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

“死囚,待斬刑卒?這……”

這玩笑開得有點大,聽耿忠這意思別部剩下的近兩千人,將都是十惡不赦的待死刑徒。而且,有的人現在還未犯事。在未來三年內,各監獄是在等着收容這些死罪囚徒,好送到別部來當刑卒……這回班超震驚了,嘴裡直抽涼氣,“大人,您開玩笑?就讓吾帶着這幾千未經訓練的待斬刑卒,去跟匈奴人拚命?”

“刑卒怎麼了?待斬刑卒又怎麼了?”

耿忠扶長鬚,依然笑着說,“仲升汝要好生記着,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自古天下無熊兵,只有無能將,惟置之死地而後生!本尉就指望這些待斬刑卒,給國家立大功呢。這些刑卒殺人越貨,均有過人本領,無需訓練。司馬如不願,本都尉將親自帶着刑卒當先陷陣!”

“不不不,末將不是這個意思……”

“仲升,這些刑卒可不是普通人,均是膽大妄爲、十惡不赦的‘高人’,每人揹負人命少則數人,多則數十人。汝也知道,漢人尚武,舉國世子、士人莫不習擊劍。這些重罪刑卒,或爲遊俠,或爲擊劍高手。然刑卒也是人,也是兵。兵是帶出來的,吾和中郎將俱看好汝,能不能將其訓練好,全看汝了!”

“莫非這三年,吾只能訓練這三百士卒?”

“正是!”耿忠肯定地說道,“也不全是,其間已有刑卒。汝只需記住,一個班超固勇,不過一個孤膽劍客,能鬥呼衍歷匹夫而已。三百個班超,便是一支無堅不摧的‘銳卒營’,便是吾漢軍戰無不勝之鐵拳!”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把竇固都擡出來了,這分明已是板上釘釘的事,班超自然不敢再鬧,再說再爭也沒有用。三百人就三百人吧,老子要把他們訓練成三百隻老虎。“都尉,末將別的不敢爭了,然另有一個請求,不知當講否?”

“軍無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當然能講!”

“都尉,朝廷既無兵,那我……能否自己招兵?”

耿忠想都未想,便斷然拒絕,“不能,也不準!本朝自開國以來,從來將無私兵,汝想破例?”

“如不能,末將想帶帳下三百人單獨駐訓邙山以北駐訓。以深山荒谷爲籠,閉營苦訓,請都尉恩准!”

“這個……邙山地當官道要衝,又是先帝百年安歇靜地,非駐兵之所。況且,雒陽是帝都,漠北定然有斥候長駐探聽虛實。別部練兵,當尋遠離雒陽之地……乾脆……本將允汝去太華山(注:即今華山),山高林密,地形險要,人煙稀少,最是練精兵之所!”

“太華山?”

班超瞬間會錯了耿忠的意思,“都尉,太華山內,崇山峻嶺,深溝萬壑,只至上雒(注:即今商縣),地方夠大,也很隱秘。只是吾不明白,上雒盡是山地,而漠北乃是荒漠……”

“不不不,無需進抵上雒!”

耿忠笑道,“太華山下,渭水以南,華陰縣與鄭縣(注:即今華縣)相交之處,沃野數百里,足夠汝三百熊兵折騰。此地除了無沙漠,地形與漠北相似。且地當官道之側,糧秣供應便利。至於糧草麼……一體由華陰縣供給接濟罷!”

“太華山……太華山,太好了,太好了,末將遵令!”

耿忠又看着班超莊重交待道,“如何練兵,汝可完全自主。三年,時間僅有三年。三年後,吾要汝重建秦軍‘銳騎營’,吾要汝訓出三百隻老虎、棕熊,再不濟,三百隻令人討厭的太華山高山狼也成,好讓北匈奴人領教苦頭!汝莫要高興過早,記住衆將之憤怒。衆將近日聒噪,是爲別部所急也。三年後如訓兵不成,壞竇將軍北征大計,壞皇上固大漢江山社稷之宏圖偉業,吾縱殺汝頭,亦難抵汝之天大罪過!”

班超將胸脯拍得嘣嘣響,“請都尉放心,超三年兵未練成,願列死罪!” Wшw ★Tтká n ★¢○

耿忠卻擺擺手道,“汝去太華山,還有一要務!”

“都尉請吩咐!”

“雍營副護羌校尉、領校尉事司馬南,曾爲石涼部下,又與羌人東吾有勾連。司隸校尉部多年前即有懷疑,但一直未找到證據。皇上欲待彼毒發,再將其正法。大軍三年後即要出征,吾與中郎將意爲……三年,汝只有三年,須找到司馬南勾連東吾證據,將其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過去這許多年,如何尋找……不不,末將遵令!”

司馬南曾是伏波將軍馬援門客,礙着馬後,皇帝自然想拿到確切證據,再將其正法。況且,即便不是馬氏門人,沒有證據也不能亂定一個二千石重臣之罪。班超本想推脫這一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可見耿忠臉色鐵青,便趕緊改口。

“汝駐訓太華山,爲函谷關屏障。函谷關尉僅有兵不足百人,天均老弱病殘。而雍營原有三千餘衆,加上新募世子,已有五千餘從。如再加上羌人則或有一萬五千衆,非同小可啊,汝萬不得大意!京師有中郎將與吾八千勁旅,自然不怕。可戰端一開,如塞北形勢嚴峻,中郎將與吾必驅兵馳援。彼時,函谷關若失,則京師洞開,天下將大亂……汝明白嗎?”

班超聞言,倒吸一口涼氣,他騰地立起身道,“請都尉放心,超定然遮斷函谷關,保京師和皇上平安!”

“好!吾記下了!權魚之請皇上已允,快去武裝汝之別部吧!”

“謝都尉!”班超告別耿忠,興沖沖地策馬返回自己的營房。

“要了多少兵?”班秉和班騶見班超一臉興奮,還以爲已經要來兵了呢。一想到別部即將兵強馬壯,兩人垂涎欲滴,充滿嚮往。

“吾一個熊兵未要着!”班超沒好氣地道,“三位軍侯聽令,即刻收拾人馬,準備接收裝備、戰馬,進駐太華山!”

“太華山?裝備在哪……末將遵令!”

三位軍侯都面面相覷,裝備在哪?戰馬又在哪?有好東西還不緊着其它五營?別部一羣兵油子,人見人厭,那還會有什麼好裝備?但見班超欲行,且言之鑿鑿,軍侯們只好勉強應承着。

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二十六章 兄妹鬥智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十章 張網以待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十九章 蘭臺事發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二十七章 生命輓歌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八章 惱人樵夫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三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二十六章 兄妹鬥智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十六章 甲類秘傳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二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三十四章 西池顱觴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隻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二十章 楨中危難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十三章 死生相隨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