,城內百姓受尹鐸數十年恩惠關照,必能拼死效死,先君臨終有囑咐:‘異日國家有變,必往晉陽!'主公快走,不可遲疑。”
無恤即刻率家臣張孟談、高赫等,乘車奔晉陽而走,智伯得知無恤逃走,率領三家兵馬隨後追趕。
無恤有一位家臣名叫原過,行遲落後,在中途遇一神人,半雲半霧,惟見上截金冠錦袍,面貌亦不甚分明,把兩節青竹交給原過,囑咐說:“替我交給趙無恤。”
原過追上無恤,說明自己途中經歷,把兩個竹管呈上,無恤親自打開,竹中有朱書二行:“告趙無恤,餘霍山之神也,奉上帝命,三月丙戌,使汝滅智氏。”無恤告訴原過,不要把這件事說出去。
無恤到了晉陽,晉陽百姓因爲尹鐸仁德,帶趙家感恩戴德,攜老扶幼,把無恤迎接城中。
無恤見百姓擁戴自己,又看到晉陽城高牆厚,糧倉充盈,心裡稍微安穩了一些。當即告知百姓,自己受智伯欺凌迫害,然後派人登城守衛。
安排好這些以後,無恤點閱兵器,戈戟鏽跡斑斑,羽箭不足千支,這仗怎麼打!
無恤滿臉憂愁地對張孟談說:“守城用的兵器,最有用的就是弓箭了,現在箭只有數百支,分都不夠分,怎麼辦?”
孟談想了想說:“我聽說董安於在晉陽的時候,建築宮院的外牆,裡面用的都是荻蒿荊條,主公何打開看看是不是真的?”
無恤派人檢查牆壁,果然都是荻蒿荊條,這可是製造箭桿的好材料。
箭桿沒問題了,無恤又問孟談:“箭桿足夠了,從那裡弄金屬鑄造兵器啊?”
孟談說:“聽說董安於在建築宮殿的時候,殿內的柱子全部是冶煉的精銅鑄造的,拆卸下來,鑄造兵器足足有餘了。”
無恤再派人檢查柱子,果然全部都是精銅。安排工匠冶煉,把柱子拆卸下來,鑄成劍戟刀槍,十分鋒利。
當時建築宮殿的時候考慮到後期要拆除這些銅柱,所以,拆下來這些銅柱並不影響宮殿的穩固。
無恤感嘆道:“治國需要賢臣!得到董安於兵刃器械不缺,得到尹鐸民心悅服。這是上天保佑,讓趙家興旺發達啊!”
再說智、韓、魏三家兵到,分爲三座大營駐紮,營寨相連,把晉陽城圍得鐵桶相似。
晉陽城內百姓,紛紛請戰迎敵,一齊聚集到無恤的住處,向無恤請令。
無恤沒想到百姓情緒如此高漲,召來張孟談商議。
孟談說:“敵衆我寡,出戰未必能勝,不如深溝高壘,堅閉不出,等到機會。韓、魏兩家與我們無仇,是被智伯脅迫而來。兩家割地,也非情願,雖然一同起兵,並不同心,不出多長時間,必定互相猜疑,那時再出戰,必定全勝。”
無恤聽從了孟談的建議,親自出門安撫百姓,表示要協力固守晉陽,軍民一心,互相勉勵,就連婦女兒童,也都鬥志昂揚。
無論白天黑夜,只要智伯派兵攻城,剛到城下,城上強弩弓箭齊射,攻城的軍兵根本到不了城邊。
智、韓、魏三家圍困晉陽半年多,沒有一點進展。
智伯一籌莫展,這一天帶着心腹愛將豫讓,乘坐小車繞着城外轉,心裡說:“這城堅如鐵甕,怎麼能攻破呢?”
邊想邊走,就這麼着鬱悶着,來到到了一座山下,看到山腳下萬泉涌動,滾滾往東流去。
豫讓找來一位當地人詢問,當地人告訴他們:“這座山名叫龍山,山頂處有一塊巨大的石頭,中間凹陷下去兩人多深,如同水甕,所以又叫懸甕山,晉水東流,與汾水匯合,這座山就是晉水的發源地。”
智伯問:“此山距離晉陽城多遠?”
這位當地人說:“從此到晉陽約有十里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