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的弟弟蘇代、蘇厲對哥哥羨慕不已,當然,小哥倆對哥哥成就路程也很瞭解,蘇秦苦讀太公《陰符》,用錐子扎腿提神,流的鞋上都是血,他們都知道的,當時還勸哥哥來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現在蘇代、蘇厲向哥哥借來太公《陰符》,開始學習遊說的方法。
蘇秦在家住了幾天,出發前往趙國,趙肅侯封他爲武安君,派遣使者約齊、楚、魏、韓、燕五國國君,到洹(huán)水相會。
蘇秦同趙肅侯提前到洹水修建盟壇,等待諸侯到來。
快到約定時間,燕文公先到,韓宣惠公第二,沒幾天,魏惠王、齊宣王、楚威王陸續都來了。
蘇秦先與各國大夫見面,商議怎麼樣排列座次,這個很重要,禮節不可輕視。
按理說楚國、燕國是個老牌國家,齊、韓、趙、魏都是新被封的國家,齊國是田乞奪取齊景公的姜姓政權成立的國家,國家名字沒變,國君家族變了,韓、趙、魏不用說了,三分晉國後成立的國家。所以楚國、燕國資格最老。
可是現在爲了合縱對付秦國,各國大夫商量來商量去,現在戰爭之際,定下來按照國家大小排序,楚最大,齊第二,後面依次是魏、趙、燕、韓。
這些國君裡面楚國、齊國、魏國已經自稱爲王,趙、燕、韓還是沿用周天子給的封號稱侯,這樣的話,在一起稱呼爵位不平等,不方便。再讓這些稱王的國君的稱呼降級,雖然只是稱呼而已,但是這些國君不一定樂意。於是蘇秦建議,六國國君全部稱王。
因爲此次盟會是趙王發起的,趙王佔居主位,楚王等依次居坐客位。
先與各國商議妥當以後,到了會盟日期,各國國君和大夫登盟壇,照預定位置排好。
蘇秦站在壇中向六國國君說:“諸位都是山東大國,位居王爵,地廣兵多,足可以自強稱雄。秦國乃是西戎牧馬賤夫出身,憑藉佔據咸陽險要的地理位置,蠶食列國,諸君願意依附秦國,向秦國俯首稱臣嗎?”
諸位國君都說:“不願臣服秦邦,願聽先生教誨!”臺詞是提前排練好的。
蘇秦接着說:“‘合縱抗秦'的辦法,已經告訴大家了,今日歃血爲盟,向神明發誓,六國結爲兄弟,患難與共!”
六王一齊拱手說:“謹聽先生。”
有從人交給蘇秦一個托盤,盤內有一個小碗,一把尖銳小匕首,蘇秦手捧托盤請六王依次歃血,然後一同拜告天地和六國祖宗先人:“一國背盟,五國共擊之!”寫下六份誓約,六國各收一份,然後擺酒開宴。
趙王提議:“蘇秦用合縱結盟的辦法使六國安定,應該封他一個尊貴爵位,讓他往來六國之間,進行協調溝通,保證盟約順利執行。”
五位國君都贊同趙王提議,於是六國合封蘇秦爲“縱約長”,佩帶六國相印,總轄六國臣民,又各賜黃金百鎰,良馬十乘。
蘇秦謝恩接受封賞,六王各自歸國,蘇秦隨趙肅侯歸趙。
這是公元前330年(周顯王三十六年)的事情。
當年,魏惠王、燕文王雙雙去世,魏襄王、燕易王繼位。
六國“合縱”聯盟以後,蘇秦把盟約抄寫了一份,派人送給秦國,秦國邊境的官員得到盟約,快馬加鞭送往都城咸陽,秦惠文王看了以後大吃一驚,立即召集衆臣商議。
盟約先交給相國公孫衍,公孫衍看完交給在座的各位大臣傳看。
秦惠文王對公孫衍說:“如果六國聯合起來,寡人就沒有希望稱霸中原,必須想個辦法破壞他們的合縱。”
公孫衍說:“提出合縱聯盟的是趙國,大王可以派兵討伐趙國,如果那個國家來救趙,咱們就去攻打這個國家,這樣,諸侯們就會感到害怕,他們各自爲了自保,那個“合縱”聯盟自然而然就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