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 創作靈感

584 創作靈感

?布萊恩-尼爾森(brain-nelson),這是一個無比陌生的名字,即使是將腦海裡搜刮了兩遍,也依舊沒有任何印象;可是,布萊恩所撰寫的這個劇本,卻給蘭斯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象。

“水果硬糖”。

事實上,“水果硬糖”這部作品並不出名,許多人知道這部作品都是因爲艾倫-佩姬。艾倫憑藉着“朱諾”走紅之後,不少人這才注意到了“水果硬糖”——這部作品成功地讓艾倫離開了此前活躍的加拿大影視圈,躋身好萊塢。

客觀來說,“水果硬糖”卻始終沒有引發大範圍的注意,上映期間沒有能夠引起票房的響應,下檔之後也沒有能夠在錄像帶租賃市場收穫更多成績;不要說頒獎季受到矚目了,就連在聖丹斯電影節、美國獨立精神獎等獨立電影聖地上,也沒有能夠吸引製片人們的注意;甚至於影評人對這部作品的關注程度也十分有限,在imdb上也沒有受到狂熱追捧。

可是,這部作品真的那麼平凡嗎?當然不是。

上一世,蘭斯是這部作品問世了多年之後,在dvd租賃店裡無意之中發現這部作品的,不是因爲艾倫,而是因爲海報十分有特色,一個穿着紅色帽t的小女孩站在捕鼠夾之上,黑色驚悚的嘲諷寓意就穿透紙面呈現在眼前。好奇之下,蘭斯決定租賃回家看看,這才發現了這部風格獨特的佳作。

“水果硬糖”是網絡用語,“hard-candy”,指代未成年少女。這就是講述一個未成年少女的故事。

一名十四歲的少女和一名三十二歲的攝影師在網絡上聊了一段時間之後,決定在咖啡館見面,雖然兩個人年齡差距十分大,但卻有說有笑,產生了化學反應,隨後少女就跟隨攝影師回到了家裡。但實際上,這名攝影師卻是一名戀/童/癖,而這名少女的一位朋友與這名攝影師見面之後就失蹤了,於是,少女決定單槍匹馬發現事情的真相,並且以自己的方式來懲戒這名戀/童/癖——閹割。

這個故事十分驚悚,但卻又十分有趣,因爲始終很難界定到底誰是獵人,誰是獵物;也很難分辨到底誰是正義,誰是邪惡。電影以一種近乎荒誕的黑色手法將加害人和受害人的身份不斷調換,嚴重挑戰了觀衆的道德底線和世俗觀念。

蘭斯後來對這部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了研究,創作者的靈感是來自於真實的日本案例。女學生開始捕獵在網絡上尋求與未成年少女約會的老男人,一旦女孩在網上與對方取得聯繫後,她和她的朋友們就會在約會地點設伏襲擊。這也意味着,這不是幻想,而是社會現實,只是電影賦予了更多的戲劇化。

這讓蘭斯不由就想起了“龍紋身的女孩”那部電影以及原著小說。在電影之中,女孩遭遇強/奸的部分有所提及,但無論是瑞典原版還是美國改版,都沒有花費大量筆墨描寫,後來女孩以釣魚的方式讓對方再次上當,結果卻成功進行了反擊,以自己的方式狠狠地教訓了對方,並且讓對方失去了再次強/奸的能力。

從法律上來說,如此行爲是錯誤的,私人報復行爲只會導致無窮無盡的後患;但是從道德上來說,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許多國家地區、許多私人團體、包括許多社會領域,以暴制暴、以牙還牙依舊是獨一無二的生存法則。

尤其是“水果硬糖”討論的核心話題:戀/童/癖。

正是由於未成年兒童不具備反抗的能力,甚至不具備申訴的能力,所以要求成年監護人以及社會進行監督、控制、懲戒,在歐美法律系統中,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案件都會格外敏感。但現實就是,大部分未成年人無法說出內心的秘密,又或者是成年人拒絕相信,亦或者是未成年人找不到證據來爲自己伸冤,類似的案件可以參考今年年初“波士頓環球報”那轟動全球的報道。

於是,這又讓問題重新回到了蘭斯在創作罪惡三部曲的核心思想:社會冷漠,這是一種犯罪嗎?

當然,“水果硬糖”探討的問題沒有那麼深刻,而且角度也有所不同。這部作品真正討論的是加害人與受害人之間的關係,兩位主角之間主動權的變遷和移動,導致加害人和受害人都在不斷地變化位置,對於道德神經的挑戰也變得越來越敏/感。

這部作品引發的爭議就在於:戀/童/癖的確應該受到懲罰,但是這名未成年少女非人性化的嚴刑行爲難道就不應該受到懲罰嗎?這種人性的掙扎,成爲了影迷們經久不衰的熱議話題。

上一世,蘭斯也是如此思考的,對於犯罪、對於人性、對於道德、對於私刑的反思,在觀影結束之後洶涌不已;可是這一世,經歷了更多的沉澱,經歷了犯罪三部曲的創作,蘭斯卻開始質疑自己,這真的是電影的核心思想嗎?

難道電影真正的主旨不應該是罪犯接受審判之後,身體懲罰與精神懲罰哪一個更加行之有效?又或者更近一步,真正有效遏制犯罪的是身體痛苦還是精神恐懼?那麼,社會冷漠所造成的疏離、孤單和恐懼,又在犯罪過程中扮演着什麼角色?

“水果硬糖”不是、也不應該是犯罪三部曲的延續,它更多是從一個單獨的個體案件出發,去深層次地討論犯罪本質,以及社會成因、個人心理成因,諸如此類等等。沒有批判,沒有審視,沒有反思,更像是一種自我討論和探究,如果說犯罪三部曲是一脈相承的,那麼“水果硬糖”則回到了原點,站在另外一個位置上,從一個截然不同的視角去解讀同樣的社會問題。

不過可惜的是,在上一世的劇本之中,可以看得出來,布萊恩應該也是舞臺劇出身的編劇,電影大量對兩位主演的內心變化和精神狀態進行了描寫,彷佛鏡頭就是一個舞臺,但他卻沒有能夠對這些主題核心進行深入挖掘和探討,彷佛僅僅只是滿足於打造一部心理驚悚電影而已。

當然,導演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水果硬糖”的導演大衛-斯雷德(david-slade)並不有名,這部作品是他的長片處女作,之後執導了“三十極夜”和“暮光之城3:月食”等作品,但更多時候還是活躍在電視劇領域。“漢尼拔”就是他的作品。

從他的作品清單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對於細節張力的處理、驚悚氛圍的營造以及唯美暴力的勾勒都是十分出色的,在驚悚動作電影裡具有不俗造詣。這也是上一世“水果硬糖”最終成品風格的來源。

但,大衛對於人物角色的塑造並不擅長,這丟失了布萊恩劇本里的許多精髓,也丟失了進一步挖掘和昇華的機會;另外,大衛過於注重驚悚氛圍的營造,但卻失去了對劇情的把握,這使得故事變得略微單薄,同樣也失去了對動機、對心理、對人物的刻畫,導致觀影結束之後只剩下驚悚和恐懼,卻少了反思。

可以說,這幾乎是所有驚悚電影或者恐怖電影的通病。當初蘭斯在拍攝“借刀殺人”時,爲了刻畫角色,犧牲了驚悚氛圍的刻意營造,取而代之的是以燈光營造出那種疏離感和清冷感,這也是有代價的,“借刀殺人”並不恐懼也不驚悚,反而始終有種壓抑的爆發感;相對應的,也讓電影得以更加深入,更加震撼。

有得必有失。

“水果硬糖”是一部不俗的作品,劇本的立意、舞臺劇的架構、導演的用光和節奏處理、驚悚氛圍的效果等等,這些都足以讓觀衆留下深刻印象,但也僅此而已。從電影所取得的成績就可以看得出來了,票房、影評人、觀衆都沒有太過狂熱。

“水果硬糖”上映十年之後,其實在租賃市場還是引起了不小反響,imdb上打分人數達到了十二萬人,這就說明了電影是具有吸引力的,而且引發了不少爭議;但分數卻始終不上不下,沒有能夠創造奇蹟。

當蘭斯看到“水果硬糖”出現在黑名單上時,他腦海裡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如果由我來拍攝,那將會是什麼模樣?

這個想法冒出來之後,蘭斯就沒有辦法停下來,他不僅開始思考着,自己會如何對劇本做出修改,如何利用臺詞將人物形象塑造起來,又如何通過演員的表演將氛圍營造出來,他希望與“借刀殺人”區分開來,將更多的光線運用在“驚悚”之上;同時也開始思考着,在這樣一個狹小的舞臺空間裡——整部電影超過四分之三時間都在同一個屋子裡發生,如何調度鏡頭、如何利用狹窄空間突出兩個人的對峙感,這讓蘭斯重新回到了上一世外外百老匯的時候……

比起“女王”來說,“水果硬糖”是一部更加純粹的舞臺劇劇本,同時也更加有趣,更加接近蘭斯的想法,最重要的是,激發出蘭斯無窮無盡的創作靈感。

想到這裡,蘭斯猛然就坐直了身體,把對面的三個人嚇了一跳,他直接拿起手機撥通了富蘭克林的電話,跳過了客套環節,“‘水果硬糖’,在黑名單排……呃,七十七名的那部作品,你可以把劇本傳真過來給我嗎?”(。)

694 瘋狂構想859 接近合作006 一場葬禮500 兩岸之分454 提名豐收724 愛恨交加321 來龍去脈300 步入軌道433 兩難抉擇231 票房血戰773 正確步調635 理直氣壯141 墜入愛河374 偷天換日1027 堅持步調220 絕對上風878 烈焰焚天050 演技導師846 心底悸動729 鍥而不捨028 執掌導筒907 居高不下342 劇本探討725 風頭正勁526 獅子開口1045 黑馬之戰136 收拾殘局815 你死我活140 成名捷徑156 得意忘形755 以身犯險528 投票截止096 夢醒時分609 蠢蠢欲動636 局勢逆轉688 挑戰極限879 鴉雀無聲1059 改朝換代013 理清思路390 以退爲進800 輕重有別136 收拾殘局372 棋高一招115 至交好友096 夢醒時分512 重要一步193 演技追求584 創作靈感105 妙語連珠562 碾壓之勢388 示敵以弱585 火花迸發065 內心柔軟959 心不在焉571 奠定地位072 混沌影業039 突發狀況003 淨身出戶581 遊戲規則200 眷戀幸福493 失之交臂129 塵埃落定010 翩翩君子945 第七玩家210 兩極分化321 來龍去脈965 戰略意義1051 窒息時刻187 自我介紹231 票房血戰227 觸目驚心1060 小小一步732 身份顯赫011 復興籌碼424 海外勝負347 新官上任520 事不過三163 巧借東風019 兄弟齊聚207 震撼上演190 討價還價670 震撼教育225 張揚青春1026 藍圖展現917 社會焦點012 三次死亡125 志同道合603 君子好逑244 最後難題322 亡羊補牢021 自立門戶395 兩種沉默210 兩極分化629 精疲力竭644 井底之蛙612 構圖奧妙509 拉鋸苦戰1030 躁動寧靜208 恢弘悲壯528 投票截止