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剪羊毛(中)

伏暑剛過,在熱辣辣的太陽照射下,也就幾個晌午頭兒的功夫,翠生生的麥田裡就滾起了金黃金黃的麥浪,辣辣的日頭下,迎着熱熱的風,金燦燦的麥穗在相互碰撞着,它們已經被曬酥了,迎着風發出“沙沙”的聲響,長長的麥芒在風中搖着、晃着,在人們心頭刺刺的撓着……

熟透的麥子被鄉農用鐮刀一把一把割下來的,然後再用草繩紮緊,一捆一捆整齊地碼在麥茬地上,只待着回頭在曬場上碾出麥粒來。

明晃晃的鐮刀是鄉農在拂曉時分磨好的,那沉甸甸的麥穗中滿是鄉民們對一年的期待,承載着其一年來的希望。

而在遠處的山坡上,一穗穗的高梁高傲地矗立着,微風吹來,一穗穗飽滿的高粱隨風搖擺,不過那高梁此時還未熟。那些依還泛着的青的高粱是附近的屯子種的,在東北只有移民村落纔會種麥子,因爲只有這些移民定居點才能享受到水利公司提供的灌溉服務,這甚至曾激起過屯民與水利公司之間的衝突——其試圖如移民一般修建水渠引水,但卻遭到水利公司的拒絕,雙方的衝突激化時,屯民甚至曾破壞過水渠,但在警察以及移民點壯丁團的強力壓制下,一切還是恢復了正常,在村屯接受保甲化整頓的前提下,水渠方纔引入村屯,而至於其中的代價,幾乎沒有任何人會提及。

於官府心中“不服管教”的屯民地位不及移民,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即便是水渠引入了村屯,也不妨礙農業公司向移民點提供農業服務——畢竟農業公司是名義上的土地持有者,是東北最大的“地主”,他們自然更關心土地的產出,至於村屯的產量——也就與他們無關了。也正因如此,農業公司纔會根據的區域、氣候不同,提供諸如小麥、玉米以及大米、大豆的種子,並派出技術員指導種植。

各個移民點非但其種子由農業公司提供,公司還包銷移民點全部產量,甚至就連同農民口糧,亦是需要購買,從而保證田地產出能夠全部入庫。

“官田一粒不動……”

坐在田壟上,剛剛收完差不多兩畝麥子的趙老四瞧着身後,那一捆一捆麥子整齊地碼在麥茬地上,種了幾十年的地,趙老四還沒見過啥麥子能長的這麼密,而且麥杆還這麼矮,不過只是剛過膝蓋,不像關裡的麥子,都能長到胯上了,讓風一吹就倒,而且這麥子就和高梁似的,耐着旱,就像的高梁似的,甚至今夏天天旱着都不用澆水,而且收的還多,不過最終除了幾十畝試驗田外,其它田還是引了渠水澆了透。

可就是那幾十畝留作對比的未澆水的田裡麥子也長勢喜人,遠非高粱所能相比,在關內的時候,大家喜歡種高粱,是因爲高梁耐旱,那就旱的再厲害,多少也能有些產出,幾場雨下來,一畝地便能收個一百五六十斤,可麥子卻不一樣,若是雨水趕不上,沒準就會顆粒無收,所以除了靠溝河的地,沒有誰家裡會種麥子。可雖是如此,大傢伙都知道面比高粱米好吃,但高梁卻能填保肚皮——一畝比麥子多打二三十斤實屬尋常,有時候若是雨水跟不上,都能多打出五六十斤。也正因如此,大家纔會種高梁,可現如今,在這定居村裡頭,眼前的麥子卻完全顛覆了他的認識。

這些麥子非但產量高,而且更耐旱,即使是那幾十畝未澆水的旱田,瞧着也能打出二三百斤來,縱是耐着旱的高梁,也遠無法與之相比,這如何能不讓趙老四激動。

“這一畝地至少有400斤吧……”

雖說現在這田裡的麥子還沒有過稱,但趙老四卻已經在心裡合計起它的產量來,這完全是憑着往日裡的經驗。

對於種了半輩子田的趙老四來說,他從未曾想到一畝地可以打這麼多糧食,而這意味着什麼?即便是交公租和地稅,剩下的糧食都足夠他們一家人老少天天吃上白麪饅頭,而且是想吃多少吃多少。

“就是關裡頭的東家,也不定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吧……”

可不就是這個理兒,關裡頭的東家,也沒有幾家能一年到頭吃白麪,他還記得村裡頭的那個按輩份要喊他聲四爺的三兒,雖說家裡頭有百多畝地,可成天吃飯也就是比旁人家裡多吃一碗高梁米,至於那油也就是用筷子往沾上一點兒,說起來,甚至還不如他們過的……

“得承恩,得記住大帥的恩情……”

心裡唸叨着恩情的時候,他卻又忍不住想到了另一件事兒。

“就是不能嚐嚐這麥子磨出來的面是啥味道……”

趙老四在心裡這麼嘀咕着,雖說他們可以憑着供應證以及售糧憑證去廳裡,從糧食公司買到足夠一家人吃用的平價糧。

與關內的糧價不同,因爲糧食實施統制的關係,東北的糧價分成議價糧與平價糧,議價糧是隨行就市的價格,絕大多數百姓吃用都是以這種糧食,而平價糧則是以成本價銷售,價格相對低廉,在東北只有關內難民能夠享用平價糧,還有就是糧食完全被徵購的“農業合作農戶”。

而所謂的“合作農戶”都是以移民定居點爲單位。根據農商部的農業規劃,其將農業研究院育成之良種,於東北三十六處原種場施行繁殖,然後送至省、縣經營之勸農場再加繁殖,最後,再由農業公司於農民委託種植採種圃,待收得大量種子後,即完全收購,待來年制種配予農民。

而出於育種的需要,農業公司會將田間產出完全收購,以確保明年有大量種子提供給更多的移民點,因此爲了補償“合作農戶”,則由糧食公司以新移民時期發放的“難民糧食供應證”以及“收購憑證”向移民出售平價糧,以確保其積極性。

也正因如此,如趙老四一般,縱使是辛苦一年,也無法吃上的一口田中小麥磨出的麥子,也難怪他會這麼感嘆。

田頭由農業公司資助修建的水泥曬場上,剛剛曬乾的麥子,被直接裝進布袋中,每裝幾袋,都會一一過磅,每當那麥子被擡上馬車的時候,趙老四的心總會隨着微微抽動一下,對於像他這樣的百姓來說,辛苦了一季,卻未能嘗上一口新面,委實太過可惜了。

“大,大,不是說糧食收了就能吃着新面做的饅頭了嘛……”

曬場旁邊剛剛放學的少年,不解的瞧着那麥子被擡上馬車,這怎麼會都裝走了。雖說平日裡白麪饅頭,他們沒少吃,可畢竟不是自家田裡的麥子磨出來的面,那都是平價糧。

“不是說,交了公糧之後,剩下的都是咱們自己的嗎?”

正讀着書的少年不解的大聲質問着,相比於父輩們唯唯諾諾,這些在學堂裡讀了一年多書的少年們,卻對那些城裡人沒有任何懼意。

“是啊,除了代收的公糧外,剩下的都是按照定購價收購的!”

少年人的質問讓糧食公司的職員連忙解釋了起來。

定購價,那是由統制委員會制定總督府批准的價格,糧食公司按這一價格收購,除糧食公司外,任何收購行爲都是違法的,違反者會被定以“經濟犯”,除被課以鉅額罰款外,還會被處以五年以上苦役,其相比於關內的價格低了20%左右。

對糧食的管制是東北獲取財利的主渠道之一,在通過糧食公司壟斷糧食收購,通過定購價壓低糧食的同時,糧食公司還壟斷着原糧銷售,包括公營麪粉公司以及私人磨坊,都只能從糧食公司按牌價購買的原料,用於制粉或制米,並按牌價出售。

而這恰恰是東北地區管制的特點,對生產原料以及價格實施管制,其並不排斥私人企業,而原料與價格上的管制,保證了政府可以獲得更多的農業利潤用於工業建設。

“沒辦法,這些麥子都要用來制種,明年可是要推廣幾千萬畝地……”

職員們解釋着收糧的用意,是的,今年百姓種植的小麥,完全是爲了制種作準備,是爲了明年大規模的推廣。

“再說,公司出售的麪粉,也都是新粉……”

當糧食公司的職員們在田間地頭稱取着收成,計算着代收的稅租時,在大連的糧食公司總部,電報卻是不斷從三省各地往這裡彙集着,在大廳中,數以百計的核算員正在那裡覈算着移民定居點的公租數量。

對於糧食公司而言,移民定居點的公租纔是最重要的,數千萬畝田地公租是公司的根本,同樣也是穩定市場糧價的根本,相比於關內,東北各地的糧價之所以不會因豐暴跌因災飛漲,完全得益於糧食公司調濟,而這價格上的調濟過去是依靠進口,而現在則需要依靠公租——糧食公司的外匯配額,從今年開始就會被削減,這意味着諸如小麥、大米等市場上需要的糧食,都需要他們通過內購解決。

“預計大概可以收10至13萬萬斤公租糧,除此之外,今年統制配額是東北……”

在糧食公司的會議室內,煙霧瀰漫着,職員的話語聲中,一個個數字被一一道出來,儘管現在各地的數額還沒有統計出來,但理論上的數值卻已經計算了出來。

“考慮到對日本以及關內的大米出口,是目前糧食公司最重要的外匯獲取渠道,我們認爲,今年應提高朝鮮的米糧統制配額,”

外匯,更準確的來說是金銀硬幣進出口統制,使得即便是作爲公營公司,糧食公司也需要遵守統制,而今年的猛然壓縮,着實讓糧食公司爲之一難,所以其纔會千方百計的想辦法增加出口,以獲得更多的外匯。

“如此一來,自然可以增加外匯收入……”

儘管東北與朝鮮都實施着嚴格的糧食統制,但是並不意味着這是呆板的統制,實際上的除去總督府規定的合同定購價之外,還有“議價”,不過只有在各地完成統制配額後,糧食市場纔會在糧食公司的監督下,生產商才能以“議價”購買所需的糧食,從而保證農業與生產商都能獲得額外的利潤。

這是一個漏洞,但卻是一個刻意留下來的漏洞,其旨在於必要時放開糧食統制後,不至導致市場的混亂,在統制期間通過的對私營糧市的控制,制定相應的市場規範、制度,進而爲將來的市場放開作好準備。

“朝鮮統制配額的已經很高了!”

搖搖頭,王俊一併沒有同意加大對朝鮮的統制力度。

“現在朝鮮的大米統制是100萬噸,這意味着朝鮮70%的糧食都在統制範圍內,進一步的統制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朝鮮的穩定……”

作爲糧食公司的總經理,王俊一不僅要考慮到公司的上繳利潤,同樣更要考慮到穩定,考慮到統制後百姓是否能夠吃飽飯。接着,他又擡頭看着衆人說道。

“你們記住,統制的目的雖然是爲了獲得建設所需資金,但絕不能以餓死農民作爲代價,我們可以通過壓低收購價,擡高售價的方式去獲得利潤,但絕不能讓利潤沾上農民的性命,那怕就是朝鮮人,畢竟,他們也是中國人……”

或許對於外界而言,糧食統制是爲了避免“糧商盤剝,行以公購,令糧利盡歸百姓”,但本質上不過是政府與民爭利罷了,但這卻需要一個“度”,超過那個度的話,很有可能導致一個影響到工業發展的惡性循環。

“再則,過度的統制,勢必會影響到農民的消費,到時候工業消費品賣不出去,難道只賣給城市裡人嗎?好了,與其想辦法在去建議委員會加大統制力度,不如考慮一下,明年的良種推廣問題,和農業公司那邊協調好,如果明年所有的移民點都種上新種的話,那明年,公司至少能上繳五千萬,至於今年……”

想到總督府那邊的要求,王俊一深吸一口氣,鄭重其事的說道。

“我會親自去解釋的……”

第65章 夏威夷第365章 決裂第201章 激戰(下)第48章 三省兵工廠第207章 試一試第37章 統監第113章 北洋的春天第347章 未來的選擇第35章 臺北第230章 交給上帝第176章 心生異第100章 乘機第22章 馬前卒第353章 豐年第205章 說客第44章 差遣第236章 雙英第341章 停戰日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64章 太平洋第289章 起風了第97章 轉變第24章 合作第231章 觀察員第71章 經驗第362章 應對之策第13章 連環套第253章 法屬圭亞那第137章 礦區事第27章 “難民”第51章 北洋軍械局第125章 人才(下)第52章 基礎第131章 剪羊毛(下)第244章 啓航第356章 未來第153章 從海底出擊第51章 統籌第212章 末日(上)第10章 虛張聲勢第21章 特警第180章 激戰第288章 破滅(上)第234章 外交第115章 鐵廠第372章 何以應對第24章 帝國主義第28章 夢想第124章 人才第113章 北洋的春天第134章 南浦第36章 平壤第349章 總演習第90章 大津第179章 睦仁的希望第79章 演習第48章 三省兵工廠第210章 好天氣第67章 府中出納第225章 春天裡的瞬間第29章 希望第27章 名正言順第115章 鐵廠第116章 興亡百姓苦第59章 在東南第21章 賠罪第146章 杭州城第316章 浙江風潮第65章 金山第35章 臺北第11章 碧蹄館第357章 走向戰爭第93章 彼得堡的眼淚第280章 勒梅爾大海戰(三)第6章 利益紛爭第253章 法屬圭亞那第60章 東南雨第131章 剪羊毛(下)第190章 不列顛治世第151章 賀禮第7章 入幕且要着書先第141章 星洲第145章 起義第25章 北國第89章 眼界第9章 仁川第229章 生死線第94章 江南義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87章 攻略方案第27章 投機第27章 名正言順第72章 擴張第100章 乘機第355章 舵手第46章 行轅第23章 變革第26章 猶商第155章 方案第86章 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