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周鄭互交質 宋衛陷內患

公元前720年,春二月己巳日,天現異像,無風無雨日現盈虧,三川大地盡遭黑夜吞噬,驚慌氣息籠罩人羣,兵者止戈,民者閉戶。

鄭公姬寐生引羣臣城上查看,見狀問由於祭足道:“卿觀此像,何以至如此?”

祭足引經回道:“日者,陽之精也,王道之表。王道有失,致陰有所乘,故蝕。陰者,月之華也,失暉而弊日,陽虛而不克,故現此像!”

鄭公姬寐生聽完輕點其頭,繼而問道:“卿知天象,此象主何意?”

祭足見問,先是舉目望天,繼而府首捻指爲卦,末了掐指回道:“臣觀此天象,日遭侵蝕而有餘暉,應主周王大限將至,命懸一線正處遺留之際!月遇日,失暉而暗,剋日而自損,周易有言:月徵陰,陰主女,陰虛而女虧,應主女主有恙,然能剋日者,此女定是非富即貴,莫如是王室後宮貴妃,便是公卿諸侯夫人,臣以周易爲卜,得卦象大凶,恐是周室有變!君上需及早大算,以防不測!”

鄭公心有不解問道:“此話怎講?”

祭足爲其釋道:“君上身爲周室公卿,然久未侍立王側,朝臣關係已然淡薄稀疏,周王在世之時,還能念君前恩,一朝仙逝,新王即位,鄭室助周之功便成過眼雲煙,其時定分削降君上職爵,分權其它公卿王孫,此勢君上不可不查也!”

鄭公聞言,面色頓顯肅穆說道:“孤亦深爲此事自責,自孤即位至今,因邦中內憂外患,瑣事纏身以致孤未能侍立君側,以進爲臣之職。現邦中內患已除,外亂勘平,孤可盡輔佐周室,然如卿所言,值此王室新舊更替之際,孤如何能獲新王信任,委以重任,卿可有良策助孤?”

祭足當下於袖中取出竹書一卷遞於鄭公回道:“臣早已料知此事,因討滑之事,未能面奏君上,臣便作此書簡,將臣所思盡刻於上,以供君斟酌!”

鄭公姬寐生取過竹簡翻看一陣,而後合起書簡如獲至寶,申手輕拍祭足肩膀大喜道:“好個換質挾王,祭子大才,此計甚妙,明日孤便起身入周面王!”

祭子受寵若驚連應道:“吾君明斷!”

此時,日已復盈,光芒萬丈撒向九州,晴空萬里之下,一場權謀風暴應運而生,其時將洗禮神州,以致改天換地。

次日,鄭公姬寐生以探視爲由,入周面王,車架直奔洛陽而去。

周王姬宜臼重病不起,無法朝中接見鄭公,宣其臥房相商,鄭公踏入房中,濃重藥味撲鼻而來,只見周王蓬頭垢發躺於牀上。

鄭公姬寐生徑直走向牀前,欲待行君臣大禮,周王姬宜臼擡手將其打斷,即而輕搖其手,貼身侍從會意,搬來座椅子擺放塌旁。

鄭公上前就座。

周王姬宜臼氣息微弱細聲說道:“鄭公此次前來,當不僅爲探望寡人之故,敢問鄭公所爲何事而來?”

鄭公看着病牀上週王瘦弱軀體,頓身惻隱之心,語速緩和道:“此前來探望王上之際,確有一事,臣百思不得其解,還望王上爲其指點迷津!”

周王姬宜臼側目望向鄭公,強睜雙眼說道:“鄭公但說無妨!”

鄭公供手說道:“謝王上,臣無禮矣!”說罷,收回雙手,低頭思慮一陣即而說道:“自桓公依始,鄭室三代皆爲周臣,桓公護王而故,武公驅戎勤王,臣則據守洛邑東北門戶,以保王畿無虞。此乃臣之本分,臣不敢居功,臣對周室之忠心天日昭昭。然近日坊間傳言,王上欲奪臣職,臣聞之,心如秋霜降之!敢問王上,臣何罪以致王上如此待臣?”

聽罷,周王姬宜臼強行起身而不得,鄭公上前一把扶住,放其半身靠臥病榻上,隨後侍立一側。

周王姬宜臼一陣咳嗽大聲喘息,繼而說道:“坊間傳聞不可信,鄭公無需憂心。鄭室三代大恩,寡人豈能忘卻,只是近來一載有餘,鄭公忙於邦內事務,極少現身王畿。朝中無人替寡人人分憂,近來寡人身體欠佳,無法理事,幸得虢公忌父相助,朝中大局方纔得以穩定,不期流言飛至鄭公耳裡!”

聽其緩慢說完,鄭公姬寐生回道:“既如此,臣有一策,可另謠言不攻自破!”

周王姬宜臼問道:“卿速言來!”

鄭公姬寐生獻策道:“坊間傳言君臣不和,無非君臣失信所致,若以信示之天下,則謠言自破矣!古有託妻獻子以示誠,今我臣君何不效仿之?君有愛子狐,臣有長子忽,換而養之,質子而取信。”

周王姬宜臼老而病重,然心智未泯,鄭公姬寐生所說乃是首開先河,君與臣換子亙古未聞,若是答應,君臣關係不復存在,猶如二王相商,大周顏面無存。若不答應,先王前車之鑑歷歷在目,鄭公如申侯一般引戎洛,周室亡矣!

權衡箇中厲害,兩重之中取其輕,以子換國似是唯一選擇。無奈中周王姬宜臼回道:“便依鄭公之言!”

鄭公拱手應道:“吾王明斷!”

待其說完,周王姬宜臼輕搖其手,侍從服侍其休息,鄭公會意彎腰施禮而退。

次日鄭公姬寐生領王子狐而回,祭足攜公子忽往洛。

回鄭路上,鄭公姬寐生對王子狐說道:“孤觀天象,周王將不久於人世,其時汝願爲王乎?”

王子狐天生膽小,一路低頭不發一言,見鄭公有問,顫抖道:“此事當由父王定奪,吾不敢僭越!”

鄭公見此子懦弱,不願與其多說,當下發話道:“此事就此說定,汝身爲太子,即位爲王,理所當然,其時孤亦會助汝一臂之力,登上天子王座!”

王子狐見鄭公說得如此決絕威嚴盡顯,一時盡無言以對,一路之上再不言語,更不敢與鄭公四目相望。

周鄭換質不覺轉眼一月有餘,王子狐自入鄭便閉門不出,因懼怕鄭公姬寐生威嚴,寢食難安身形日見消瘦。

反觀公子忽則不然,打出替父任職旗號,入周後便與王室重臣周公黑肩同朝輔政,不覺中習得一身施政本事。

然換子而養一月有餘,至三月庚戊,周王姬宜臼因病重而逝,爲王五十載,後人諡其平王。

天不可無日,國不可無君,儲君嗣位立成周室王畿頭等大事,周平王姬宜臼生有三子,長子姬泄體弱多病英年早逝,幼子姬武年少性急難當大任,唯餘王子狐歲過中年性平溫順,身居太子之位,如若爲王,亂世之中於周最爲有利。

然此刻王子狐正爲質於鄭,周室公卿大臣一時難以拿定主意。

訃告送抵鄭室,王子狐終日悲慟大哭,竟而大病不起。

另外一邊,鄭室後花園中,鄭公姬寐生手持訃告問計於祭足道:“平王駕崩,眼下孤當何爲?”

祭足回道:“前者質子取信之計成,換質挾王已然成其大半,眼下,君上只需順水推舟,奉送王子狐赴周爲王。此後,君上便可挾天子以令諸侯!”

鄭公姬寐生聞言,手握祭足雙手說道:“祭子大功,孤銘記於心!”

次日,鄭公姬寐生便擺架奉送王子狐返周。

返周路上,道路崎嶇顛簸不斷,王子狐病情加重,以至於臥榻不起口吐鮮血,不及入周,便一命嗚呼!

本是護王回朝,無奈遭此變故,鄭公只得下令改鑾駕爲靈車,親架靈車護送回朝。

周公黑肩引周室公卿大臣出城相迎,公子忽亦在迎柩隊武之中。

進得城中,鄭公將靈車交付與周公黑肩,囑咐其依禮而辦。

此事到此便告一段落,公子忽接到鄭公入府暫住,入得廳中,鄭公怒將手中馬鞭擲於案上。

公子忽喚過隨從,在其耳邊叮囑幾句,讓其退下,而後徑直走向鄭公,於前腰腰一禮,緊接道:“父君何以發此雷霆大火,可是爲王子狐一事?”

鄭公姬寐生轉身面向公子忽,攤開雙手道:“孤原想扶王子狐嗣君即位,以期鄭周永結盟好,不曾想,此子如此命短,於半路而亡。孤前者所爲盡棄於此,如何不怒!”說罷,拂袖轉身,一掌拍於案面。

此時奉茶侍走進廳門,從見狀不敢上前,公子忽接過茶水,上前彎腰奉上,口中說道:“父君息怒,當心傷身!”

鄭公接過茶水放於案面,面色肅穆,座於案邊,依舊怒火未消,低頭苦思。

公子忽繼續說道:“若是如此,臣有一策,不知可行否?”

聞其所言,鄭公挺身而起問道:“有何良策,快快說來!”

公子忽回道:“近日來,吾在朝中,亦差人打聽朝中動向,其時王子狐質鄭未還,恐迎狐返周父君不允,周公黑肩便邀羣臣商議對策,言說王子孤生有一子,衆臣皆稱王孫林,年及弱冠,羣臣商定,如王子孤未能成行,便奉王孫林嗣位爲王。後周公黑肩請兒臣修書一封,勸說父君釋還王子狐,不曾想,兒臣書信還未送出,父君護靈車架便抵洛邑城外。一月之內連失天子、太子,周室王畿已然亂成一鍋粥,無人主持大局!”

聽其說完,鄭公姬寐生問道:“汝想讓孤推王孫林繼承王位?”

見問,公子忽回道:“正是此意!父君若是此時挺身而出,公推王孫林爲王,一者正和朝中公卿大臣心意,羣臣必定心中認定父君大公無私,父君於朝中地位將無人可與之比擬。二者王孫林爲王后,亦會感激父君,鄭周交好將成定局!”

鄭公聽完言道:“汝言甚是,不愧爲吾兒也!”

說罷,提起馬鞭奪門而去,出得門庭召集護靈鄭兵直奔王孫林府邸而去。

周平王靈堂之上,羣臣哭聲一片,周公黑肩望跪拜靈哭喊道:“老臣無能,眼下亂世當道,人心不付,禮崩樂壞,王子狐亦隨王上而去,以至周室後繼續人,再現大周盛世曙光難見,此皆老臣之過矣!”

未待說完,耳聞得堂外一聲怒喝:“誰言周室後繼無人!”

衆臣擡頭望去,鄭公姬寐生自門庭外踏入堂中,直行至平王靈前,身後一列甲士擁簇王孫林跟隨鄭公身後魚貫而入,將靈堂內衆人團團圍住。

衆臣見紛紛起身四下張望竊竊私語,鄭公姬寐生按劍言道:“常言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平王仙去,太子姬狐亦撒手人寰。然其子王孫林年及弱冠堪當大任,鄭人願隨左右。”說罷,當先跪拜,口中高喊:“吾王萬歲!”

靈堂之上一時間便變得鴉雀無聲,羣臣猶如如大夢初醒驚慌中顯得手足無措。

鄭公回眸望去,面帶殺氣肅穆異常,衆臣方這纔回過神來,紛紛跪拜齊聲喊道:“吾王萬歲!”

王孫林何曾見過此等場景,被鄭公闖入府邸不原由將其押赴到此,早已嚇得腿腳發軟,脣齒打顫哼哼唧唧半晌,未能說全一句“衆卿平身”。

鄭公不耐起身走道王孫林身旁說道:“王上連失雙親,身心睏乏,以至於此,各位大臣請起!有勞周公主持喪點,依禮而辦,待大喪過後,再行登基大典!”說罷,攙扶王孫林走出靈堂,將其護送回府。

待之鄭公身影消失於衆人眼中,靈堂之上恢復一片譁然,有大罵者,亦有首肯者,唯獨周公黑肩未發一言。

時至入秋,平王大喪已接接近尾聲,眼看平王遺體將要下葬,周公黑肩翻看禮薄,除魯人外,各諸侯賻祭均已送至。

周公黑肩請見鄭公姬寐生,對其說知此事,鄭公姬寐生說道:“近來魯公連失國母夫人子氏及生母君氏,此刻應亦是大喪期間,因邦中事務牽掛,忘卻賻祭一事亦未可知,周公可遣使前去討要,如若不然,孤可帥軍爲其討之!”

周公黑肩正等此言,後依其言而行,遣武氏子埝前去求賻,鄭公出兵隨行,所幸一路順暢,魯人賻祭如期要來,平王遺體得以安葬。

秋末,王孫林登基爲王,此時鄭公亦帥部回鄭。

周王姬林密詔周公黑肩及虢公忌父商議,周王書房中,二臣施禮畢,周王姬林說道:“鄭公任卿士以來,久未在朝,其人亦是剛愎自用,獨霸朝綱,敢在王畿之內脅迫寡人者,只此一人也,寡人着實不敢用之,欲分權虢公,與周公同朝輔佐寡人,二卿意下如何?”

周公黑肩回道:“王上初即天子位,眼下不宜獲罪重臣,當今亂世,洛邑東大門還需鄭人守之,吾王當審時度勢三思而行!”

待其說完,虢公忌父亦奏道:“周公所言極是,鄭公久未在周,朝政臣可待其處理,與王分憂,然切不可奪其官爵,當下正是用人之際,強鄰護周好過強鄰惡周!”

周王姬林思慮一陣說道:“二卿皆如是說道,那便依二卿所言!”

二臣領命而退。

然隔牆有耳,書房密語傳至鄭公姬寐生耳中,與朝商議,問計於羣臣道:“周王欲分權虢公,得周公黑肩及虢公忌父權說做罷。此事孤當如何處置?”

祭足出而奏道:“君上可略施小計,刺探周王心中是都真想與鄭爲敵。眼下正值秋收時節,溫地麥子及成周穀子均已成熟待割,君上可出兵一支,以爲歲凶乏食由,徵收二地谷麥。其時周王以此惡鄭,君可將兵伐之,如若不然,周王閉眼不見君上只需入周拜謝認錯,此事便可由此化解!”

鄭公然其言,出兵盡收二地谷麥。

周王姬林聞訊大怒,頓要起兵伐鄭,周、虢二公上前攔住。

虢公忌父出言諫道:“吾王此舉萬萬不可,鄭強周弱,起兵伐之猶如以卵擊石。”

周王姬林依舊憤憤不平心有不甘說道:“寡人身爲天子,可令天下諸侯,集天下兵馬隨寡人出征伐鄭,量他鄭人再強,在天下諸侯百萬大軍之前,能有何做爲?”

周公黑肩回道:“王上此想,未免太過幼稚!當下之世,諸侯並立,以強並弱殺伐徵戮不斷,周室禮制早已不復存在。九州諸侯過百,各自爲政,一呼百應之勢,恐文武盛世之時方能成行!”

周王姬林仍是怒氣難消,然周、虢二公所言亦非妄言,當下只得下令各處城邑增派兵巡視,以防敵兵再次侵襲。

後鄭公姬寐生入周面王,擔下罪責,並奉還所取谷麥,經周、虢二公從中撮合,鄭周保得面上盟好,然二君心中已生芥蒂,暗自較勁。

經此半年,鄭公姬寐生,先是與周交質,再就擁林爲王,其後又入周取食,於天下諸侯面前出盡風頭。

齊公姜祿甫亦有入主中原之想,當下諸侯之中,唯有鄭公姬寐生得天時地利獨掌周室大權,如若齊鄭相交,天下側目,其時齊人亦能與周室取得一習之地,以齊人實力獨霸中原將指日可待。

爲此,齊公姜祿甫發書鄭公姬寐生,約其石門會約,以溫盧地盟好。

鄭公應邀前往,公子忽隨行,借道宋、魯,東入齊地石門,路經宋地,聞知宋公宋和病勢加重,遊離於生死一線,何不趁此機會,入宋從衆多公子中推選一位於鄭有益者即位宋君,遂變道前往宋都商丘。

到得宋公府邸,由內侍通報,鄭公姬寐生風侯在府外。

等待之時,鄭公望向商丘街道,人馬川流不息,兩邊店鋪林立,其繁華程度絲毫不亞於鄭都新鄭。

正看得入神,府內傳出腳不聲,剛一轉身,一白衣後生迎面撞來,幸得鄭公反應及時站穩腳跟,二人免於倒地。

一旁公子忽連忙上前扶住二人,白衣後生擡頭一看,只見所撞之人頭頂公卿貴冠,知其撞倒貴人,連忙施禮致歉道:“某乃公子馮,事急所致衝撞貴人,甚爲失禮,請勿見怪!”

鄭公姬寐生回道:“事出有因,何來怪罪一說?可否告知何事另公子如此慌忙?”

公子馮見問,方纔回過神來,施以一禮回道:“父君病發,吾待趕去傳喚醫官,改日宴請貴人,以償今日失禮衝撞貴人!”說罷,朝外跑去。

鄭姬寐生心知面見宋公已然無望,轉身欲待離去,此時宋府內侍出來通報,聽其說道:“宋公身體不適,不便見客,望來使見諒!”

鄭公聽聞亦不答話,帥衆朝向宋府大門施以一禮,即而翻身上馬應石門之約而去。

是夜,宋公宋和病情再度加重咳血不止,恐難度過今夜。

宋公先召公子馮牀前訓話,公子馮跪於牀邊,低頭抽泣不止,宋公宋和說道:“爲父,孤未盡撫養之責,爲君,孤亦未能委身以國!臨了還將驅爾離國,爾心是否記恨爲父!”

公子馮哭道:“兒臣從未有此想法,前者兒臣都可理解,但請父君不要將兒臣遣送出國!”

宋公撫其頭說道:“吾兒若是記恨,亦是人之常情,孤只得如此或能保全吾兒性命,爲父恐時日無多,待孤死後,汝當着速離宋往鄭,晚則有性命之憂!”說罷,別過頭去不忍再看公子馮,推其肩道:“去罷!”

公子馮含淚而退,待其退去,侍者宣召大司馬孔父嘉覲見。孔父嘉入而拜見,宋公輕搖其手,孔父會意侍立一側。

宋公子和說道:“憶當初,宣公舍與夷,而立孤爲君,至今將近十載,孤未敢一刻忘懷,時至今日,孤亦當還君與夷,汝爲司馬,宋室三軍盡握於手,汝當潛心輔佐,爲其穩固君位,若得如此孤即是死亦可瞑目矣!”

孔父聞言,彎腰拜道:“宣公立公爲君,乃是君上賢才厚德。然公子馮,德操才華皆優於與夷,羣臣心中認定未來之君非公子馮莫屬,皆願事之,臣請君上改立公子馮爲君!”

宋公子和聽其如是說,一時急燥咳嗽不止血溢嘴角,侍者持巾爲其擦淨。

理順氣息之後,宋公開口說道:“不可,正因先君宣公以孤有賢德,故使孤即位爲君承領宋境,若棄德不讓,將有負先君之望,是廢先君之舉也。如此賢德何來?孤即位之初,孤當汝父正考父面,於宣公靈前起誓,將以德領宋。今使子爲君,倘若得正考父靈佑,孤得全身而歿,九泉之下得見先君,問及與夷,孤將何以做答?孤只得讓位與夷,方纔無廢先君之功,光昭先君之令德。”

宋公一番話語,字字見城,孔父嘉執拗不過,只得領命而退。

而後宋公又依次詔見與夷及一班重臣,是夜,宋公病危,於家人陪陪伴下仙逝,是日八月庚辰。

其後大司馬孔父嘉領羣臣擁立與夷爲君,同年十二月癸未,宋公與夷依周禮安葬先君子和,後人諡爲宋穆公。

大喪之後,公子馮攜弟左師勃離送往鄭而去。

再說鄭公姬寐生自別宋入齊,及後一月,帥部抵達衛都朝歌,鄭衛素有嫌隙,爲護鄭公周全,公子忽帥部一路戒備快馬加鞭而過,由是如此,行蹤任被衛公子州籲掌握。

每憶起黃河遭伏慘敗,公子州籲便氣得咬牙切齒,恨不能活吞鄭公,今或如此良機,可劫殺鄭公,爲泄心頭之恨,速遣衛兵前往追擊。

因鄭公早有準備,衛兵未能追上。

公子州籲正於府內惱怒不已,忽聞奏報,大夫石臘之子石厚求見。

州籲與石厚素來交好,此刻心中鬱悶,正好與其飲酒幾杯,一吐心中悶氣。

便吩咐侍從安置酒菜請進石厚。兩人相見禮畢,各依主賓落座。

公子州籲端起酒水先飲一盞,即而說道:“吾欲劫殺鄭賊寐生,以保黃河失利之恥,奈何被其走脫,此刻心中屈悶,汝來得正好,與吾飲得幾杯!”說罷,擲盞於案。

石厚爲其添杯,口中說道:“此事吾已盡知矣,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公子州籲聽後不解問道:“此話何講!”

石厚獻計道:“臣差人打聽得知,姬寐生此次借道於衛,乃是應齊公之邀赴石門之約,而入石門必經濟水行舟而往,回程亦是如此。若此吾等便有機可乘,公子只需花費少量金銀,買斷死士數人,扮作船伕於濟水兩岸度客,只待姬寐生上得船來,便與水中將船鑿沉,濟水深不可測且水流湍急,任他姬寐生有三頭六臂亦難逃此劫!更有一秒處,便是濟水流經齊境,事後,鄭人若要追究起來,亦與吾等無關。”

公子州籲聽罷,撫掌大喜道:“石子大謀,此計甚妙!”說罷,舉杯相邀。

二人飲至月上中天方散。

次日,二人分頭準備,欲刺鄭公姬寐生於濟水!

又過得一月,鄭公一行抵達齊邦石門,齊公姜祿甫出城相迎,二公攜手而入,齊登祭堂壇,祭祀天地,執牛耳而飲誓酒,繼而宣讀盟約,約爲盟友,鞏固盧地結盟成果。

是夜,齊公姜祿甫大牌宴席,慶賀齊鄭結盟。宴上,二公對坐,舉杯交盞相談甚歡,幾樽過後,齊公一眼瞥見鄭公身後所立公子忽,見其相貌堂堂器宇不凡,便問道:“公之身後所立者何人也?”

鄭公回過頭去忘了一眼公子忽,回道:“孤之犬子公子忽是也!隨孤入齊見見世面!”

齊公捻鬚笑道:“此子眉宇軒昂,生得一表人才,日後必成大器!”

鄭公拱手謝過:“犬子不值一提,借齊公吉言,望其日後略有小成!”

齊公回施一禮,頓了一道,接着說道:“孤有一女,年入及笄,不敢說貌若天仙,然尋覓齊境上下,難有與之媲美者,且知書達理,善解人意!看見此子,孤甚喜愛,欲將吾之愛女嫁與公子忽,與公結爲姻親之盟,不知意下如何?”

鄭公大喜道:“如此甚好!”說罷,舉杯與齊公對飲。

酒未入口,公子忽上前一步,拱手彎腰施以一禮,說道:“多謝齊公擡愛,然非吾不願,只因眼下吾乃一弱邦公子,勿敢高攀齊公愛女!再者男兒當志在四方,如今寸功未有,安敢娶妻?還望齊公見諒!”

二公手持銅樽,聞得公子忽一習言語,茫然間不知所錯。

鄭公姬寐生擲杯於案怒罵道:“庶子安敢造次!”

鄭公口中罵道,心中卻是因此一習話語,對其另眼相看,既而拱手謂齊公道:“犬子野性難馴,讓齊公見笑,實乃吾之罪過!此子頑劣,無福消受齊公大恩,天下之大,優於犬子者比比皆是,還請齊公另尋佳婿!”

齊公雖是心中不快,然大喜之日亦不想弄得尷尬收場,當下陪笑道:“公子壯志雄心,實屬難得,孤以薄酒一樽,預祝公子他日大成!”

鄭公舉樽回道:“齊公大量,孤替犬子就此謝過!”言訖,二人一飲而盡。

隨後齊公姜祿甫叫上歌姬舞者助興,宴席開至入夜深方散!

鄭公一行,於石門小住,齊公姜祿甫帶其領略齊境風采!

因邦中脫身太久,鄭公憂心邦中事務,住得三日,鄭公姬寐生辭別齊公姜祿甫,踏上歸程。

一路無話,直行道濟水岸邊,與來時,大不相同,來時,船隻往來河中熙熙攘攘,此時尋遍岸邊,僅有一船在此度客。

公子忽上前問船,約好酬金,走回來扶請鄭公姬寐生登船。

因度船太小無法一次全運鄭公全隊人員過河,公子忽陪同鄭公先行登船而過,護衛隊於河岸等候二次載運。

舟船行至河中,船伕棄槳持刀,鑿穿船底。

公子忽見有人行刺,忙將鄭公護在身後。

此時刺客見公子忽手無寸鐵,持刀殺將過來。

公子忽配劍遺落岸邊,危機時刻,公子忽搶過鄭公配劍,躍上前去與刺客廝殺。

公子忽自幼習武,精通劍技騎射,然搏命廝殺不同於校場練武,搏鬥過程中,公子忽幾次遇險,差點喪命。

好在公子忽武藝精湛,終將刺客斬殺於劍下,除臂上負有輕傷,其餘皆安然無恙。

此時船中已進水過半,鄭公親自搖槳,將船劃回岸邊,然渡船離岸過遠,如此下去不等靠岸,渡船便會水滿而沉,二人無疑將會葬身河底。

公子忽環顧四周,欲尋些雜物填補漏洞,然刺客早把船中清理一空,渡船之上僅有鄭公姬寐生及公子忽人兩個,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生死之際,公子忽顧不上處理臂上傷口,撲倒船上,以一己之軀堵住漏洞,減緩河水漏入船中,臂上鮮血沁紅船中河水,二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將渡船劃回岸邊!

上得岸來,眼見渡船水滿而沉,公子忽心中後怕不已,謂鄭公道:“吾與刺客交手,觀其刀法招式只攻不守,刀刀欲至人死地,不似綠林中人,更像是受人之僱,專行刺殺之事,人稱死士者。誰人慾至我等死地?”

鄭公背手走向河邊,望向對岸說道:“過河即是衛境,鄭衛素來不和,此舉定是衛人無疑!”

公子忽上前立於鄭公說道:“濟水乃回程必經之路,況過河即是衛境,父君萬金之軀,萬不可再遭險難!兒臣即刻返回石門,躬請齊公出兵相助,護送父君返鄭!”說罷,轉身欲走。

鄭公轉身申手拉住公子忽,領其邊走邊說道:“無妨,此事無虛勞煩他人,孤等棄水路轉道旱路,經魯、宋返鄭即可!”

見其如是說,公子忽亦不再堅持返齊借兵,經魯、宋而回,雖路途繞遠,但護得鄭公周全,再遠亦是值得。商議已定,各自翻身上馬,轉道魯境,拍馬揚塵而去!

幾人歡喜幾人憂,公子州籲得知濟水刺鄭已是惱怒不已,不期次日朝會,廟堂之上更遭大夫石臘彈劾,聞其言道:“臣得知公子州籲不顧邦交禮儀,無視衛室安危,私自僱傭死士刺殺鄭公姬寐生,此等害羣之馬,君上當嚴厲懲處,以儆效尤!”

此事唯有石厚與己知曉,石臘何從得知?

未待其弄清緣由,石臘繼續奏道:“更有吾子石厚,不思忠君輔國,整日遊手好閒,偏好結交權貴,臣曾多次勸說無果,刺鄭一事,正是此子獻策,若不是此子酒後吐出實言,臣亦不得而知,今孽子鑄下大錯,是殺是剮,悉憑君上決斷!然子不教父之過,臣請納還官職,允臣告老還鄉!”說罷,脫去官帽拜伏在地!

及至此時,公子州籲方纔明瞭,乃是石厚酒厚誤事,泄露刺鄭一事,然事以至此,多說無益,只得跪伏於地,央請君上從輕責罰。

衛公衛完觀見朝堂之勢,一時難以決斷。

一方爲倚仗權臣,日遇事多有仰仗,一方爲同根血脈,血濃於水安忍殺害。

一旁石厚察言觀色,見有機可乘,出而奏道:“刺鄭之事,確爲微臣獻策,吾父於臣口中獲知片言隻語,以至君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臣與公子密行此事,實爲衛室安危故!”

聽其說完,不等衛公開口,石臘轉過頭去大聲罵道:“庶子,錯則錯矣,安敢狡辯!”

衛公安撫道:“大夫稍安勿躁,且聽此子如何說法?”

,石厚見允,款款道來:“鄭衛數年來征戰不斷,據實而講,未得一次完勝鄭人,眼見鄭人逐步強勝,爲扼制其鋒芒,臣迫不得已出此下策,如若鄭君突然身亡,鄭人必將大亂,短期內將難與衛室抗衡!然臣與公子州籲亦知此事不甚光彩有違禮制,爲避免鄭人事後尋仇,因此臣二人商議,將行刺之地選在濟水,此地乃屬齊境,假若刺殺得逞,鄭人亦只會怪罪於齊人頭上,與吾衛人無關!”

待其說完,石臘冷笑道:“如此說來,爾不但無罪,反而有功!”

石厚亦不示弱,反詰道:“是罪是功,君上自有判斷!”

父子二人各不相讓於廟堂之上爭執起來。衛公見如此下去不是辦法,當下按捺住兩人,宣道:“二位勿要再爭,好在鄭公安然脫難,功過相抵,此事就此翻過,既往不咎!”

公子州籲聞言,連連扣首謝恩,石厚亦不再言語,彎腰一禮而退,唯有石臘堅持辭官不受。

衛公衛完無奈,只得允其告老還鄉。

自此父子二人結下怨憤,此堂朝會不歡而散!

公子州籲有幸逃過一劫,是夜,擺下酒宴,邀石厚共飲,以謝石厚朝堂之上排除萬難爲其辯駁。

酒過三巡,石厚始終愁眉不展,公子州籲見狀問道:“石子何事不快,以至如此悶悶不樂?該不是飯菜不合口味,吾叫下人換過便是!”

石厚亦不答話,端起案上酒樽,再飲得一杯,末了擡頭緊盯州籲面龐,反問一句:“公子可願爲君?”

聽聞此言,公子州籲驚慌失措落箸於地,趕忙說道:“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亂言,石子切莫開此玩笑!”說罷,彎腰拾起落地竹筷擲於案面。

不等公子州籲回過神來,石厚探身上前,於公子州籲耳邊低聲再問一道:“吾有一策,可助公子爲君,公子可願爲君?”

公子州籲亦飲得一樽,說道:“眼下逍遙自在,爲何偏要爲君?”

石厚回身座位,回道:“公子以忘今日朝會之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勢?當今衛公性寬而無謀,唯依吾父定謀而動,今日朝會之上,吾父子反目成仇,父子之情蕩然無存,爲刺鄭一事,吾與公子已成其眼中釘,終會被其拔掉,其時便是吾等死期!”

公子州籲低頭思慮一陣,繼而回道:“石子可有十成把握?若無不可行此冒險之舉,事敗吾等死無葬身之地也!”

石厚見其已然動心,便將心中謀劃一一道來:“公子無憂,吾已謀謀劃周全,依計行事保準萬無一失!”

公子州籲心動,貼身上前問道:“有何良策?速請道來!”

石厚亦俯身向前,靠近州籲低聲說道:“每逢春初,衛公定會前往城郊狩獵,公子可仿效刺鄭一事,買通死士扮做綠林賊匪,伏於半道,待其經過,出其不意,將其劫殺!繼而公子帥兵趕至擒殺‘賊匪’,扶靈而回,自立爲君,大事成矣!”

聽罷,公子州籲冷笑道:“此事若成,石子功不可沒,大夫一職位非汝莫屬!”說罷,二人對飲一樽。

因有前車之籤,恐酒後泄密,未敢多喝,商定完期間細節,二人各自散去,依計行事。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可憐衛公衛完此際毫無察覺,全然不知身處險境死期將至。

日間方饒其罪責,不期夜間此子便尋計欲置已於死地。

人間親情比紙薄,君臣倫理不復存,可悲,可嘆!

第054章 五大夫亂周 鄭虢力勤王第056章 齊魯消宿怨 享見一家親第017章 宋軍御三師 鄭師戰九州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28章 楚候謀隨境 齊公御北戎第001章 千金買一笑 烽火戲諸侯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06章 盟宋魯交戎 討滑鄭伐衛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05章 鄢地手足殘 黃泉母子情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謀天下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39章 亂點鴛鴦譜 難續亂世情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37章 宋莊公雪恥 諸侯三伐鄭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謀御蠻戎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53章 楚熊貲徵巴 齊小白伐魯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22章 曲翼續冤仇 齊魯結姻親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58章 晉亂弒族親 魯水祀天地第006章 盟宋魯交戎 討滑鄭伐衛第038章 高渠彌謀權 姜諸兒奪政第055章 鄭勤王失政 陳殺子落恨第045章 乘丘魯卻宋 莘邑楚侵蔡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42章 文姜三勸兄 無知禍弒父第054章 五大夫亂周 鄭虢力勤王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01章 千金買一笑 烽火戲諸侯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20章 晉亂兄戰弟 宋患臣弒君第054章 五大夫亂周 鄭虢力勤王第017章 宋軍御三師 鄭師戰九州第038章 高渠彌謀權 姜諸兒奪政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55章 鄭勤王失政 陳殺子落恨第022章 曲翼續冤仇 齊魯結姻親第022章 曲翼續冤仇 齊魯結姻親第012章 鄭燕戰制邑 宋兵圍長葛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謀御蠻戎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43章 齊後爭君權 魯師出中原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07章 東海起波瀾 中原興刀兵第020章 晉亂兄戰弟 宋患臣弒君第056章 齊魯消宿怨 享見一家親第037章 宋莊公雪恥 諸侯三伐鄭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28章 楚候謀隨境 齊公御北戎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06章 盟宋魯交戎 討滑鄭伐衛第048章 御說違齊志 姬突逆鄭君第042章 文姜三勸兄 無知禍弒父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15章 齊公平宋衛 鄭伯謀陳魯第007章 東海起波瀾 中原興刀兵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鄭衛師向魯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42章 文姜三勸兄 無知禍弒父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04章 武公滅姬胡 文侯殺攜王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39章 亂點鴛鴦譜 難續亂世情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10章 州籲弒君完 四國兩伐鄭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39章 亂點鴛鴦譜 難續亂世情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