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五十五 三個幸運的家族

那麼,該選擇誰呢?

郭瑾認真的思考了起來。

郭鵬則等待着郭瑾的回答。

思考了一會兒,郭瑾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吏部尚書張昭,出身徐州,乃是徐州籍人士所敬仰的長者,失去糜氏的情況下,通過張昭,不僅可以穩定人心,還能起到兒子所需要的效果,所以,張昭是一個很好的人選。”

郭瑾看向郭鵬,郭鵬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錯,張昭的確是一個不錯的人選,與張昭結親,就不是簡單地一石二鳥了,這是個很好的選擇,還有呢?”

郭鵬繼續詢問。

“還有?”

郭瑾皺了皺眉頭:“一文一武,應該夠了吧?父親,朝中也沒有那麼多臣子需要我們去在意吧?”

郭鵬搖頭否認。

“子龍是軍方,張昭是新興勢力,老人呢?隨爲父一起創業的老人呢?他們雖然沒有那麼大的名聲,但是一樣擁有很高的地位和不小的功勳,在朝中勢力是最大的。

你不僅要爭取未來的新人,也不能忘記老人,因爲新人終有一日也要變爲老人。你若只看重新人而不注意維護老人,那麼不僅會讓老人心寒,也會讓新人猶豫。”

郭瑾恍然大悟,表示明白。

“那麼,兒子應該選擇誰呢?父親麾下老臣,有未嫁女兒的,還要在老臣之中具備資歷的……”

郭鵬想了一會兒,忽然想到了一個人。

“外交部尚書辛毗,跟隨我很久,資歷頗深,雖然曾經爲袁紹效力,但是其兄辛評先追隨你大父任職,後來跟隨我,立下戰功和政績,我正準備任命他爲新一任的青州刺史,此時,正是你需要去拉攏他的時候。”

眼下,延德年間整整十年的政治風暴之下,開國功勳老臣中掌握權力的已經爲數不多。

辛氏兄弟就是其中的少數派。

他們身爲潁川人,首先與郭鵬有同鄉之宜,其後也有創業的功勳。

辛評最早跟隨郭單在沛國任職,後來董卓之亂前,郭單去職前往青州,辛評也跟着一起前往青州跟隨郭鵬,在郭鵬麾下歷任縣令、郡守、尚書等地方、中央官職,履歷深厚,資歷深厚。

至於辛毗,是辛評的弟弟,兩兄弟遵循亂世之中大家豪族的生存準則,分別投靠郭鵬和袁紹,袁紹被郭鵬擊敗之後,辛毗被辛評勸服,投靠了郭鵬,也歷任地方、中央官職,累有政績。

後來,就做了外交部尚書這個清閒的不要不要的喝茶職位。

偶爾有點事情做,也是一些小事,等【國際】被郭鵬消滅乾淨之後,除了貴霜國和安息國的使臣外,他已經沒有什麼需要去做的了,非常清閒,無所事事。

也正因爲無所事事,辛毗和外交部躲過了歷年來的數次政治風暴,從未受到牽連,一直苟到如今,辛氏家族還是完完整整。

可謂是鹹魚有鹹福。

眼下,在這個新人不斷進入、老臣不斷退出的時刻,辛氏兄弟兩人已經成爲了郭鵬創業時代的老臣的代表性人物之二。

拉攏一下人畜無害的辛氏家族,不可謂不是皇室的恩典,以及向沒什麼存在感的老臣施恩的好機會。

郭瑾想通了這個關節,頓時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郭鵬說的很對。

然後郭鵬又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眼睛一亮,笑道:“辛毗有一個女兒,已經二十歲,卻還沒有許給任何人家,據說因爲她很有才華,非常聰明,看不上一般人,爲父以爲,這個女子很不錯。”

郭瑾皺了皺眉頭。

“二十歲還沒有許給人家?莫不是有什麼難言之隱之類的……”

“不是,據傳辛毗的女兒相貌秀美端正,向其求親的人很多,可他一直沒答應,至於這其中有什麼玄機,爲父也不清楚。”

郭瑾撇了撇嘴。

“士族慣用手段,待價而沽罷了,自以爲奇貨可居,實則沒什麼大不了的。”

“哈哈哈哈哈哈,阿瑾啊,有些事情看破別說破,給人留一份顏面,這很重要。”

郭鵬樂不可支的拍了拍郭瑾的肩膀:“而且,辛毗是降臣,你納他的女兒還有另外一個好處,爲父起兵以來,被爲父擊敗後轉而投靠爲父的人不在少數。

他們曾經與爲父作對,所以他們心中也有隱憂,會擔心爲父之後,你會如何對待他們,爲父需要顧慮他們的功勞,爲父之後,你則不必。

而險資你納了辛毗的女兒,就能安撫這一羣體,讓他們知道,我郭家皇室不會在意他們曾經的過往,會真的接納他們,不對他們進行清算。

如此,衛軍將軍的女兒,吏部尚書的女兒,還有外交部尚書的女兒,納了這三個女子,可以幫助你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增加你的人望。”

“父親所言極是,就是不知道阿琬會怎麼想了。”

郭瑾有些鬱悶的嘆了口氣,而後又問道:“父親已經不打算繼續納妾了嗎?這種事情,比起兒子納妾,父親納妾更有用吧?”

郭鵬沉默了一會兒,搖了搖頭。

“不納了,年輕的時候還能爲政治稍微忍耐,年紀越大,越是不想接受這種事情,厭倦了……阿瑾,你是太子,是時候爲父分憂,承擔一點儲君的職責了。”

郭瑾想起之前糜貞去世的事情,不由得嘆息一聲。

“父親總說,父親現在經歷的事情,兒子將來也要重走一遍,那兒子現在爲了地位和人望接納這幾個女人,未來的生活,又該如何對待她們,協調她們的關係呢?

她們背後都有家族,趙將軍還好,張氏,還有辛氏,本身也能代表一股勢力,將來若是出現衝突,出現問題,兒子擔心……”

郭鵬搖了搖頭。

“那是未來的事情,未來會發生什麼,爲父不能幫你預料到,爲父只能幫你預料眼下的事情,眼下,聰明的女人會自動協調關係,你只需要讓她們知道一件事情就可以了。”

“什麼事情?”

“你的妻子,是你不可動搖的妻子,而她們,只是側室。”

郭鵬認真的開口道:“一切以阿琬爲主,她纔是你的正妻,你明媒正娶回來的枕邊人,其他的,不管將來的地位隨着你的地位提升而變得多高,對你而言,終究只是你的妾侍。”

郭瑾想起了多年來在後宮之中,郭鵬事事以曹蘭爲先,事事尊重曹蘭的意見,維持了後宮的穩定,始終沒有讓後宮干擾到前朝,不由得感到了些許的寬慰。

有些事情,終歸是隻有夫妻之間才能去做的。

郭瑾這邊的問題解決掉了,接下來,他就要去安撫蔡婉了。

剩下來的事情,屬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需要郭某人親自去辦。

郭某人需要通過禮部協調這三人,把自己的決定和郭瑾的決定告訴他們,告訴這三個幸運的家族,他們,被選中了。

他們將擁有無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前途和命運,成爲被萬千官員所羨慕的人。

只要他們老老實實,安心做皇家的鷹犬。

七百二十三 不滅吳國誓不罷休五百五十九 孫策痛恨自己的無能七十八 董卓的邀請一千零五十八 問題主動找上了諸葛亮一千二百零八 讀書改變命運一千一百四十六 孤不僅要武功,也要文治三百八十一 劉協再被擒一千一百八十五 皇帝陛下,真的是聖君啊!一千零五十七 諸葛亮覺得在這裡可以實現他的價值一百六十六 霸道府君郭子鳳八百九十一 于禁猛攻新昌縣城五百一十九 他們不甘心一千零二十四 給東漢帝國收屍一千四百九十六 天威難測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一千一百一十九 封狼居胥(下)四百八十二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八十三 這是人間一千四百五十七 司馬懿與毛玠一千二百一十七 對付內閣也遠比對付尚書檯要簡單三百六十三 幸虧世人不識字七百四十一 咱們什麼都不知道一千零九十九 夏侯惇覺得自己的確是無路可退了六百一十 你還會做孫伯符的摯友嗎?一百七十七 兵諫何太后一千二百零九 科舉考試的內容之爭六百五十八 誇官一千五百三十四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一千五百四十七 太子妃的人選一百零三 劉備來了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五百三十八 郭鵬明白江東人的痛苦和委屈三百四十五 在下漁陽田豫三百一十五 公孫瓚的終末一千一百二十一 雍闓想要得到蜀中八百九十 張飛大破公孫康一千二百七十五 郭鵬對士燮依然不放心三百三十四 難樓請戰一千三百二十九 比士族更加龐大、也更加難以對抗的對手二百七十八 呂布大掠陳留郡一百四十四 天下第二郭鵬吹二百一十七 徐榮潰敗二百四十六 被粉碎的驕傲一千二百三十二 把他斬了!一千二百零二 無解八 悲慘世界一千三百二十八 朝堂之上,步步殺機一千一百零一 烏丸人當然也沒什麼存在的必要了一千零九十六 皇帝兵出洛陽八百五十七 我們真的那麼不如魏人嗎一千四百九十五 棗祗忽然間有點羨慕程昱四百一十七 我等都要爲自己的選擇負責五百二十四 張濟是真的要投降一百九十二 圖窮匕見二百五十一 孫堅死了一千四百零五 郭珺的決心非常堅定五百七十九 北方屯田農場流VS南方河道水系機動流九百七十五 郭某人的小金庫危機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二百一十三 能安定天下的,一定是將軍八百三十二 皇帝也是需要休假的一千四百七十 太極宗師對太極宗師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九十二 護烏丸校尉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險招一千二百七十三 士燮是鐵了心要跟隨魏帝國的步伐一千三百八十六 趙雲的奏表(上)一千五百一十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四百二十三 蔡瑁不傻四百四十四 亡國之君還敢口出狂言?一千二百零七 廢察舉,立科舉七百二十 吳人依然談魏色變四 曹嵩是個聰明人四十五 陽球必須死九百一十四 難道陛下也要做這種與民爭利的事情嗎?一千零五十五 反腐風暴即將開啓二百四十六 被粉碎的驕傲二百三十五 麴義進犯青州四百九十八 我會殺人的!八十四 子鳳之才,我不及也五百一十九 他們不甘心九十二 護烏丸校尉六百四十一 天下大勢在魏一千一百五十三 鑽空子的諸葛亮三十八 郭鵬詣闕上書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名士風範一千五百零七 沒人在意劉健爲什麼死一千五百五十六 郭鵬失去了僅有的半個知心人一百八十三 救駕一千三百零五 郭某人醜惡的嘴臉在這些事情上暴露無遺一千二百八十三 原始的殖民開始了十三 照顧好自己一千三百零八 郭某人的生食禁令九十 一定要跟隨他人的人生軌跡嗎?八百零九 文聘歸降一百九十一 呂布的決定五百零七 這個反,他造定了六百三十七 苦苦支撐的周瑜一千二百九十 王威入羅馬一千二百八十八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