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外流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非但對於莊戶人家如此,同樣對於許多事務官員同樣也是如此,尤其是年青的,剛剛從政法學校畢業,通過考試成爲事務官員的青年學子們的人事變動之時。六月份考試結束後,這些年青的新晉而以充滿的朝氣的事務官員會前往各級民政廳任職,在隨後的四個月的試用期中,這些經過幾個月實習的青年官員必須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足以擔當起事務官員的責任。

儘管在1893年的東北,經過一年的努力,已經基本構建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機構,但時值草創,依然是數不盡的事務,粥多僧少之下,幾乎每一個青年學子都能在短短几個月中成熟起來。

到了秋天,隨着一份總督府民政部人事科發出的委任狀,這些自政法學校畢業的青年學子便搖身一變,成爲東北當局的事務官員,開始了爲民服務的生涯,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通過試用期,儘管在粥多僧少大前提下,當局需要大量的事務官員,但總會淘汰一部分人,實際上,淘汰總是不可避免的。

沒有鐵飯碗,同樣也沒有金飯碗。在公司職場如此,在政府機構同樣也是如此。秋天決定着農民一年的生計,同樣也決定着一些青年官員的命運。

有時候命運總是如此,在秋天的時候,當一些青年官員欣喜若狂的接受委任狀。手按法文宣誓“維護當局之法律,盡忠職守,忠誠盡責地爲的民衆效力。”時。同樣還有一些官員會因爲種種原因是接到一份解僱通知書,而對於有些官員來說,他們甚至可能會失去豐厚的退休公積金——因違紀而被當局沒收。

薄薄的一紙通知書,被送到唐小虎的面前時,他簡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麼會這樣?我怎麼會被解僱?

我是同文學院一期學員,我是全科第七名。在朝鮮時候,便以出任民政長官……但現在。擺在面前的這張薄薄的通知書,卻以告訴他一個事實,他被解僱了。

“根據當初的合同,你的退休公積金也將被沒收。你需要在十五天內搬出公寓……”

冷冷的,沒有一絲情感的言語,從別人口中道出,進入唐小虎的耳中,這如何能讓曾懷揣着有一天要做民政部次官的他接受,他雙眼通紅的看着手中的解僱通知書,在通知書上能夠看到民政部部長的署名。

退休公積金被沒收,這意味着他失去了退休的保障,許多府中的官員之所以畏紀如虎。正是因爲相比內地的官員,他們多了這麼一份終身的保障,生怕稍有不甚被解職。失去了這份保障。

十五天搬出公務員公寓,這意味着在東北他失去了落腳之處,他可以不搬,但如果逾期的話,自然會有法院出面,快速審理之後。會有警察去“幫助”他搬家。

“你有十五天的時間向申訴委員會提出申訴……”

這是遭到解僱的公務員唯一的申訴渠道,申訴委員會直屬總督府。獨立於各省之外,他們做事可以說極爲公正,遭到不公的公務員,會向申訴委員會提出申訴,一但查實的話,直接責任人會立即追究責任,其處置並非僅僅只是解僱那麼簡單,還會移交檢察官,由檢察官以“濫用職權罪”起訴,也正因如此,在東北沒有幾個官員敢於“公報私仇”任意解僱下級事務官員,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會縱容下屬的不當行爲。

“我會申訴,我一定會申斥,姓徐的,咱們騎驢看唱本,走着瞧!”

大聲的吼罵,似乎是在表明着態度,唐小虎知道自己是不會放棄的,他一定會申訴,直到得到公平的對待,至少得到他心目的公平。

西元1894年,大清國光緒二十年,歲次甲午。

暮春時節,華北大地徐徐露出些許有些遲到的春意,山杏,碧桃、丁香、海棠、榆葉梅次第開放。而來自居庸關外的北風卻也挾裹着漫天黃沙,呼嘯不止,把好端端的春色葬送了。殘萼敗蕊,落英繽紛,攪亂了這濃濃的春意,等到風沙漸歇,不覺過了清明、穀雨,那短暫的春天己匆匆逝去,立夏就在眼前,天氣驟然熱了起來。

這個時候,京城的禮部依例奏請皇上批准,朝廷官員換去暖帽貂裘,開始戴涼帽、着夏服了,不過,即便是過去,這也就是個過場,只有京城如此,至於地方上,那想穿什麼,全由官員自便。而現在……地方上早都不買朝廷的帳了,穿什麼更不在意了。

官員們隨意的穿着,百姓們穿的更是隨意,尤其是在這天津,長衫、洋裝以至於漢服,各種服裝與此交匯着,無一不在彰顯着這座城市的變化,是的,天津城是在不斷的變化着,但變化最大的恐怕還是城,而不是住在城中的人。

天色空濛,太陽從薄雲後面透出一輪慘白,慵懶地照射着天津城,照射着天津城外那新建的西式廠房上,透過那煙囪中噴吐的煙霧,將霧影映在大地上,映過天津城內外十萬人家芸芸衆生。

過去的一年多裡,天津的變化是迅速的,爲了適應新政的需要,非但總督衙門從老城廂遷至海河北岸的“海防公所”,同時也將新車站和總督衙門之間的區域進行了全新規劃——從新車站修通了一條直達衙署的大路,命名爲大經路。大經路一帶形成了介於外國租界地和老城廂之間的“河北新區”,幾十條道路組成涇渭分明、整齊劃一的道路網,這應該是內地最早的城市規劃街區。

隨後,總督府又將原來海河上的“窯窪木浮橋”改建成鋼架橋。起名爲金鋼橋。從北站到金鋼橋再到天津老城廂,溝通了一條連接海河南北兩兩岸的交通幹道。自金鋼橋修成之後,這勾通兩岸的鐵橋上的人羣是終日川流不息的。

春日的太陽暖暖的映在大地上。往來金鋼橋的人羣之中,一位年輕人步履匆匆地往河北走去。此人高挑身材,身穿銀灰色仿軍裝式樣的五扣西式服裝,這是典型的東北事務官員們春秋常服,他的腳下雙一塵不染的皮鞋。他年紀在二十五六歲上下,膚色略黑,此刻。他眉頭微蹙,嘴脣緊閉。臉頰上便顯出兩道對稱的月牙形細紋,隱隱有悒鬱之色。目不斜視的他大步流星地徑直向前走去,那副神情顯露出他現在正有一件緊急的事情去辦。

沿着大經路走着的青年步速很快,不過卻又不顯焦急。顯然這是一種習慣,瞭解東北的人都知道,這是東北官員的習慣,他們不會像內地的官員那般悠然自得的慢騰騰的走着路,永遠都是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樣。

遠遠地,他望見路邊西式的大門,門前停了好幾頂綠呢官轎,旁邊守着一些穿着號衣的轎伕,當然還有西式的馬車。那裡就是曾經的海防公所。專供北洋水師官佐休息之處,不過現在卻變成了直隸總督府。於是他便放慢了腳步,緩緩走上前去。離近了之後,他能聽到那些轎伕在那裡說道着的安徽話,這是北洋的特點,地域之見,總會在口音上分出親疏來。

相比之下,無疑東北更“科學”一些。無論你是廣東人也好,山東人也罷。作爲事務官員必須要學會“國語”,也就是南京官話,甚至還會舉行考試,不合格者會處於罰款,連續三次不合格,就要退回學校重學。

對於諸如廣東等地的人來說,語言自然是個考驗,但對於唐小虎這個廣東人來說,似乎並沒有什麼困難的,現在他已經能夠說一嘴流利的“國語”

走近直隸總督衙門,唐小虎正要拱手相問,門旁持槍鵠立的衛兵已經厲聲發出了警告:

“站住!”

隨即,那位蓄着絡腮鬍子的穿着土黃色新軍裝束的衛兵快步走來,警惕地看着他。

“說你哪,”

說罷又是翹起右手的大拇哥指着後頭問道。

“嗨,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年輕人沒有回答,他不習慣這種連個稱呼也沒有的問話。或者說,他不習慣這種隨意的,而沒有一絲規範式的問話,而且這人還是總督衙門的軍人。

這個衛兵顯然不知道他在想什麼,而是在鼻子裡哼了一聲,自個兒回答自個兒的問話:

“這兒是直隸總督衙門,也就是北洋大臣衙門,現在不理民間訴訟,是專門辦軍國大事的地方!你要是有什麼冤情,前走兩個街口,有直隸高等審判廳,檢察廳……”

衛兵口中的高等審判廳,是直隸新政的一項,這新政並非只有振興商業、開辦新式學堂、改練新軍,創建新法推行司法改革也是其中最爲重要的一項。

儘管現在司法改革依在進行中,但直隸已經開始設立高等審判廳、檢察廳,至少在名義上開始實現司法的獨立,甚至是新政中最受百姓推崇的一項。不過這並不僅只是總督府的功勞,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得益於大量日裔法官、檢察官的使用——在俄國佔領日本後,這些法官、檢察官是第一批失業的官員,來自俄國的法官、檢察官取代了他們的地位,而在流亡直隸的日本高官的邀請下,數以百計的日裔法官、檢察官以及律師來到了直隸,開始於直隸“創制現代公平司法”。

這些於中國官場沒有任何聯繫的法官、檢察官,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鐵面無私,從而使得不少人的冤情得伸,口口相傳下,竟然有了“青天”之名,以至於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天津試圖伸冤,但往往他們都會直奔總督衙門,這衛兵自然把眼前青年當成了“伸冤者”,雖然他是一身洋式打扮,可現如今洋式打扮的人少嗎?在這天津城,就是見着穿漢服,把頭髮束起來的人也不奇怪,還能把人家的腦袋給砍了?那是滿洲狗皇帝才幹的事情,在這裡大家都是自己人犯得着嗎?

唐小虎正色說道:

“這,我知道。”

“知道?”

衛兵一愣,沉下了臉。

“那還不躲遠着點兒?”

“我有事……”

說話的時候,唐小虎從手中的公文包中取出了一張名貼。

“麻煩您通傳一聲,就說舊時學生求見李大人!”

那衛兵接過名貼不由一愣,名貼居然是二少爺的名貼,於是他正色打量了一下這個青年,這會才覺察出這青年的不同來,單就是這精氣神在一般青年身上就看不到,再一聽其一口的南京官話,便試探着問道。

“這位先生是從東北來的?”

這會衛兵才發現自己這眼是白長了,別的不說,單就是他這身打扮不就在告訴旁人,他是從東北來的,再加上那走路的儀態和口音,除了東北來的,還能是那的。

在得到肯定的答覆之後,衛兵又問道。

“請問先生貴姓?到時候二少爺問起,我也好回少爺的話。”

“免貴姓唐,勞煩老兄了!”

若是換成旁人,沒準這會已經把例銀塞到衛兵的手裡,可唐小虎沒有塞,倒不是說他不懂規矩,而是因爲衆所周知,這門房例銀從東北出來的官員從來不會交,那怕就是耽誤大事,也不會遵守這一官場陋習,久而久之,在先後若出幾次亂子後,這東北官員在內地也就享受了“洋大人”的待遇,免交門房例銀。在這種情況下,唐小虎當然不會交。有時候,人總會養成一些習慣,比如不對潛規則妥協的習慣。

“好嘞,唐先生,您先到府中稍待!小的這就去給您通傳一聲,今個巧了,二少爺就在府中。”

因爲來客拿着二少爺名貼的關係,所以衛兵便直接將唐小虎引進府中的候見處,那裡已經坐滿了穿着官服、軍裝或者西裝的中外人士,都是欲求見中堂大人或者某位大人的。至於唐小虎只是其中之一罷了,剛一落座,瞧着房內的人們,他的心裡不禁暗自敲起鼓來。

“不知道李先生還能不能記得自己嗎?”()

第26章 亞洲病患第215章 交易(上)第191章 犧牲第350章 東瀛的春天第258章 老艦新春第86章 新的責任第157章 國之忠臣第137章 北洋之心第184章 遼陽戰役(三)第180章 絕系第49章 湖廣之別第20章 誰上門第99章 選擇第162章 維特的苦惱第382章 最後的抉擇第202章 所謂忠臣第19章 捆綁第285章 尾聲(三)第7章 在海上第3章 壬辰之夏(下)第32章 翁府話(下)第192章 間諜第166章 潛伏者第353章 豐年第376章 鐵釘第190章 俘補第333章 德意志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25章 北國第114章 外流第11章 四策(上)第321章 北國新丁第276章 海峽驚濤第144章 軍馬第35章 信唐某第163章 白晝第122章 父子第205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229章 生死線第13章 約法三章第332章 君與臣第235章 四九城第67章 府中出納第367章 軍國之患第18章 謠言第255章 心思浮動第187章 相商第117章 統制第195章 亮牌第74章 臺灣第37章 統監第288章 破滅(上)第279章 勒梅兒大海戰(二)第204章 掣肘之人第151章 賀禮第327章 去向第216章 交易(中)第45章 無奈之局第125章 人才(下)第70章 離別第7章 訪客第124章 要塞第381章 戰爭之路第184章 遼陽戰役(三)第177章 陽謀之道第292章 代價第200章 激戰(上)第44章 根本第312章 江寧變第320章 去北國第49章 百年大計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四)第42章 大清國的希望第124章 人才第341章 停戰日第145章 山路第272章第52章 達姆彈第203章 新官上任第123章 目標:本州第188章 三六九等第143章 討個明白第267章 圖存第162章 忠臣第273章 待佳音第299章 陰謀第32章 查禁第172章 兵敗第170章 海軍的大腦第13章 背華之罪第160章 主子奴才第351章 大白來訪第26章 猶商第259章 天涯第13章 胥吏第132章 海軍的春天第311章 革命之初第6章 利益紛爭第55章 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