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七 蔡邕深深地嘆息

蔡琰的故事,郭鵬是耳熟能詳。

《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也是很有名氣。

對這個亂世之中一生坎坷流離的女子,郭鵬是心存感慨的。

她的妹妹則運氣好了許多,被蔡邕許給泰山羊氏,安安穩穩的生了幾個兒子,其中一個就是晉滅吳的功臣羊祜。

如今她們都還小,蔡琰十三歲,蔡琬才九歲,蔡琰相貌端正清麗,氣質溫婉,蔡琬年紀雖小,也是穩重端莊,看的出來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對於當下的女子而言,不要求有很好的才情,只要懂得孝順公婆照顧丈夫養育兒子就可以了,教育也是模棱兩可的事情。

其中生養兒子是最重要的一點,只要能生養兒子,其他的問題都無傷大雅。

此一時期,女子改嫁非常普遍。

嫁過人有過生育的寡婦或者離了婚的婦女想要再嫁並不困難,比如漢相陳平的妻子就先後嫁給了五任丈夫,陳平是她的第六任丈夫。

漢朝歷代皇帝的皇后也多有寡婦再嫁者,曹操的夫人裡就有很多寡婦,劉備入川之後的皇后也是寡婦,寡婦再嫁毫無社會壓力。

曹操同志還因此得了一個『曹人妻』的雅號。

而這其中,是有深刻的社會因素的。

一者,是程朱理學尚未出現,尚未成爲官方指導思想,民間風氣整體寬鬆開放。

二者,是出於延續後代的必要性,古人視香火傳承爲天命,對其極爲重視。

而當時生育條件很差,嬰幼兒的成活率極低,上到皇帝下到黎庶,都無法保證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健康康安全長大。

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嫁過人的尤其是生養過子女的婦女對於未嫁過人的少女的優勢就特別明顯。

她們有生育的經驗,對於生育並不陌生,被養育孩子也不陌生,也不害怕,生育成功和養育成功的機率高於少女,後代的存活率也相對更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出於延續後代的考慮,寡婦,尤其是生養過的寡婦再嫁就一點也不稀奇了,甚至還會被爭相求娶。

蔡邕疼愛女兒,願意給女兒良好的教育,對她們而言也是好的。

養育子女的母親懂文化知識有才情,對孩子從小的教育就很有好處。

兩人站穩之後,蔡邕開口道:“郭府君與爲父是舊相識了,闊別十年,才得相見,爲父喜不自勝,你們且合奏一曲,爲重逢之樂慶賀,如何?”

“是。”

蔡琰和蔡琬一起點頭,然後坐到了一旁,自有僕人將琴取來交給她們,兩姐妹互相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便開始演奏。

郭鵬依然是那個不懂琴的郭鵬,十二年前不懂琴,十年後還是不懂琴,落入耳中的琴聲能分辯出好聽還是不好聽,更多的就沒有了。

可是伴着淡淡的薰香,聽着悅耳的琴聲,也屬於這個時代難得的奢華的享受了。

哪裡還能追求更多呢?

一曲奏完,郭鵬禮節性的誇讚,對蔡邕悉心教導女兒的行爲表示認可和贊同,說自己也會認真教育輔導自己的兒子。

“子鳳還是不懂琴吧?”

蔡邕哈哈大笑:“十二年前你我初見,你不懂琴,十二年後的如今,你還是不懂琴,哈哈哈哈!”

“蔡公何須如此。”

郭鵬苦笑:“學生於琴藝上實在是無甚天賦,比不得二位女公子,更比不得蔡公天賦異柄。”

“哈哈哈,天賦異柄……”

蔡邕笑着搖了搖頭,臉上的笑容中透露着一些自嘲:“子鳳,我倒是希望我能和你一般,有用兵牧民的天賦啊!”

蔡邕說着指了指自己的兩個女兒。

“你一早就對我說過,琴棋書畫,於國而言,是小道,這些年來,我越發感覺如此,遇到反賊作亂,難道能用琴棋書畫讓他們知錯嗎?遇到災荒之年,難道能用琴棋書畫讓百姓吃飽肚子嗎?遇到外敵入侵,難道能用琴棋書畫擊退他們嗎?”

蔡邕深深地嘆息。

“我是多希望我所擅長的和子幹擅長的一樣,那樣的話,我也能爲國征戰沙場,平定叛亂,青史留名了,或許,正是因爲如此,我纔沒有兒子,只得了兩個女兒吧!”

蔡邕這話說的讓蔡琰和蔡琬都低下頭不言不語,看起來似乎有些沮喪。

郭鵬還能怎麼說呢?

難道要說婦女能頂半邊天嗎?

搖頭笑了笑,想了想說辭,郭鵬便緩緩開口。

“學生曾經聽聞孟子早年喪父,孟子之母爲了讓孟子有更好的生活環境,三次遷移家庭的住處,第一次遷移到了墓葬之所旁,孟子耳濡目染,便學會了下葬,哭泣之事。

孟母說,這不是能讓孩子居住的地方,之後孟母又把住址遷移到了市井旁邊,孟子耳濡目染,學會了街邊賣貨,討價還價之事,孟母覺得這也不是能讓孩子居住的地方。

第三次,孟母捨棄了市井,選擇了屠戶家旁定居,孟子又裝作要屠宰牲畜的樣子,孟母還是覺得不能住在這裡,又選擇了第四次。

這一次,孟母選擇了學宮旁定居,之後孟母看到孟子耳濡目染學習禮儀,這才覺得是可以居住的地方,是能讓孩子正確成長的地方,之後纔有孟子成爲亞聖之事。

其中固然有孟子天資聰穎之故,但若不是如此有見識的母親從小注意對孟子的教誨,不去遷移住處,那說不定孟子會變成商販,變成屠戶,而不是亞聖。”

郭鵬頓了頓,又開口道:“對子女的教育也是如此,孩子出生後都是母親所養,若是沒有聰明睿智有才情的母親,如何能言傳身教讓孩子成爲懂禮儀知恩義的人呢?”

說着,郭鵬又指了指蔡琰和蔡琬,開口道:“二位女公子有才情,懂禮儀,將來爲人母,也會讓自己的孩子有才情,懂禮儀,培養出於國有用的人才,這如何又不是蔡公和二位女公子的功勞呢?”

蔡琰聽了,眼睛發亮,心情不復方纔的沮喪,偷偷打量着郭鵬。

蔡琬聽了,有些迷迷糊糊,不過心情比剛纔好了一些。

蔡邕聽了,沉默了一會兒,嘆了口氣,笑了。

“子鳳所言,確實有道理。”

說罷,蔡邕讓蔡琰和蔡琬站起來站到他的面前來。

“郭府君的話,你們都記住了嗎?”

“記住了。”

蔡琰和蔡琬齊聲應道,蔡邕點了點頭,讓她們下去了。

當晚的宴席,蔡邕還叫蔡琰和蔡琬一起給郭鵬斟酒,向他感謝之前的救命之恩。

一千一百五十三 蔡邕頓時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達千斤一千一百四十七 儘管如此,他也不會停止繼續戰鬥二百八十八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三百七十七 坎坷的東歸之路一千二百六十 士燮犯了郭鵬最大的忌諱二百六十三 政治不正確的袁紹一千零九十五 誓師北伐一千四百零五 郭珺的決心非常堅定一千四百五十二 諸葛亮提供的官方服務一百四十二 郭鵬要休假一千三百 讓他們都貪婪起來一千三百三十八 多麼幸運的一件事情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六百五十六 給徐州人長臉一百二十三 結盟難樓四百零五 贏了一統天下,輸了冢中枯骨三百一十五 公孫瓚的終末九百五十 河西四郡的平定四百二十一 年輕人的選擇一百八十八 袁太傅的一步棋六百八十三 郭鵬不需要涼州人的配合九百二十四 他該死!一千二百五十九 好傢伙,劉關張在你的嘴裡三結義啊九百一十二 曹操需要心理平衡三百四十二 郭某人的心中醞釀着足以毀滅一切的風暴一千一百八十九 一樁醜聞的突然出現一千二百零八 郭鵬終於理解了程昱的全部二百七十三 驅虎吞狼六百三十五 從襄陽到江陵一千二百八十八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四百四十四 亡國之君還敢口出狂言?一千二百四十一 惡人,爲父幫你做,好人,你來當一千四百八十六 郭鵬對司馬懿徹底失望一千四百六十一 曹昂的心中充滿異樣的情緒二百六十六 郭鵬理政(上)八百一十七 守規矩的郭某人二百六十一 袁紹可不會做宋襄公九百零九 不愧是我兒三百二十六 瑟瑟發抖的郭某人一百一十二 翻車的劉秀三百一十三 不把袁紹當作生死大敵一千四百零二 歷史早就被另外一個人改寫的面目全非了四百七十一 愧爲男兒一百一十四 孫堅相當有遠見五十八 張角要造反九百九十二 於是魏帝國的避諱制度就這樣定了下來一千五百一十 “幸運兒”王粲十九 我認定你這個朋友了一千二百四十四 郭某人很欣慰五百八十八 龐羲退兵七 有膽氣的郭鵬一千二百一十二 程昱的第一刀一千零八 這是郭某人不能接受的事情一千零八十二 陳宮很想要進入中央一千一百零六 郭某人太高興了一千一百四十九 袁嗣代表已然式微的汝南袁氏家族喊出了新時代的第一聲四百八十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七百 無我九百零三 郭某人最懂得什麼叫捨得一千零六十 你仔細捋一捋這其中的關節一千二百四十三 于禁和張遼的處境並不好六百八十 你沒好下場的一千五百五十八 郭鵬自己似乎有了一些預感一千一百八十八 不要和郭某人作對一千零五十六 郭鵬真的有點難過一千二百零五 解決不了這羣人,你就別當太子了!七十 漳水大捷一千二百四十五 不示弱於皇帝,必死無疑四百一十四 郭鵬真的越來越喜歡曹洪了三百零三 你們考慮過我們這些亂臣賊子的想法嗎四百三十九 隨我護駕一千一百六十四 富庶的小國一千零七十五 魏帝國已經完全做好了開乾的準備七百六十四 大王不爲帝,臣死不瞑目四十二 殺手九百三十 崔琰也成了堅定的加稅支持者一千一百三十 煮飯吃的馬謖七百八十六 曹魏的覆轍,郭魏不能重蹈五百八十九 劉磐之死六百九十五 是服從!還是毀滅!九 曹家小妹九百五十 河西四郡的平定六百二十六 龐羲這是要把吳懿往死裡坑一千三百五十五 郭鵬不做趙武靈王九百六十七 天朝上國真不愧是天朝上國一千零八十五 魏延絕不是一個好上司七百八十九 第六份詔書六百八十 你沒好下場的七十六 支援盧植的合適人選四百二十九 異心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禍水東引一千一百七十九 皇帝難道是山賊嗎!九十二 護烏丸校尉一千零六十九 司馬仲達,你可真是我的恩人啊!五百八十三 受挫的蜀軍六百八十 你沒好下場的一千三百九十八 羅馬帝國糟糕的制度開始發揮它的威力九百三十七 張飛大破拔奇七百一十二 司馬家族不高興五百三十五 別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