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多番打聽之下,知道汪直是一名普通的監察御史,再說了監察御史官職本來就低,也沒有發覺他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若硬要說什麼不一樣,那就是汪直是個孝子,大孝子。
汪直早孤,母親林氏是寡母養大兒子,其中艱辛自是不必說,還好汪直爭氣,成爲了正八品的監察御史,汪直對他的母親,也最爲孝順,只可惜林氏早年操勞,身體一直不好,汪直爲了調理林氏的身體,時常四處找訪名醫好藥。
知道了汪直的具體情況,秋梧又跑去和顏商閒話了半天,顏商那時剛從西寧道回來,秋梧就是去找他了解西桂州的事情的,他們年紀相仿,說話倒也談得來。
顏商其實對賀縣也不熟悉,他們經過的地方並沒有賀縣,但是他知道賀縣最出名的就是黃精和銀杉茶。當秋梧聽到賀縣最出名的就是黃精之後,就知道沈寧說的話沒有錯,那汪直是最好的入手。
沒兩天,汪直就聽胡氏安和堂的大夫說起西桂州賀縣的黃精最出名,是難得的姜形黃精,自然藥效也最好,對治療體倦乏力精氣不足有奇效,正正符合了林氏的調理要求,聽到這樣的話,汪直就想着無論如何都要去賀縣一趟了。
趁着考課尚未開始,御史臺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汪直就告了假,直奔賀縣而去,準確地說,是直奔賀縣的黃精而去。
誰料汪直去了賀縣,還沒有找到姜形黃精,就發現了非常嚴重的情況,賀縣的百姓個個對縣令鄒經亙是恨之入骨,他也在大街之上看見過鄒族衆欺壓百姓的惡行,身爲監察御史的敏感讓汪直意識到這賀縣異常不對勁,黃精也不敢再找了,迅速返回了京兆。
汪直在向御史中丞楊簡銳請示過後,就連同監察御史許中、鄧正悄悄去了賀縣,小心避開鄒家的耳目,收集了鄒經亙和鄒家的不法事情和證據,到了年中,御史臺已經掌握了賀縣的實際情況,上報了長泰帝,於是在考功司定等之前,鄒經亙已經伏誅,張凱如已被奪職下獄了。
鄒經亙的事情出來之後,顧梓程出了一身冷汗,想道差點犯了大錯了,看來京外官的施政記錄和百姓民情還是有錯漏的地方,也不敢再有半點大意,聯同御史臺官員人一起審查外京官的情況,又查出了河南、湖北案,直到考功司和御史臺的官員再三審查確認無誤了,考功司纔開始進行定等事宜。
所以沈則敬接下來的定等、送省,沈寧一點都不擔心,反而開始準備過年的事宜來。
賀縣的事情,表面上看來是一個小波瀾,被沈則敬等考功司官員很輕易地避過了,但是隱藏在底下的風險,卻是沈寧連同蚍蜉,暗中化解了。如果沒有重生,沒有沈寧曾經的經歷,那麼這一切就會按照前世的軌跡在前行。
禍兮福兮,這也說不準了。
十二月的時候,京兆開始漸漸熱鬧起來,普通百姓在忙碌過年的事情,但是京兆官場的熱鬧和過年沒有什麼關係,他們關注的是三皇子的事情,在安北都護府任監軍將近一年的三皇子,即將回到京城了。
在最初被谷大祖震懾之後,三皇子就改變了安北策略,一方面加緊討好拉攏谷大祖,一方面用錢財收買安北的兵將,還在北疆民衆之中一力推行他的“仁政”——免了北疆百姓的軍戶稅。
軍戶稅是北疆之地特有的稅種,規定北疆百姓除了上繳基本賦稅外,還要另外上繳一定數額的錢糧,用以供養安北都護府的五萬士兵。軍戶稅是上任安北都護谷鴻猷根據北疆的實際情況,向長泰帝建議開徵的,已經在北疆實行了十多年。
本來北疆百姓和安北都護士兵都覺得軍戶稅是理所當然的,因爲安北都護府的士兵正是爲了保衛北疆百姓的安全鎮守此地,此地條件艱苦物華不豐,加上朝廷對安北的後勤補給時常不到位,安北都護府能在北疆駐紮穩定,軍戶稅功不可沒。
可是上官永平是誰?是三皇子,是監軍啊,代表天子巡狩北疆啊,他既然說要免了北疆百姓的軍戶稅,北疆百姓也就認爲是朝廷的意思了。在上官永平的幕僚造勢和遊說之下,北疆百姓漸漸開始多了心思,是啊,憑什麼在北疆開徵軍戶稅,安北的五萬士兵每年都有朝廷供給和俸祿的,爲什麼還要北疆百姓另外出錢糧供養?這明擺是苛政啊,這明擺是安北都護谷大祖在搜略民資民膏,以萬民之利來肥他自己的野心啊。
這樣的想法在北疆百姓的心中一日一日累積和發酵,又加上三皇子的帶來的下屬大肆宣揚免稅之後也不會給北疆百姓帶來危害,那突厥來侵的時候,安北五萬士兵定然也會奮力殺敵的,北疆百姓完全不用擔心云云。
這個“仁政”的宣揚影響越來越大,漸漸的,北疆百姓開始對徵收軍戶稅不滿了,認爲這個是不合民情的,最後發展到許多百姓聚集在安北都護府前,要求免除軍戶稅,北疆百姓和安北士兵因此發生了衝突,軍民兩方對峙,情況混亂而危急,好在谷大祖及時阻止了事件的進一步擴大,不然北疆必然會發生動亂,局勢將變得不可收拾。
其實上官永平的想法很簡單,他受了谷大祖等人的威嚇,又對安北兵將收買不成,安北都護府甚至不把他這個監軍放在眼內,他纔將眼光轉向了北疆的十五萬百姓,尋思着必須從這十五萬百姓身上着手,才能打開安北都護府的局面,不然他就白來一趟這裡了。
最後他和幕僚將眼光落在了軍戶稅這裡,免了軍戶稅,這是仁政,十五萬北疆百姓必定會對他感激歸順的,至於北疆都護府五萬士兵的供養問題,他都想好了,之前是蔣博文從中作梗,現在就憑他是三皇子作監軍,兵部的糧草輜重等也再不敢怠慢了,這實在是有利無害的決定,只除了冼茂信反對之外,其餘的幕僚和隨從都是極力贊成的。
於是三皇子就趁着谷大祖和鄭閒帶兵肅邊的時候,在北疆百姓之中宣揚他的“仁政”,這纔有了之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