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任山西巡撫

馬車到大同城門前已近黃昏再次被守門軍人攔住,一世祖下車說我是新任山西巡撫。一名軍官見來人身穿黃馬褂過來行禮說:“我們頭一回見到你這種馬車,請大人原諒他們無禮。”馬車進城後先找到知府衙門,下車走進衙門裡麪人看到後連忙出來迎接。有位中年人過來行禮後說:“我是府裡師爺姓管,我帶大人和夫人去後院見夏知府。”來到知府居住院子裡管師爺喊了一聲,夏知府從北房裡迎出來:“請大人先到書房歇息,大人要是還沒吃飯我馬上讓人給做飯。大人是怎麼來的?”“我們乘馬車過來,你派人去看守馬車,給車伕安排吃飯住宿地方,明天上午找人來修理馬車。”“下官馬上去安排。”晚飯後童氏去安排好房間休息,一世祖和夏知府在書房聊天。夏知府高個子湖北人說自己已經到大同4年,這地方要是種地那肯定不是好地方,寒冷缺水風沙大。朝廷不斷催要糧餉,我們實在負擔不起。“這裡比蘭州情況好多了,我以前在廣東和浙江都想過這個問題,假如單靠種地那只有邊疆設省移民實邊一條路可走。洋人比我們國小民少,爲什麼比我們強大?就是靠發展工商業,所以我在這幾個地方都是極力主張增加工商稅收,進口機器開辦工廠來增加收入?”“那大人以爲工廠應如何開辦?”“交給民間,讓那些有錢人自己去辦廠。”兩個人就大同當地一些問題商討十分融洽,一直到後半夜纔去休息。

第二天上午一世祖召集大同府縣和駐軍官員聽取彙報,一世祖問駐軍將領們:“你們說說官軍爲什麼不能打敗長毛,還要民間團練出戰?”聽完回答他說你們還算比較明白,那些八旗兵根本不操練如何迎敵?你們要淘汰老弱殘兵,招募新兵加緊操練。還有一定要換洋槍,弓箭不要再用。有個人問:“大人洋槍洋炮從哪裡來?”“你們給上峰遞摺子請求撥給,我也去想辦法自制或者購買。”下午一世祖出城視察當地駐軍,看過軍營和士兵操練後他很不滿意,要駐軍將領們馬上改進。晚上回到住宿房間童氏說:“我今天一天沒出門,大人外出巡視勞累早點休息吧。”“明天去雲岡石窟,你也跟着去看看。”第3天早飯後由官軍騎兵護送去雲岡石窟參觀,中午在附近一個財主家吃飯。他仔細詢問了主人家土地和財產情況,鼓勵他投資工商業。下午回城由夏知府崔知縣陪同參觀大盛魁,和曹大掌櫃還有主要管理人員座談,聽取他們對時局看法和發展計劃。鼓勵他們投資工業生產,開設毛織廠和煤礦,投資鍊鐵企業,還徵求他們對修築鐵路有何看法。聽過介紹後這些商人們一致認爲修鐵路是與洋人競爭,增強自己實力好辦法。“只可惜朝中大佬們昏庸堅決反對,我希望你們能出錢修一些能通行馬車大道,出錢在一些河流上架設石橋方便交通。”晚上大盛魁設宴招待,曹大掌櫃說朝廷官員要都像藍大人這樣眼光長遠事情就好辦了。

離開大同馬車加速趕往太原,到太原巡撫衙門與前任蔣巡撫交接後他說:“老朽該回家養老了,藍大人一向以善於理財爲官清正出名,這回得一美差呀。”“淮軍作戰有功朝廷論功行賞,我是個文人不會指揮作戰只能讓位。”頭一次與太原府縣官員見面聽取彙報時有人問陝甘戰事進展如何?“村鎮都成爲廢墟過於慘烈,不提這些事情。是非後人自有公論,我們大家盡職盡責辦好自己事情就行。要完成朝廷下達上交任務,首先必須發展工商業,增加工商稅收。單靠種地不可能完成朝廷上繳任務,租稅過重會引發大亂。”到任後先到太原府衙,然後到周圍各縣巡視與下屬官員見面。會見當地工商界知名人士,與農村土財主們見面。向他們宣傳興辦學校,開發礦業興修道路重要性。那些財主們問:大人以爲應如何發展礦業?“山西自古出煤鐵,當下首要任務本應爲修鐵路,可惜朝中那些蠢材激烈攔阻無法實現。沒有鐵路煤運不出去多開也無用,但是現在戰事緊張還有發展工業都需要鋼鐵。我希望各位能聘請洋工匠,進口西洋機器增加鋼鐵生產。要聘請洋工匠,自制洋槍洋炮以適應前線戰事需要。還有山西和其他地方一樣,都需要興修水利,改良農作物品種以增加產量。”有位土財主問:“大人何爲改良農作物品種?”“我在南方與洋人多次談過這件事,也請他們從國外運來種子試種過。舉個例子;同樣一塊土地澆水施肥不變,假如種子不好在北方一年種一季,到秋天每畝只收成100多斤。假如種子好秋後能收成300斤或者更多,這就是品種改良。”有位年輕財主問:“請問大人如何改良?”“舉個最簡單例子,你種小麥或者穀子。每年都選穗子大結麥粒或穀粒多留種,收成不好地塊不留種,這樣就可以增加產量。”“那增加產量與我何干?”“你這就沒道理了,假如你家土地收成能翻倍,首先你財產增加了。其次租種你土地農戶生活也能改善,生活富足就不會有人造反。你讓百姓活不下去他們就要造反,到時候你們財產全部化爲烏有。當然和西洋各國相比,靠種地不能抵禦外侮,必須發展工業。”

每到一處一世祖都召集當地富商大戶,動員他們投資工業開發礦產。還特意參觀各地手工作坊,煤礦鐵礦和鍊鐵廠。與那些掌櫃財東們座談,要求他們送兒子去西洋留學,進口機器設備增加產量。希望他們能捐資辦學,把廣東官學課本稍加修改作爲全省統一課本,印發下去供官學使用。很快各縣反映課本里西洋鐵路、電報、輪船、蒸汽機、鐵路等內容老師們都沒見過,不知如何講解。沒辦法一世祖只好親自去太原府開辦官學授課,外出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去官學講課,給老師們做出示範。他還特別要求各縣要加緊修路,在比較小河流上修築石橋。冬天到了一世祖和童氏商量家裡做飯交給廚師祖師傅,平時她不用出門穿上藏族服裝,等明年春天再出門遊覽。晚上空閒時仍然讓童氏跟着他學認字,讓她能看書看信。祖師傅每10天休息一次,他不在時由童氏做飯。頭一場大雪過後童氏說這裡太冷,真不如她家鄉好,不過既然跟了大人以後就不分開不回鄉。年底前讓祖師傅準備三桌酒席,晚上請各位官員師爺和衙役們一起吃一頓飯。他對這些人說:“法國人主張自由、平等、博愛,當然把國王砍了不是好事,我這裡是試行一次平等。你們以爲實行平等,百姓來官府打官司不必下跪是否可行?”有人問:“大人要是百姓來見你不下跪是否可以?”“這沒有問題,彎腰行禮就可以。”“那我想見朝廷命官可以不下跪,見皇上還是要下跪禮節不能廢。”年底最後一天上午處理完公務下午放假,巡撫衙門裡只留下幾個值班看門衙役。晚上一世祖和童氏一起吃飯:“來我們一起喝幾杯汾酒。”“我以前沒喝過這好酒,喝醉怎麼辦?”“醉了你上牀去睡,我去廚房刷碗收拾。”這頓飯童氏喝醉後就去睡覺,第二天早起她去做飯。吃早飯時童氏說:“現在還感覺頭昏,這酒勁真大。”“多喝幾次練出酒量就不會喝醉,以後我喝酒時你都跟着喝幾杯。”

1864年3月一世祖帶童氏第一次出太原城去晉祠遊覽,她非常高興說沒想到山西還有這樣好風景。中午在附近一個財主家吃飯,二個人順便參觀一下這家房子,和主人一家聊天瞭解當地民情。7月視察監獄後他把一些下屬請來,對他們說你們不感覺監獄裡關押人員過多,裡面條件太差嗎?太原府屈知府回答:“大人這東西曆來如此,大人感覺應如何更改?”“如今西域戰事緊張急需人手,那些輕犯關在獄中不如流放阿山(今天阿勒泰)和科布多,讓他們戴罪立功以永不赦回作爲不用關在獄中條件。”“大人所說有些道理,但我們無此權限。”“這樣吧,我馬上上奏刑部請他們覈准。你們籌集銀兩去修理監獄改善條件,還有把獄中人數和罪行輕重統計一下。所有女犯不論年齡大小一律放腳不許再裹腳,爲流放西域走長路做準備。”“那她們要不同意呢?”“爲她們好還敢不同意,告訴她們必須強制放腳。放腳以後給她們佈讓她們自己做新鞋,放開腳變大舊鞋穿不進去。”8月初玉傑來信,在新加坡學習結束回到上海,仍然到外商銀行上班工資比以前提高了。此外他還到當地1所學校,業餘時間教學生英語和數學課程。8月初刑部發來批文,皇帝已經下旨批准把山西獄中罪犯流放西域軍前效力。押送軍人不必返回,直接編入邊防部隊。一世祖馬上組織人員製造4輪馬車,給犯人準備冬裝。經過30天準備後全省各縣獄中犯人分批到大同集中,女犯小腳走路不便乘馬車。男犯人自己走每人背上被褥和一袋糧食路上用,還要帶上修路工具。犯人分3批出發一共7千多人,每批派300名士兵騎馬押送,告訴帶隊軍官他們不必返回,到那裡後直接編入大女婿屬下參加抗擊叛軍作戰。犯人們從大同向北經過歸綏(呼和浩特)翻過大青山,第一批人還要修路讓馬車能通過,沿途修建土坯房供以後幾批犯人經過時住宿用。在荒漠裡樹起石頭柱子,給後面人做路標。他們從百靈廟向西北,穿過大漠沿河流向北走一段,向西到德勒湖南岸。再往西北走到科布多休息幾天,直接向西到阿山。

8月底收到玉傑從上海來信,在新加坡學校畢業後回上海繼續在外資銀行上班,工資比過去增加不少。9月底收到大女兒來信,女婿伯彥其格奉命率部在天山以北與入侵叛軍連續激戰,被叛軍擊潰傷亡過半。叛軍由英俄提供武器,比官軍武器先進。女婿受傷後率餘部向北撤退,依託事先修好工事在布倫托海擋住了叛軍進攻,叛軍改向東去哈密方向,第一批300名援軍已經到達。她已經出錢在北京買藥,還準備了一批糧食毛毯冬裝,讓女婿堂弟率幾十名蒙古騎兵帶駝隊給前線送去。他馬上給大女兒和女婿寫信,希望女兒盡力爲前線提供物資和支持。要女婿帶領手下堅守陣地,與當地農牧民搞好關係爭取支持。獄中犯人送走後有人報告說獄卒們太清閒無事可做,一世祖回答:“怎麼會無事可做,馬上修理監獄房屋。年輕力壯者送到軍營操練,明年春天他們下一批押送犯人去阿山。馬上招收一批年輕人補充到監獄,不然明年派什麼人押送?招新人必須認字,要進行考試。”事後他私下派人前去了解情況,剛開始報名想當獄卒者很多。後來聽說要押送犯人去西域,還要進行文化考試每日操練,報名者減少一半多。年底他請通判薛希閩把全省工商業和採礦業情況整理出一個彙總表,進行全省稅收計算。比起前一年收入增加超過1成,完成向朝廷上繳後還有盈餘。他決定全省各級官員和在官府當差人員,每人多發一個月餉銀作爲獎勵。

1865年2月底一世祖讓各縣進行押送犯人準備工作,很快刑部發來文書,讓把犯人送到哈密以西前線。這次全省送走不到3000人,派了300名騎兵押送經河西走廊去哈密。下屬有人說我們太不合算,不但送人還要賠上馬匹。一世祖對他們說:“你們只看到眼前這一點似乎我們有損失,那些人關在獄中白吃飯就不是損失?身強力壯流放邊疆爲國家做點正經事,換個自由之身也是爲他們好。女犯人一定要同時送過去,要不以後那些男人哪裡找老婆?年輕力壯者編入軍隊和叛軍作戰,歲數稍大者墾荒種地興修水利,在阿山採金都不會閒着沒事幹。移民實邊是關係大清國家安危大事,朝廷一再要求我們多交糧款,我們連人一起送豈不更好,你們不要再多議論。”一次他召集下屬官員討論在黃河上修橋問題,有位谷師爺說:“史書記載唐朝曾經在黃河上架設鐵索橋,只是如今已經蹤跡皆無。以屬下看倒是可以找個河面較窄黃河渡口,兩邊大山之間架設鐵索橋。只是如今財政吃緊沒有經費,而且山西無人會架橋技術,還要對面配合出錢。”討論結果是黃河架橋暫時還做不到。

1865年3月山西鍊鐵廠首次引入蒸汽機用於鼓風和裝料,鐵產量實現翻倍。一世祖帶領部分**官員前往參觀,對鍊鐵廠尹老闆着實鼓勵一番。希望他能引進更多機器,你多掙錢朝廷也需要更多鋼鐵。尹老闆問:“爲什麼要帶這麼多位大人前來參觀?”“過去進犯中原者不過是些騎馬牧人,如今洋人海陸並進槍炮優於我大清。要想擋住外敵進犯首先要有鋼鐵,我帶他們來是讓大家看一下,洋人沒讀過什麼詩書,可蒸汽機的力量無人可敵。發展工商業是山西當務之急,先打通觀念然後纔會有行動。”4月初從國外購買機器運到新建工廠,工廠馬上組織招募一批有文化年輕人先進行培訓。月底從上海聘請翻譯和中國工匠,還有6位奧地利洋工匠到達工廠。洋工匠在工廠仔細查看後告訴一世祖,你們還不具備生產正規洋炮條件,只能先生產滑膛炮。和你們老式大炮相比後膛炮可以連續射擊,只是不如線膛炮準確。一世祖召集山西駐軍將領協商後,決定就按照奧地利公司提供圖紙做些修改,不加工膛線生產滑膛炮。銅彈殼暫時材料不夠有工匠提出先用硬木代替,同時上奏兵部請他們安排將造出大炮運交前線。滑膛炮造出後經過試射,可以連續開炮效率大幅度提高,比過去老式前膛炮射程成倍增加。而且解決了過去老式前膛炮炮膛不進行仔細加工,口徑誤差太大,在試射中大量炸膛報廢這個大難題。只是硬木彈殼在炮彈射出後已經破碎,需要士兵用鐵鉤子從炮膛裡勾出來,再對炮膛進行清理。這個動作需要耗費不少時間,但仍比前膛炮射擊速度快不少。一世祖帶童氏去軍營觀看火器營使用新炮操練,讓太原各位官員帶夫人和孩子一起去火器營參觀。一些男孩子對觀看大炮射擊很感興趣,有下屬問爲什麼讓我們這些文官來看軍人開炮?“如今大清已陷入被對手圍困之勢,讓你們帶家眷來看就是要讓大家都明白,自制新式槍炮乃當務之急。”新式後膛炮送到西域前線後,受到官兵們歡迎。山西馬上組織人力生產炮彈,派馬車隊運往前線。8月底兒子玉傑來信,已經確定讓如海去一所外國人開辦學校上學,以後去**上中學。接到信後一世祖念給童氏聽,給玉傑夫妻回信同意他們這樣安排,至於**中學畢業後怎麼辦,到時候再商量。

到山西后一世祖去過山西每個府衙,也到過半數以上縣衙。那輛馬車因爲行駛里程過多,進行過多次修理。外出途中多數是住在當地有錢人家中,偶爾住在寺院和驛站,多數情況下會帶着童氏一起外出,讓她去遊覽山西風光。和當時中國勢力最大幾家錢莊票號老闆見面時他仔細瞭解了這些金融機構經營情況,參觀他們那些經營網點。希望他們把分支機構開到上海、廣州去,和外國銀行競爭。有一家封大掌櫃問:“藍大人你爲什麼要我們去和洋人比個高低?”“不是我要你們去比個高低,而是今後洋人銀行必然會深入中國內地。你們要學習洋人銀行經營方式,參與對外國交易。”“大人你對發鈔票怎麼看?”“外國銀行未經允許已經在我大清發行紙幣,等於官府財政收入一部分被洋人拿走。我們不發紙幣等於拱手向洋人讓利,我在南方進口機器造新式硬幣一個是解決官府開支問題,其次避免洋人操縱大清命脈。在甘肅本想開礦造銀幣,沒想到內戰爆發我調到山西。以你們錢莊實力,完全有能力去西北或者東北開發金銀礦,生產金幣銀元供應市場。”“我們要想做也許能辦到,就怕朝廷戶部不允許。”“我可以向朝廷申請讓他們批准,你們發金幣銀元也能幫助朝廷解決開支問題。”童氏問他爲什麼要到處走?“前朝賢人曾說過爲官要關心民衆疾苦,要了解民間情況,不到民間去走走如何知道民間疾苦。等到像陝西那樣激起民變,局勢就無法收拾了,所以我纔要把獄中犯人全部送走。我到各縣要他們辦好學校,以學校畢業代替秀才功名,大多數人都表示擁護。不過我四處宣傳女孩子不要再裹腳,卻遭到很多人反對,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呀。”“你一直在太原府官學講課是爲什麼?”“爲那些孩子們能成才爲國家做貢獻,還有這裡缺少合格教師。你出去走累不累?”“不累,跟着大人遊覽這麼多地方真是大開眼界。”

1867年8月一世祖帶童氏一起乘馬車去一次五臺山,在山上住了4天。下山後他對童氏說:“這次你該滿意了,這大概是最後一次帶你外出遊覽了。”“山上真涼快,可住在這麼高山頂多不方便,老祖宗怎麼會選這樣一個地方蓋這麼多大廟?”“這我哪知道,你來燒香別花錢太多就行。”“我不識字又聽不懂山西話,自己不能出門。”年底陳氏在北京病逝終年62歲,喪事由她侄子陳金源和二女兒梅傑夫妻操辦。病重時她給丈夫寫信,信裡說雖然你不喜歡我,我沒有她們兩個漂亮。但我和你從小定親,也給你生3個孩子。我幫你經營家產這些年也沒少費心思,對得起你們藍家人。希望你以後善待童氏,保重身體爭取長壽。接到信後他念給童氏聽,童氏說陳大姐讓我嫁給你雖然是做小也讓我衣食無憂,後半輩子不用發愁。只不過自離開蘭州後一直沒給我孃家人寫信,你給寫封信寄過去看能不能收到,我去廟裡燒香請和尚超度大姐。一世祖給童氏家人寫了3封信發出,一個月後收到她姐姐家外甥來信。她姐姐和姐夫都已經去世,她姐姐孫子搬家到福州在船廠幹活,具體地址不清楚。小女兒還在鄉下居住沒動地方,50天后童氏女婿來封信告訴她家裡情況。

1868年底一世祖退休回北京,陳金源一家能聽懂童氏浙江話,童氏也能聽懂他們家鄉方言。一到家一世祖就病了,請醫生看病還去教堂找外國醫生給他開過西藥,由童氏和侄媳柳氏照顧他。童氏問:“你在任上好好的,爲什麼一回家就不行?”“那時候每天事情都排滿了從不感覺累,一閒下來才發現原來身體有很多問題。”到1869年2月身體復原自己騎馬去通縣二女兒家一次,清明和二女兒梅傑一起去給陳氏上墳燒香,到涿縣小造紙廠去查看一次。和陳金源商量他出錢買進西洋印刷機3臺,在琉璃廠開個印書鋪子,把糧庫收入很少工作辭了。夏天到了他對童氏說:“以後外邊事情由我和孩子們負責,平時你不用走出家門。夏天穿涼鞋褲子不用穿上衣,天冷後把藏族衣服穿上。”“我在家裡不怕露着上身,來人穿個上衣就行。我會幫着金源媳婦柳氏做飯看孩子,給孩子們做衣服。我不出門你可別說我傻得什麼都不知道。”“不會那樣,你在家把家看好孩子帶好就行。”童氏在家幫着柳氏做飯收拾家務看孩子,不出門不管買菜買東西。一世祖退休後第一次有時間走訪京郊農家,用裝洋酒玻璃瓶子裝水帶上,在鄉鎮小飯館吃午飯。有時候走得遠在外面旅館過夜,從春天到秋天騎馬外出到過上百座寺廟(當年京郊有上千座寺院)。不少寺院已經殘破,社會動盪百姓生活困難,寺院廢棄不可避免。他感覺京郊農家很多人生活十分艱難,這以後都會引發社會動盪。把自己30多年經歷仔細回想過後寫了一本小冊子,裡面提出以興辦學校,學校畢業代替秀才功名。把書院裡規模較大者參考西洋方式改成大學,以書院畢業授學士功名代替舉人功名。還提出禁止開礦只能造成民窮財盡,要鼓勵開礦戶部成立金礦公司。把煉出金銀加工成硬幣投放市場,解決財政開支問題。這本小冊子印出後一開始銷量不錯,時間不長就引來大量攻擊。說這種廢除科舉主張是讓天下讀書人斷絕出路,作者是儒林敗類。有朋友問你如何看待這種攻擊?一世祖回答不必等當真,日後自然會見分曉,廢科舉不可避免。只會讀詩書擋不住洋槍洋炮,也學不會鍊鋼造船。不開採金銀礦不發行金幣,拿什麼應對財政虧空?爲出城修養方便3月份他出錢在香山附近村裡買下一處房產,大修增加一個馬廄之後4月底和童氏一起搬過去住。家史中說他們兩個人僱一個家住附近滿族中年婦女隔幾天來一次幫忙洗衣服打掃衛生,一世祖每天自己去村外引水石槽挑水(現已拆除)。寫作看書之餘和童氏一起去周圍寺廟燒香拜佛,一個人騎馬轉遍附近村莊和清軍軍營。

童氏擔心他一個人外出會出問題,一世祖回答沒問題。等到秋天樹上開始落葉之後兩個人搬回城裡,一世祖不再出城(即走出城門)在家裡看書寫書,每月去一次琉璃廠,有時候帶着童氏乘馬車一起去。1870年2月大興縣車知縣(當時北京市區東半部分屬大興縣)來家裡拜訪,希望前輩能出任官學校長。到校址去看過兩次和車知縣協商過後,他同意拿出一部分錢維修作爲校址破廟。學校老師薪水和日常開支由縣衙負責,他這個校長不拿薪水,還要給學生上算術和地理、常識課,把西洋鐵路、電報、輪船、蒸汽機、鐵路等內容都加進去。學校要收學費但是按照當時物價不算貴,還有學校畢業等同於秀才功名,所以報名學生很多。學校對學生只要不是智力低下家長能交學費都接收,第一屆招收280多人。在開學典禮上順天府(相當於今天市**)裘知府,車知縣都來參加。一世祖對學生們說:“如今我們遇到幾千年未有勁敵,單靠讀詩書已經不能自保。所以我們學校講課要增加很多新內容,希望你們這些孩子以後都能成爲國家棟梁之才。我向你們保證不會拿竹板打你們手心,但是如果成績太差有劣跡可別怪我,學校會把你開除。我這個校長不拿薪水還出錢修房子只爲國家盡義務不爲名利,也請各位家長給予理解。”學校開學後一世祖給學生上算術課,回家晚上要批改學生作業。還要對招聘來年輕教師進行培訓,教他們用阿拉伯數字,掌握新式教學方法。當上校長後一世祖再也沒時間去郊區遊覽和去香山居住,童氏也不用擔心他安全問題。

7月二世祖玉傑帶全家和郡主回到北京,他到同文館(外語學校)任教。回來前他和蘇氏帶孩子回一次寧波,看望岳父岳母和蘇家人。他在日記裡說剛到這所學校時不太適應,和上海學校不同,這裡多數學生都是王公大臣或者貴族家孩子。他們不像上海那些學生,知道學習成績好壞關係自己以後能否找到工作,能否掙錢養家改善家裡生活,老師也無法嚴格管理學生。學校幾位中國教師裡他英語講得最好,能直接和洋人交談聊天。爲改進教學效果,他向上司提出直接使用外國中學課本。上司問這有什麼好處?“這可以促使學生掌握好外語,將來畢業可以直接去國外和衙門當翻譯。”“有道理,就照你說的去辦,申請從國外購買部分教材。”教材買回來後又要解決一個新問題,數量不夠怎麼辦?玉傑和陳金源商議同文館先出部分定金請他進口外文鉛字,幫忙印刷教材。買來鉛字後印刷工人不會英文排版有困難,玉傑和其他教師一起抽時間去工廠和工人一起排字,對印出來樣書進行檢查校對。9月陳金源一家搬出去在小工廠附近買房居住,玉傑在衚衕裡又買下一處面積稍小房子。把那個院子經過改造增加一個車庫門,一個馬廄門,不用再把馬車放在衚衕裡,僱了一箇中年人老衛餵馬趕車。從上海回北京收入比以前少了,玉傑對蘇氏說要回來照顧父親就不能只顧掙錢。1885年如波和曹氏結婚後把這個院子房屋大修一次,給如波夫妻居住。一世祖讓兒子一定抽時間去造紙廠看看,和其他股東合作把紙廠辦好。

郡主回來後對童氏夏天在家露着上身只穿條褲子很不滿意,一世祖說沒關係過去陳氏也這樣,你回來了她不出門不見客人就是了。“她本來就是個下人,不知道陳氏爲什麼看上她讓她跟着你到處走。以後夏天她就這樣不用穿上衣平時讓她伺候你。”“她這幾年跟着我在蘭州太原也挺辛苦,希望你能體諒她。”“她是比陳氏漂亮脾氣好,我明白不能趕走她,也不會和她爭吵。個人幹自己事情,家務由玉傑和蘇氏管。我住北房東屋,你們住西屋,以後晚上讓她陪你睡覺。”玉傑一家回來後童氏依然是足不出戶,每天幫兒媳蘇氏做飯收拾家務。她和郡主關係相處還算可以,童氏儘量忍讓雙方從不爭吵。蘇氏看了童氏腳上涼鞋說樣子不錯,不過她不想露出腳趾頭讓別人看見。玉傑去同文館上班早晨讓老衛趕馬車送他過去,下班有時候讓老衛趕馬車去接,多數情況下是自己走回家。至於服裝和在上海時一樣,平時穿洋裝偶爾穿長袍馬褂。他對學生要求很高,嚴禁考試作弊。個別學生說其他先生允許考試抄書爲什麼你不允許?“考試作弊是害你們自己,等你們畢業和洋人打交道時可沒人給你幫忙。”

1871年春天大女兒承虹帶着小兒子大河和女兒新月回北京,3個人先回女婿家在香山老房子住下。回家看父母時3個人都是蒙古族服裝各騎一匹馬,一世祖見到大女兒和外孫外孫女非常高興。“老大呢?”“當上軍官跟着他爹駐防在阿山邊界,我回來是爲讓老二上學,爹他該上什麼學校?”“念私塾已經沒什麼用處,讓他去二舅任教學校學習外語,以後到衙門當差,或者去找他大舅到海關上班。你們回來家裡收入從哪裡來?”“我們在昌平縣還有500多畝土地,過去交給他親戚代管收入也歸他們。我回來就該自己管理,還有家裡小工廠和他家在草原上一部分財產,新開荒土地收入,家裡開支沒問題。”玉傑說:“以他們兩個文化水平恐怕還上不了同文館,爹你先考一下他們文化水平,讓他們到你當校長小學補課。”兩個孩子經過文化水平測試,大河去另一所學校4年級插班上課,新月到姥爺當校長學校從1年級開始上學。兩個孩子平時住在城裡姥姥家,放假時回香山自己家。這兩個孩子過去主要學習蒙文,漢字寫的不好,經常要在家裡由二舅藍玉傑給他們補課。夏天如海離開家去新加坡上寄宿制中學,臨走前先把他婚事定下來。一世祖對他說你這次離家遠一定要把持住自己,一定不要去妓院賭場那類地方。學校放假時可以在外面找個工商企業幹活學點本領,以後回來也好找活幹。

1873年3月老大承傑全家搬到天津,他到天津海關上班。在天津買好房子安頓好之後,4月底他帶妻子雷氏和小兒子如剛,女兒如錦、如南來北京看望父母。大兒子如東在**上中學,一世祖問你們將來有什麼打算,承傑回答:“已經計劃好了,等後年老大中學畢業去英國留學學醫,回來當個外科醫生。”郡主問:“老二上什麼學?”“秋天來北京到他叔叔同文館來學外文,你們說是否可以?”“這樣也不錯,至少有他叔叔照應。”雷氏說搬到北方真是很不習慣,自己出門說話鄰居都聽不懂。老二你怎麼搞得?童氏是你爹一個妾怎麼能當下人使喚,僱個人做飯讓你三娘休息養老。蘇氏回答:“大嫂說的對,只是我娘不同意,說她本來就是個下人應該幹活。”“嫁給你爹就是夫人怎麼能還是下人,我和娘說說,她也年過60該享福了。童氏怎麼比你衣服還要花哨料子好?”“爹喜歡讓她穿花衣服,他們高興就行,童氏平時不出門衣料爹給買她自己做衣服。”承傑夫妻和郡主說過後,郡主同意童氏不用再做飯做家務,僱了一位中年婦女鍾氏來做飯做家務。以後童氏沒事時候就在自己房間裡不出來,早晚在院子裡走走。一世祖看書時她陪在旁邊,晚上睡覺前夫妻小聲說一會兒話。童氏多數情況都是靜靜聽着,不回答也不插話。7月承虹小兒子大河小學畢業,9月起到同文館上學。

調任山西巡撫父母婚事拆遷搬出老城區奶奶去西安任教調往廣東到浙江任職童年回憶調往甘肅任職新中國建立初期首次去歐洲旅遊首次去歐洲旅遊父母婚事困難時期奶奶去西安任教奶奶去西安任教爺爺去世藍伯林上大學藍如海進銀行工作調任山西巡撫調任山西巡撫奶奶去西安任教藍如海進銀行工作爺爺去世到機車廠上班抗戰勝利返回北平到浙江任職到浙江任職抗戰勝利返回北平抗戰勝利返回北平調任山西巡撫父母婚事童年回憶調往甘肅任職困難時期童年回憶藍伯林上大學爺爺去世父母婚事藍伯林上大學調任山西巡撫藍伯林上大學調往甘肅任職太爺爺回國工作太爺爺回國工作藍伯林上大學父母婚事童年回憶藍伯林上大學太爺爺回國工作到機車廠上班到浙江任職調往廣東調往廣東抗戰勝利返回北平童年回憶藍如海進銀行工作父母婚事到機車廠上班新中國建立初期遷居北京調往廣東調任山西巡撫藍如海進銀行工作童年回憶藍伯林上大學抗戰勝利返回北平藍伯林上大學到機車廠上班新中國建立初期困難時期首次去歐洲旅遊新中國建立初期童年回憶到機車廠上班藍如海進銀行工作新中國建立初期拆遷搬出老城區拆遷搬出老城區首次去歐洲旅遊太爺爺進兵工廠工作調往廣東到浙江任職抗戰勝利返回北平拆遷搬出老城區童年回憶父母婚事調往廣東調任山西巡撫到浙江任職藍伯林上大學太爺爺回國工作太爺爺進兵工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