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

郭鵬留在雒陽管事的官員是荀攸。

荀攸在郭鵬的安排下出任了雒陽中央的尚書令職位,但是他的職責不是處理政務,而是管好雒陽這個巨大的集中營,並且協助棗祗將它營建的更加漂亮,宏偉,高大。

荀攸深知自己的職責,所以對蔡邕不聞不問。

蔡邕來找他,他就接見,對於蔡邕提出的讓天子多讀書的說法,荀攸表示這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這是皇帝自己的意思,爲臣者不能反對。

蔡邕爲此十分生氣,怒斥荀攸。

“天子年幼,當認真教養,若是放縱天子玩樂,天子又會變成什麼模樣?”

荀攸對此沒有任何看法,只是面色平靜的表示道:“一切都是陛下的願望,我等爲臣者不過是遵從陛下的命令,司徒公若以爲不妥,可自去拜見陛下,向陛下進諫。”

荀攸不阻攔蔡邕覲見小皇帝,但是對這件事情不發表任何看法,這讓蔡邕很生氣。

“公達,你以爲這樣的事情是正確的嗎?這是爲臣之道嗎?”

“司徒公可自去拜見陛下。”

荀攸依然顧左右而言他。

蔡邕無奈,怒哼一聲,離開了。

隨後,蔡邕就去覲見小皇帝,但是結果並不美妙。

他試圖勸誡小皇帝,讓小皇帝更多的讀書習字,學習經典以增長學識,但是這就需要壓縮小皇帝的玩樂時間,搞得小皇帝很不開心。

和郭鵬在一塊兒可以愉快的玩,愉快的享受,小皇帝非常開心,結果這個蔡邕一來就要讓他學習……

比較討厭。

小皇帝不喜歡蔡邕,但是也想着要給他點面子,於是拉着蔡邕一起打麻將,蔡邕不擅長這樣的事情,繼續勸誡小皇帝不要玩物喪志,應該多讀書。

這就搞得小皇帝越來越厭煩蔡邕,看到蔡邕過來就頭疼,想着法兒的避開蔡邕,又向身邊的內侍們抱怨蔡邕很煩。

“每次蔡公過來,我就不能繼續玩樂,好好的興致都被敗壞了,真是可惱!”

小皇帝連連抱怨。

“陛下是皇帝,只要陛下下令不讓司徒來,司徒就不能來。”

得到郭鵬授意的內侍們意識到時機到了,於是諂媚的告訴小皇帝他是有這個權力的。

聽到內侍們如此一說,小皇帝茅塞頓開,恍然大悟,頓時覺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於是小皇帝直接下令讓蔡邕不許再來教他讀書,換回了原教他讀書的郭氏子弟繼續自己兩個時辰的學習時間。

還是郭鵬好,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還不用費腦子讀書,要是能一直這樣下去,那該有多好?

小皇帝如此想着。

郭鵬留下來教導小皇帝讀書的郭氏子弟對小皇帝十分寬容,小皇帝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於是小皇帝開始逐漸壓縮自己的學習時間,一刻鐘一刻鐘的削減。

沒人攔着他。

於是情況愈演愈烈,小皇帝越來越不願意讀書,越來越貪玩,愛玩。

到最後,小皇帝乾脆把學習時間給削減的連半個時辰都不到,每天早上起來就稍微糊弄一下子,然後跑出去和自己的玩伴們開始吃喝玩樂打麻將了。

玩各種好玩的,吃飯的時候還可以自己動手玩燒烤,郭鵬派人傳授了燒烤技術和叫花雞技術給小皇帝,培養小皇帝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顯然對他十分上心,擔心他變成高分低能的書呆子。

於是小皇帝再也不用擔心變成高分低能的書呆子了。

他整天沉浸在愉快的童年裡,覺得快樂無邊,覺得生活十分美好。

蔡邕對這樣的情況是十分無奈的,他不懂得抗爭,也不敢死諫,只好謹遵帝命,可是看着小皇帝天天吃喝玩樂打麻將,他感到十分挫敗,在雒陽居住的鬱鬱寡歡。

他寫信給郭鵬,希望郭鵬可以勸誡一下小皇帝,又寫信給老友鄭玄,向老友抱怨自己的無奈和壓抑。

如果說蔡邕只是鬱鬱寡歡的話,那臧洪和鮑信就是水深火熱了。

少府,太僕,根本沒事情做,少府沒什麼錢能管,太僕也沒有馬可以管,臧洪倒是能給小皇帝駕車,但是小皇帝又能給他帶來什麼呢?

小皇帝平時也不需要臧洪駕車,而是拉着臧洪和鮑信一起,還有荀彧,讓他們三人陪着小皇帝自己湊一桌打麻將。

四人湊一桌打麻將,這讓小皇帝十分開心,可臧洪等人卻很難過,眼淚就在肚子裡面打轉,根本流不出來。

荀彧很痛苦,臧洪和鮑信也很痛苦。

他們想着要勸說小皇帝讀點書做點事情,但是看到了蔡邕的下場,生怕之後連小皇帝的面都見不到,只能違心陪着小皇帝打麻將。

荀彧已經有點麻木了,但是臧洪和鮑信還沒有,他們覺得他們只是說了作爲漢臣應該說的話,郭鵬怎麼會認爲他們做錯了事情說錯了話,就對他們做這樣的事情?

兩人依舊沒有搞清楚現在的郭鵬到底在想些什麼。

但是無論如何,曹純曹洪和趙雲三支軍隊三道封鎖,將他們牢牢的禁錮在了雒陽城內,雒陽城一點也不像是一個帝都,反而像是一座監獄。

這是臧洪最先感覺出來的,感覺自己似乎已經失去了自由,連雒陽城都不能出。

荀攸就是那個監獄長,而不是什麼尚書令。

監獄裡的人沒有任何實際權力,只是聽上去好聽,看上去好看。

所有掌握實際權力的人,身上都揹着魏官的頭銜,而單純的漢官只有象徵意義上的權力。

這到底意味着什麼。

臧洪開始思考,鮑信也開始思考。

但是無論如何,局面都已經確定了,他們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被郭鵬拿下了。

可是對郭鵬來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現在只是明升暗降和政治流放,之後,如果他們還有什麼舉動的話,郭鵬會升級自己的手段。

新皇帝登基的消息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快傳遍了北方大地,又越過了軍事封鎖線,向涼州,益州,荊州和江東而去,也往遼東去了。

這些軍事上的失敗者們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後,反應各不相同。

馬騰和韓遂那邊是接受的。

郭鵬派過去宣旨的人宣佈了消息之後,馬騰和韓遂帶着一羣涼州大小軍閥是接受了新皇帝的。

因爲他們不敢反抗郭鵬,生怕郭鵬起大軍來攻打。

漢中被拿下,郭鵬等於可以兩路進軍攻打涼州,剛剛經歷了戰爭的涼州軍將各有損失,難以抗衡郭鵬的強軍,所以只能選擇服軟。

不就一個小皇帝嗎?

我認了還不行嗎?

可是隨後他們就有些鬱悶了。

郭鵬以劉健的名義任命馬騰做涼州刺史,然後任命他的庶長子馬超做大漢的徵西將軍、隴西太守。

又任命韓遂的女婿閻行擔任漢陽郡太守、安西將軍,接着又任命韓遂本人做了涼州別駕。

這等於是讓馬騰和馬超兩父子執掌涼州的軍政大權,分別擔任軍政一把手,又讓韓遂做馬騰的輔助,讓韓遂的女婿做了馬超的輔助。

這個情況就讓涼州諸將有些不明所以。

馬騰做涼州刺史還好解釋,這個馬超做徵西將軍,又讓韓遂做馬騰的副手,閻行做馬超的輔助,這是什麼意思?

涼州軍事聯盟是鬆散的,但是鬆散之中,也是有兩個核心存在的,所謂的雙核驅動,並駕齊驅。

馬騰和韓遂長期以來是不分高下的,維持着微妙的平衡,當然這個平衡就有些不穩定,所以偶爾也會有些小摩擦,但是在有郭鵬這個強大外敵的情況下,他們還是大體上可以保持和平的。

可是郭鵬這一波操作就讓韓遂很不舒服了。

一千零五 臣的心難道就不會受傷嗎?七百五十三 荊州應該是保不住了吧?六百零二 他的背後插着一支箭一千零六十二 司馬懿知道答案一百五十八 大賺特賺四百四十九 這橋蕤,當真是好運氣六百三十一 劉璋只能向南看六百三十九 郭鵬的前進,也是他們的前進一千一百八十九 一樁醜聞的突然出現一千三百一十四 小乙,這一切真的是天意嗎?八百八十一 張飛兵臨襄平城一千三百六十六 父親到底承擔了什麼樣的壓力?一千一百五十三 蔡邕頓時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達千斤一千一百三十七 選賢任能乃千古難題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一千一百一十九 封狼居胥(下)一千三百零二 無論如何都要走出去一百四十三 蔡邕很高興一千三百四十九 父親,這也是您已經預料到的結局嗎?九百八十 馬遠的大宛之行五百四十二 劉璋的小心思一千四百九十二 郭瑾決定私下溫情的僞裝一千三百二十一 于禁相當的擔憂二百一十八 他成了英雄八百八十三 太史慈登陸朝鮮半島一千一百九十六 荊州進入戰時狀態五百八十三 受挫的蜀軍九百三十七 張飛大破拔奇七百一十六 你們司馬家的手可真長啊一千四百五十四 治大國,是需要死人的啊一千二百一十九 他終於理解朱元璋的難處了三百四十 郭某人滿臉都是森寒的殺意三百三十四 難樓請戰三百零三 你們考慮過我們這些亂臣賊子的想法嗎一百六十六 霸道府君郭子鳳一千五百五十一 諸葛亮只好收起心中的遺憾二百二十六 這天底下有這樣的道理嗎?一千三百六十八 找到大銀礦了三百五十五 天意一千一百一十八 封狼居胥(上)三十一 北伐鮮卑一千五百一十二 這個稅務司郎中,你做,還是不做七十 漳水大捷一千五百五十 郭鵬還是那個大忽悠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一千四百零一 我問你們!你們到底要跟從誰?一千一百三十一 空前強大的君王從這一刻開始成就了完全體一千一百三十八 科舉考試就是這樣改變人生的一千一百三十五 第一名,馬謖八百零九 文聘歸降一千二百零六 天塹變通途一千零一十四 崔琰案九百七十一 郭某人的確在努力的改變這個時代一百一十五 郭鵬無意於挽回這個漢帝國五百二十五 忠良如郭某人也無法挽救漢室了九百二十八 他們不該受教育七百三十一 郭某人的危機公關二百七十五 一定要和呂布綁定在一起嗎?一百六十 郭嘉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一千二百二十二 程昱的大動作八百八十七 掃蕩莊園十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千一百五十一 黃龍殿會議的召開已然不可阻止三百四十四 現在最重要的是求活九百七十六 就叫東廠吧三百九十五 徐州的抗擊袁術統一戰線一千四百八十三 他們已經一滴都不剩了二百零二 席捲天下的風暴一千五百零四 郭瑾感到十分憂慮五百一十五 陰溝裡翻船一千一百五十一 並不荒涼的涼州五百四十二 劉璋的小心思一千五百六十 歸去來兮七百九十六 荊州人的怒火八百 劉表決定放手一搏一千零九十三 天降猛男郭子鳳一千零三十九 對不起,有錢真的是可以爲所欲爲的六百八十 你沒好下場的一千零四十三 張文遠現在可真的是名震江南的殺神了二百八十九 郭鵬大軍正在朝着陳留縣快速前進三十 你願意拜我爲師嗎八百六十三 我有伯寧,益州再無憂矣!七百零八 君,民,黎庶(下)七百四十九 黃祖的恨一千一百六十九 第二個,郭鵬選擇了荀攸六百三十五 從襄陽到江陵九百八十三 馬遠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七百九十一 郭某人是一個精緻的皇帝一千零一十一 做皇帝的,哪有不辛苦的三百七十一 我怎麼感覺我們好像中計了?三百七十八 孫策與周瑜二百八十九 郭鵬大軍正在朝着陳留縣快速前進一千三百八十五 趙雲不敢公私不分一百零一 班師一千一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們,更懂,興盛家族一千四百六十八 司馬懿圖窮匕見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二百五十二 公孫瓚心中的野望開始滋生三百六十五 劉焉病危一千一百五十八 曹氏族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