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六 七步詩應該沒機會了

曹植考第二名在郭鵬想來還是有點意外的,因爲他覺得曹植有衝擊第一名的實力。

天才還是天才,這獨佔八斗才華的曹子建,從小就顯露出過人的才華。

雖然他還是那麼喜歡吟詩作賦,喜歡登高望遠,過風流才子的生活,但是在郭某人的教育方針之下,他並未倖免。

爲了拉攏人心鞏固自己的基本盤並且培養死忠粉,曹氏子弟、夏侯氏子弟和郭氏子弟是一起接受皇族精英教育的。

郭某人決不允許自己的治下出現遊手好閒不學無術的二代子弟。

所以郭氏、夏侯氏和曹氏子弟的童年都是非常忙碌且悲慘的,曹植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從小就顯露出過人的詩詞歌賦方面的才華和浪漫氣息,但是在郭鵬經世致用的教育指導思想下,這一類東西被視作業餘放鬆心情的小道,不足以爲才華的象徵。

會寫詩詞歌賦沒用,只能說逢年過節給家裡人增添一點喜色,真正能給家人裡掙面子的,還是考試分數。

所以這幾大家子弟們逢年過節被郭鵬聚在一起吃飯糰聚的時候,就是各大家家長互相攀比孩子們分數的時候。

郭鵬對此並不阻止,反而還推波助瀾。

能讓這羣高官顯貴們關注孩子們的學業的辦法不多,面子就是最好的方法。

這種攀比的方式,能讓他們爲了自己的面子不得不關注孩子們的學業,儘管出發點不好,客觀上卻起到了逼迫孩子努力讀書的作用。

比如郭嘉和曹操就經常爲郭嘉的兒子郭奕和曹植之間的成績比對吹鬍子瞪眼。

這種面子上的糾紛,郭鵬非常樂於見到。

儘管對這些二代子弟們不太友好——

但是能讓他們錦衣玉食就是最大的溫柔了,還想要什麼?

老老實實埋頭讀書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基礎教育大家接受的都是一樣的,而且還受到嚴厲的監督和嚴格的考覈,很容易就能判斷誰是真的優秀。

曹植就一直力壓羣二代,成爲大家心目中真正的第一名。

其實這根本不是曹操的功勞,曹操最多也就時不時問一下考試成績。

曹操是無暇管教孩子的,就和郭鵬一樣,他也把孩子託付給正妻。

丁夫人和曹蘭在關於關教孩子這方面是真的認真,而且是又當爹又當媽,又要唱紅臉又要唱黑臉。

每當曹植想要去吟詩作賦而不是認真讀書學習的時候,丁夫人就生氣,丁夫人一生氣,曹家兄弟的日子就不好過。

從曹昂開始,一直到曹丕曹植曹彰曹熊幾兄弟,到年齡尚幼的曹衝,沒一個不被丁夫人管得嚴嚴的死死的。

有這麼一位嚴母的管教,曹家幾兄弟的基礎成績想差都差不到哪裡去。

曹植的文章寫的是真好,寫策論都能用駢文的方式去寫,不僅有政治價值,也有文學價值,讓一衆閱卷官員們歎服不已,給了高分。

這一切無不透露他過人的才華。

至於這種才華是否是治國所需要的,那還真不好說。

又有文學才華又有治國才華的人不在少數,只是曹植的這個性子需要打磨。

就郭鵬所知,曹植不止一次的顯露出對於考試成績極端的不屑,以及對考試的厭惡,多次出言抨擊這種事情,覺得這種事情束縛了他,讓他非常不愉快。

偏偏他的考試成績還好,所以也沒人說什麼。

當然他這樣說這樣想無所謂,他爹是皇后的哥哥,內閣首輔,他什麼也不做都能躺着度過衣食無憂的一生。

但是郭鵬非常不喜歡他的這種性格。

另一個時空裡曹植和曹丕的爭鬥之所以失敗,就是曹植的這個性子給鬧的。

小性子人人都有,江山易改,本性倒也是難移,可是聰明人知道什麼場合可以放縱什麼場合不可以放縱,什麼場合可以使小性子什麼場合務必端莊嚴謹。

曹丕就沒有自己的性子嗎?

有啊,喜歡打獵到了一定的程度,以至於崔琰都要告誡曹丕不要因爲打獵誤了正事。

曹丕一開始還頂嘴,後來被人一說,立刻反省過來,把自己的獵具都給燒了,當衆表明態度。

這就證明曹丕知道輕重緩急,不會隨意使小性子,爲了正事,願意且能夠壓制自己的慾望。

這是一個合格的上位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反觀曹植就沒有,平時放浪形骸也就算了,在辦正事的時候還酩酊大醉,不聽旁人勸阻,把自己的愛好和慾望凌駕於正事之上。

這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上位者可以具備的素質。

曹丕和曹植的優劣一眼就看出來了。

文采再好,於國無用,大爭之世最需要的是行政和軍事的才能,而不是吟詩作賦的才能。

就算是吟詩作賦的才能,郭鵬手下也有了陳琳這種不知廉恥的御用文人,曹植還偏偏清高,不趨炎附勢。

他若不是曹操的兒子,定然是下一個禰衡。

曹植若以那樣的性格上位,怕是李後主都要甘拜下風引爲前輩。

所以郭鵬對曹植沒有太大的期待,只要他能勝任一個郡太守就足夠了。

他的性子要是不能打磨掉,還是把個人慾望放在公務上,那可真的不能大用,他還是老老實實的吟詩作賦名留青史比較好。

嗯,七步詩應該沒機會了。

對前兩名都感到莫名的失望之後,郭鵬又問了問第三名。

第三名得荊州零陵郡人,名爲蔣琬,二百八十五分,和郭珺一樣的分數。

蔣琬這個名字就比馬謖和曹植聽起來舒服得多了。

因爲這個蔣琬成了諸葛亮事實上的繼承人,蜀漢四相之一,工作做的也是不錯。

多加培養,以後也是一個行政人才。

之後郭鵬詢問了目前的前十名,得知前十名裡只有一個非士人出身的學子,就是曹植。

剩下九個全是士人。

其中以荊州士人居多。

馬謖的哥哥襄陽人馬良,荊州武陵郡人廖立等。

也有其他州郡的士子,如青州東萊郡人王基,河內郡溫縣人司馬芝等等,不過更多地還是荊州出身的士子,把名次往後排,前五十名裡,荊州士子都佔多數。

看起來,劉表時期荊州的安穩和學業堂的存在還是給荊州士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就算郭鵬用論才大典把旅居荊州的北方士子都給拉了回來,荊州本地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士子。

相對的和平安定才能發展相對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才能培養好的人才。

這一點上來看,劉備能順利拉起蜀漢政權的荊州人行政班底,還要多謝劉表的培養。

沒有劉表十數年如一日的重視教育,劉備佔據荊州以後,也帶不走數量如此之多的荊州人才,比如諸葛氏,馬氏,向氏,龐氏等等。

這些優秀的人才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在劉表時期成長並且接受教育的,學業堂的存在也是他們的受教生涯裡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沒想到劉表都死了那麼多年了,他留下來的遺產居然會在這個時候綻放光芒。

一千零五 臣的心難道就不會受傷嗎?二百二十 討董聯盟的存在就像一個笑話一般七百零九 漢室的昨日,郭氏的明日一千三百五十九 終於瘋了,皇帝終於瘋了!一千三百五十一 郭鵬是怎麼做皇帝的,郭瑾也會怎麼做皇帝一千零二十六 白虎觀會議四百三十八 壽春城的防線就此破碎一千五百零五 劉健死了一千二百八十二 張遼在朝廷裡沒有朋友一千二百零五 曹仁榮耀退休一千三百五十四 郭鵬明白,曹蘭未必就不明白一千三百三十二 看起來,程昱打算做一個孤臣一百七十四 京師會有大兵,兩宮流血四十五 陽球必須死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應者,又怎麼會是你這種逆賊四百八十四 荀攸來了六百九十七 以血開始,以血結束九百六十三 辛毗立刻爆發出了無窮無盡的行動力一千零五十四 魏帝國很缺人口七百四十二 總比做郭子鳳的階下囚要好七百六十二 “手忙腳亂”的郭某人一千二百九十八 王威真的很鬱悶一千一百零七 我李典並不總是老好人!一百二十四 叛亂爆發三百九十二 賈詡的憂慮七十九 不得已四百三十九 隨我護駕一百二十七 局勢扭轉一千一百八十 清丈土地一千二百五十五 三個幸運的家族八百五十二 鄭度的計謀一千一百五十五 郭瑾喜歡諸葛亮喜歡極了七百二十九 劉表後院失火一千一百五十一 並不荒涼的涼州三百五十 這並不能實現他的夢想一百零六 因地制宜一百二十五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一千零五十四 魏帝國很缺人口三百五十四 郭子鳳的錢袋子一千四百七十 太極宗師對太極宗師一千三百二十七 真是好生的慷慨!好生的大方!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一千五百零二 劉健的確成長爲了一個標準的末代皇帝一千零八十二 陳宮很想要進入中央九百六十七 天朝上國真不愧是天朝上國一千二百零七 程昱求職一千一百三十六 皇帝到底想要幹什麼?八百零三 劉表逝世七百二十八 三路出擊一千零四十六 烏孫內戰順利爆發六百四十三 諸葛亮的決定一千五百四十一 焚書七百五十四 郭子鳳,我怎能眼睜睜看着你篡奪漢室江山五百七十六 蜀道難七百七十三 第三步,永遠不會終結七百四十三 他們無恥的笑容映襯着新時代的曙光五百二十三 時代的縮影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四 曹嵩是個聰明人六百二十九 漢中郡一分爲二一千一百九十七 辦事是第一位的,收錢是第二位的一千零三十八 上鉤的狗大戶一千二百一十九 他終於理解朱元璋的難處了一千一百一十一 將士還在餓着肚子拼命,我怎麼能先於他們吃飯?五百八十八 龐羲退兵八十六 郭鵬南下東郡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七百六十一 那臣就去起草陛下禪位給魏王殿下的詔書了九百六十二 仗打完了,他們賺什麼一千二百二十九 幸好你沒有八百七十五 襄平糧價上漲了?四百五十一 郭鵬的野望六百三十五 從襄陽到江陵三百七十八 孫策與周瑜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一千一百一十二 瘋狂的李典二十 求見蔡邕五百九十一 蔣欽的抵抗失敗了一千四百零四 他決定用女人來籠絡這羣精銳善戰的戰士們七百二十七 魏延與虎衛重騎一千二百七十八 新任交州刺史滿寵七百一十 一個屬於郭魏的時代九百八十二 貴霜國似乎有很多黃金?一千四百六十 當長安城迎來下一個有桃花的二月時八百七十五 襄平糧價上漲了?三十七 宋氏的破滅一千一百三十八 郭某人在鄴城打完了前哨戰六十二 長水司馬郭子鳳九百二十 程昱憤怒的都快要吃人了一千三百六十八 找到大銀礦了八百三十 入蜀之路且艱且險四百九十二 陶謙封公五百八十四 郭嘉的信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帝的怒火一千一百七十八 扭轉未來一千四百七十一 我小看你了一千一百一十二 瘋狂的李典八百五十七 我們真的那麼不如魏人嗎六百零四 想做魏公的狗,就要狠狠的撕咬孫吳一千三百五十七 我做夢都想做一個昏君、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