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零七 程昱求職

或許是曹仁所說的事實擊中了曹操的內心,以至於曹操需要好好的審視一下自己的處境。

大廳裡安靜了好一會兒。

好一會兒之後,曹操才又看向了曹仁。

“子孝,難道你就是因爲這種事情選擇辭職回家嗎?”

“這種事情?這難道不夠嗎?”

曹仁搖了搖頭:“陛下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已經不能明白了,陛下春秋正盛,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就開始培養太子的權勢,滿朝上下文武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敢質疑。

陛下既然已經這樣做了,我覺得我就必須要做出反應,太子沒有軍威,陛下若要讓太子順利掌軍,讓人離開是必然的,與其被人趕着走,不如自己走,而且我也希望給其他人提個醒。”

曹操皺緊了眉頭。

“就算是一代新人換舊人,未免也太早了些吧?延德九年,陛下登基才九年,現在就要開始準備了嗎?”

“歷朝歷代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也不知道陛下到底是怎麼想的,或許,陛下覺得這種事情應該早早確定下來?”

曹仁也不敢保證自己的想法就是對的,只能做出猜測。

曹操皺眉苦思,忽然瞪圓了眼睛。

“子孝,你說陛下會不會已經想着要禪讓了?”

“禪讓?”

曹仁驚疑不定的搖了搖頭:“陛下春秋正盛,據我觀察,陛下身體很好,很是健康,沒有生病的模樣,更不像是精疲力竭,就算是禪讓,陛下才四十六歲,不會那麼快吧?”

曹操對此也十分疑惑。

“那就不好說了。”

“不管怎麼說,天子所思所想,若那麼容易被你我猜到,也太小看天子了。”

曹仁搖了搖頭,不再做任何猜測:“兄長,我退下來,對曹氏是有好處的,可以緩解陛下對曹氏的猜忌,但是也僅僅是如此罷了,咱們曹氏……太多人在朝中做官了。

兄長,你想想前漢歷代在朝中權勢盛大的權臣們,外戚們,鄧氏外戚,梁氏外戚,竇氏外戚,哪一個不是滿門富貴到了極點?可他們的下場呢?”

“子孝,你對我說這些,是想勸我退下來?”

曹操猶豫了一陣,開口道:“子孝,非我不願,你所說的這些,我難道不清楚嗎?我難道是不讀書不學無術的人嗎?

只是子脩、子桓和子建都還不是高官,都還不能撐起曹氏的門面,你說曹氏官員多,但是都在地方,在洛陽的,唯有我一人。

現在的曹氏,當真能和前漢那些軍政一把抓的外戚相提並論嗎?能操縱朝政嗎?差的很遠吧?現在我若退下來,曹氏的權勢又該如何維持?

子脩子桓和子建一旦出事,誰爲他們奔走?曹氏看起來是權勢滔天,可這其中有你我多少功勞,你我是最清楚的,現在你退下來了,我要是再退,那就不妙了。”

曹仁也不能說曹操的想法就不對。

曹氏夏侯氏的子弟雖然多人入仕爲官,但是真的做到了高官顯貴的,目前也就是曹仁和曹操,一人在軍界做大佬,一人在政界做大佬。

其他的第一代創業者們要麼在地方帶兵,要麼就像夏侯惇這樣在邊遠地區當高官,手伸不了那麼長,管不到洛陽中央的事情。

其餘的二代子弟們都還沒有成長起來,最優秀的曹昂現在遠在鎮西都護府做都護,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曹丕和曹植就更不用說了。

其他的二代子弟們多數都在郭瑾身邊,一看就是郭鵬留給郭瑾的班底,想來也不可能在郭鵬這一代就大富大貴。

曹昂回來之前,曹操要是退下來,那麼大的家業和權勢無人保障,這一代新人換舊人,說不定換着換着,皇帝就把曹氏換沒了。

懼怕猜忌是一回事,但是手中無權任人宰割,這也不是事兒。

大丈夫怎可一日無權?

就好比程昱和田豐,掛着尚書令和尚書僕射的職位,但是所有職權都被皇帝剝奪的一乾二淨,就是兩尊吉祥物。

於是田豐在不久之前被調到了最南邊的雲州,那可真是遠在天邊了,田氏的勢力瞬間瓦解的一乾二淨,一點都不剩。

程昱要是不能重新得到皇帝的信任,這個尚書令再做下去,估計也難逃向外流放的結局。

皇帝陛下對失敗者們從來都不寬容。

曹操不能步上這樣的後塵。

內閣首輔掌握審計之權,不僅可以聯通尚書檯部門,更能以此震懾官員,從而獲得超然的地位。

這是絕對的心腹親信之職。

要是沒有這個權力,光憑皇后親哥哥這個身份,曹操還就真的無足輕重了。

曹操不可能心甘情願的放棄這個職位選擇退休,就算得到和曹仁一樣的待遇也不行。

曹仁到底是軍隊裡的人,和政務扯不上關係,他退下去了,曹氏還有曹純曹休曹洪這些曹氏子弟從軍征戰,不會影響大局。

但是曹操要是退下去了,曹氏,包括夏侯氏,在中央的話事人就沒有了。

這可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將來曹昂是否真的能回到中央,也就成了老大難題。

曹仁體會到了曹操的處境,覺得曹操這樣的考慮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曹氏軍政兩開花,現在軍隊裡的花主動去世,政府裡的這朵花可不能貿然去世。

可是,郭鵬這一系列操作到底是爲什麼,是針對誰的,到底是不是想着拿曹氏開刀,那都是問題之所在。

懷着這樣的疑慮,曹操實在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但是程昱已經知道這條路該怎麼走了。

經歷了殘酷的政治打擊和長時間的沉寂之後,程昱出乎意料地出現在了郭鵬的面前。

延德九年八月初九,程昱求見皇帝郭鵬,郭鵬答應在書房裡見他。

“仲德,你好久沒有主動來見我了,怎麼今日忽然來見我了?”

“陛下,臣此來,是有一件事情希望陛下可以答應。”

程昱站在郭鵬面前,十分嚴肅。

“什麼事情?”

郭鵬放下了筆,看着程昱。

“司隸校尉一職近日空缺,臣請去尚書令之職,改任司隸校尉之職。”

郭鵬眯起了眼睛。

“哦?仲德啊,我還以爲,你是來向我辭職的,沒想到,你是來求職的?你都七十歲了,七十歲的人,依然壯心不已嗎?”

程昱跪了下來,向郭鵬拜倒。

“臣出仕陛下之時,已經四十四歲,半截身子入土,從未想過人生還能有這樣一日,從未想過自己還能如此得到功名利祿,成爲高官,是陛下成就了臣,臣感銘肺腑。

可是陛下,臣出仕的時候已經四十四歲,大好年華都在家中虛度,臣心中滿是懊惱,不忿,對前漢的仇恨,臣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會死掉,臣把每一日都當做最後一日在度過。

臣不能容忍自己浪費任何一點時間,臣不能容忍自己虛度光陰,只要活着一日,就一日不能放鬆自己,要用接下來的壽命去完成大好年華未能完成的事情!這是臣的一切!”

五百一十九 他們不甘心七百四十四 我們迴天無力啊!九百九十六 被嚇住的曹操三百六十六 幷州亂起一千四百四十四 郭瑾可以提供一些額外的有償增值服務一千三百八十九 衛軍大將軍趙雲趙子龍,他彈劾你!四百八十二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二百五十九 將軍高義,實乃兗州之主也一百五十四 郭單不高興五百五十九 孫策痛恨自己的無能八十 破城一千 所以郭某人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六百二十三 帶路黨萬歲九百 扶余願意尊魏國爲主,甘爲藩邦一千五百三十八 你本來就是如此,從沒變過!七百四十一 咱們什麼都不知道四百一十 天子之兵,怎能貿然後退?一百二十四 叛亂爆發九十三 初成班底八百九十五 那一天,郭某人註定是看不到的一百三十二 朱儁來了一百五十 蔡邕彈琴送郭鵬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帝的怒火一千二百四十九 來生我們再一起過這樣的生活吧二百六十四 雙袁爭霸二百二十三 於是,孫堅贏了四百四十九 這橋蕤,當真是好運氣一千四百零二 歷史早就被另外一個人改寫的面目全非了一千三百八十五 趙雲不敢公私不分一千一百一十八 高定和朱褒都死了三百五十 這並不能實現他的夢想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國已經開始重新出發了一千四百零七 這個國家叫做注輦國四百零一 亂世啊一百四十六 蔡公爲學生做了太多了五百一十九 他們不甘心一千零九十 郭瑾非常欣賞陸議七百五十二 郭魏的統治觸角已經開始向江南延伸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四百七十一 愧爲男兒九百二十六 崔渠是不是唯一會死的那個人?九百四十八 天下都一統了,這幫人還沒醒呢六百九十三 昨日稱公,今日稱王,明日又當如何?六百九十六 嘿,史書一千零五十二 文明和野蠻的界限從來沒有在曹休的心裡如此明確過一百 殺胡虜八百二十三 韓嵩再也沒有踏足過這裡七百八十八 宦官與特務三百二十 郭子鳳非仁主一百五十二 郭鵬對糜竺勢在必得六百五十五 郭鵬樂於選拔願意聽話辦事的人五百九十七 合肥之戰(中)一百八十八 袁太傅的一步棋四十六 潁川郭郎一千三百五十九 終於瘋了,皇帝終於瘋了!一千四百八十三 他們已經一滴都不剩了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國第三任皇帝九百 扶余願意尊魏國爲主,甘爲藩邦一千二百零七 程昱求職八百八十 公孫康縱兵搶糧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個輪迴的開始二百八十七 高順並不打算後退五百七十三 培養八零後七百七十六 公共廁所與摸金都尉一千二百六十八 你們居然敢襲擊王師!九十五 郭鵬的準備行動一千二百七十四 六百里加急二百八十二 勢如破竹的高順一千四百八十三 他們已經一滴都不剩了六百四十四 屬於諸葛亮的美好未來三十三 亡國之宴一千一百八十五 皇帝陛下,真的是聖君啊!六百七十七 郭某人覺得他們都是垃圾七百七十四 從現在開始,你就真的沒有退路了四百四十六 我終於是個人了!一百四十六 蔡公爲學生做了太多了六百三十九 郭鵬的前進,也是他們的前進二百五十 大漢,要不行了六百零一 張文遠VS周公瑾九百零三 郭某人最懂得什麼叫捨得一千一百五十九 士人們的奇蹟終究沒有發生二百四十 進擊的文丑一千一百八十一 簡直就像個守財奴五百五十八 吳國戰敗了四百九十四 討伐鮮卑人是上策九百 扶余願意尊魏國爲主,甘爲藩邦九百三十 崔琰也成了堅定的加稅支持者一千三百八十八 趙雲彈劾張飛一千二百四十八 如果你沒有做皇帝九百一十二 曹操需要心理平衡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一百七十八 誰招我入京一千一百六十二 魏軍劍指西域九百四十四 重返西域戰略(上)一千零四十八 西域聯合軍七百七十八 魏室山河之雄壯,必將遠邁秦漢一千三百一十七 趙雲負荊請罪一千零六十九 司馬仲達,你可真是我的恩人啊!五 聰明家族一千三百一十四 小乙,這一切真的是天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