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統帥之才

吃了晚飯之後,林世平沒有急着離開。

周涌濤留他吃晚飯,顯然不止是一頓晚飯,還有一些事情要跟林世平商量。

其實,也就是林世平開始提到的,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

雖然大戰剛剛爆發,波沙灣那邊的戰鬥還沒有結束,但是到目前爲止,丁鎮南等年輕軍官的才能已經得到證明。

這裡,要不要重點培養年輕軍官,還涉及到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帝國有沒有希望在第三次全球大戰中大獲全勝?

當然,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在波伊戰爭結束前,帝國上下就只有一個目的:在20年的“休戰期”結束後,打贏下一場全球大戰。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爲第三次全球大戰很快就會爆發。

甚至有部分人覺得,根本沒有20年的休戰期,第三次全球大戰將在10年之後爆發,最多15年。

理由就是:紐蘭共和國並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

只要紐蘭共和國集中全力搞軍事建設,並且跟迢曼帝國沆瀣一氣,就肯定能在10年之後挑戰樑夏帝國的全球霸權。

只是,大家都相信,帝國肯定能贏得第三次全球大戰的勝利。

其實,這很好理解。

在波伊戰爭前,樑夏帝國在各個方面都是獨步全球,不但超越了所有競爭對手,還有碾壓級別的優勢。

要說的話,迢曼帝國與紐蘭共和國加起來都比不上樑夏帝國。

波伊戰爭把樑夏帝國推下了神壇。

當然,從事後的角度看,樑夏帝國在戰後的實力確實存在很大的水分,可以說是戰勝國身份所致。

就像是被吹脹了的氣球。

波伊戰爭之後,樑夏帝國上下都開始反省。

討論得最多的問題,還是第三次全球大戰,爭論焦點依然是能否取得全面勝利,只不過更加理智。

說得更加直接一些,在波伊戰爭之後,帝國上下就開始反思打全球大戰的思想。

在此之前,大家都相信,憑藉帝國的強大實力,在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就能夠通過一次規模巨大的全球戰爭來擊敗所有敵人,獲得全面的勝利,之前兩次沒打贏,都是因爲準備工作不充分。

結果就是,帝國上下都在積極的爲大戰做準備。

反思之後,從帝國高層開始,逐漸認識到,通過全球大戰來擊敗所有對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到周涌濤住進首輔官邸之後,這種認識得到了更多人的承認。

關鍵就是:全球大戰其實是在拼消耗,沒有哪個參戰國能夠從中獲得好處,最後都會是輸家。

哪怕是戰勝國,也會因爲慘重的損失,成爲戰爭的輸家。

這個問題,在第二次全球大戰結束之後體現得非常明顯。

雖然樑夏帝國是戰勝國,取得的輝煌勝利有目共睹,但是在大戰結束之後,樑夏帝國跟迢曼帝國分道揚鑣,隨後就陷入了直接對抗的窘境,並沒有因爲取得大戰勝利而獲得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

大戰結束之後,樑夏帝國還要幫助衆多的國家進行戰後重建。

哪怕從長遠看,特別是控制了波沙灣,金元跟石油掛鉤,以及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張,都給帝國帶來了實質性的好處,可是隻要第三次全球大戰不可避免,這些所謂的好處就全都是鏡花水月。

可見,帝國在第二次全球大戰當中獲得的好處,全都是不確定的。

正是如此,帝國高層在最近幾年,一直在討論,是否有打全球大戰的必要。

要說的話,在能不能通過全球大戰獲得實質性利益的問題上,帝國高層基本上已經達成一致。

現在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其實是除了全球大戰之外,還有別的手段嗎?

當然,這種戰略層面的問題,僅限於高層。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丁鎮南提出了那套有名的軍事理論,並且引起了周涌濤等帝國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關鍵就是,丁鎮南提出的軍事理論解決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不是說按照速決戰的思路打全球大戰,而這套軍事理論,從戰術層面否決了全球大戰的價值。

或者說是證明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不管帝國怎麼努力,都無法打贏全球大戰!

嚴格的說,樑夏帝國並沒有取得第二次全球大戰的絕對勝利,因爲大戰結束時,紐蘭共和國沒有戰敗投降。

既然無法打贏全球大戰,爲什麼還要打全球大戰呢?

可惜的是,丁鎮南“出身”的時間太晚了。

如果能早幾年,哪怕在新曆144年的時候,有人提出了這套軍事理論,或許就不會出現當前局面。

多出3年時間,帝國能夠做很多事情。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沒爆發全球大戰,那麼在打贏了波沙灣戰爭之後,帝國能用3年時間打一場規模更大,也更具震撼性的戰爭,也就有把握通過這場戰爭,讓迢曼帝國與紐蘭共和國知難而退。

其實,相關的戰略計劃一直都有。

按最後一次做出的調整,在波沙灣戰爭結束後,帝國將通過支持巴鐵,發動以肢解與蠶食梵羅國爲目的的地區戰爭,從根本上消除最大的切身威脅,並且通過實際行動檢驗由周涌濤提出的“蠶食戰略”。

以帝國軍隊在波沙灣戰爭當中的表現,打垮梵羅國不是什麼難事。

要說的話,只要針對梵羅國的戰爭打響了,全球大戰將成爲歷史。

道理也很簡單,其他超級霸權肯定會效仿,或者說被迫效仿“蠶食戰略”,從根本上改變以全球大戰爲代表的對抗方式。

這樣一來,超級霸權都會走上蠶食周邊小國的道路,而在上次大戰之後建立起來的,以結盟爲基礎的全球秩序就將土崩瓦解。

關鍵還有,只是蠶食周邊的小國,就足夠超級霸權忙活幾十年了。

其實,這也是戰略轉型。

簡單的說,就是由之前的決戰性質的全球大戰,轉變爲持續數十年的,以戰略擴張爲根本目的的局部戰爭。

進入擴張時期,所有的擴張戰爭都有明確目的,或者說都以增強本國的實力爲目的。

要說的話,這也是周涌濤堅決主張首先拿梵羅國開刀的原因,而且第一步就是要肢解梵羅國。

一個統一的梵羅國,誰都吞不下。

就算樑夏帝國,一次吞下有7億多人的梵羅國,也肯定消化不良,到最後甚至有可能被活活撐死。

顯然,蠶食纔是理想的選擇。

也就是爲了蠶食梵羅國,才得首先肢解梵羅國。

換個角度,這也是樑夏帝國一直積極扶持巴鐵,而且在周涌濤上臺執政後,開始大力援助巴鐵的關鍵原因。

不過,這裡面有一個誰都無法迴避的問題。

要在幾十年後,才能收穫蠶食戰略結出的碩果。

別說年逾70的周涌濤,包括林世平在內,所有年紀在50歲以上的帝國領導人,恐怕都看不到帝國成爲全球唯一霸主的那天。

這意味着,得重點培養年輕一代。

顯然,這也是以丁鎮南爲代表的少壯派軍官能夠得到重用的關鍵所在。

用周涌濤的話來說,別看丁鎮南才30歲出頭,以他的能力,也許在今後30年之內都沒人能與之爭鋒。

當然,丁鎮南欠缺的其實是表現自身才華,並且鍛鍊自身能力的機會!

可是,一個丁鎮南肯定不夠。

與丁鎮南齊名的那兩個?

顯然,那不過是外界的說法。

要論個人能力,李天凌根本就不是統帥型人才,更像衝鋒陷陣的干將,即更適合在前線統帥軍隊作戰。

當然,如果能假以時日,也許李天凌會有質的變化。

在他爺爺,也就是李雲翔的身上就體現得非常明顯。

可問題是,就算李天凌在今後成長起來了,其能力也僅限於航空作戰,最多也就成爲空軍的統帥。

白華偉稍微好一點,不過依然沒有達到統帥的高度。

不是說白華偉的能力不夠強,而是差在眼光上。

很多人拿白華偉跟白止戰比,並且認爲白華偉是白止戰的繼承者,是當今最有可能達到白止戰高度的海軍軍官。

對此,周涌濤一直不敢苟同。

要說的話,周涌濤是最接近白止戰的存在,取得的成就僅次於白止戰。

顯然,周涌濤最瞭解白止戰。

在他的認識中,白止戰最厲害的地方,其實並不是指揮艦隊作戰。

雖然在第二次全球大戰當中,白止戰統帥帝國艦隊打贏了數場海上大決戰,但是在幾乎所有的艦隊決戰中,戰術指揮官都不是白止戰,而是跟他搭檔的參謀,在前期是李銘博,後來就是周涌濤。

在更多的時候,白止戰只是跟隨艦隊出征。

要說個人能力,白止戰最突出的,其實是遠超其他人的戰略眼光,以及對戰局發展的準確判斷與把握。

別說是在當時,即便到現在,也沒有哪個海軍將領達到白止戰的高度。

周涌濤自己都承認遠遠比不上白止戰。

顯然,白華偉沒有白止戰那樣的戰略眼光。

要說的話,反到是丁鎮南更像白止戰。

除了提出軍事思想,最能夠說明丁鎮南的能力,特別是戰略眼光的一件事,跟東望洋上的霍瓦依羣島有關。

當時,在兵棋推演當中,幾乎所有參謀都認爲,得用空間換時間。

簡單的說,就是在開戰不利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放棄霍瓦依羣島,主動撤退到北馬羣島一線,通過遙遠的距離來削弱敵人的進攻勢頭,並且爭取到更多時間,在離本土更近的地方穩住防線。

只是,丁鎮南堅決反對。

按照丁鎮那的意思,不管要付出多大代價,都得守住霍瓦依羣島。

理由就是:紐蘭共和國很有可能會在攻佔了霍瓦依羣島之後,通過停止進攻,來主動尋求跟樑夏帝國和解。

在全球大戰的背景之下,樑夏帝國沒有更多的選擇。

哪怕是薛遠征復生,也不可能冒着輸掉整場大戰的風險,去爭奪離帝國本土上萬千米的羣島。

做爲世界島上面的國家,樑夏帝國首先得考慮本土安全,然後才輪到對外擴張。

再說,退縮並不能換來安全。

在收縮防線的同時,必然會導致本土遭受更嚴峻的威脅,並且喪失戰略主動權。

上次大戰當中,帝國就因此吃了大虧!

開戰初期,如果沒有受到狹夷皇國的牽制,帝國海軍至少能夠提前1年奪取東望洋的制海權。不管是逼迫紐蘭聯邦提前參戰,還是讓駱沙聯邦知難而退,帝國都有可能取得全球大戰的全面勝利。

就是因爲喪失了戰略主動權,帝國不得不提前把重點轉向梵炎洋與波沙灣,由此錯失徹底擊敗紐蘭聯邦的機會。

按戰後解密的資料,帝國將在徹底打敗紐蘭聯邦後,將其分割成數個國家。

要是如此,樑夏帝國很有可能會成爲第一個稱霸全球的千年敵帝國。

此後,軍情局獲取的情報證明了丁鎮南的這個猜測,即紐蘭當局並沒有徹底打敗樑夏帝國的想法,基本目的就是奪回霍瓦依羣島,最多重返西南東望洋。如果帝國主動放棄霍瓦依羣島,就必然會導致紐蘭共和國得寸進尺,從而丟掉西南東望洋,在東望洋上變得被動,甚至被敵人壓制。

現在這一代年輕軍人中,至少在已經嶄露頭角的那些年輕軍人裡,暫時還沒有一個能夠跟丁鎮南比肩。

顯然,這可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周涌濤把林世平留下來,就是要跟他談談培養與選拔軍事人才的事情,或者說希望能夠從林世平這裡獲得一些消息。

可惜的是,林世平能夠提供的消息也不多。

不是他不瞭解軍隊裡的年輕軍官,而是大戰才爆發,就算有才能,也未必能夠獲得表現機會。

就算才華出衆,那也要有表現的機會。

用林世平的話來說,讓馬兒再跑一會。

是不是千里馬,一場跑下來,也就知道了。

當然,現在能夠肯定的,丁鎮南就是值得重點培養的千里馬。

不然的話,周涌濤不會提到,在波沙灣戰爭結束後,讓丁鎮南去巴鐵,負責跟梵羅國的作戰行動。

其實,如果不考慮年齡、軍銜與職位,丁鎮南絕對是攻打梵羅國的最佳指揮官。

年齡的問題沒辦法解決,不過在後兩個問題上,周涌濤能夠幫丁鎮南一把。

跟林世平談完之後,周涌濤就簽署了給丁鎮那的晉升令,將丁鎮南破格提拔爲帝國陸軍准將,並且擔任聯合部隊參謀長,代領聯合部隊總司令職權,也就是由丁鎮南全權負責針對伊拉x的作戰行動。

這麼安排也是爲了讓施授良儘快返回西北戰區。

第165章 獨木難支第353章 快準狠第254章 高歌猛進第249章 一路狂飆第205章 前後夾擊第232章 幹上一場第188章 空軍出手第31章 鋪天蓋地第191章 提前開始第26章 三分天下第57章 先驅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143章 攻敵必救第451章 多此一舉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528章 果斷出手第167章 軍人的價值第242章 死神鐮刀第134章 跌宕起伏第247章 被搶走的主功第97章 迎難而上第130章 緊急呼叫第566章 放下心來第143章 攻敵必救第94章 鐵血首輔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213章 緊急回國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623章 天下大亂第129章 前後矛盾第35章 清理庫存第575章 最後的反擊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第151章 聲東擊西第310章 大婚之日第342章 前後矛盾第526章 絕望之餘第181章 情況有變第96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451章 多此一舉第271章 荒唐之事第206章 現代女性第322章 嚴陣以待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33章 流派之爭第357章 如法炮製第162章 吸引火力第206章 誤打誤撞第214章 慘兮兮第120章 打賭第322章 嚴陣以待第514章 奧援第513章 環環相扣第452章 絕境反擊第392章 嚴防死守第66章 裝甲反擊第600章 斯班王國參戰第192章 時過境遷第77章 一錘子買賣第314章 接近理想的艦隊第634章 陌生的總統第38章 戰機出逃第31章 鋪天蓋地第225章 此地無銀第102章 地面戰爭第16章 驚天動地第403章 重返腳趾半島第260章 心深似海第522章 消息序 命運的交響曲第282章 內在因素第168章 主動後撤第445章 遲到者第553章 海軍基地第567章 撥雲見日第60章 輾轉歸隊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511章 要害第80章 失之東隅第175章 奪路狂奔第322章 嚴陣以待第245章 明爭暗鬥第532章 朝着目的前進第555章 西進第一槍第624章 利益使然第43章 大戰之局第36章 別人買單第144章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246章 一夜之間第47章 理想主義者第602章 浮上水面的矛盾第504章 潛艇的發現第155章 戰略海軍第42章 突然發難第89章 返航第423章 夜間偷襲第265章 應景的第379章 利益所使第102章 地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