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ticore(曼提柯爾,蠍獅,人頭獅)
“它的喉嚨上伸出巨大的牙齒……尾巴好似蠍子一般。它會用甜美的歌聲把你引誘,抓住你然後將你吞噬。”這段關於人頭獅身蠍尾怪曼提柯爾的記述,來自巴特洛邁烏斯·安戈裡克斯著的《物之屬性》(De Proprietatibus rerum),其中詳細描述了曼提柯爾的可怕特徵,據說它擁有紅色的獅身,人面、人耳和藍色的眼睛,上下顎各有三排利齒,尾端像蠍子一樣長有致命的毒刺,這些毒刺可以向任何方向發射出去。曼提柯爾的行動非常敏捷,可以作強有力的跳躍,常出沒於印度叢林中,覓食人類。另外,曼提柯爾還有用聲音引誘敵人的本領,它的喉嚨可以發出笛子和喇叭的聲音。“Manticore”源自古波斯人的“Martikhoras”一詞,意思是“食人者”,古伊朗語的“Martiyakhv”也有着同樣的意思。因此,關於曼提柯爾的最早記述應該來自古代的波斯,公元前5世紀時期的希臘醫師塞特西亞斯,曾經收錄過一段古波斯人對曼提柯爾的記載,此後許多希臘和羅馬的科學家,如亞里斯多德和普林尼等都作過相同的描述。到了公元2世紀,人們普遍認爲曼提柯爾的原型實際上就是印度虎,由於當地人對印度虎十分恐懼,因此誇大了它的模樣,而以後的一些外來者在理解古印度人的曼提柯爾雕像時,也產生了一些誤解。
中世紀時期,曼提柯爾成爲希伯萊先知耶利米(公元前7世紀和6世紀)的標誌,因爲相傳曼提柯爾居住在地球深處,而耶利米也曾被丟入深淵。與此同時,曼提柯爾又逐漸演變爲暴政、輕蔑、嫉妒的象徵,最後不可避免地成爲一種邪惡的怪物。直至20世紀30年代,西班牙的許多農民依然把曼提柯爾視爲不祥之物。13世紀有一本名爲《亞歷山大國王》(Kyng Alisaunder)的書,記述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的豐功偉績。書中稱亞歷山大大帝曾犧牲三萬多士兵,被蝰蛇、獅子、熊、龍、獨角獸和曼提柯爾吞噬,可見當時的人們對於曼提柯爾的真實性,如同對於龍、獨角獸一樣毫不懷疑。法國作家福樓拜在《聖安東尼的誘惑》中也曾提到這種怪獸:“絳紅的皮膚有珍珠的光澤,混雜着黃沙般閃爍的光亮…我的爪像鑽子,我的齒像鋸子,我的尾巴像標槍不停地投擲,打在我的前後左右。”
Mermaid(美人魚)
70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神話中有一位水神Ea(希臘人稱之爲Oannes),他擁有人的身體和魚的下身,這是最早有記載的魚人。此後的傳說中,魚人大多以女性的形象出現,被稱爲Mermaid,她們生活在海洋之中,上身和頭部是美麗的少女,下身爲魚的尾巴。大家比較熟悉的美人魚包括丹麥美人魚和華沙美人魚。丹麥美人魚位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朗厄里尼港灣海濱公園裡,她坐在一塊石頭上,凝望着身下的大海,神情憂鬱而又充滿嚮往。這座銅像是根據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塑造的,童話講述了一位嚮往人間生活的美人魚,不惜用自己的舌頭向巫婆換來一劑藥,以脫去魚尾獲得一雙敏捷的腿。她愛上一位王子,但這位王子最後卻決定同鄰國的公主結婚,美人魚很傷心,但她又無法回到原先無憂無慮的海里生活。這時有人告訴她,只要在王子結婚的那天早上用匕首刺進王子的胸膛,讓他的熱血流到自己的腳上就可以使自己的雙腿重新變回魚尾,美人魚不願傷害王子,最終投入海中化爲了泡沫。
華沙美人魚位於波蘭首都華沙的維斯瓦河畔,左手緊握盾牌,右手高舉利劍,眉宇間洋溢着英雄氣概。華沙美人魚的故事與丹麥美人魚完全不同,相傳她是很久以前一位被侵略者追趕而英勇投河的18歲少女,投河後化爲美人魚,多年以後當侵略者再次入侵波蘭的時候,這條美人魚拿起武器,手持盾牌,揮舞利劍,擊敗侵略者,而自己也在戰鬥中死去。其實美人魚的傳說在世界各地都有記載,西南太平洋羣島上的美拉尼西亞人也有類似的神話傳說,他們的美人魚名爲“阿達拉”(Adaro),上半身爲人形,下半身爲魚形,居住在太陽裡,經由彩虹來到地球,平時隱匿於海上的龍捲風之中。不同於其它美人魚的是,阿達拉在美拉尼西亞人眼裡是一種危險的生物,他們會用飛魚襲擊人類,使他們昏迷不醒甚至死亡。男性人魚被稱爲“Merman”,希臘神話中的男性人魚是指特里登(Triton),他們是海神波塞冬和海之女神安菲特律特的兒子,這些男性人魚隨身帶着一個海螺,他們的海螺可以喚起或平息海上的風暴。關於特里登的故事最早見於利比亞傳說,相傳他們與海神涅柔斯和普羅特斯一樣擁有預言的能力,失去神的身份後成爲海洋裡的生物。
Mimic(食人壺,食人箱)
遊戲的怪物,爲食人壺或食人箱,僞裝與寶箱相同,躲在箱或壺中攻擊貪心的冒險者。
Minotaur/Minotaurus(彌諾陶洛斯)
克里特島上的半人半牛怪,克里特島國王彌諾斯之妻帕西法厄與波塞冬派來的牛的產物,擁有人的身體和牛的頭,彌諾斯在克里特島爲它修建了一個迷宮。由於彌諾斯的兒子安德洛革俄斯在阿提喀被人陰謀殺害,彌諾斯起兵爲兒子報仇,給那裡的居民造成很大的災難,爲了平息彌諾斯的憤恨,解除雅典的災難,雅典人向彌諾斯求和,答應每九年送七對童男童女到克里特作爲進貢,彌諾斯接到童男童女後,將他們關進半人半牛怪彌諾陶洛斯居住的克里特迷宮裡,由彌諾陶洛斯把他們殺死。在第三次進貢的時候,年輕的忒修斯帶着抽中籤的童男童女來到克里特,在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的幫助下,用一個線團破解了迷宮,又用她交給自己的一把利劍斬殺了彌諾陶洛斯。
Mummy(木乃伊)
古代埃及的法老死後,建造金字塔,並把自己的屍體製作成木乃伊放到金字塔中。埃及人之所以製作木乃伊就是因爲他們相信在3000年以後,死者的肉體和靈魂將重新結合並獲得新生,因此他們採用各種原始的防腐技術(如塗抹香油,渾身纏繞繃帶)製作木乃伊以保存人的屍體。木乃伊的製作漸漸成了藝術,並且不僅僅作爲法老延續生命的準備。古埃及人力圖保存生命的形態,他們把木乃伊經過一系列的防腐措施後,用亞麻布纏裹。布之間用石頭護符、偶像或寫有巫術的小紙片。據說這些木乃伊都帶有詛咒,打開的話會觸動詛咒,降下災禍。後來,木乃伊不只限於法老,逐漸走向民間。在瑪雅文明中,也有關於木乃伊的記載。
Naga(那伽)
印度神話中居住在地下的蛇神,一般被描繪爲上半身人形。作爲蛇神的那加,傳說除了擁有劇毒和再生的能力外,更被人們作爲掌管生死的神靈來崇拜。傳說中它們居住在地下,擁有可以照亮黑暗的地底世界的世間罕有的寶石。在很多神殿的入口處都有那加的塑像,人們希望以此藉由它的力量得到守護。Naga 語出梵文,音譯爲“ 那伽”。大約在東漢時期,佛教典籍傳入中國,並迅速出現了漢字譯文。當時翻譯的方法,一般是由胡僧口述,漢僧筆錄。只是概括地表達佛經的大意,並非一句一字的直譯。但在翻譯的過程中人們驚奇的發現,這來自異國的宗教典籍中,竟然有一種神獸與中國人的精神圖騰(Totem)龍,極盡相似,它的梵文名稱爲“那伽”(Naga)。據記載,那伽長身無足,能在大海及其他水域中稱王爲尊。其原型當爲生活於南亞次大陸的一種蟒蛇,從此看來,它確於形成機制及爲複雜的中國龍有着較大的區別。但是,在佛經漢譯的過程中,“那伽”又被一致的譯爲“龍”。佛經《智度論》中雲:“那伽,秦(指中國)言龍”。無論怎樣,它都同中國龍一樣,變幻莫測;風雲際會;昇天潛水;興雲佈雨。在《過去現在因果經》中也說:“難陀龍王,優難陀龍王於虛空中,吐清淨水,一溫一涼,灌太子身。天龍八部亦於空中作天伎樂,歌唄讚頌,燒衆名香,散渚妙花,又雨天衣及以瓔珞,繽紛亂墜,不可稱數”。這一佛傳故事在中國又演變爲九龍吐香水浴佛。由此可見,在佛教至尊悉達多太子降生那一霎起,“龍”就與他相隨,地位尊崇可見一斑。太子降生後,在空中舞樂贊禮的“天龍八部”護法神,更有“龍部”存在,在八部衆中地位僅次於“天”,神通廣大,具非凡法力。
Nightmare(夢魘)
夢魘,通常爲黑色馬狀的惡魔,中古世紀人相信惡夢之來由是由這種惡魔所造成。
Nixie(女水妖)
德國神話中的女水妖,金髮美女,形似人魚。
Nymph(水精靈)
水妖精,美麗的水中女神,水精靈的代表,司掌水元素。
Ogre(食人魔,獸人)
民間傳說中的食人巨妖,性情兇殘,曾出現在童話《穿長靴的貓》中。“Ogre”這個單詞可能源自拉丁語的“Orcus”,意思是“地獄之神”,女獸人被稱爲“Ogress”。
Orc(半獸人)
人形,外表醜陋,性情殘暴。半獸人是好鬥的人形生物,它們總是襲擊、掠奪並和其他人作戰。它們對精靈和矮人有幾代的仇恨,經常殺死視野內的他們。在亞瑟王的圓桌武士傳奇中,充斥着半獸人的身影。半獸人是人和獸的混合體,十分醜陋。他們喜歡戰鬥,總是和人類,矮人,精靈甚至和同類打鬥。他們的武器是戰斧和釘矛。Orc這個詞原意爲「逆戟鯨」,同時也是「海怪」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