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棋手與棋子

“先生,你說的是清國與日本結成同盟?”

鄭永林先是愣了愣,震驚的話脫口而出。

他沒想到會從先生的口中聽到這樣的一個建議,或者說一個想法,至少於整個清國而言,還從未曾有人提出過這一看法,而現在從唐浩然的口中聽到這樣的觀點,又豈能不震驚。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面對鄭永林的震驚,唐浩然卻是用沉重的口吻呤出了這首“七步詩”,而後又看着鄭永林說道。

“永林,我屬理朝鮮後,曾因利益分和與日本間產生些許不愉快之事,而在此期間,西洋各國者,無不是坐觀虎鬥,或居心叵測從中挑唆,此情此景如今回憶依是歷歷在目!”

很多時候,總有一些事情會被遺忘,儘管對於唐浩然來說,穿越的後遺症便是超強的記憶力,但卻依然有太多的記憶被存放於大腦的深處,非刻意檢索有時候甚至會被無意的忽視。甚至在組建“同文會”的時候,唐浩然亦忘記了在歷史上,同文會的出處,但遺忘並不意味着忘記,現在之所以同鄭永林暢談西洋的威脅,爲得正是彌補這一“過失”。

“中國與日本同爲東亞之國,兩國亦千年之友邦,兩國之間亦可謂是同文同種,方今之世,西洋鬼畜侵凌東亞,我東亞各國若是各自爲政,甚至互相爲攻,豈不令仇者快,而親者痛。而且……”

凝視着鄭永林,看着這個明明有中國血統,卻爲自己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而糾結不已的青年,唐浩然的心底暗自一笑,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或者說工具了。

“西洋諸國無不是利益至上。其對待有色人種之國家,天生歧視,更心存殖民之野心,而未來東亞之局勢最終一定會演變成爲黃種人與白種人之間的競爭,而同屬東亞的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問題的解決。中國擁有四萬萬人口以及廣闊之國土,論及國力,遠非日本所能相比,若他日行以新政,其國力必將一日三進。而反觀日本者,受國土狹小之限,國力有限,雖有銳意進取之心,其未來必限於實力發展。”

闡釋着中國與日本的實力差距時,唐浩然注意到鄭永林不時的點着頭,他的眉頭微微一揚,現在的日本可不五年後的日本。五年後日本把滿清這頭紙老虎打翻在地之後,對於中國再也沒有了千百年來形成的“大陸帝國”的恐懼,有的只是輕蔑。即便是在甲午戰爭前,日本人亦是憂心忡忡生恐戰敗,畢竟千年來大陸帝國給予日本的印象,不可能在短期內消失。

而這種恐懼倒是給了唐浩然機會——鼓吹“東亞同文同種”的機會,而這卻是爲了另一件事作準備,現在想來。唐浩然甚至後悔自己沒有羅列一個表格,將未來數年與中國悉悉相關的事務列寫其中。以至於忘記這件大事。

若非先前因爲俄羅斯興修西伯利亞鐵路,唐浩然甚至會忘記明年發生的那件大事——穿過半個地球。前往海參崴主持西伯利亞開工典禮的尼古拉皇儲,在日本訪問時被日人刺傷,這件事甚至直接左右了未來十幾年的東亞局勢。

在憶起此事之後,對於唐浩然來說,所需要考慮的只剩下一件事——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此事從中謀利!經過長過半個月的思索之後,面對日本給自己以及中國帶來的威脅,唐浩然只剩下了一個選擇,如何儘可能瓦解日本對中國的威脅,而原本用於鼓吹“中朝一體”的“東亞同文會”,則成爲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選擇,至於鄭永林,亦是於日本鼓吹“東亞同文”的最佳人選。

“先生,學生亦是持此觀點,今日無論是中國亦或是日本,皆面臨洋寇臨門之威脅,如果中日能夠攜手一致,經數年銳意進取,又豈會懼西洋之威脅,他日黃種人與白種人之決戰,絕非中國或日本一力所抗……”

此時鄭永林顯得有些激動,無論是在北京亦或是長崎,他都見慣了西洋人的高高在上以及其言語中、舉指中對東亞黃種人的歧視,亦同樣看到南洋各地淪爲西洋人殖民地的慘狀,而唐浩然的這一番話無疑說到了他的心底,讓他如何能不激動。

“永林,你會這麼想很好,可反觀日本如福澤諭吉者所爲代表之學者,他們卻高唱瓜分中國論。以福澤諭吉等人看來,既然西洋人已經開始了瓜分中國的步伐,那麼對日本最有利的選擇就是迅速加入其中,以期在中國被瓜分殆盡之前獲得最大的利益。永林,你告訴我,若是日本加入這一行列,於日本是否有利?”

這……先生的話讓鄭永林頓時爲之一啞,先生說的的確是事實,在日本確實有人鼓吹“瓜分中國”,非但是學者,這一思想亦存在於政府高官之中,每每言及此事,伯父皆是引以爲憾,可於伯父看來“清國太不爭氣”,若是清國爭氣,銳意進取,日本又豈會生出這一野心?

“永林,我知道在日本有些人想什麼,他們覺得,清國太不爭氣,至今仍未銳意改革,以圖自強,然中國之大,又豈是日本所能挑戰,我於朝鮮推行新政,不出數年,必可盡顯新政之效,待朝鮮新政功成之日,必是新政行於全國之時,屆時若日本揮師大陸,雖不願我東亞文明自殘,本官亦無他選擇,於日本而言,如果不認清當前的形勢,而僅僅是與歐洲人一起“合唱中國亡國”,其全是一種輕浮的表現,皆是受西洋野蠻文明之影響,於我看來,日本的當務之急不是參與到列強瓜分中國的行列中,而是應該積極地銳意進取,發揚我東亞文明本是一體,東亞同文同種之優勢,與中國結盟,以待他日攜手迎擊西洋之入侵,進而實現“東亞共榮”。”

“東亞共榮”,在這個後世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詞彙從唐浩然的口中道出時,無數記憶碎片迅速涌過腦海,一部分被先前被他無意間忽略掉的,迅速放大、清晰,尼古拉皇儲遠東之行所帶來的機會,而另一部分卻是另一個時空中,高唱着“大東亞共榮圈”的日本人,是如何試圖用刺刀實現這一目標。

相比於日本人,唐浩然的目的無疑更爲明確,但其間包藏的禍心卻只有他自己纔會明白,他需要的不僅僅只是暫時性的瓦解日本對朝鮮的威脅,而是從根本上瓦解日本這一國家,瓦解其在未來對中國造成的威脅。

至於“東亞共榮”以及“東亞同文”,不過只是一個友善的僞裝罷了,唐浩然相信如何操作得當的話,完全可以實現一個最基本的目標——從根本上瓦解日本對中國的威脅。

“東亞共榮……”

唸叨着這個詞,在這一瞬間,先前所有的糾結都於這瞬間消失了,對於鄭永林來說,他曾糾結於自己是清國人還是日本人,而在內心中,他所認同的卻是中國人,既便是曾經的日本人,也曾以“小中華”而自傲,東亞共榮,不正是中華的振興嗎?

在這一瞬間,鄭永林似乎當真從一個在中日兩國間迷茫不已的青年,似乎銳變成爲了一個“中華主義戰士”,他似乎找到了自己未來應該選擇的道路。

“先生,於日本,雖有如福澤諭吉者等狂心妄想,圖謀與虎爲謀瓜分中國者,亦有真正遠卓之士,呼籲中日同盟,東亞一體,過去此種聲音只存於日本,而不見中國之朝野,如今先生能發出此等聲音,必將能帶動兩國之同盟……”

此時此刻,鄭永林的話讓唐浩然心中的震驚絲毫不比他本人小,現在的日本難道也有人那麼有“眼光”,可轉念一想,隨之釋然了,畢竟在歷史上“東亞同文”可是日本人弄出的幺蛾子,自己不過是借鑑日本人先例罷了。

儘管並不願意承認,但唐浩然卻又不得不承認,文明習於中國的日本,確實比較會玩弄文字遊戲,如朝鮮統監府至少在表面上,其遠比總督府更易被人接受,至於東亞同文會,則更具欺騙性,像其過去忽悠中國人一般,現在朝鮮仕民不也被自己忽悠住了嗎?

“這自是當然,畢竟中日之間可是千年之友邦,其間利害又豈是福澤諭吉等棄義者所能解?”

一邊抨擊着這位日本的“啓蒙家”,唐浩然又繼續說道。

“我已經決定將於朝野呼籲中日攜手互助,但現在限於力量,也只能僅限於此了,但我相信,經數年努力,此事必成,可我唯一擔心之處,不在中國,而在日本。”

盯着鄭永林,唐浩然接着說道。

“現今日本者,舉國西化,唯西洋是從,而福澤諭吉者之效法西洋言論,更得舉國之贊同,本官實在是憂心忡忡啊!”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就是這樣微妙,看似漫不經心的一聲嘆息,卻讓鄭永林脫口而出道。

“先生,學生此番回國後,定寫文章發於報社,呼籲東亞同文……”

提及東亞同文,鄭永林立即想到以“保存東亞文明”爲已任的東亞同文會,然後看着先生試問道。

“如若先生不棄,學生請求於長崎開辦東亞同文會,以保存我東亞之文明……”

第200章 激戰(上)第151章 賀禮第218章 交易(下二)第61章 如此忠臣第297章 覺醒之日第137章 北洋之心第44章 拓業第196章 手腕第361章 失敗第191章 叔嫂第17章 紛亂第6章 利益紛爭第2章 心思第293章 不爲奴第38章 北洋大臣第191章 犧牲第89章 眼界第231章 觀察員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125章 人才(下)第34章 革命第78章 轟鳴第274章 出擊第252章 前沿第3章 募勇第208章 氣數第26章 日子第48章 引進第185章 津門憂第248章 憂慮第187章 相商第166章 潛伏者第185章 遼陽戰役(四)第381章 戰爭之路第202章 所謂忠臣第116章 命運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25章 慶記公司第118章 商憂第94章 倫敦的雨衣第111章 朋友第48章 三省兵工廠第107章 李合肥的憂慮第26章 猶商第84章 鋼鐵時代第167章 誘餌第3章 他人相邀機遇現第136章 取捨之間第57章 華之萬東第52章 達姆彈第17章 心病第138章 干涉第194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91章 犧牲第186章 探究第2章 朝鮮之困第59章 在水一方第74章 海洋的召喚第36章 平壤第22章 應對之策第156章 問題的迴歸第243章 第二太平洋(上)第73章 飛艇第72章 擴張第141章 星洲第364章 最終目的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76章 道路第99章 用心良苦第216章 交易(中)第192章 間諜第44章 差遣第101章 委員會第4章 禍害第303章 末日第141章 星洲第156章 問題的迴歸第28章 外放之地第286章 大決戰(一)第45章 無奈之局第76章 道路第164章 陰雲瀰漫第305章 驚雷第86章 新的責任第23章 譚嗣同第208章 氣數第50章 海上之事第44章 端白臉的想法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132章 銳變第314章 爲天下第129章 剪羊毛(上)第205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第95章 西洋與東亞第206章 墳墓第266章 分歧第48章 三省兵工廠第38章 路憂第21章 特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