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六十 孔老夫子真是可憐啊

士人們很絕望。

結果沒有任何改變,他們一個月的抗議和努力都沒有任何效果。

皇帝當着他們的面玩暗箱操作,當場宣佈將以這五大家法爲聖人法,立爲官方學說。

然後皇帝還宣佈重立五經博士,廢其餘九家家法的博士,從此不復立。

從此,五經就固定爲這五經。

所有學子但凡要走察舉之路成爲官員的,就要學習這五經,不能改變,學其他家法也可以,但是其他家法將失去官方地位,不爲官方所承認。

你學,但是沒意義,因爲你不能靠這些家法做官。

他們可以作爲在野家法而存在,但是有沒有人願意學,那就不好說了。

這就不是郭某人所關注的了。

荀氏,孔氏,桓氏,賈氏還有袁氏大喜過望,相關人等紛紛下拜向皇帝陛下表示由衷的感謝和崇敬。

其餘反對派的代表人們如喪考妣。

一陣令人窒息的沉寂之後,一個扶風馬氏家族內的花白鬍子老者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走到郭鵬面前,站着看着郭鵬。

他年紀大了,按照尊老愛幼的傳統,面對皇帝的確不用跪。

但是他如此直視着皇帝,多少還是有點失禮,所以蘇遠趕快提醒他,讓他不要那麼失禮。

“馬公,這裡是殿前,不可失禮。”

“閹豎安敢於此放肆!”

這馬氏老者一陣喝罵把蘇遠罵的一臉懵逼。

“蘇遠,退下。”

郭鵬面無表情的讓蘇遠退下,自己用淡漠的眼神看着這個馬氏老者。

馬氏老者絲毫不畏懼的繼續直視着郭鵬。

“陛下,敢問陛下是否認爲我等這一個月來的辛苦辯論都是徒勞?我等逐字逐句認真辯論所得,在陛下眼裡就什麼都不是嗎?我等先人傳承數百年的文章字句,就什麼都不是嗎?聖人言論在陛下眼裡到底是什麼?”

郭鵬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馬公,你們的辯論,怎麼會毫無意義呢?這不是都記下來了嗎?”

“僅此而已?”

馬氏老者滿臉不可置信。

“當然不是。”

郭鵬搖了搖頭:“只是馬公,你該知道,孤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給聖人正名,你們也都知道,五經,本來只有五經,傳承的過程之中出現那麼多家法,肯定有僞學。

五經,只是五經,不該有什麼十四家法,若是有十四家法,直接說十四經好了,何必說五經呢?很顯然,九家家法是僞學,只有五家是真學,孤之所爲,是要找到真學,罷黜僞學。”

馬氏老者的呼吸十分急促。

“陛下所言,臣,不敢苟同!若有僞學,先代帝王爲何承認之?還爲此增設博士,難道不是因爲先代帝王認爲這是真學嗎?”

“那是先代帝王不夠有魄力,不敢對後人負責任。”

郭鵬毫不猶豫的抨擊先漢的李代帝王:“他們擔心身後名,不想背罵名,所以就順應了某些人的私心,把僞學越變越多,越變越多,多到了如今這個混亂不堪的狀況!

武帝時,只有五經,宣帝后,有十二家法,到光武帝,更是有十四家法,到章帝,差點多出十五家法,你們說,是宣帝和光武帝錯了,還是武帝和孤錯了?”

馬氏老者張張嘴巴,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

其餘人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皇帝的問題。

“不知道怎麼回答?那孤來幫你。”

郭鵬冷笑一陣,開口道:“大家都沒錯,錯的是人心,是人心不足,是貪念,讓五經多出了越來越多的家法,五家不夠,要九家,九家不夠,要十二家,十二家不夠,要十四家,十四家還不夠,那還要多少?

諸君,你們是在爲聖人爭辯嗎?非也,你們在爲自己的官位,爲後代的官位而爭辯,你們在意的不是真學僞學,而是後人能否通過把持家法而做高官,掌握大權,孤說的對嗎?嗯?”

郭鵬站起身子走下了臺階,走過了馬氏老者,走到了林立着的【學者們】的面前,一個一個的盯着他們看。

他們一個一個的低下頭,不言不語,也不知道是羞愧還是膽怯還是不敢直視皇帝。

郭鵬還在繼續說。

“爲了家族前途,爲了門生故吏遍天下,爲了自家可以登上雲巔,和孤這皇家共天下,你們吵了一個月啊!從洛陽城外吵到洛陽城內,動員多少門生故吏向孤上表?啊?

你們真的在乎孔老夫子說過什麼嗎?你們真的在意孔老夫子的每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你們真的在意什麼微言大義嗎?不,你們你不在意,你們只想把這門學說弄得玄之又玄,最好只有自家嫡傳才能掌握。

越少人掌握,對你們越有好處,更方便你們肆意解釋,更方便你們從中漁利,不學,就做不了官,要做官,那就要當門生,一輩子給你們當牛做馬,還要給你們守孝,這就是你們希望的,對吧?”

郭鵬繞着士人們的隊列繞了一大圈,口吐芬芳舌戰蓮花,將這一個一個的“名士”說的低頭不言不語。

然後,郭鵬又走回了馬氏老者身邊,盯着馬氏老者。

“馬公,你是在爲聖人言論被扭曲而感到憂慮嗎?還是爲扶風馬氏子弟從此以後不能順利做官,不能順利掌握權力,家族地位不保而憂慮?”

強大的壓迫力讓馬氏老者臉色蒼白,他的嘴脣微微顫抖着,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說不出來嗎?孤知道你的答案了,你不用說了。”

郭鵬冷笑了一聲:“孔老夫子真是可憐啊,你們這羣人自稱是他的門生,是他的追隨者,到頭來,連他說了些什麼,有什麼想法,你們居然都不在意,你們只想借他的名頭爲自己謀利,這纔是真的。

孤明白,聖人說了什麼有什麼重要的?家族地位,權勢,香火,財富,這些纔是最重要的,只要有這些,聖人說了什麼,又有什麼意義?難道還能改變不成?

你們要當官,你們要你們的兒子當官,要你們的孫子當官,孫子的孫子最好還要當官,一直下去,如果不能辦到這一點,那就是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長輩的培養。”

郭鵬沒再盯着馬氏老者,他走回了高臺,站在高臺之上,俯瞰着下面的一衆精英士人。

“武帝不在了,宣帝也不在了,光武帝也不在了,章帝也不在了,連漢國都不在了,人都不在了,皇帝也不在了,那該改的也應該改回來了。

過去帝王不敢做的事情,孤來說,他們不敢背的罵名,孤來背!孤不怕罵名,你們怎麼罵孤都可以,你們說孤殘暴也好,說孤焚書坑儒也好。

但這件事,沒得商量,返璞歸真,五經,就是五經,至於是哪五經,自然是孤說了算,當然,你們還有什麼意見,儘管說,孤在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郭鵬重新坐下,拍拍手,讓蘇遠給自己遞上了一盞清茶。

然後,殿門外出現了一羣黑甲士兵,領頭大將典韋狀若熊虎,煞氣逼人。

他們全副武裝,對着殿內衆人虎視眈眈,大有皇帝一聲令下他們就衝入殿內幫着殿裡的人轉世投胎的架勢。

五百二十二 天子喪命五百 直搗王庭一千二百四十五 不示弱於皇帝,必死無疑一千一百九十八 讓老臣代替陛下去死,天下就能安定了一千一百七十一 若要說聖人,也唯有陛下一人可以擔得一千四百六十八 司馬懿圖窮匕見九百九十八 程田黨爭八百七十三 郭某人的經濟手段四百二十八 所以我就是唯一的光二百八十一 開闢出名爲考試的通天之路一千二百三十九 洛陽城裡已經沒有了曹洪的位置一千二百一十一 程昱不會再有任何迷茫四百六十七 休想在我面前攔住我的腳步一千四百七十二 你這次可把他得罪了八百四十四 陛下若要問罪,吳某一力承擔!一千二百六十 士燮犯了郭鵬最大的忌諱六百七十四 成公英的求援三百六十八 我還遠遠沒有到可以高枕無憂的時候啊四百二十四 反客爲主之時五百一十 你不要過來啊!一千一百四十七 五經十四家法的零和博弈一千一百二十三 郭某人大笑不止,然後殺意頓起一千零七十一 毛玠看到了未來九百六十五 只有大國才配和大國玩遊戲一百七十六 劉辯登基一千一百八十五 皇帝陛下,真的是聖君啊!一千三百六十七 郭珺的成長很快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六百二十八 趙雲是合格的爪牙一千零三十四 成功的外交試驗一千三百三十八 多麼幸運的一件事情一千四百七十 太極宗師對太極宗師八百零八 郭嘉訪黃忠十六 遠離三高,從我做起一百九十三 被登基的劉協七百九十八 郭某人真的太難了一千零一十一 做皇帝的,哪有不辛苦的八百一十 蒯越真的是非常努力了八百一十 蒯越真的是非常努力了十三 照顧好自己三百零三 你們考慮過我們這些亂臣賊子的想法嗎一千一百三十三 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二百八十 郭鵬想麻煩呂布做一次拆遷辦主任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這皇帝詔你不接嗎?一千一百三十 煮飯吃的馬謖一百一十三 張飛辦不到一千三百九十七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魏帝國的宿命六百一十四 何苦來這裡做這勞什子的漢中王!四百八十八 這是你們自找的六百四十四 屬於諸葛亮的美好未來一百七十 我也想要這樣一心一意的舔狗啊!一千二百二十一 郭某人不介意把南書房變成自己的影子內閣一百四十八 我得元嘆,不勝欣喜九百七十九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並不佛系一千二百零七 廢察舉,立科舉一千四百五十六 郭承志的想法註定不能得到實現二百三十四 荀彧要去青州一千二百八十八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一千三百六十八 找到大銀礦了一千四百零五 郭珺的決心非常堅定八百九十二 公孫度的最後努力一千四百零二 歷史早就被另外一個人改寫的面目全非了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一千五百一十四 郭鵬愁眉不展一千三百三十三 最後,朱元璋沒有成功九百一十五 不能讓他們有和解的可能一千一百三十二 他知道他對魏帝國有絕對控股權八百一十七 守規矩的郭某人一百二十九 決戰張純一千四百九十三 郭皇帝又高又硬四 曹嵩是個聰明人十三 照顧好自己五百九十七 合肥之戰(中)四百三十二 陸勉真的有問題一千零一十六 覺得我這個皇帝沒有必要存在嗎?一千一百五十四 這種人,見一個幹掉一個八百四十五 劍閣之戰即將進入下一個環節一千一百七十三 老張打仗二十年,全靠小心二字一千一百五十四 這種人,見一個幹掉一個六百二十四 龐羲等人頓時對郭鵬充滿了敬畏和嚮往四百七十三 生病的楊彪一百六十一 同牀而眠二百零八 酸棗盟誓三百九十三 閻柔拜見賈詡一千二百五十七 郭瑾納妾與交州變故一千四百零一 我問你們!你們到底要跟從誰?一百九十四 萬物生靈,盡入士人之手九百四十三 賭上郭魏帝國的國運六百五十四 蔡邕相信郭鵬八百四十二 黃權的夜襲方案三百六十三 幸虧世人不識字四百零七 好冷的天九百 扶余願意尊魏國爲主,甘爲藩邦九百一十六 天下苦王粲久矣!三百六十九 他們對袁術產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七百五十一 我希望天上趕緊降下一道雷把郭子鳳劈死八十八 程立不能答應八百五十三 魏軍包圍成都五百三十二 郭鵬出征七百四十九 黃祖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