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欽賜婚事

鼓樂聲起,敦煌太守王遵、中郎將鄭衆帶着吏民們舉行了盛大、莊嚴的歡送儀式。鼓樂喧天聲中,敦煌郡最大世族索氏世族二代掌門人索暄,親自抱着黑陶甕給漢使團每人倒上一泥碗河西釀,老將軍竇固眼裡分明蒙上了一層水霧,看着班超道,“別部爲吾軍銳騎營,汝出使後,誰人可領別部?”

班超想也未想便道,“報都尉,右扶風茂陵人耿恭、平陵人徐幹皆可也!”

站在後排的黃沾聞言卻搖搖頭,無奈地笑道,“耿恭性直好勝,不願入好畤侯軍耿大人中。且現在下博侯劉張軍中,欲以軍功進身立世,故此議不妥!”

班超道,“超在五陵原務農時,曾與徐幹多番交手,彼與耿恭一起均受過吾師左車點撥。此子素有從軍之志,且有勇擅謀,熟戰陣,能攻能守。都尉再度北征之前,幹定會入都尉軍中爲朝廷效力。”

竇固聞言點點頭,他舉着黑泥陶大碗高聲喝令道,“各位將士,本尉祝漢使團旗開得勝,爲朝廷再建大功,幹!”說着,他與鄭衆、王遵、黃沾一飲而盡,飲畢便摔碎泥陶碗。

班超與衆將也一飲而盡,豪邁地摔碎泥陶碗,便一齊上馬,竇固高聲道,“使團啓程!”

剎時鼓樂聲再起,漢使團遵令啓程,屯田卒們、無數的駱駝、役馬也隨後跟進。竇固與幾位大人先站在道邊目送着使團遠去,然後又走上巍峨的陽關。看着使團帶着屯卒們漸漸隱入地平線,老將竇固心裡五味雜陳,亦喜亦憂。憂的是班超此番出使可謂龍潭虎穴、危機四伏,定然九死一生。喜的是走了一個班超,又來了一個徐幹。能讓他班超看上的人定然不差,大軍將再得一良將也!

漢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陰曆六月初三,班超告別竇固、鄭衆、黃沾、王遵四位大人,率漢使團和這支龐大的屯田刑卒大軍,順着從陽關至伊循城的商道再度進入沙漠,開始了長達三十餘年的出使征程!

沙丘矗立,沙海茫茫。此時不管是班超還是送他出使的幾位大人,他們所有人都不可能想到的是,這竟然是班超與他們的最後一別。此後三十餘年,班超一直在西域苦戰,等他終於“生入玉門”關時,四位大人早已功成身去,逝世多年!

遠離鬧鬧嚷嚷的送行人羣,進入沙丘連綿、沙樑環抱的沙漠深處,清冷的晨風中行程便變得枯燥、單調起來。班超向左側灰霧迷濛的巍峨大山望去,他知道這高聳入雲的南山(注:即祁連山)一直順着河西走廊延綿至武威郡,再向西便是河東、三輔,再順着崤函古道一路東行千餘里,便到了雒陽城。他在心中暗暗起誓,等出使歸來,一定好好侍俸阿母、師母,好好補償自己的妻兒!

……

此時五千裡之外的雒陽城下西洛大街上,輝煌的班府燈籠高掛,爆竹連天,一派喜慶氣氛!

原來下西洛大商賈的府第翟府,現在高大的門楣上“班府”二字分明是班固手筆,站在這座氣象萬千的華府前,讓人有一股改天換地的感覺。翟太公是下西洛首戶,是河西巨賈。剛進入雒陽時,班家租住翟府旁邊的偏院,雖然也是三進,但原來只是翟府下人住的院落。

翟府三進大院,共有九個大大小小的院落,重檐迭戶,鱗次櫛比,綠蔭遮天蔽日。當時的班府雖亦三進,卻只是三個小院落,與翟府比起來,簡直如同一個大人與一個嬰兒,十分可憐。原來,班超在白山一戰成名,功勳卓著,皇上賜金百斤。恰好翟太公已經過世,府第要沽出,班超妻鄧採菡便以六十萬錢盤下這兩區宅。

皇上重賞班超並剛匾後,下西洛街坊、原河西軍後人、司徒府、蘭臺以及親朋故舊都來相賀,且都隨了賀禮。班固原想等班超出使鄯善國歸來時再大辦一下,可沒想到班超又受詔帶漢使團出使于闐國,班家人都覺得不能等了,老夫人便做主,就在這天把這事辦了。

此時班府正堂上高朋滿坐,街上衆士紳也俱涌來班府相賀,曼陀葉則帶着魚邸一衆胡姬來助興,正準備表演歌舞、雜戲。堂上高掛着兩塊御匾和御畫《天山雄鷹》,阿母樊儇、師母夜玉、班超師傅虞四月、宋母、婦公鄧震、恩師薛池和六叔鄧訓幾位大人,正陪着竇老夫人、涅陽公主公主劉中禮、馬嚴、馬廖、耿忠、耿秉、尹敏等貴賓們在觀看錶演。

等衆賓客坐好,班昭專門排練的節目是開場。由薛雪兒、薛雲兒、小宛、金杏四女扶琴,綠荷帶着娋、班愚、班訥放歌《九歌·國殤》,班雄帶着衆小兒舞劍助興。

四女對坐操琴,琴音從弦間悠然而起。引子過後,忽然凜然悲壯,亢直陽剛,彷彿如千軍萬馬,又似兩股鋼鐵洪流,在莽原上激烈的碰撞。已經十歲的班雄,帶着曹成、班珪、權弋、權句、權淑、權妤幾個小兒,手持寶劍,和着音樂,當着滿堂貴客,舞得有模有樣。尤其是班雄,分明已經有了乃翁氣吞山河之影。漢軍戰神後繼有人,衆賓客無不熱血沸騰。

而雪兒、雲兒、小宛、金杏、綠荷、紅娋幾女與班愚、班訥兩個小女,則和着琴音,歌聲婉轉而起,“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一曲歌畢,滿堂賓客們都已涕淚俱下。他們彷彿也到了血肉橫飛的戰場,他們想起別部在疏榆谷那戰死的八百餘士卒,想起班超在鄯善國那火焚北虜使團的壯烈一刻,想起這次北征中戰死的漢軍將士們。女眷們也都以絹拭淚,尤其是曼陀葉、鄧堯、馮菟與梅雪等三位領軍軍侯的夫人摟在一起抱頭痛哭。

這些婦人中,嬌嬌滴滴的薛雲兒走下場便撲進宋母懷中,哭得梨花帶雨一般,人見人憐。一邊的薛母摟着大閨女薛雪兒正在抹眼淚,忽然見雲兒撲進宋母懷中哭得稀里嘩啦的,不禁捅捅薛池,薛大人蹙眉小聲“哼”了一聲,想想人家可是皇上賜婚,便恨恨地小聲道,“罷了罷,這還沒過門呢,小白眼狼……”

原來,白山大戰捷報馳報京師後,班超、淳于薊之名震動大漢全國,尤其是淳于薊還未婚配,這讓不知有多少待字閨中的世家女公子害了相思病,薛雲兒自然是其中的一個。班超、淳于薊領着漢使團火焚北匈奴使團、下鄯善國後,驛報馳報京師,雒陽城再度沸騰了。

那幾天,薛池有事沒事就往班府跑。班府太大,各院中有十幾棵大桑樹,班雄帶着小兒們摘下了大量的桑椹(注:即桑果),這可是皇帝御用補品,每天老夫人與師母都用桑椹招待薛大人。一天宋母帶着兩個閨女來班府,三人大吃了一通桑椹,嘴脣已經被染成墨色。鄧堯忽然對宋母道,“兀然叔叔好事來了,薛雲兒自平樂觀大典起便得了相思病,此時臥榻不起,薛大人急得亂轉。宋阿母也見過雲兒,給吾個準話,如宋家有意,吾願爲媒!”

“啊?!”這消息來得太突然了,宋家人聞聽美如天仙的御史中丞之女竟然有意下嫁與刑徒淳于薊,俱嚇得不輕,母女三人被染成墨色的嘴巴半天忘了合起來。連一邊的班固都驚得嘴裡含着香瓜忘了嚼,他驚訝地看着鄧堯,嘴角掛着香瓜汁如垂涎一般,十分滑稽。

“嘖,登徒子……”夫人雁旋見狀叱了一聲,與衆人都咯咯大笑。

衆人這才知道薛大人早早便到班府等着,原來是衝着未來的女婿來的。可你想薛池是什麼人,堂堂兩千石御史臺首輔,與破落的宋家差距也太大了些。幾月前還惶惶不可終日,四海飄零,現在朝廷重臣之女主動求嫁,宋府三人熱淚盈眶,班家人也興奮得熱血沸騰。

更奇的事在後面,這些天小女雲兒不吃不喝,形容憔悴,薛大人老倆口慌了神。雪兒已嫁世子徐幹,現在這個寶貝疙瘩害了相思病,薛大人愁得瘦了好幾斤,一籌莫展。就算老倆口同意,也得宋家願意啊,總不能女家主動涎着臉上門求娶,禮制也不允哪。

這天皇帝劉莊在北宮宣明殿御書房內,聽御史中丞薛池、侍御史尹敏稟報各郡國官員與淮陽王劉延勾連案,見薛池面如土灰、神色疲憊,劉莊問道,“薛卿年長,不得勞累過甚!”

薛池輕嘆一聲稟道,“謝陛下,非爲國事也。實因小女害了相思病,欲下嫁刑徒淳于薊。可便是要嫁,也得人家宋家樂意啊……”

劉莊見薛池堂堂的朝廷御史臺首輔竟然愁成這般模樣,不禁與太尉趙熹、司空牟融和尚書檯衆官一起哈哈大笑。趙熹、牟融二位宰輔都願意保媒,皇帝劉莊卻搖頭道,“成人之美的事兒朕最願做,淳于薊乃吾漢軍勇將,要保也得朕來保。傳朕口諭,便着薛雲兒嫁於淳于薊爲妻!”

於是風雲突變,懷春少女薛雲兒的一通相思病,一下子便弄成了皇上親賜婚事,成就了英雄美人一段佳話。

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二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二十四章 大氣磅礴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六章 羣魔亂舞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三章 百年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