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一十九 他終於理解朱元璋的難處了

能在延德年的這九年裡保持【身家清白】這個要素的官員,在整個魏帝國中央來算,實在不能算多數。

尤其龐統和諸葛瑾還都是士人身份,在之前多次針對士人的風波中能堅持下來,也不得不說他們的站隊技巧高超。

在這樣的前提下,龐統和諸葛瑾被郭鵬看中,叫到了南書房,給了他們【南書房侍讀】的身份。

讓他們陪伴在自己身邊讀書習字,協助自己處理一些政務之類的。

龐統和諸葛瑾本身還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忽然被皇帝叫來說要給他們【南書房侍讀】的身份,這兩人還真是大爲困惑。

皇帝陛下這是要幹什麼?

南書房侍讀不是正規職務,只是一個頭銜,他們的正式身份還是參謀臺參謀司馬,以及民政部右侍郎,並不是就此入職南書房。

南書房也不是一個職權機構,只是皇帝自己讀書習字、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

兩人最初大惑不解。

但是沒過幾天,兩人就恍然大悟,陷入了一陣狂喜之中。

南書房侍讀,看起來只是一個沒什麼卵用的身份,但是他們得到了經常出沒於郭鵬身邊,經常在郭鵬身邊陪同辦事、聊天的資格啊!

他們一下子從不能時常面見皇帝的外臣,變成了可以時常面見皇帝的親信之臣了!

能在皇帝身邊經常出沒的人,那絕對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

就目前來看,只有內閣首輔曹操和參謀臺左侍郎郭嘉可以辦到。

他們經常被皇帝帶在身邊出沒於宮廷各處,關係親近,也因此,曹操和郭嘉經常被當做朝臣們辦事說話的風向標。

因爲這兩人最能理解皇帝的所思所想,他們也代表參謀臺和內閣,宣佈參謀臺和內閣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忽然間皇帝掛牌了南書房,讓龐統和諸葛瑾擔任南書房侍讀,常伴皇帝左右,每日都要和皇帝見面。

談論的雖然多是些書本內容,但是皇帝也會時不時的談論一些政務方面的事情,聽取他們的意見,言辭之間頗爲欣賞他們的樣子。

這……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龐統和諸葛瑾進行了私底下的深入交流,覺得情況有點不對勁,覺得皇帝這樣做肯定是有特殊的目的的。

否則沒有必要掛牌一個南書房,還要給他們南書房侍讀的身份,允許他們進入外宮。

這就有趣了。

又過了沒幾日,郭鵬叫來了龐統和諸葛瑾,與他們商量入值的事情。

“孤這裡處理政務十分繁忙,每日要做的事情很多,身邊沒有一些有才能的侍讀伴隨,還是壓力頗大的,你們不如協商一下,安排一下,把手上的工作安排好,一人一日輪流入南書房在孤身邊聽用,如何?”

龐統和諸葛瑾激動的心臟砰砰跳,立刻表示自己很願意這樣做。

“臣願聽陛下吩咐,願在陛下身邊聽用。”

開什麼玩笑,兩人在參謀臺和民政部裡也不是一把手,也不是能拍板做決定的那個人,論及親疏程度,也遠遠不如戲忠和棗祗。

但是有了南書房侍讀的身份,他們就有了彎道超車的可能,超越那些現在在皇帝面前有很好的印象的高官顯貴們。

有如此好事,他們怎麼會拒絕呢?

其實郭鵬設立南書房也是有自己的現實需求的。

不僅僅是爲了確保自己的權力不受侵犯,而是在當下這個情況下,他的權勢如此龐大的情況下,就算有內閣幫他分擔政務壓力,他的壓力還是特別巨大。

尤其當他解決掉了尚書檯中轉表奏這件事情之後,雖然沒有人可以分割皇權侵犯皇權,但是也因此,所有國家政務相關的表奏全部指向了他。

尚書令和尚書僕射沒了,政府最高辦事機構沒了,政府首腦沒了,那麼自然而然的,一切只能依靠皇帝這個最高領袖來處置。

所有的奏表全部都送到奉天殿,交給郭鵬,由郭鵬親自處置。

那空前巨大數量的奏本如雪花一樣向他飛來,真叫一個措手不及,一個人看奏本看的眼花繚亂千頭萬緒,腦袋都快炸了。

但是他又喜歡權力,權力抓在手裡牢牢地,無論如何也不準備放開,所以沒辦法,這個罪還真得受着。

這是實權皇帝必須要經受的考驗。

郭鵬交給內閣的權力只是他手上的一部分權力,遠遠不如當初尚書令和尚書僕射的權力。

內閣能處理的事情雖然多,但是並非是主要核心政務,多是一些繁雜卻並不重要的事情。

這些事情很麻煩,很考驗辦事藝術,卻並不核心。

真正核心的軍國大事郭鵬不會委任任何人,都是他自己親自管理,親自批示,以確保國家運行平穩。

比如軍隊的待遇啊,駐防地啊,軍餉分發啊,軍隊、政府人事任命啊,一些救災物資的撥付啊之類的,他都是親自處理。

就算是實在來不及不得不交給內閣處理的,也需要曹操把處理完畢的事情彙總,精簡,然後拿着報告過來現場向他彙報,讓郭鵬知道。

事無鉅細,他都要過問,關乎行政指令的,更是一問到底,絕不放過。

一旦出現不滿意的,郭鵬還要現場責令曹操更改處置方式,然後交給辦事部門負責執行。

所以他的工作量是真的非常沉重。

有些時候他一天要審視多達五六萬字的奏本,並且寫下數千字近萬字的批覆,然後指示臣下按照他的意志去辦事。

從早到晚,幾乎沒有休息的時候。

這多虧了他修繕多年的發達的交通網絡,讓訊息傳遞的速度稍微加快。

也多虧了全面鋪開的紙張,讓他和臣子之間的直接交流有了可能。

如此固然大大鞏固了中央集權帝王專制,讓他的權勢得以大大彰顯,皇權威壓天下,但是……

真他媽累啊。

他終於理解朱元璋的難處了。

聽說朱元璋在八天之內批閱內外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處理國事計三千三百九十一件。

平均每天要批閱奏札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

光是每天的數量就如此恐怖,還連着八天……

就這樣還能活七十歲。

可見朱元璋的基因到底是多強大,精力多麼充沛,多麼會管理時間。

真·大明時間管理大師。

真·大明肝帝。

郭鵬目前還比不上。

不,是永遠估計都比不上。

他從早到晚不停歇的批閱奏本,不斷的處理國務,最多的一次一天處理了三百三十一件國事,還無法連續八日這樣高強度的工作。

對此,他甘拜下風。

他真的不想和朱元璋比較誰更能處理國務。

歷代皇帝比拼勤政,無出朱元璋之右。

真的很累,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

而且還有很多讓他哭笑不得的事情。

比如非常非常多的臣子想要和他聯絡感情,想要在這他這裡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絞盡腦汁給他上奏本,事情沒多少,全是拍馬屁。

令他煩不勝煩,卻又無可奈何。

九百一十 天子要加徵商稅了?四百九十三 叛亂之心一千二百五十四 選擇對你的幫助最大的一千二百三十 程昱快速激動起來,又快速的冷靜下來二百四十 進擊的文丑一千五百四十九 承志的太子妃,絕不會是子脩之女一千一百五十九 士人們的奇蹟終究沒有發生一千一百六十七 咱們兩家自此就親如一家,你看可好?六百零八 一丘之貉五百八十二 孫吳的立國之戰七百二十三 不滅吳國誓不罷休一千一百四十五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條條都不向你開放一千三百二十二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一百一十五 郭鵬無意於挽回這個漢帝國一千五百二十九 這就是兵法與國力之結合八百二十九 縱使郭鵬舉十萬之衆來,願爲陛下拒之!一千五百零五 劉健死了二百六十八 宗員死了六百六十一 郭鵬並不想看到一個光明頂的諸葛亮四百六十五 大勢三百一十二 萬事離不開數學五百一十 你不要過來啊!一千三百九十六 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了七百九十四 劉璋稱帝二百一十七 徐榮潰敗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五百一十 你不要過來啊!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六百三十八 咱們要讓新的雒陽城比舊的還要好一千五百五十二 我把天下黎庶都當做人去看一千三百八十三 關羽被自己的兒子說教了一頓一千三百五十 他要帶領大家學習西周的開拓史九百九十四 田豐數次感受到了來自於程昱的惡意一千四百八十九 呂虔更想做到的是幫助安息國恢復太平一千四百四十三 國不知有民,則民不知有國九百零七 開戰時刻七十四 左豐來了八百四十一 天火焚城一千三百三十六 你也可以做開國之君一千一百五十四 這種人,見一個幹掉一個一千零七十四 郭鵬準備滅了鮮卑二百四十 進擊的文丑四百四十七 人,總要向前看一千二百九十二 羅馬貴族和魏帝國的雙贏六百五十一 不讀經典,卻讀《九章算術》一千一百七十七 郭某人的國務會議六百一十七 郭子鳳的軍隊殺到漢中來了?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八十七 郭鵬出擊一千三百八十 霸權的確立一千零九十八 入主草原一千一百五十二 誰也不想回到從前四百七十八 如此這般的我,配不上封公的賞賜嗎八十九 抵達南陽一千四百六十二 郭鵬對姜維很感興趣七百六十 天降祥瑞啓示錄二百八十三 覺醒的曹仁五百三十八 郭鵬明白江東人的痛苦和委屈四百八十四 荀攸來了一百六十九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一千五百一十七 曹蘭對郭鵬產生了巨大的誤會三百四十 郭某人滿臉都是森寒的殺意一千零五十七 諸葛亮覺得在這裡可以實現他的價值九百六十八 郭某人頓時多了許多孝子賢孫一千一百三十三 他居然試圖刺殺皇帝!八 悲慘世界二百八十五 不要用你的興趣來挑戰我謀生的本領九百二十二 陛下劃定的線你不能越過去!一千三百零九 太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三百四十三 好處我拿,黑鍋你背一千二百九十五 把虛假的主動權還給羅馬,拿到真正的主動權三百四十五 在下漁陽田豫一千一百四十 現在想想,郭某人還真的有點心虛一千一百五十九 士人們的奇蹟終究沒有發生一千零九十 郭瑾非常欣賞陸議一千零八十一 冀州貪腐案六十八 形勢逆轉一千二百四十三 于禁和張遼的處境並不好一千二百一十 魏國不能崇文抑武八百五十九 郭某人就是個徵稅狂魔二百六十一 袁紹可不會做宋襄公一千四百八十四 他只能做人手中刀,不能做執刀人七百四十五 郭鵬勸學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禍水東引一千一百六十六 于闐國與疏勒國的覆亡一千零四十 益州郡縣被滿寵改的面目全非五百七十 你讓我們大家好糾結啊!一百一十四 孫堅相當有遠見一千二百七十五 郭鵬對士燮依然不放心一千二百五十六 成功入選的女兒們五百八十 魏公深謀遠慮六十八 形勢逆轉五百四十二 劉璋的小心思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一千二百五十五 三個幸運的家族五百三十 八國變四國六百二十 法正發自內心的鄙視劉璋一千零五十四 魏帝國很缺人口五百六十二 灞東之戰(上)三百七十九 袁公路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