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四 孫堅相當有遠見

張溫派蕩寇將軍周慎率軍三萬追擊韓遂和邊章,包圍榆中城。

董卓覺得孤軍追擊太危險,要自己率兵接應周慎,爲張溫所拒絕,張溫要董卓去進攻先零羌,董卓心裡直打鼓,陽奉陰違。

後來事情的發展果然像董卓所預料的,韓遂和邊章殺了一個回馬槍,反過來截斷了周慎部隊的糧道。

周慎軍恐慌,丟棄輜重欲圖逃跑,被亂軍大破,董卓事先察覺到了異常,發揮自己的才智,愣是率全軍安然撤退,沒有遭到損失。

此戰之後,雖然漢軍敗了一陣,但是涼州叛軍也爲此而退兵,不再攻打三輔地區,所以漢軍還是完成了自己最初的第一步戰略目標。

靈帝得知此事之後小小的責備了張溫,然後賞了董卓,給他加了六百戶的食邑。

同時,因爲其他地方出現了災害,於是盧植按照慣例引咎辭職,辭去了太尉的職位,靈帝表示挽留,盧植堅決辭職,靈帝才接受。

靈帝有考慮到盧植有實幹才能,做事穩妥,方便他享樂,於是給盧植加太子少傅,依舊執掌尚書檯辦事,爲他享受生活奠定基礎。

之後,盧植給郭鵬寫信,說了一下朝廷發生的事情,還對他說靈帝有過徵調他去涼州平定叛亂的想法,但是被盧植阻止,理由是北疆未定,郭鵬不能離開防區,否則鮮卑乘虛而入亦未可知。

盧植要郭鵬好好呆在防區籌備防務,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就寫信給他,他會想辦法。

對盧植的愛護,郭鵬十分感激。

除此之外,郭鵬還接到了董卓的來信,董卓在信中向郭鵬訴苦發牢騷。

董卓說張溫瞧不起他,張溫身邊還有個孫堅處處針對他,與他爲難,他聽說孫堅與郭鵬交好,詢問郭鵬怎麼會看上孫堅這種人?

郭鵬就覺得很無語,你難不成想讓我給你主持公道?

我怎麼給你主持公道?

孫堅是朱儁帶起來的故吏,朱儁和張溫關係好,此番作戰朱儁因爲生病不能行動,所以派孫堅跟着張溫去給他做參謀。

照理來說,董卓也是袁氏故吏,立場上孫堅不該和董卓有太大的分歧,要說關係不好的原因只有兩個,一是董卓是關西人,受到地域歧視,二就是董卓估計太驕狂了,讓孫堅看他不爽。

郭鵬爲了印證自己的猜測,去信給孫堅詢問情況。

孫堅很重視郭鵬的來信,二十多天以後回信到了,洋洋灑灑近千字。

果然如同郭鵬猜測的,不是張溫瞧不起董卓,而是董卓打一開始就沒把張溫放眼裡。

孫堅還透露說自己建議張溫斬董卓以正軍威,張溫膽氣不足,不敢這樣做,怕董卓部下騷亂,引發全局動盪。

孫堅爲此覺得張溫不是可以成就大事業的人,一定會被他的性格拖累,還說董卓太驕狂了,以後萬一勢力大了,不好限制,希望郭鵬可以和朝廷裡說得上話的人交流一下,限制一下董卓的勢力。

孫堅也的確觀察到了董卓的軍隊只聽董卓的,對他相當忠誠,一旦董卓有了異心,一定會隨他一起作亂。

郭鵬對此無話可說,覺得孫堅相當有遠見,如果張溫是個二愣子倒也好了,直接殺了董卓,然後和董卓的部下火併,倒沒有以後的那些破事。

既然沒有機會,也無所謂,董卓的存在對很多人來說也是一個機遇。

總要有人做惡人,然後被大家幹掉,這樣比較符合亂世流程。

於是郭鵬回信給孫堅,告訴孫堅不該有這樣的想法,董卓畢竟有功勞,能征善戰,涼州羌亂未平,叛軍實力尚未受損,遲早會捲土重來,董卓是涼州人,熟悉涼州的地理氣候環境,平定叛亂少不了董卓。

而且董卓的部下精銳善戰,也不好管理,真要殺了董卓,董卓的部下一旦騷亂造反,不正好給了涼州叛軍機會嗎?

做事情要分得清大局,而不是憑自己的喜好和一時的觀察。

然後郭鵬又回信給董卓,說自己寫信給孫堅駁斥了他的想法,告訴孫堅不要繼續和董卓敵對,同時也希望董卓顧全大局。

張溫畢竟是朝廷委任的統帥,代表天子統帥全軍,董卓不尊重張溫,也是在蔑視朝廷,蔑視天子,要是有人拿這個理由對董卓上綱上線,對董卓的前途怕是有影響。

孫堅得到了郭鵬的回信之後思考了一番,覺得郭鵬說的有道理。

叛軍實力猶存,到時候說不定真的要捲土重來,此時殺掉董卓,只是平白增添叛軍成功的機率罷了。

董卓得到了郭鵬的回信,覺得郭鵬說的也有道理。

不說別的,要是自己這件事情給捅到朝廷,朝廷裡那些看自己不爽快的人給自己上綱上線,分分鐘擼了自己的職位,白身帶軍隊嗎?

遠的不說,皇甫嵩的例子就在眼前,堂堂縣侯被擼成了都鄉侯,失去了車騎將軍的職位,顏面掃地。

於是孫堅開始顧全大局,董卓爲了自己的前途,也開始小心謹慎起來。

兩邊的矛盾逐漸得到了緩和。

中平三年三月以後,西北的局勢暫且平穩,東漢帝國終於獲得了一段時間的安穩。

即使這段安穩十分短暫,但也是安穩。

只是被黃巾起事打開的魔盒卻是關不上的,表面平穩的水面之下,暗流涌動。

郭鵬藉助這段期間比較大量的販賣牛羊馬,從中獲取高額利潤,用這筆錢充實郭氏實力,也用來招募更多素質優秀的兵員。

冀州幽州和幷州三州都有大量優質兵員,他們身材高大,身體健壯,有武力,性格樸實,勇敢,用軍規軍紀予以約束,用高強度的任務予以訓練,很快,郭鵬便在此期間將旗下精銳騎兵擴充到了四千人。

這個數量已經算得上規模了,郭鵬開始精心訓練這支部隊。

他將原有的只有親衛營才能識字的規矩擴散到了全軍,讓已經識字的親衛兵散到基層部隊裡做伍長什長和屯長,然後讓他們帶着自己的部下在每天訓練的間歇期學習識字。

從中他發現了一批天資聰穎,有成爲中高級軍官領兵作戰的能力的士兵。

郭鵬再一次將他們納入自己的親衛營,親自統領,以增加部隊對自己的忠誠度。

七十二 郭鵬的戰術二百一十六 趙雲向前衝三百六十四 跟不上時代的陶謙三百六十五 劉焉病危一千一百七十八 算賦與口賦六百三十二 荊州一定要完整的交給郭鵬二百六十三 政治不正確的袁紹七百三十二 暈船的張遼一千零五 臣的心難道就不會受傷嗎?五百九十五 周瑜的大腦一片空白九百一十三 躁動起來的王粲八十四 子鳳之才,我不及也一百七十一 劉焉上表九百七十三 我的孩子,不該平庸一千四百六十 所以皇帝辦事哪能手軟呢?九十三 初成班底一千三百四十四 陛下春秋正盛,何故退位?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覺得郭鵬好陌生一千二百九十六 羅馬鬥獸場一千零八十六 趙雲深深爲之嘆息四百四十四 亡國之君還敢口出狂言?一千五百四十四 郭瑾的貨幣改革一百一十一 長期發展規劃一千零八十四 子龍,在我心裡能與你比肩的人並不存在一千三百七十四 張飛還是很喜歡諸葛亮的五百九十 砸到他們魂飛魄散!一千二百三十五 兒子請父親收回成命!一千四百八十六 郭鵬對司馬懿徹底失望一千三百八十五 趙雲不敢公私不分一千三百九十三 趙雲主動減少了自己出現在軍隊裡的次數九百二十五 郭某人是個討厭屬下越線的人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數萬與遼澤天險,何懼之有?一千一百九十八 讓老臣代替陛下去死,天下就能安定了一千零六十一 諸葛亮的意志非常堅定五百三十 八國變四國八百三十五 王平的建議二百五十六 郭某人的離間計四百八十三 戰爭和隱戶一千二百零七 廢察舉,立科舉九百六十二 仗打完了,他們賺什麼四百五十 聯姻的神奇魔力一千一百二十五 爲呂凱“報仇”八百二十六 大一統纔是正統!一千一百三十二 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千四百九十六 天威難測五十三 學生是老師的弟子,不是袁氏門下走狗七百一十九 爲了存活,周瑜已經不惜一切手段了一千一百九十八 沒人比爲父更懂造反了一千一百三十五 好嘛,皇帝開始耍無賴了五百九十七 合肥之戰(中)一千三百零九 太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三百七十二 向我證明你是壯士一千一百七十九 皇帝難道是山賊嗎!一百九十二 圖窮匕見三百六十三 幸虧世人不識字六百三十七 苦苦支撐的周瑜一千一百零九 魏軍的鋼鐵洪流二十 求見蔡邕一千三百九十六 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了八百五十四 郭嘉入成都五百五十九 孫策痛恨自己的無能九百二十六 崔渠是不是唯一會死的那個人?一千零一十一 做皇帝的,哪有不辛苦的一千零八 這是郭某人不能接受的事情三百七十六 劉協的日子是真的不好過一千零八 這是郭某人不能接受的事情三百八十四 袁術的來信五百三十 八國變四國九百四十七 魏帝國拒絕割據九百七十七 陛下要的是整個西域變成州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四百零六 袁術再牛,也是天的兒子一千一百五十五 郭瑾喜歡諸葛亮喜歡極了四百五十一 郭鵬的野望五百九十五 周瑜的大腦一片空白一千一百一十七 天降猛男郭子鳳,誰能抗衡?七百七十二 敵人的敵人就是你的朋友四十八 子鳳四百九十七 郭某人這種喜歡權力的冷血政治動物能忍?八百一十 蒯越真的是非常努力了六十五 不能小勝,要大勝一千四百四十八 郭鵬想要給她們一點補償六百八十五 河首平漢王國被曹仁從地圖和歷史上一起抹掉了三百三十七 贏了做人,輸了就是一條死狗!五百四十 漢中爭奪戰七百二十五 吳國將面臨來自郭魏政權疾風暴雨般的打擊一千三百零二 無論如何都要走出去八百五十九 郭某人就是個徵稅狂魔一千三百六十九 郭瑾需要軍事勝利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與求是書屋四百二十九 異心八百八十七 掃蕩莊園一千一百八十二 曹操毫不猶豫的就把郭陽給賣了一千一百二十四 師漢長技以制漢五百零一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不講道理一千一百七十七 皇帝這是要廢私學興官學八百二十七 魏軍兵壓蜀中二百五十八 當然他沒有得出答案一千四百零七 這個國家叫做注輦國一百零九 以權謀私的郭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